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第5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七舰队的兵王,第七舰队总教头王幕山站在一边向司令刘允文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王幕山是个老兵,是九头鸟最早的队员之一,参加了开国之前,九头鸟的几乎所有战役,后来转入海军之中,因为不识字,没做指挥官而是升了教头。那个时候教头还属于军官,这次改革后,教头成了兵头。
王幕山成了第七舰队的总教头,享受右将军待遇,算是第七舰队所有士兵的代言人,在司令部里也有一席之地。
刘允文点了点头,他也是支持朝廷的裁军的,甚至支持按比例裁军,而不是只裁兵不裁官。如果只裁兵不裁官,那么军官比例无疑过高。从长远发展来看,保持合理的军官比例,甚至如现在这样,对各级军官晋升做了晋升率限制,同时又不断的通过军校培训新的候补军官生,每年都有军官生加入军官,提供新鲜血液,无疑会让军官队伍更有活力,既不会老化,也不会懈怠。
“王总教头的话很有道理,这次上面提前进行的这轮晋升考核,也算是给大家一个奖励。”
考核中通过的,会被留下来并且晋升,大家会更有士气。而没被考核选中的,他们要求退伍时,上面也会给他们一次特别晋升,离开前再晋升一次,也能按晋升后的职务拿到更多的退伍金,甚至军官们转业到地方时,也是大有好处的。
按大汉军队的晋升程序,由军官们的上级指挥官向上面推荐,最后舰队司令部把这些推荐名单集合在一起,并做出评语然后连同他们的档案一起呈给兵部一起考核,最后从多个候选人中,选中晋升者。
越高级的晋升,晋升率越低。
如今还是开国初期,因此年限方面没有太大的限制,要不然,晋升要求会更高,比如一个右军士长晋左军士长得有两年军龄限制,而如果是晋升为右将军,起码得二十年以上的军龄。
不过因为现在朝廷实行的是军衔与军职匹配,因此其实如刘允文这样的分舰队司令,挂的是左将军衔,但实际他的军龄都不过三年多时间而已。
但朝廷也规定了,所有职务都有任职和晋升年限,每个职务一般都只能最多两任,如果不能晋升,就得退伍,没有平调或者说降级或者继续担任原职的可能。
皇帝也说过,如果职务固定多年不变,这必然会影响到各级军官的正常晋升,进而影响到整个军官队伍的思想稳定。毕竟如今帝国的军队规模慢慢固定下来,一个萝卜一个坑,如果一个军官一直不能提升,一直呆在那个位置,那他下面的人也升不上来。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也是为了防止军官队伍老化,朝廷还特别规定,如两轮晋升仍不能晋升者,都需要退役。而一般第二轮晋升是在第一轮后的三五年内。第一次晋升,一般为一两年或者三五年时间,按军官级别高低,各个职位都有对应的晋升时间。
对于整个军队来说,年年甚至月月,都会有军官轮到晋升考核并通过晋升,一次晋升不过,过几年还有一轮晋升机会,但第二轮不过,就只能退伍。
因此这一次第七舰队的全面晋升考核,也是一次裁军的考核,通不过晋升,就可能要退役。
军队现在并不缺军官,上次裁军所裁的军官比例就较少,因此导致现在军队中军官比例跟普通士兵比例都快差不多了。
这次上面要求新一轮裁军过后,留下的军官比例为百分之十五,士官百分之五十五,士兵百分之三十。
对于第七舰队来说,他们不但要裁撤掉六千多军官士官士兵,还得淘汰掉不少舰船。以后东兴港就是第七舰队的母港了,除了水面舰艇部队,也还会有军港基地岸防部队,所有的水陆士兵加起来,包括岸上的指挥部和后勤部队的士兵,只能保留一万六千。
而他们的战舰,也将会有限制。
一些小艇会被裁掉,战舰数量有要格限制。
第七舰队将保留两艘一级舰,四艘二级舰,总共拥有六艘战列舰,此外三级四级的巡洋舰将保留二十四艘。这也将是第七舰队的主力战舰,三四级舰有时也会用做运兵舰,五六级舰和等级外舰的数量也会削减,整支舰队的舰船数量将维持在一百二十艘左右。
比起过去的分舰队,不论是人员还是舰船数量都增加了,但是舰船上的额定人员却减少了,主要是船上的陆战队大大削减。
“咱们确实得加快搞定这个裁军名单,皇协军团的日本人都已经攻占了海门,我们再不快点,到时他们都打到升龙城去了。”
“这些倭人倒是很积极,连年都不过了。”副司令又嚷嚷道。
“倭人当然积极,他们可是抢的越多,就挣的越多。况且,他们可没朝廷发粮发饷,得自己解决呢,不抓紧机会干死那些南越猴子,还过什么年啊。”未完待续。
ps: 这几天感觉困的不行啊,能一天睡上二十个小时……
'正文 第712章 全境封锁'
距离东兴五千里之外的狮城新加坡,第七舰队刘允文的兄弟南洋总督刘允升却已经顾不得除夕的欢庆了。请大家搜索(品%看最全!的
皇帝的一道诏令通过快艇送达。在这道加急送到的诏令中,皇帝对于刘允升在南洋的不作为很是不满。
做为南洋总督,皇帝授予他节制南洋和西洋两支舰队的权力,令他全权处置帝国在南洋的权益。包括对英荷西三夷国以及南越、大城、真腊、东吁甚至是印度等东南亚各国的外交关系,甚至是宣战权。
但英荷西三夷不但对大汉封锁南洋航线,甚至都开始袭击大汉的商船了,刘允升还不向三夷宣战,还在等什么?
