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首辅-第4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重新启用严嵩的想法越来越强烈,嘉靖本来就是变化不定,当初的张骢,还有夏言,都是几起几落。
严嵩是如何坐稳内阁首辅呢?
靠着严世蕃的巧妙设计,以“复套”作为突破口,把夏言给弄死了,彻底从物理上摧毁对手,才高枕无忧。
徐阶很清楚,自己的处境和当初的严嵩很像,如果继续追杀严党,激起反抗,把朝局弄得一团乱,嘉靖就会启用严嵩,到时候自己的处境就格外尴尬,搞不好会前功尽弃。
所以他必须暂时停手,不给嘉靖起用严嵩的借口,另外择机干掉严家父子。
八十多的老严嵩是没有折腾的劲头了,可严世蕃不一样,这位当大爷当惯了,骄奢狂妄,不知道收敛。
果然徐阶以放手,他就逃回了老家,聚集亡命之徒,建造豪宅,让他闹下去吧,要不了多久,给严世藩致命一击的时机就会到了。
徐阶就像是一个高明的猎手,耐心地隐藏着,随时准备出击。
朝堂的实力对比,还是徐阶一家独大,但是至少其他人能有点喘息的机会。唐毅不得不利用宝贵的空隙,来回穿梭。
他主要做的事情有三件,第一是频频到裕王府讲课,和裕王沟通感情,巩固在王府的地位,有了裕王这一张虎皮,就可以吓唬住不少宵小之徒。
第二,是强化和高拱的结盟,唐毅看得出来,高拱崛起势不可挡,他和徐阶的理念又是南辕北辙,唐毅把同科的好友,还有很多门生弟子都介绍给高拱。
这些人都收到心学熏陶,眼界开阔,思维新颖,而且又被唐毅的求实主张影响,很有办事的才能,高拱和他们接触之后,大为赞许,甚至引为知己。
又上了一道保险。
至于第三嘛,就是加快接收严党成员的脚步,经过了几个月的努力,又有二十几名官员倒向了唐毅,他们多数官职不高,原本的立场也不显,而且名声还算不太差。
接收了这些人员之后,在各部衙门,至少都有了唐毅的人,有什么风吹草动,唐毅都能准确把握。
这些日子,唐毅经常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好好的小白脸,疏于打理,胡茬也长出来了,快速朝着大叔方向滑落。
当然了,和成果比起来,付出还是有回报的。
唐毅默默计算了一下,严党的实力,摆在台面上的大约是四成,也就是严嵩的干儿子干孙子,这些铁杆,他们多数都被徐阶干掉了。
剩下的六成当中,有一小半落到了自己手里,还有一半归了徐阶,只剩下很少一部分,进入晋党。
总之,偌大的严党,已经被瓜分得所剩无几。
以如今唐毅的实力计算,远不如当初的徐阶,可是徐阶却远比当初的严嵩要强。
两者差距悬殊,但是至少唐毅不会毫无还手之力。
毕竟徐党快速膨胀,人员良莠不齐,内部分赃也不均匀,矛盾重重,唐毅见缝插针,还是能够活下来的。
也别把自己逼得太紧不是,唐毅给自己放了几天假,两个宝贝儿子,平安快要上学了,老二也快半岁了,渡过了人生中最容易夭折的时间,小家伙长得很秀气,黑豆豆的大眼睛,和王悦影简直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唐毅爱不释手,只要有时间,就把儿子抱在了怀里,又亲又啃,弄得小可怜哇哇大哭,他才肯罢手。
前些日子唐慎送来了一封信,之前唐毅给了他一个权力,老大平安的名字是王忬起的,本来是作为乳名的。
可是不负责的两口子一商量,平安是福啊,就当做大号,也不改了。
厚此薄彼可不成,这不,也给了唐慎一个机会,老二的名字由他起。唐慎得到了家信之后,又是喜悦又是犯愁,他老人家推演河图洛书,先天八卦,翻了十几本古书,又找来僧道大师,学究高人,共同研究,最后送来了两个字。
平凡!
唐毅看完之后,真的欲哭无泪。
反倒是平安高兴坏了,二弟的名字比自己还随便,爷爷很不错,有眼光!
王悦影想了半天,摇摇头,“算了,名字平常点。好养活!”
