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穿越1640 >

第43章

穿越1640-第43章

小说: 穿越1640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恩,好吧,不过你以后要多和澳洲老接触,我听说你在船上对那两位搭船而来的澳洲老并不怎么热情,这样可不好,你以后和澳洲人接触的机会很多,一定要和他们把关系弄好,这样你才能上到他们的船去参观。”

范迪门说教完之后,让艾力先行退出了房间,看着布莱恩笑道:“我想我们有了新的目标,这可比知道澳洲老的本土在哪价值不小。”

“您是说弄清楚澳洲老怎么改造风帆船的吧,这的确是不小于知道澳洲本土的价值。”布莱尔一脸恭敬说道。

第88章 新的增长点

1641年4月12日

沿着曼城天鹅河出海口而上六公里,曾经的荒野和杂草丛生的土地已经被平整出了一大片土地出来作为工业区用地,这片区域也正式被执委会定名为曼城工业园,随着越来越多的私人企业建立,曼城周边的土地已经严重匮乏,在加上工厂与住宅区离得太近也不太好,所以才有了这片工业区的建立。

工业区与曼城主城区的陆路还没有完全修通,目前依靠着天鹅河的内河蒸汽运输艇负责来往两地的物资和人员运输,这艘依靠十马力蒸汽机驱动的内河运输船,是完全属于澳洲本土制造。

游南哲靠着一些零散的碎片记忆,在加上荷兰人里几位有造船经历的船员帮助,才把这艘每次运载货物20吨的小船造了出来。

按照相关的规定,现有的曼城基地,除了造船厂和码头,所有企业都将搬迁进工业区,同时为了更好的管理工业开发区的工作,曼城工业区委会这个部门也被正式建立了起来。

区委会主任的级别低于各部门部长,不过要放到后世也是属于副市长级别的了,整个工业区的工厂和人员都由他管理。

在新的工业区内,两座占地面积不算太大的现代厂房已经修建了起来,一座是澳洲对外的重点出口创汇产业,玻璃厂的新厂房,这座据说投产后年可以年产五千箱玻璃,玻璃器具在两千套。

这座新厂房的建设标准是严格按照现代流水线生产建设。作为承包人的周子生穿越前是某国企玻璃制造厂的小工人,据说他所在的玻璃厂是专门为一些政府用工单位的直接供应商,虽然厂子的规模不大,但在业内却相当有名。

虽然他只是一名小工人,但上班久了对于每到工序也就所了解,所以玻璃厂建起来他出的力最多的,也算一位靠技术吃饭的人,虽然不像是林有德,有南泽那样毕业名校,但作为工人出生的周子生还是很受到相当一部分同是工人阶层出生的穿越众拥戴的。

这座新建的玻璃厂,他并没有像曼城银行贷款,而是找到厂子里几位主管和穿越众工人,将自己想要承包下玻璃厂的事说了出来,邀请大家一起入股凑钱,将玻璃厂的承包下由大伙经营。

考虑到玻璃制品是目前执委会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各项专款的财政支出也大部分由玻璃制品出口所得拨付,所以执委会并没有完全将玻璃厂承包出去,而是以原有的厂房入股,占据百分之三十的股份,其余百分之七十承包给私人,并且执委会不参与经营。

这在一定程度上算是给了周子生很大的话语权,在今年二月的分红当中,老周还成为了重点的表扬对象,并且获得了最高两千元人民币的分红,这让很大一部分人羡慕不已。

别看才只有两千,而且也只是以记账的方式发放,但它确实算一笔不小的费用。从二月所有人红收入来看,平均每人也就获得一百到五百之间。

原本对于新玻璃厂的建设审核,执委会内部是有一定意见的,考虑到新厂房的建设完全没有政府入股,一旦建设完成,周子生会不会将所有制造转移到新厂,照成成老厂收入低下最后关门,毕竟这种方法可是后世很多企业家用过的。

光是在批复的文件上大伙就探讨了一周,最后还是老周深明大义,提出了一个成立公司公家以原有的厂房和股份,在加上新厂房的土地入股,占据百分之三十。

在未来的两年内,子生玻璃有限公司都将是曼城最大纳税大户,这是可以预见的,随着市场的扩大和产量提高,还有本土内部销售,玻璃制品都是大众所需的。

工业园内与玻璃制造厂同时落户的还有,杨雯雯服装有限公司,这位穿越前的小设计师,兼业余模特,在得到大力鼓舞私人发明创造的浪潮中,靠着一份手绘的珍妮纺织机脱颖而出,成为了众多竞争对手里的佼佼者。

