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第2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副棺材上都覆盖着一面九头鸟的旗帜,旗帜裹棺,英魂回归故土,这是对阵亡牺牲者最隆重的礼赞哀悼。
袁继咸带着一众官员上前,鞠躬致哀。
“举枪!预备!”
赵国梁高喝一声,两排士兵摘下肩上的燧发枪,向天举起。
“放!”
“预备!”
“放!”
砰砰砰的三次一百零八发朝天齐射,九头鸟的士兵们为战友召唤英灵,为他们指引回家的路。
简单的礼仪后。早有准备好的马车开过来,将一具具棺木装上车,由一名牺牲士兵的上司,带着他的队友护送着回到他的家乡,与他的家人一起为他举行隆重葬礼。稍后,英烈寺中的英烈塔中,他们的名字还会铭记在纪念碑上,牌位供在塔中,受世人祭拜,享受香火。
“这些当兵的好荣耀!”码头边的一座茶楼上。一群年青的读书人站在楼上窗边。虽然读书人身份尊贵,可此时受气氛感染,他们也都一起为那些阵亡者默哀致敬。
“他们是为大明而战死,这份荣耀属于他们。”一名读书人道。平时他也常说朝廷对于国姓爷和楚军过于放纵,武将权力不受节制。但此时,他还是很公正的表明了敬意。
另一人也道,“虽然我反对皇帝过于宠信赐姓,可不得不说,赐姓带兵确实很厉害。在辽南取得那么大胜利。竟然只阵亡了百余人。而且你看这些士兵死后的荣耀,难怪都说楚军威武,这支兵马虽新,可有股子气势,我以前一直没想明白是什么,今天突然明白,是荣耀。楚军拥有荣耀!”
为了荣耀而战,他们不是一群被人瞧不起的武人,而是一群荣耀的战士。
这时有一人却长叹一声,充满忧虑的道,“刘继业给麾下将士荣耀,他们报他以忠诚,只是,这勇敢与忠诚,是对刘钧还是皇上?只怕长久下去,楚军只知有楚国公,而不知有朝廷和皇上了。”
一群书生闻言都若有所思。
“我们就别操这个心了,相信朝廷肯定有办法的。咱们大明朝,什么时候武人还能如晚唐五代之时一样藩镇割据了?你们想多了,刘继业能有今日之荣耀,以武职而任提督,节制四镇,那不过因为他是皇帝义子而已。大明的藩王都做不了什么,一个义子又能做什么?”
“但愿吧!”那人道。
辽南。
孔有德让人写奏章。
“我部已夺回诸堡,现明军退缩盘踞金州,龟缩不敢复出。臣等不日将向金州进军,克复金州。”
耿仲明、尚可喜、沈志祥三人听着这话都只是不声不响。
奏折写好,孔有德看过一眼,让人送回辽阳。
“这里的情况瞒不过皇上的。”耿仲明道。自六月以来,他们集结着几万人马,一路收复了盖州、复州,可实际上呢。他们到现在也还没与明军正式交过手,所谓收复诸城,不过是得到一座空荡荡的城池而已,还是被毁坏的城池,城墙总是被扒了很多口子。
这些城池根本就是明军把所有的人口牲畜钱粮财物搬运一空后,毁掉放弃的。
可他们这边收复盖复,明军却又把皮岛等沿海诸岛全扫了,扫完了还不尽兴,又趁着他们兵马都集中到了盖复一带辽南西部沿海,他们却把辽东半岛东面沿海几百里给又来了一次大搬迁。
半岛东南沿岸远不如南四卫的富裕,那边多山少田人口也不多,尤其是因为紧靠着皮岛、石城岛等诸岛,自天启到崇祯,丢失辽东的明军在皮岛开东江镇,动不动就上岛搞袭扰抢劫烧杀。弄的那边人口更少。
虽然前两年灭了东江,可东海岸还是远不如西海岸。
可再怎么样,那也有数座城池,不少堡垒。还有许多村镇数万人口的。现在,被明军一扫而光,派去打探的人回报,从金州到镇江,六百里海岸。沿岸四五十里范围,全都成了鬼域,鬼影都看不到一个了。
孔有德等人压力巨大。
丢失金复盖还能说是措手不及,可东海岸被扫荡,那就是他们办事不力了。
“我们得立即攻打金州。”尚可喜说道,“要是我们再这样没有半点动作,只怕皇上就要怀疑我们的忠心了。”
“金州不好打。”孔有德道。手上收集的情报越多,他越是难以下定决心去打金州。
“难道我们就继续这样观望着?”尚可喜问。
耿仲明冷声反问,“难道我们明知不敌,还非要去跟明军死磕硬碰?咱们就这点家当。碰没了,以后还怎么混?”
