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穿越1862 >

第366章

穿越1862-第366章

小说: 穿越1862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甚至是他的父亲,也勾不到眼下这个宴会的层次。虽然主持宴会的只是工商部商务司的一名副司长。

“各位先生们、女士们,欢迎光临**的。”主人举起了酒杯,对着所有人说道:“先让我们一边品尝美酒和美食,一边期待光明的到来。”

侍从端来了酒盘。上面摆满了高脚酒杯,里面都是宝石红色的葡萄酒。吐鲁番提供的葡萄酒并不算特别的出色,但所有的西方人都知道,中国这个东方超级大国。对于葡萄酒并不挑剔,他们没有需求高档葡萄酒的习惯和传统。这个国家更喜欢辛辣高度数的白酒!

“唐先生,据我所知。电灯在中国只在上海的码头有出现。并没有太多的灯泡流于市场,贵国的政府是从哪里得到数以千计的灯泡的呢?”有人问道。

演讲一样的客套话说完。整个宴会立刻变得气氛和煦起来。副司长结束了与几个外交官的交谈以后,立刻就被一群外国记者或是商人围着。

“唐先生。贵国政府手中的灯泡是自己自造的吗?”斯特拉在外面看到一个站在副司长身侧的胖子记者在大声地叫喊着。嘴角不屑的撇了撇。专利吗?还以为白炽灯只有美国人和英国人有专利权吗?这是钨丝,不是碳化的竹丝。

副司长也不是什么都不了解的菜鸟。根本不搭理这个胖子记者的话。如果爱迪生的电灯公司要打官司,那绝对是工商局乐意见到的。

中国的《专利法》已经颁布两年了,但全国有几个人来申请专利的?正要搞个事情来宣扬一样《专利法》的重要性。

不过今天商务司的最要宣传内容是交流电。一种不需要每隔一公里就搞一个发电厂的交流电。一种可以直接把直流电一棍子打翻在地的交流电。

带着自傲,特斯拉带着女伴昂头挺胸的走了。

与其在这里听这些让他不高兴的话,还不如趁这个机会逛一逛**呢。

……

七点半到来了,整个**广场准时亮起了电灯。

一排排灯光将整个**的轮廓勾勒了出来。广场上的路灯全部亮起,整条长安街上的路灯全部亮起,整个北京的路灯全部亮起。而**广场上,与露光呼应的还有那打着彩光的喷泉。整个广场的夜景比之过去好看了不知多少,档次变得更高大上了。

绿化带的那些树木上面,也坠饰着更小一些的五颜六色灯泡,它们在花木间闪烁,就像是繁星降临到了人间。

“真的很梦幻!很漂亮!整个欧洲也挑不出几处比这儿更好的夜景了。但是,整个北京的电力供应都有城市外一座发电厂来供应,跨越二十公里还多的距离,这不是比眼前的美景更加梦幻的奇迹吗?”

“上帝。中国人除了枪炮和钢铁、纺织外,现在连电力也追上,不,直接超越了欧洲最先进的水平了吗?这真是个不好的消息。”

说话者一旁站着的勃朗德这个时候已经完全说不出话来了,他只能使劲的摇头否认。中国怎么可能超越欧洲?不可能,不可能的。这种技术欧洲也会飞快赶上的。

与平均只有几百个小时寿命的竹丝白炽灯不一样,钨丝白炽灯完全可以支撑到五十年后。也就是说支撑刘暹的余生。

这一夜宫里头有多少人好奇的开闭着点灯的开关,所有的中外记者们,有多少人在连夜赶着文稿,谁也说不上来。反正勃朗德在最后的一个单词后面点上一个小圆点的时候,初生的朝霞已经将他住的小屋的洁白的窗帘染上了一层玫瑰红。

疲惫的勃朗德站了起来,用吸水纸吸干了稿纸上未干的墨水迹,然后吹灭了煤油灯,再拉开窗帘,让微红的阳光照了进来。新的一天又开始了。他现在还要迅速赶到邮局去,将文稿以最高的速度寄回上海。

至于电报局,勃朗德也需要去。他要用最坚决的单词,将交流电这个涵义,向报社解释清楚。这是个伟大的发明,发明人是一个26岁的塞尔维亚裔青年——尼古拉。特斯拉。

继两年前爱迪生划时代的发明之后,又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明产生了。虽然发明者依旧是白人,可这个白人现在是可恶的中国籍。

