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称雄 >

第184章

明末称雄-第184章

小说: 明末称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芝龙也有自己的军械坊,自造火炮火铳炮弹,但他也知道这种新式军械刘钧不会把制造艺告诉他,便也如刘钧一样,下了一张大订单,向刘钧订购一大批的神威炮和爆炸弹以及燧发铳。

“这个燧发铳还在研制之中,并不完善,你们确定要一次订购这么多?”刘钧看到郑芝龙订购一百门神威炮和大批爆炸弹后还订购整整一万支燧发铳。都不由的惊叹,这个郑芝龙果然是富可敌国。

“末将刚才观看侯爷麾下射击,效果很好啊。”郑芝龙道。

“燧石打火还有不低的死火率,虽然多方加以控制提升。可现在死火率依然在三成左右。”刘钧也不坑郑芝龙,如实相告。

郑芝龙听了这个数字,却大为惊讶,“只有三成死火吗,那这算不得什么。”

他自己也有火铳厂。造的多是鸟铳,虽然监督还是严格,可出厂的鸟铳依然有不少问题,每次战斗时,火铳也就能达到六七成的开火率,而现在刘钧的新式燧发铳居然也有七成的开火率,这就不由让郑芝龙惊叹了。

“其实你们可以订购一批飞龙铳,由鲁密铳改进的新式火铳,虽是火绳枪,但死火率一般不成半成。精确度更好,配合定装弹加上改良的自动火门,其实也相当犀利,而且比燧发铳更便宜,一把燧发铳二十两银子,一把飞龙铳只要十两。”

“那我们再订两万把飞龙铳,燧发铳还是一万,嗯,我们还要每枪配二百发定装弹。”郑芝龙豪气万分的加大了订单。

刘钧和郑芝龙很快把这单大买卖达成了初步订购协议,刘钧向郑芝龙采购大小总共五百艘船。而郑芝龙向刘钧采购一百门神威炮加上两万把飞龙铳和一万把燧发铳,加上爆炸弹和定装弹大批。

“郑兄,合作愉快!”

郑芝龙也一脸微笑的点头。

“郑兄,船只还得等到明年才能取。但我希望郑兄能先拔一些旧船和熟练的船员水手给我,让我的弟兄也好先提前适应战船和海上行船,如何?”

郑芝龙想了想,“没问题,末将回头就拔一些船只和一些老弟兄过来。”

“嗯,郑兄回头也把要举荐的将士名单拟上来。我到时连同举荐郑兄为提督海防军务的折子一起呈上京,请陛下批阅。”

“多谢侯爷提拔!”郑芝龙激动的跪拜谢恩。

刘钧笑呵呵的拉着郑芝龙的手,扶他起来,回到座位。

“来,一起干了这杯。”

帐中,九头鸟的将领和郑家将领一起站起来,纷纷举杯同饮。

这顿酒宴一直吃到很晚,才各自散去。

郑芝龙醉的已经走不动路了,最后由亲兵扶着离开。马车离开楚军兵营许久,一直醉着的郑芝龙突然坐了起来,目光清明,哪有半点醉的不醒人事的样子。

“大哥。”郑芝豹连忙喊道。“原来你没醉啊。”

“我当然没醉。”郑芝龙道,“给我拿杯水来。”

郑芝龙喝了杯水,坐正了身子,转头问郑芝豹,“五弟,你对这个刘钧怎么看?”

“看不出深浅,感觉很厉害。”

“那你觉得他提出的那些条件,可信吗?”

郑芝豹想了想,“我觉得倒是可以接受,刘钧要的是设立市舶司,开设海关,要收税,另外还要的是借我们的人帮他建一个新舰队去辽东打鞑子。对咱们来说,这些事情都对我们影响不大,相反,如果刘钧说的是实,那么朝廷全面放开海禁,对我们确实是有好处的。”

“甚至,若朝廷真的要把葡萄牙、荷兰、西班牙等红夷赶走,这对我们来说更是好事了。尤其是若能把荷兰从台湾赶走,那以后我们就能独占和日本人的贸易了,再不用和荷兰人分享了。”

郑芝龙想了想,“话虽如此,可是我有些担忧。万一刘钧只是麻痹我们呢,如果他建水师建舰队,其实是为了回头来对付我们呢?你也看到了,刘钧兵强马壮,陆上我们肯定不是他的对手,若是他再有了一支精良的水师舰队,那我们郑家哪还有路可走?”