“别说了,搞不好老三就要叫平常了!”唐毅抱着脑袋,郁闷说道。
……
时光飞逝,转眼到了今秋十月,平凡已经开始咿咿呀呀叫着,平安也被送到了蒙学,和小戚一起读书。
唐家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只是大明朝却不尽然。徐阶固然大力整顿朝政,尤其是广开言路,鼓励上书,除故布新,但是最为核心的财政问题,徐阶却没有触碰,当然这么说是不准确的,徐阶是碰了,而是向反方向碰。
当初唐毅南下,和鄢懋卿前后都整顿了盐税,增加收入,盐税一度达到了三百万两以上,成为既市舶银之后,朝廷又一大税源。
徐阶成为首辅之后,采纳御史谏言,将盐税降到了二百万两,还美其名曰,于民休息。
当然唐毅也知道,徐阶为了斗倒严嵩,收买各地势力,减税也是早就约定好的,不得已而为之。
可是没有钱,所谓的整顿朝政,注定了是花团锦簇的装饰而已,不会有什么成效。
相反,嘉靖求道之心越发强烈,修了万寿宫,还要修圣寿宫,再扩建玄都观和朝天观,遍请天下方士,鼓励各地进献法书。
甚至嘉靖被上一次许焕他们进献的巨蟒打动了,还拨出五十万两银子,给席慕云,支持他海外寻宝,找寻长生不老药。
说起来讽刺,不过好歹有皇帝的支持,开拓海洋能方便许多。
收入不增加,开支还在膨胀,严党虽然走了,老百姓肩上的担子依旧沉重,以申时行、王锡爵、余有丁、沈林等为代表的青年一代官员,越发对徐阶失望,他们目睹了官场的种种弊病之后,心中的信念更加坚定,唯有阳明心学,才能够拯救大明,真正能带领帝国走向中兴的只有唐毅!
徐阁老的权势越发巩固,可是他和心学的主流却变疏离起来,也就意味着原本站在徐阶背后的士绅集团,急需寻找新的共主。
这一切还都在悄然变化之中,当人们真正察觉的时候,就是一股全新的浪潮,席卷而来。
哪怕唐毅,也没有觉察到这些细微的变化,因为关乎生死的一关就要来了。
进入十一月份之后,就不断有人前来拜会,沟通感情,谭光他们还念叨,怎么今年拜年的来的这么早。
唐毅心里却一清二楚,他们是来探口风的,嘉靖四十二年,又是一个京察之年,想起七年前,因为京察,李默和严嵩杀得天昏地暗,唐毅当初还是个小菜鸟,全靠着嘉靖庇护,几经险恶,安然渡过。
如今他的麾下已经聚集了一帮人,大家伙面对着京察的考验,就看你唐大人的本事了。
尤其是那些曾经倒向严党的人,更加恐惧,生怕被秋后算账。
唐毅倒是不怎么着急,徐阶虽然霸道,可是有“三还”的誓言,京察还是由吏部尚书和左都御史直接负责。
吏部天官郭朴和高拱是好友,也是裕王一边的人,至于左都御史张永明,和老师关系不错,有这两位帮忙,唐毅估摸着,损失不会太大。
能渡过这一次京察,就有六年的发展时期,到了那时候,唐毅有自信,和任何人掰手腕。他对前来拜会的朋友全都好言安抚,让大家伙有充足的自信,干活工作就是了。
又送走了一波客人,唐毅正要休息一会儿,突然徐渭又气喘吁吁跑来,一看他的德行,唐毅就吓了一跳。
果不其然,一开口就是糟糕的消息,“行之,郭老大人的母亲去世了,他要回乡守孝!”
第651章宣大总督
丁忧指的是在任官员,遇到父母丧事,需要立刻弃官回家守孝,时间不算长,二十七个月,等服丧之后,在行补官。
与丁忧相对,就是夺情,如果朝廷认为有重大的必要,可以下旨留任,或者丁忧没有结束,就提前召回,以素服理事,不得参加宴会庆典。
发展到了明朝,对于孝道的要求越发严格,没人敢轻易夺情,哪怕并非正途出身的严世藩,因为夺情,道义上站不住,才被弹劾,一本而去。
郭朴身为文苑清流,素有名声,哪怕身居天官高位,哪怕明年就是京察之年,大权在握,他也必须立刻回乡守孝。不然,光是唾沫星子,就能把他淹死。
可郭朴一去不要紧,对于唐毅的小团体来说,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局。
唐毅不得不立刻把茅坤,朱先,王寅等人请过来,大家伙要赶快商量出一个章程来。
“吏部这个山头十分关键,转过年就是京察,我要是徐阶,一定会借着京察的天赐良机,铲除严党的余孽,一统朝堂,当然了……”茅坤苦笑着看了看唐毅,“大人,您恐怕也是徐阁老要教训的目标之一。”
唐毅苦笑着咧嘴,“把之一两字去掉,徐阶外宽内深,他恨我说不定还超过严党,名正言顺的机会,他哪能放过,保证让我大出血的!”