……

同样是这天的晚上,zn海的夜景更加漂亮,而寝宫里。

“皇后,这么黑了,怎么不开电灯,倒把蜡烛点上了?”刘暹不解的问自己的妻子。整个皇宫都装了电灯,尤其是后宫的各处寝宫。许多地方都亮起了灯光,这里怎么还是点蜡烛啊。

“我不敢碰那个开关。”张妙彤有些惧怕的看着头顶上的吊灯。这是个危险玩意儿,所以不仅她不敢碰,连手下的宫女她也不让碰。这种情况想刘暹没有料到的。

“这有什么可怕的?没事的,只要手上是干燥的,拉灯的绳子是干燥的,就不会有任何问题。而且就算手湿了,只要那根绳子不和任何带电的玩意儿直接接触,除非你把一盆水倒到开关上面去,否则,这东西绝对不会有电的。”刘暹对电灯是很渴望的。已经二十年没有接触了,也依旧不带有半点生疏的。

刘暹一边说,一边伸手去拉开灯线。在张妙彤来不及阻止的时候,电灯亮了。

蜡烛被吹灭,刘暹跟张妙彤说了一阵子话,然后去后殿洗漱,时间走过了十点,宫女们退出房间。“好了,该睡觉了。已经十点了!”

“嗯,睡吧。”在刘暹来之前,张妙彤已经洗漱过了,她一边说,一边解开身上的衣扣……

“嗯,灯……,灯还没关呢。”皇后的声音在颤抖。

“嗯……”刘暹应了一声,但一点不见他从床上起来:“皇后,朕现在不想下床。我们难道还要叫宫女进来关灯吗?这不太好吧?我看……,今晚就别关灯了……”

……

天亮,北京城各家报纸都在刊登着昨夜电灯的事情。一个不起眼的胡同里,新成立的中国电力公司北京电业局,营业厅里门庭若市。整个北京城有多少当官的啊?电灯泡和电费谁付不起啊?另外偌大北京还有那么多的中外商人。

漆黑的夜幕下,灯火辉煌的大街是多么的令人震惊。今天电业局的营业大厅就有多么的人潮汹涌。

第五百七十九章宿务岛的托莱多镇

新疆战场上的枪声停歇了一个多月,这不是中俄要谈判的趋势,而是两边都在蓄精养锐,一场决定性的大战即将开始的前奏。

而至此,新疆战事的总开销,已经把蒙古和东北两处战场的军费总额远远超过了!

国内的民众、舆论对于新疆缠绵一年的战争也都是习以为常,目光早从它上面转移。这半年来国内有太多的新闻来抢占头条,不管是国家级的谘议局的筹建,还是朝鲜、西南日本、越南三国建立海军的消息,亦或是中国商人在了吕宋、在爪哇、在苏门答腊等地,破山开矿,发家致富的传闻,对民众和资本的吸引力都远远超过新疆。

爪哇、苏门答腊的油田,经过中国南洋石油公司一年时间的努力,是连续不断的有油井被发现。出产的原油经过兰芳炼油厂的凝练以后,大批的煤油、石蜡、沥青等物资被运回到国内。

国内煤油价格大跌,上海、广州等地都已开始计划建设沥青公路了。

但对于普通的商人们来说,石油开发投入太大,耗时太长,中国南洋石油公司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开发出油井油田来,那是拿的有军情局的绝密情报,是刘暹会议起来的印尼几块大油田,从一般商人如何有这样的条件?

对于中国民间的普通百姓和资本来说,开山开矿更有吸引力。

那菲律宾、巴达维亚等地的铜矿,赚头不要太大。就是对老百姓而言,去国人开的矿山里头做个监工什么的。再不济做个工头,也是一个比当农民更好的营生。

比如刘暹当年的老相识——王昆阳。

作为一个汉中人。即使他与刘暹等秦军上层没有什么关系,当初刘暹拉团练的时候。王昆阳正眼都不瞧一眼刘暹。但整个秦军祖籍汉中的有多少人啊?里面有多少个跟王昆阳钩钩挂挂的?

秦军弱小的时候王昆阳不瞧一眼,当秦军壮大以后,当刘暹做上总兵,成为名将的时候,他那时依然是整个汉中的骄傲了。那是王昆阳自己主动去跟秦军攀关系,还攀不上顶层存在的一批大佬,却也跟不少中低层秦军军官打上了交情。

现在时势流转,当年的中低层军官,现在也都变成一方大员。所以说。自古帝乡的父母官都是不好做的,不比顺天府尹好受哪去了。

也是因为这样的关系,在汉中之围被解除以后,汉中的工商界是迅猛发展。并且这些人就如当初的晋商、徽商一样,生意都朝着东南临海的方向发展,汉中府的富豪密集如麻,汉中的经济地位在两年却是持续的降低。

王昆阳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年过四十了,还亲自漂洋过海到了南洋,劈山开矿。

南方远处。几千里之遥的菲律宾宿务岛,虽然天气是风和日丽,穿一层单衣都热的汗流浃背,可王昆阳的心底却是冰凉透顶。

“我到底是发了什么昏。居然听信了王侉子的话,跑到这么远的地方,受这大罪?”

