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穿越1862 >

第359章

穿越1862-第359章

小说: 穿越1862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秦军的部队士气饱满的情绪相比,俄军本来就略有萎缩的士气便更加低落了一截。整个部队像被笼罩在一片阴云惨淡之中。大部队以防御的姿态暂时停止进发,斯科别列夫还下达了命令。部队里头不许交头接耳,不许乱传消息。

不过这些禁令用处不大。该知道的还是很快就知道了哥萨克失败的消息。知道了那些冲在最前头,直追逃窜的中国人的哥萨克勇士们,大部分人中了埋伏,那每一路都几乎全军覆没。这个可怕的事实如当头一棒给了俄军。

斯科别列夫手下的这些俄军,在土耳其,在中亚,与无数敌人打过仗。后者的马匪、土匪们在面对俄军的时候,也是不敢正面硬碰,而是不断的骚扰、骚扰,再骚扰。但俄军何时有过如此惨痛的失败?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跟随斯科别列夫东进的哥萨克都是精锐,战斗经验丰富,发现不对了却连打马回头的机会都没有,可见被埋伏时中国人的火力有多么凶猛了。

中**队如此干净利落的解决了半个哥萨克骑兵团,不仅让俄军的底层士兵们无法接受,就是斯科别列夫也难以容忍。

他随后亲自查看了两个伏击阵地。阵地多靠着沟渠,田地里草草的挖掘了数量不少的单兵掩体工事,没有战壕,地上的弹壳数量微乎其微。

这些痕迹表明了什么?

这些表明了中国士兵枪打的很准,指挥官很有自信。敢把哥萨克放到距离这些单兵掩体工事那么近的距离上。其中最短的甚至不超过五十米。

在这么近的距离里头,哥萨克骑兵先是遭受到地雷的打击,然后追击部队又突然间遭到子弹狂风骤雨样的攻击。多了,战斗中中国人还使用了手榴弹,也怪不得持续时间那么短暂,哥萨克的死伤那么惨重了。

几处战斗不是同一时间开打的。那么在其他伏击战开打之后,追击的哥萨克肯定是会警惕的,八路追兵还有两路退了回来,那就是一个明证。在哥萨克追击部队可能已经有了警觉的时候,中国士兵还能打的这么利索,斯科别列夫觉得背后一阵发凉。

这样的遭遇就算自己遇上了,也一样要糟糕。

……

就在新疆之战进行到最关键的时刻。

海参崴的战斗也快到了最后一刻了。

虽然海参崴作为一个港口所在历史很悠久,但作为要塞的海参崴的历史却只能追溯到1875年。这一年,东西伯利亚军区工程兵司令p。f。温特伯格上校开始筹划在这个远东重要的港口修建防御工事,他的设计方案交给v。p。希罗科夫上校来负责执行。一年后,海参崴最初的海岸防御工程完成。

此后,该堡垒的第一任工程兵司令k。s。切尔诺克尼日尼科夫加固了海岸炮兵阵地,但他在构建海参崴第一个濒海永久性防御工事的时候,俄土第十次战争爆发了。俄国全部的精力转移到了土耳其战场上,海参崴的驻军连军饷都不能保证了,就更别说切尔诺克尼日尼科夫打算构建的永久性防御工事了。

这一搁浅,工程就直接搁浅到了现在。

打完俄土战争的俄罗斯精疲力竭,再把最后一点力量投进阿富汗,根本筹措不出资金给海参崴。后者就靠着一条简单的海岸炮兵堡垒来支撑自己的防御了。

当战争爆发的时候,秦军北洋舰队的恒山号直接闯进了海参崴的港口,并没有费太大的力气,239mm巨炮就扫荡了俄军全部的抵抗。然后海军陆战部队登陆,夺去了港口的控制权。跟海参崴的俄陆军、民兵部队,一直对峙到秦军大部队从陆路开到。

舰炮是秦军对俄军最大的威胁。239mm重炮的射程覆盖下,那就是秦军可以自由活动的地盘。

再坚固的房子也顶不了一颗239炮弹的爆炸,水泥工事也一样。在这种口径的炮弹面前,海参崴的所有建筑都像纸糊的一样单薄,俄军没有一丁点的抵挡之力!