“朝廷现在哪顾的上东南,只要东南不反,朝廷岂会主动挑事?现在朝廷新平了流匪,上下都喊着要收复辽东呢。我觉得刘钧说的是真话,他建这北海舰队,只是为了帮他运兵从海上攻辽。”

“如此是这样,那为何要建长江水师呢?”

“这也没什么,长江上本来就有水师,只是朝廷的水营和原来福建沿海的兵马一样,驰废不堪,刘钧借机整顿建立新的长江水师舰队也不奇怪嘛。”

“但愿如此吧。”郑芝龙说道。

郑芝豹笑着道,“大哥,这份授官名单你打算怎么拟啊。”

刘钧给出的那份名单确实极为诱惑力,四个总兵八个参将十六个游击三十二个都司六十四个守备一百二十八百千总,这可都是高级武官了。

郑芝豹原来不过是一个守备而已,这次他也是瞄准了副将之职。郑芝龙一眼看出了兄弟的心思,笑了笑,这次朝廷倒是大方,拿出了这么多官职空缺来。

“四副将我打算就由你和芝莞、芝鹏、芝燕四人担任。”

这些都是当年的十八芝,其中芝豹是郑芝龙亲兄弟,芝莞原为是郑莞,芝鹏原名郑香,芝原也是从兄弟。本来郑芝龙还有一个极得力的亲兄弟助手芝虎,可在与曾经的把兄弟刘香作战时被杀,另一个亲兄弟芝凤则中了武举人现在去京参加武进士考举了。

“让芝凤代替芝燕吧,让芝燕做参将。”郑芝豹道。

“也行。”郑芝龙没反对,“等回头我们几个再商议一遍,把这个名单拟出来,然后报给刘钧。”

“刘钧借船和借人,我们给多少?”

“他要多少给多少吧,不过,可以把一些已经上岸的兄弟借给刘钧。”郑芝龙说的上岸的兄弟,指的是一些年纪大了不再跑海上的,或者一些受过伤的人,这些人虽然年纪大或者受伤,但如果是去给刘钧训练水手,还是有很丰富的经验的。

郑芝龙在马车厢里沉默了一会,然后突然道,“老五,我打算让森儿拜刘钧做义父,你觉得如何?”

郑芝豹没多作思考,立即回道,“我看可以。”

郑芝龙当年也是给人当过义子的,他当年去日本投奔大海商李旦,得李旦青睐,就做了李旦的义子。郑芝龙后来给荷兰人当翻译的时候,甚至还入了天主教受洗,取名尼古拉一官。同时信仰道教海神妈祖与佛教的摩利支天菩萨,在日本,还参拜过神道教的八幡神。

郑芝龙这个人是个现实功利主义,见佛拜佛见神拜神,八面玲珑的人物。

“大哥,你干嘛不直接跟刘钧结义呢,那不更好。”郑芝豹问。

郑芝龙笑了笑,“刘钧是皇上义子,镇南侯,内阁首辅和次辅的门生,只怕我们想高攀他也不愿意。倒不如让森儿拜他做义父,也许他还会同意。”

“那就试试。”

第二天,郑芝龙在京城的大酒楼请刘钧赴宴。当天宴会上,郑芝龙向刘钧介绍了自己的儿子,刚十五岁可已经有了秀才功名的郑森。

郑芝龙提出让儿子郑森拜刘钧为义父,刘钧欣然同意了。

磕头跪拜敬茶之后,郑森正式拜刘钧为义父。

“以后这孩子就随侯爷姓了。”郑芝龙出人意料的道。一般拜义父也不一定就要改姓,不过郑芝龙提出这个要求,刘钧倒没拒绝。

“也好,那我再给你赐个名吧,从今往后,你就叫成功,朱成功!”

“谢义父赐名。”年轻的朱成功没有反对,按着父亲的意思全盘接受了下来。

刘钧拍拍朱成功的肩膀,哈哈笑道,“我是国姓爷,以后你也就是小国姓爷了。”(未完待续。)

ps:  感谢左道之人而、傻不楞登、书友120708。。。的支持!