托莱多镇的一家旅社里。王昆阳整个人都要不好了。他在矿山的投入已经超过了十万块鹰洋,可是产出呢?那含铜量少的可怜的铜矿石什么时候才到个头啊?

人就是盲目的动物。当‘眼睛’被金钱的光芒刺瞎了以后。整个人更不会去考虑失败后的可能。王昆阳人还在船上,就下了订单订购大批的机械。这也罢了。他选择矿区的时候也轻率的很,只是在去矿区转悠了几天,拿了几块铜矿石检验了一下含铜量,就甩出了五万块鹰洋,买下了现在手中的这片矿山。

真心是‘盲目’两字最好的诠释了。

托莱多镇是菲律宾华人聚集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总人数超过了三千人,其中光是国内过来的人就有三分之一。镇子周边大小十五个矿区,三分之二属于华人在主导。矿产公司二十六家,若在算上洋人和土著的矿山公司,总数都会超过五十个。那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繁荣,只要在托莱多镇站住脚的矿产公司那都是吸金的大利器。

王昆阳是只看到了这些,却不知道在这二十六家华人公司的脚下,倒下去了多少个破产的矿产公司。他们也是华人资本!

开矿山,尤其是国内紧缺的铜矿,只要找到合适的矿藏,这绝对是一门好生意。但要是找不对地方儿,那就趁早罢手,否则再多的银子也填不满这无底洞。

酒杯里的果酒就像他将落的眼泪,这一刻,王昆阳觉得自己是落到了人生的最低谷。

十万鹰洋还要不了王家的命,可丢了这么大的脸,自己要灰溜溜的回去国内,两三年里还怎么抬得起头来?

现在他这内心的感受,比之当初眼睁睁看着刘暹青云直上,自己却无福稍微的顺上一程的痛苦、懊悔还要更甚。

托莱多镇里没有清幽雅静的茶馆,也没有香气四溢的酒家,王昆阳所住的旅店虽是镇子上的高等旅社,但也多了是袒胸露臂的洋人,和黑发棕皮,黑不溜秋的土著。一个个操着呜呜哇哇的夷语喧闹不止。

宿务岛是西班牙人非常用心开拓、发展的地方,只是西班牙人并没在菲律宾挖矿的意思,当初有着墨西哥总督区的银子的西班牙人,可能不屑去开采铜矿。如果不是近些年中国的铜矿需求量直线拔高,托莱多镇也不会出现白人或是土著的铜矿老板。

中国人和华人的地位现在在菲律宾,在整个南洋都相当的高。因为西班牙和荷兰都惹不起中国,中国的南洋舰队时不时的就到婆罗洲溜一圈,隶属于南洋舰队的探险船,是整日不停歇的在整个南洋钻来钻去,甚至澳大利亚的英国人都见到了中国人的身影。

短短几年,华人在南洋的地位已经半点也不低于西班牙人和荷兰人,彻彻底底的占到了土著猴子的头上。就是华人和从大陆来的中国人自己本身,现在也不觉得自己比西班牙人和荷兰人低下了。除了面对英国人的时候,还保持着一定的敬意和退让,西班牙人和荷兰人,他们有法国人厉害吗?那是一点都不惧怕。

对此最显而易见的一种表现就是这两年,无论是马尼拉还是巴达维亚,亦或是泗水、巨港、三宝垄等地,退出天主、教的华人是络绎不绝。道观、佛教寺庙,东南沿海居民最为信封的妈祖庙,在南洋各地都层出不穷!

这种信仰上的‘背叛’和独立现象背后站着的是一个个华人中的大族和富翁,他们是南洋华人当中无可争议的上层。在南洋,无疑只会是在华人地位真正地大增之后才能出现这样的一幕幕。否则南洋华人,尤其是上层的华人大族、富翁,那相当一部分都表现的恨不得跪舔天主、教,跪舔上帝。

这是一种文化意识上的顺从、同化和抗拒。南洋华人被西班牙人和荷兰人剪羊毛剪到怕了,从骨子里怕了。他们力求表现出最得西班牙人和荷兰人认可的一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