所以在秦军陆军的攻击面前,三天时间刚刚过,海参崴这座汇聚了俄整个滨海地区八成抵抗力量的城市,就变得岌岌可危起来。

天亮了。秦军的炮兵阵地,三十门大炮对准废墟样的海参崴再次开始了猛轰。炮兵阵地上腾起股股地黑烟。

伴随着烟柱四起,炮弹掉落的海参崴城内爆炎炸裂。断木栋梁被直甩半空,石块砖头满天飞起。中间夹杂着的惨叫就代表着斯拉夫人、哥萨克、土著、旗人流着的鲜血。

整个海参崴都在爆炸中破碎。人的**在炮弹面前显得无比脆弱,血肉横飞,满城嚎啕,整个城市都完全裹卷在了团团的尘烟之中。

西伯利亚舰队司令斯坦丁诺维奇和滨海省军事长官托尔布欣痛苦的闭上了眼。现在他们俩是海参崴这座城市的最高指挥官,滨海省的省长兼海参崴市长阿尔谢尼。格里戈里耶维奇在中国海军攻夺海参崴港口的时候,就被炮火命中,变得尸骨无存。海参崴要塞的第一任工程兵司令k。s。切尔诺克尼日尼科夫也已经死在了自己的岗位上。现在整个海参崴就斯坦丁诺维奇和戈洛夫科。托尔布欣两个人说了算。

但他们宁愿早早死去的那个人是自己。

面对着无法战胜的对手,面对着不可战胜的敌人,还有什么比这更让军人郁闷的呢?两个人现在只是死撑,过一日少三顿,什么时候他们手下的陆军、民兵都撑不下去了,那就选择投降或则保持尊严的战死。

所谓的指挥早已经不存在了。海参崴现在的抵抗完全是民众自发的,或是机械的。

这其中跑来海参崴定居的旗人丁壮的斗争意志,简直比俄国人还要顽强。

第五百六十九章‘敌占’二字很可怖!

一千多枚炮弹又给海参崴来了一次完完全全的洗礼。

前天才抵到海参崴的秦军运输船队,为陆军运送来了最后一趟补给和军需。这已经是它们在这一个月里转运的第三趟物资了,纵然之前的两次陆军都还没到位。

而在三天前,在秦军陆军第一天正式向着海参崴发起进攻的那一天,参加了一次炮击后的北洋舰队战舰拉响了回家的汽笛。他们运走了五千多海参崴的斯拉夫人、本地土著、旗人,乃至稀少的几个汉人。后者们还都一如既往的留着辫子。

昨天离开的运输船队运走了港口最后一队海军陆战队,同时一块运走了三千多平民。

这些人跟他们的前辈一样,跟更早的时候两次运输船队运走的平民一样,哭,痛哭;嚎,哀嚎。但半点作用都起不到。反而是其中一些表现突出的人会被秦军战士用鞭子教训一通,或是被直接提溜到了一边。

海参崴的脆弱城墙早被炮弹生生撕裂,炮击一停,一个上校军官把手一挥,一个大队的步兵战士就勇敢的冲向了海参崴。

斯坦丁诺维奇是一个勇敢的人。虽然他对陆战很陌生,但他知道自己出现在战线上会给坚持反抗的士兵们勇气。在炮声停下的第一刻,他就带领着自己的卫兵赶往城南走去。

从指挥部到城南前线距离很短暂,算上街道房屋的拐弯路途也才最多五六百米,可就是这短短的屋里百米,斯坦丁诺维奇愣是走了一刻钟还多。

整座城市已经完全变了样。炮击给海参崴带来的是不可弥补的损害。坚固的楼房被炸成废墟,只剩下焦黑的一面墙壁还立着。繁华的街道很难再找到一栋完整的房屋。地面上到处是大大小小的弹坑。

莫尼亚酒馆。完全是石头搭起的建筑,冬天的时候寒冷根本投不进酒馆里。这是海参崴男人们最爱的地方。现在呢?整个建筑就像是重重挨了一拳的豆腐渣。糜烂倒塌。

上尉瓦西里正指挥手下士兵和民兵组织防线,抵抗秦军的进攻。枪林弹雨中还有勇敢的人在全力的修补防线缺口。

剽悍的哥萨克人在陆地上一样能够战斗。没有了战马,他们手中还有火枪和战刀,比起召集起来的武装平民,战斗力要好出不知道多少倍。

“轰轰轰——”停歇了一阵的秦军大炮似乎发现了什么,继续鸣响起来。

进攻部队撤了回来,这只是今天第一轮的试探性攻击。因为**,所以草草结束了。上校命人清点部队,战死了十二人。还有二十人受伤。

“城里的俄军还有还手之力,我们应该继续轰击,轰到他们彻底丧失战斗力为止。”上校让人向身后的指挥部传话。秦军手中有大批的军火弹药,运输船队的运载能力比陆地上的马车给力的太多了。在他心里,战士的生命价值要远高出弹药的价值。

瓦西里见城外的中**队停止了进攻,连忙也让手下也去帮忙加固残破的工事,并且清点伤亡。可是才过了片刻,城南的俄军就又被秦军突然回转的炮击给重重打击了一顿。

“好在它们又向城里延伸了。”