身为三品侍郎,唐毅按照规矩,是要向嘉靖自陈,由皇帝决定去留,京察不会伤损到他本人,可是唐毅的同科,学生,盟友,多数都是五品以下,两京一十三省,分布极广,光是丙辰科就有三四百人。
要真是徐阶痛下杀手,把其中标志性的人物干掉几个,唐毅又没法还击,他苦心经验的山头就要彻底垮掉。
想在朝廷自立山头,就要有实力,能罩得住小弟,马仔才会替你拼命,要是罩不住小弟,那不是大佬,而是魏征一般的孤臣。
本来算计好好的,凭着高拱和郭朴的关系,哪怕受点损失,也不会太大,可是郭朴一走,唐毅的处境就尴尬了。
王寅闷声说道:“眼下关键还是谁会接替吏部尚书,看看能不能从继任者身上打主意。”
朱先说道:“十岳先生,怕是很难,有资格接替吏部的人不多,算来算去,就那么几个,左侍郎董份、礼部右侍郎高拱,还有左都御史张永明,或者在南京蛰伏的几个老家伙。”
他说完之后,大家伙掰着手指头算,董份作为严党硕果仅存的干将,徐阶是断然不会给他吏部天官的位置,要不然严党死灰复燃,他不是白忙活了。
至于高拱,升任礼部侍郎已经是超擢,让他掌吏部,也没有那个威望。
张永明刚刚坐稳左都御史,同样位高权重,他未必愿意跳到吏部的火坑,至于南京的那些人,大家都不看好。这些人被赶走,或多或少,都得罪过嘉靖,徐阶不能在这个关头刺激皇帝,引起嘉靖不满。
沈明臣说道:“徐阁老会不会推黄光升,雷礼,高耀等人接吏部,要是他们接了,麻烦可就大了。”
“不会!”王寅断然说道:“徐华亭这个人,说他虚伪也好,说他爱惜羽毛也好,黄光升、雷礼、高耀三人都是他的铁杆,用他们清洗的味道太浓,难免议论纷纷,徐阁老不会授人以柄的。再说了,他们三个都是接替位置不久,屁股还没坐热,一旦调走了,连继任者都没有。”
两京的部堂高官,被大家算了一个遍,就是找不出合适的人选。
吏部天官,位高权重,能有资格的真不多。
到了最后,王寅突然一拍大腿。
“我知道了!”
“谁?”大家惊讶问道。
王寅满脸的苦笑,“大人,我敢说此人有七成把握,只是一旦他接了吏部尚书,只怕对大人更加不利,比起徐阶的人还可怕!”
唐毅何等聪明,眼珠转了转,变色道:“你说的不是杨博吧?”
“正是!”
此话一出,满屋子眼镜碎裂的声音,大家伙全都倒吸口冷气。
杨博的威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身为晋党领袖,成名远在徐阶之前,当初严世蕃评价,说是天下有三个聪明人,如今陆炳死了,严世蕃倒台了,杨博是硕果仅存的一位。
晋党这些年不显山不露水,十分低调,可论起实力,绝对比唐毅雄厚,深不可测。
杨博有资历,有威望,有人脉,这些还不是最可怕的,关键是他和唐毅还有仇!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不用说,光是调胡宗宪进京,接替兵部尚书,就把杨博狠狠摆了一道。要知道杨博是准备进京,接收严党势力,好和徐阶掰手腕的。
结果唐毅横插一杠子,胡宗宪接了兵部尚书,把杨博挡在了蓟辽,只能眼睁睁按着徐阶和唐毅把严党给吞了干净,只剩点可怜兮兮的肉渣,你说杨博能不气吗?
要是调他进京接吏部,执掌京察,杨博还不狠狠发落唐毅的手下,让这个不知好歹的后辈尝尝厉害。
茅坤思索许久,不得不摊开了手,苦笑道:“大人,不得不说,杨博的可能性极高,而且只要徐阶有心为难大人,杨博就是唯一的选择!”
怎么说呢!
唐毅出身心学,背后一大堆心学前辈,手下的党羽也是心学的后起之秀。不管怎么说。徐阶都是心学当今的掌门人,他要是用自己的人,大肆处置唐毅的手下,外人看来就是心学门人互相残杀,徐阶也会背上以大欺小的骂名。
聪明如徐阶,他断然不会犯这个错误。
让杨博当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