虽然珍妮纺织机的图纸是现成的,但不意味着穿越众就会造,就算是号称万精油的林有德拿到了图纸也是琢磨了半天,最后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好朝杨雯雯摊摊手,表示爱莫能助,你要是让修个啥机器或者手表的啥的,可能勉强能修好,可这个这珍妮机完全是靠木头制造。

好不容才将图纸临摹下来的杨雯雯,见大工程师林有德都不会做,只好无奈的寻找下一个号称游南哲,图纸还没摊开,对方就笑着说道,这东西我弄不了,你得找会木匠活的的,并且还向她推荐了自己造船厂那几位已经改行成为造船工人的荷兰老和移民木工。

荷兰老和明朝木匠们拿着图纸左右琢磨了半分钟,最后在一个叫沃克的大鼻子为代表下,几人点了点头,表示可以试一试。

这珍妮机其实制造并不难,只要会木工手艺的按着图纸基本就能做,不过这几个荷兰木匠和明朝木匠以前做的都是一般的家具,对于图纸上的东西也不是看的很明白,你要是给他一个实物说不定还真的能仿造出来,所以对于杨雯雯拿来的图纸也不敢大保镖自己就能做。

经过近两周的琢磨,几个荷兰老和木匠还真的弄出了一架和图纸上的珍妮机差不多的物件出来,杨雯雯用巴达维亚进口而来的棉花试过之后,居然效果还不错,至少能用,虽然用起来有些吃力,但这极大给了杨雯雯鼓励,让她对未来成为纺纱业的老大更加有了信心。

正因为如此游南哲的江南造船厂迎来了第一笔私人订单,这份订单不是订购船舶,而是杨雯雯的珍妮机制造。差点让游南哲哭笑不得,在杨雯雯软膜硬泡之下,只好答应让几个荷兰老和木匠在工作之余,帮她多做几台珍妮机,直到上周厂房建设好之后杨雯雯的厂房内已经有了十台珍妮机,不过受限于原料的限制,目前只能对新招的一批女工进行培训。

在区委会主任赵东昌的预估下,未来整个一年内,整个工业园将会有近三十家企业入驻,这里将会成为财政收入的新增加点。

第89章 新生儿

曼城医院的急救室内,一群身着白大褂,带着口罩的医生和护士正站在一张急救台前,紧张而忙碌的为一名产妇做着急救处理。

与普通的急救房不同的是这个房间内的人有点多,除了必要的接生医生和护士之外,房间里左左右右还围了十几个男女,这些都是曼城医院里的正在培养的医生和护士。

对于这场难得的实践与理论接生课,作为曼城医院的妇产科主任医生徐欣月,在把病人送进来的同时就把这成为了一场现场教学的教室。

随着一声婴儿,“哇,哇”的哭声,众人捏着一把汗的手心总算放松了不少,孩子总算出来了,标志着曼城医院的第一场剖腹产成功,也为现场的每一位实习医生和护士增加了一次急救处理和剖腹产的经验。

“徐老师,总算成功了,孕妇的大出血也止住了,孩子也保住了,这次咱们曼城医院总算在新移民里露了一手。”

说话的是一名实习护士,穿越前是某护理学院大三的学生,因为还没进入过医院实习,所以在曼城医院建立之后,她并没有马上成为护士,而只是作为一名实习护士在曼城医院进行实习,等到实习满一年后才会正式升为护士。

原本出生率就比较低下的古代,在加上大明移民们对穿越众所用的西医误会,总是认为那种用一根常常的针筒打进自己体内的液体是一种**,一旦被打了进去自己会变成一具傀儡。

在加上西药的众多之处与中医之间的不同,让很多移民们根本不敢进曼城医院,即使生病了用土办法治疗也不愿接受穿越众的西医治疗法。

这让曼城医院的医生和护士都很是头疼,这样下去不是办法,直到这名孕妇的出现,让曼城医院的院长和医生们看到了一个契机。

无论如何也要将这名孕妇抢救过来,要知道孕妇大出血这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相对严重的,如果止血不及时就会严重威胁生命,在古代遇到这种情况,大多数孕妇就等于已经判了死刑。