自从恒山号扫荡了海防跑垒之后,俄军被大炮压制的时间太久了。当看到招呼城南的炮火向着城中延伸的时候。瓦西里心中竟是很不负责任的如此嘀咕着。大批的人员伤亡,许多房屋还着了火,瓦西里已经招呼着人赶快救火了。然后就是利用一块块石头来加固零散的工事,和垒砌一个个可以抵挡枪子的掩体。

第二次炮击跟第一轮炮击一样。现在得海参崴城里已经不存在什么重点打击目标了。过了二十分钟,炮声一停,又一个大队的出击步兵再次向着海参崴发起了进攻。

城南的枪声像是爆炒料豆一样噼里啪啦的响个不停。其间秦军的迫击炮更是时不时的打出去一波,给俄军沉重的压力。

毛胜芳眉头紧皱着。海参崴城内的抵抗力量之大很超出秦军之前的预计。逃亡这里的一万多旗人是城中抵抗力量的支柱之一。这些人打的很坚决,很让秦军恨得切齿。虽然陆军开战来一直是稳打稳扎。并没有表现出急躁。但作为部队的一线指挥官,毛胜芳觉得把城中的旗人全屠光了,也没半点下不的手的。

秦军在火力上占据着绝对的上风,迫击炮弹不断地轰击着废墟一样的海参崴南城。一栋栋房屋,不管是水泥建筑还是石块建筑,全都像被狗啃了一口的馒头一样,犬牙交错的到处都是参差。

狙击手一个个击毙着伸头露脑的俄军,每一个俄军、民兵的死,就像是一锤锤的重鼓敲打在了抵抗俄军的心房。每倒下一个人就让他们的心神一缩。这些素来瞧不起黄种人的斯拉夫人,正一点点迫近自己的精神承受底线,强烈的死亡刺激让他们肝胆俱裂。

还是旗人表现的更稳定。这些担负着国恨家仇的旗人,自付再没有退路的旗人,不愿意束手就擒,任秦军揉捏,他们就只有决一死战。

瓦西里趴在一睹断墙后头。这几天,城南光是丧命在冷枪下的俄军军官就有十五个之人,普通的士兵就更不用说了。瓦西里的顶头上司都因为这上了天堂,这也是城南俄军力量士气之低靡的缘故之一。现在城南的俄军、民兵也都学乖了,一个个垂头丧气的龟缩在各处的掩体后头,头都不露一下。

所以斯坦丁诺维奇一行来到南城半个小时都不到,这群人已再也没了之前的整洁了。大多数人的军服上都沾满了泥土、浸渍和血迹,其中几个倒霉还受了轻重不一的伤。这里头包括斯坦丁诺维奇本人。他的胳膊被炮弹碎片给划开了一道血口。到现在伤口处的血渍还在慢慢的向外扩散,缠裹着纱布的伤口还在不停的出血。

于是前来鼓舞士兵士气的斯坦丁诺维奇,来到城南还没多久,就灰溜溜的跑回去了。

而当天下午,秦军再次攻入了海参崴的城南区域,并且牢牢守住了战果。整个海参崴战局都为之一变。俄国人内心里一直感觉着的‘灭亡之日’,再没这一刻能令所有人如此清晰的感觉到了。

什科托沃。距离海参崴不到百里远的地方。

这里本来有一座比较上规模的城市——大卡缅,有四五千居民定居。是斯科托沃地区最大的一座城镇。但是大卡缅临海的地理位置让它根本逃脱不了中国北洋舰队的炮口。

居民逃往内陆。

失去家园的斯拉夫人对中**队恨之入骨。这个很好理解。就好比东北地区诸多的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柯尔克孜族等少数民族的人,提起老毛子都咬牙切齿,恨之入骨。

这都是一个道理。

“符拉迪沃斯托克是滨海省的中心。那里有整个滨海省七成的人口。”说话的大卡缅总管杜舍诺夫,正用一种很平静的声音在阐述着自己的理由。“我们必须出击,利用骑兵的速度进行冲击,不求多杀伤敌人,他们的兵力比我们多很多,武器装备不是我们能够抗衡的。我们只要牵制住中国人的一部分力量,给符拉迪沃斯托克以力量。让符拉迪沃斯克能继续的坚持下去。

时间已经是十月下旬了【农历九月】,大雪很快就将覆盖整个滨海。冬天是我们最好的朋友和援军。只要能够支撑到大雪的到来,中国人就战胜不了我们。”

杜舍诺夫当然知道现在出击很有可能给什科托沃带来没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