至于已经向南越开战,派遣了军舰和皇协军以及外籍军登陆南越作战,但这也并不是理由。以刘允升手里的实力,完全可以一边打南越一边打三夷。
为了表示自己的不满,皇帝传旨刘允升,让他专注南洋就好。至于与南越的战事,不再需要他参与了。
皇帝已经正式任命了左枢密使傅山出任安南总督,由他全权负责对南越、真腊的征讨。原枢密院总参谋长王谦则晋升为左枢密使,原提督张山,入京升任右枢密使,提督蔡远升任枢密院总参谋长。
南洋总督刘允升节制南海第八舰队、西洋第九舰队两支舰队,坐镇新加坡,负责对三夷宣战征讨。
安南总督傅山,节制南洋第六、第七舰队,并节制皇协军团、外籍军团、朝鲜军团、女真军团,负责对安南、真腊的征讨。
中南总督郑芝龙,继续统领中南军区兵马,负责征讨东吁、南掌、大城。
两位前枢密使都派到了东南亚,可见皇帝对于这边局势的重视。也正是考虑到了朝廷要同时对三夷与半岛诸国开战,刘允升难以掌控这么大战场的局势,因此才特意让傅山南下,让刘允升只负责南洋三夷。
年三十。新加坡却没有半点年味。皇帝已经动了火气,刘允升不得不提前出兵,这个年只能先不过了。不干掉三夷,也过不了年。
这段时间以来,三夷已经先后袭击了二十多艘汉商船,有十三艘失踪,极可能已经被击沉或者被俘虏。
新加坡。新编南海舰队第八舰队也已经赶到了,加上原来由西洋舰队合编为一个舰队的西洋第九舰队。刘允升手上的实力十分强劲。
拥有战列舰队十二艘,另外双层炮甲板七十四炮以上的三四级巡洋舰也达到了四十多艘,其它五六级舰以及等级外的炮艇巡逻艇以及运输船等相加,这是一支拥有大小近三百艘船的庞大联合舰队。
整个南洋地区三夷的战舰和武装商船加起来,都不会超过两百,能达到帝国巡洋舰以上吨位和火力的,不会超过四十。
双方的整体实力,相差悬殊,南洋军区的海军实力起码是三夷的两倍还有余。
“督帅。某以为,要对付三夷,当先发制人。咱们先攻巴达维亚。”
第八舰队司令提议。
在摊开的海图上,南洋诸岛,也就是夷人称之为东印度群岛或者香料群岛的这块海域,其实算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南部对外有三道进出口的门户。
第一道门户。就是马六甲海峡。第二道门户则是巽它海峡,还有第三道门户,则是帝汶航线。
马六甲海峡比较狭长,现在海峡最重要的港口马六甲城,控制在葡萄牙人手里。南面则有苏门答腊西面的亚齐国控制,不过大汉对这条海峡也有控制权。
大汉控制着海峡北面最东端的新加坡。虽然新加坡只是东端的一个小岛,位置上远不如马六甲好。但凭着强大的舰队,大汉一样可以封锁海峡东面出口。顶多仅是海域面积大些,封锁需要更多的军舰而已,但这些对于刘允升来说不是问题。
不过就算大汉能封锁马六甲海峡,也还是不够的。
因为还有一道巽它海峡。
这条海峡在后世不如马六甲有名,也不如马六甲重要。但在这个时候。他的作用性一点不比马六甲差。因为在后世,马六甲航线比巽它要缩短了许多航程,另外马六甲海峡比较宽也比较深,能够通过大轮船,就算繁忙的海船进出,也不会太堵。
可巽它海峡一来比马六甲路远,二来航道水文较复杂,有些地方并不适合大船通过,不少地方较窄,这就使得后世繁忙的航船走这边不但危险,还路远,通航能力更不足。