原本这名孕妇是没有送到曼城医院进行接生的,而是在自家由其丈夫通过原始的接生法进行接生,只是没想到孕妇的羊水破了之后**收缩不好或产道裂伤,出现了大出血,这可把孕妇的丈夫吓得半死。

他以前就是一个种地的,哪里接过生啊,只是在家时听老母说过一些接生的事项,根本没有实践过,这会看到了大出血也有点慌了不知道咋办。

女人已经因为疼痛在房间里混了过去,在加上大出血,已经是进气少出气多,现在如果在不抢救,可能就是一尸两命。

也许是孕妇和孩子命不该绝,正好碰到了下班回宿舍的徐欣月经过这名移民房间,闻到了浓浓的血腥味。

轻轻的推开门一看,床上正躺着一名孕妇,地上已经流了不少的鲜血,而床边正站着发呆中的移民男子似乎不知道该怎么之中,也许已经被这大出血吓傻了。

这情况还了得,徐欣月上去就进行了一番简单的救护,随后让男人赶紧跑到曼城医院把当班的医生叫了过来。

等到医生们赶到之后,和男人一起用担架将孕妇小心的运到了医院也多亏距离不是太远,然后只是用了短短两分钟就确定了救人方案,先是确定病人的血型,给病人输血,然后是对病人进行剖腹产,随着羊水的破裂,孩子在肚子里的时间越长,生命也就会越来越危险。

原本实习医生和护士是并没有全都在现场的,只是因为你院长荀建明觉得这是一次难得实践机会,将所有人都找了来,进入产房站在一旁仔细观察抢救的过程和剥妇产手术。

男子此时待在抢救室外已经有些傻了,也不知道自己媳妇和儿子能不能被救活,只是看到不断的有男男女女进入到那个房间,这时他也管不了进去的是男人还是女人了,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希望媳妇和孩子都没事。

在一番抢救之下,孩子和孕妇总算脱离了危险,**林梦已经高兴的走出急救室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守候在外男子。

“李先生,您的夫人和孩子都已经平安,不过现在她们的身体还很虚弱,你暂时不能见他们,稍后我们会将您的孩子送到特殊的保婴房内进行观察。”

“真的,真的吗?我媳妇真的脱离了危险,孩子也没事了,真是谢天谢地。”

李大水突然听到好消息,跪在了地上朝着门外磕起了头来,拜完天地之后,也不忘给**林梦磕。

这一举动可把她吓的不轻,让一个只比自己大十几岁的男人磕头她还真的有些不适应,自己可不是古人。

“李先生您不要客气,这是我们应该的,只是您真的不应该自己在家给您夫人接生,今天要不是及时送到医院进行抢救,恐怕您夫人和孩子就危险了。”

“是,是,护士小姐说的对,是我老李没见识,差点害死了翠妞和孩子,以后我在也不用土法给自己看病,有啥病就来医院。”

看着一个劲自责的李大水,林梦也不好在说什么,只好给他说了一个时间,让其回去为自己媳妇准备一些被换的衣服,还有孩子穿的衣服。

随着第一名新生婴儿的出生,不但给曼城医院的医疗技术在移民们心中改变了形象,也为未来更多的移民们正确的认识西医治疗的理论做出重要的一步。

随着李大水事件的出来,肯定会让更多的新移民认识到西医的神奇之处,如果在配上宣传部门的特意宣传,相信用不了多久大家就会完全接受西医。

对于曼城第一名新生婴儿的出生,执委会也是相当重视的,在傍晚时分,以周老为代表的一干执委会委员,组成了一个代表团亲自到医院进行了亲切看望和慰问,并对孕妇和孩子送来的一些必备的物品。

不过随即摆在众人的眼前的一个难题,也必须让众人必须重视起来,新生婴儿的物品和未来的教育的问题都必须解决。

虽然曼城已经有了一所小学和中学,但因为穿越众里并没有年龄在六岁以下的儿童,所以到现在还没建立公立幼儿园。

根据统计的数据来看,现在整个曼城的待产孕妇包括穿越众在内,有近26名,在三年后,这些儿童都将进入到适龄幼儿园年龄,如果到那时幼儿园还没有建立,穿越众的启蒙教育将会受到到影响。

第90章 基塔建设

曼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