“大帅,你拿个主意,这样下去,不行的。”尚可喜不想和耿仲明争,他转头问孔有德。虽然他们四人各统一兵,可他们不论叫天祐兵还是天助兵,打的都是正白镶黑旗。他可不想哪天这正白镶黑旗变成了青旗或者青色镶黑旗。
孔有德捻着自己的胡须,突然道,“最近有一个传言。不知道你们听说没,有传言刘继业要出兵朝鲜。”
“这早不是什么秘密了,到处都在传,不过我觉得这就是明军放出来的谣言。故意混淆我们的视线。咱们与明军锦州调了那么多兵马,这个时候刘继业在辽南,他应当准备向北发起更大的进攻,以策应锦州之战。哪有可能在这个时候反而跑去打什么朝鲜的。”
孔有德却道,“我认为辽南之明军很可能要进攻朝鲜,不。是一定会进攻朝鲜。”
尚可喜有些半信半疑。
孔有德却自顾自的继续说下去,“刘继业依仗的是船坚炮大,海上机动强。但到了陆上,他的攻城能力虽强,可炮运输起来却很麻烦。现在辽东沿海都被刘钧抢了一遍,他要是想再出兵抢辽东,就得再往北,要远离海岸。那样一来,他如果带着沉重的大炮,就容易被我们的骑兵伏击,不带着大炮,那他们就能难拿我们的城池堡垒有办法。”
“而从刘钧的用兵来看,他是一直在避免跟我们正面作战的,这说明什么?说明刘钧虽然炮火很强,可他必然有其它弱点。我听说刘钧的这支楚军成立时间不长,打仗作凭火器。这样的兵,最怕的就是野外的硬碰硬战,他们爆发也许强,但他们的承受力肯定不如我们。”
尚可喜插话道,“也许刘钧只是在保存实力,不想跟我们硬碰硬损失兵马呢?”
“这当然也有可能。”孔有德点头道,“但不管如何,刘钧不想跟我们硬碰硬是真的,或者说是不想跟我们在野外硬碰硬。因此,他现在要么就守在金州等我们去硬碰他的城堡炮台,要么就只能出兵朝鲜了,要不然,他就得离开他的城堡炮台,到被他坚壁清野毁的干干净净的数百里无人区来战。”
尚可喜觉得这番分析有些道理,但不明白孔有德到底是什么意思。
“大帅之意,我们该怎么做?出兵赶往朝鲜,还是在半路埋伏?”
“我们什么也不做,就在这里等着明军出兵朝鲜。”孔有德回道。
沈志祥笑道,“我知道了,大帅是要等明军忍不住去攻朝鲜后,到时咱们再出兵打金州,抄了他的老巢。”
“报!”
“进来。”
“禀报大帅,斥候急报,刘钧回到了金州,还带回了许多兵马,足有上万之多,而且还有兵船正日夜不停的从登州往旅顺运送兵员。”
“什么?”孔有德手一抖,手里捻着的那根老鼠须被一下子拔了下来,他顾不得疼痛,追问,“究竟有多少新增兵马?”
“运兵船一直在运,还没停,搞不清究竟有多少新增兵马。”
孔有德一屁股坐回椅上,双眼无神。
还指望着刘钧率兵去朝鲜,金州兵马减少,给他一个可乘之机。可现在,金州的守军不但没减少,反而又增加了。
“报!”又是一声大喊打断了孔有德。
“又有什么事?”孔有德恼怒问道。
亲兵小心的回报,“皇上派人前来传旨!”
孔有德连忙站起,“快请!”