但在这个时代,船都比较小,就算是大战舰大商船,也不过一两千吨,巽它海峡完全没问题,此时的船也没后世多,不会拥护。
最早来的葡萄牙人先点了马六甲海峡,夺了马六甲城,控制了这座重要的海峡通道,以加强他们对香料贸易的垄断权。
后来荷兰人和英国人也来了,但来晚了一步。为了取得主动权,他们便想办法绕过马六甲,然后发现了巽它海峡,并为了控制巽它海峡而盯上了巴达维亚。
荷兰和人英国人在这里打了数次,最终荷兰人占据了爪哇岛西端的巴达维亚,并建立起了坚固的堡垒,且一步步的发展城了种植和加工等,使之这里成了一种新兴的贸易城市。
西班牙人比英荷来的早,但也比葡萄牙人来的晚。不过西班牙人另辟奚境,他们并不是走南洋印度洋航线,他们走的是太平洋航线,从美洲通过太平洋直接到达南洋,因此他们不用通过马六甲和巽它海峡,而有着一条自己的秘密航线,就是走香料群岛东面的帝汶航线。
也正因为这三条航线,才使得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人在南洋成为三霸。英国人一直只能在南洋小打小闹,也正因为他们没能有一条自己的航线,便始终无法在南洋发展起来。
参谋长站在一边点头。
帝国在南洋的舰队虽然很强大,但还有一个因素他们不得不考虑。那就是三夷在南洋的港口城堡,尤其是西班牙和荷兰人的吕宋马尼拉城和爪哇的巴达维亚城。
港口是非常易守难攻的,因为港口修建的堡垒和炮台,可以不受限制的架设要塞炮岸防炮,这些炮可以比战舰上的炮大的多,射的也远的多。不论是口径还是数量,都不是战舰能够比拟的。
尤其是岸上的炮还不会受风力波浪等的影响,因此射击准度也更高。特别是岸防炮还不用担心被击觉。
一座拥有强大岸防火力的港口要塞,那是海军的克星。就算是南洋的第八第九两支舰队,拥有两三百艘船,拥有四五十艘大战舰,几千门火炮,可也不敢说就能硬碰硬的去强攻港口要塞。
巴达维亚已经建造了几十年,其本身就是一座极其坚固的要塞堡垒,后来虽然发展成商业港,但其防守能力丝毫不弱。
至于吕宋的马尼拉城,西班牙人建造的时间更长,马尼拉城规模更大,人口更多,驻军数量也更多,城堡炮台更厉害。
强行的去硬攻港口,不太现实。
因此将领们的意见,还是封锁。
凭借手里控制的新加坡城,加上葡萄牙人已经表示中立的态度,那么马六甲可以控制封锁。
现在就剩下两条航线,一是巽它海峡,一是帝汶。
要控制巽它海峡,就得先打下巴达维亚。至于帝汶航线,还在更东面。
巽它海峡水深,但航道狭长,最窄处仅有五六里宽,最浅处甚至仅六七丈深。因此,也是最容易封锁的。
荷兰人一直都是使用它通过香料群岛。
“荷兰人为了控制巽它海峡,虽然建立了巴达维亚城,但巴达维亚距离巽它海峡依然有二百里。只要我们的舰队直接封锁巽它海峡,那么荷兰人的船只就无法通过海峡,到时他们的香料也一袋都别想运出去。”
“马六甲和巽它海峡一封锁,荷兰人要么等死,要么就得出港来和我们海上决战。这样一来,咱们就能诱蛇出洞,在海上打一场我们想要的海战。没有了港口的炮台支持,荷兰人拿什么和我们战?就算西班牙和英国支援他们,可只要不是在港口顶着岸防炮作战,我们无惧于任何人。等到海上决战击败了他们的舰队,我们到时就可以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