旨意宣读,黄台吉对于孔有德等人这两月的表现非常不满,斥责他消极避战,畏惧不前,以致皮岛镇江等地失守,人口牲畜财物被夺,连新收获的夏粮也全被夺走。
黄台吉命令孔有德四人,立即进军金州,夺回金州。
孔有德长叹一声,愁眉苦脸。
“传令下去,向金州进军。”
金州。
离开一个多月,再回来时这里已经大变了样。
金州地峡已经被挖通,如今金州湾与青泥湾被挖通相连,中间成了一条运河,金州南部一百余里地成了一座大岛。
那条壕沟经过三个月的挖掘,如今深三丈,宽七丈,长达十里,成了一条运河,刘钧的旗舰神龙号也能畅通。
工匠还利用挖出来的泥土,在运河的南岸垒起了一道四丈的土台,犹如一道巨大的城墙拦住运河南岸。
他们还在完成了黑山、东山、南山等城堡的修建后,在这道运河两端,各建立了一座河口堡。又在运河中段,建立了一座铁链大桥,两岸各建了一座桥头城堡,把桥头护在城堡中。平时有兵马严格看桥头堡。
“有这条河和这四座城堡,谁也别想过桥。”负责筑城的荷兰顾问兴奋的道,有着十几万充足的人手给他指挥,短短几月时间就挖出了一条十里的运河,还建了四座城堡一座大桥,这种成就,相当的令他爽快。若是在荷兰在尼德兰,要完成这样的工程,没个几年时间根本不可能。因为在那里,根本没有这么多人手。
“就是到了冬季结冰之后,会有一段时间防御能力下降。”顾问有些遗憾的道。”不过我详细调查了,青泥港是一座很优良的海港,这里每年的结冰期很短,天津港口十一月就结冰到三四月才化冰。而青泥港和旅顺港一年却只有十二月和一月的时候结冰。到时我们派人砸冰辛苦一点就好了。”
刘钧望着这雄伟的桥头堡,看着下面运河里的波光,笑道,“其实不用那么麻烦,造几艘破冰船,到了冬天绕着海岸巡逻就结不起冰来了。”(未完待续。)
PS: 感谢Mu、性本爱美女、书友080223。。。、墨香风韵诸位的支持,谢谢大家!
'正文 第310章 出兵朝鲜'
不管是否情愿,战争还在继续,刘钧也不得不调动更多的兵马入辽。一支支的兵马越长江,跨辽海,登旅顺,驻镇海。
金州已经成为了朝廷反攻辽东的桥头堡,湖广来的楚军,山东来的商贩,辽东撤下来的百姓,这里一片繁忙,热闹无比。
每天都有大量的士兵登陆,每天也有无数的百姓坐船前往台湾,还有来来往往的许多商旅船只。有了金州要塞,金州运河,使得南面的一百三十里地,成了一个大岛。一个安全的大岛,安全加上大量的人流,让这里充满商机,商人们闻讯而来。
新的一天,刘钧鸡鸣而起。回到金州后,刘钧的生活又恢复了以往的规律。每天鸡鸣而起,练一趟剑,射一会耙,然后骑着马出去沿着运河岸边跑上一圈,最后跳到海里游一会泳。这些做完后,天也已经大亮,刘钧回到金州城中的提督府冲了个澡,换上干净的衣服,他的将军、参谋、顾问们便都到了。
清军还在包围锦州。
不过因为刘钧已经在辽南彻底的稳固了这个桥头堡,使得黄台吉一面派了孔有德等四将率镶黑旗汉军南下,一面也不得不驻守辽阳,还将许多兵马布置在辽阳和周边,并没有敢如历史上一样,全军汇集锦州围城。
正因此,最先喊着要摧毁义州的洪承畴,在宁远已经集结了十八万兵马,可却依然没有立即增援锦州,相距着百里之地,他一直按兵不动。
锦州呈现一片奇异的战场形势。
祖大寿率兵坚守锦州,被清军四面包围。而黄台吉因为锦州百里外宁远有洪随畴十八万大军,辽阳之南半岛南端的金州又有刘钧数万大军,兼之此时渤海已经完全为明军水师控制,因此虽围困了锦州,可却犹豫不决,并不敢率大军强攻锦州。
而明军方面。洪承畴虽握有大兵,却也并不想马上和清军在锦州决战。至于刘钧,更不想却锦州甚至是在辽东和清军硬碰碍。
犹如三只猛虎丛林相遇,相互吼叫连连。摆出攻击态势,可却谁也不敢贸然出手。
关外的局势就这样诡异,极为反常的宁静。
崇祯几次派内使到金州,向刘钧询问,能否出兵进攻辽阳。或者从海上增援锦州。明军精锐尽集于关外,崇祯认为明军有二十余万大军,又新装备了大量的火炮,应当有能力击败清军。
但他需要洪承畴和刘钧这东西两位前线大帅的支持,面对皇帝的急切,刘钧每一次都毫不更改的回报说决战时候未到。
刘钧反对决战,依然坚持要对清军采取积极防御策略,一面固守锦州,同时屯驻金州,两面牵制清军。然后再一步步的采取袭扰之策,打击清军的经济,让其流血而死。
为了安皇帝之心,刘钧也再次向皇帝上奏,他即将发兵入朝鲜,迫朝鲜重向大明,也断清军一臂,绝其从朝鲜获得粮草兵员相助,进一步削弱他们的实力。
出于稳妥考虑,刘钧是坚决反对现在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