'正文 第253章 银弹攻势'

紫禁城,乾清宫。∈↗,

大明皇帝的寝宫,后三宫之首,也是大明历代皇帝日常理政的地方。

“此次从扬州一众奸商处查得黄金十三万二千余两,银锭三百余万两,另外,各奸商名下良田三千二百六十余顷,房屋及出租店铺一千余间,大量珠宝玉器衣服书籍等,臣在扬州公开拍卖所有罪产之后,与查获金银共合计一千三百六十八万七千四百五十三两!所有银两,为使用方便,儿臣皆已经将之倾铸为银币,每枚银币银九铜一,二枚当银一两,计铸银币三千万枚。”

崇祯看到这里,突然放声一阵大笑,惊的一旁的宦官宫人们都极为惊讶的小心望向皇帝。不过看到皇帝是高兴而笑,大家又松了口气,还真担心皇帝突然失心疯了。前些天,周皇后的父亲嘉定伯入宫哭诉,说皇上新收的义子镇南侯一出京师,就胡作非为,大肆索贿等等。

结果向来对周国丈很优待的皇上这次却没站在国丈一边,反而大发雷霆之怒,当场要削国丈的爵位,还要将他下狱。最后弄的皇后和太子都来求情,皇上才没削他爵位,可也罚他十万两银,并让他闭门悔过。

一次罚十万两银子,这样的处罚震惊了整个京城上下。可最后国丈还是老实的把银子交了出来,并开始闭门思过。

崇祯大笑连连,脸上全是兴奋。

“银子呢,银子在哪?”崇祯喊道,他早前就知道了刘钧在扬州的所为,其实刘钧在扬州动手拿那些盐商之前,早就请示过崇祯了,这件事情是得到崇祯准许的。用刘钧的话来说,每个盐商都该杀,不过为了安定,只杀小部份震慑下那些不法奸商。

但刘钧在扬州一下子杀了三十六个奸商,抄出上千万银子。还是大大震惊了崇祯。而现在,刘钧密折上写的明明白白,整整一千三百多万银子。

朝廷现在一年开支两千多万两银子,而国库太仓一年银子收入不到三百万两。朝廷全靠着辽饷剿饷练饷这三饷的加派,才勉强维持着这巨大的开销。可三饷加派,却更加剧了中原的流民造反。

现在梅之焕和李长庚主持内阁,已经上奏要求先撤除剿饷和练饷。朝廷的三饷,辽饷每年征银七百四十万八千二百九十八两。剿饷两百八十万两,练饷征银七百三十余万两。

三饷加起来一千七百五十多万,如果免掉剿饷和练饷,那就要少掉一千万的进项。哪怕现在流匪基本平定,可辽东形势却越来越恶劣,少掉一千万,那北方很难维持。

崇祯现在勉强答应梅之焕他们,从明年开始免征剿饷二百八十万,但练饷只能免除一半。如此一来,朝廷明年也将立减六百万的年入。

从哪里弄来六百万补这窟窿。崇祯实在是没有什么好办法。

现在,刘钧却一下子送来了一千多万两银子。

杀几十个奸商,就能弄到这么多银子,崇祯相当高兴。

锦衣卫千户陈鑫跪在殿中,头也不敢抬,闻言连忙回道:“国姓爷抄没奸商财产后,便一面开始出售,一面倾铸银币,第一批银币一百万铸完后,立即就让微臣亲自押解进京。现在一百万银币就在外面侯着。”

“王承恩。立即让人把银子运进来,都送到朕这里来,朕要亲自察看。”崇祯喊道。

陈鑫带着王承恩到宫门外把一车车的银子运入宫,直接运到了乾清殿里。

银箱被一个个打开。满眼银灿灿的,崇祯激动的走到银箱面前,他伸出手从银箱里捞了一把银币在手,银币发出哗拉拉的响声,听着这清脆的响声,崇祯不停的点头。最后。他手里留下一枚银币,仔细的打量着。

这枚银光灿灿的银币,圆形,中间无孔,正面中间是一条蟠龙,龙头旁边还有一个太阳,上方边缘有一行字,大明崇祯十二年。背面则有一轮弯月,正中有两行字,中间两个大字一元,旁边是四个小子,当银五钱。而且在银币的边上,还有许多齿纹。

“为何要铸成银币?”崇祯问。

陈鑫连忙按来时刘钧交待他的那些话回答,“因查抄的钱财,有金有银还有制钱等,后虽都折变为银,但银子也有各种不同,有大锭也有散碎,成色也大不一样。为了统一明了,国姓爷让都融化,然后铸成银币。这些银币成色都是一样,每枚含银八成九,含铜一成一。这种银币铸成后,有许多方便,一来成色不变,二来统计清楚,最重要的是,使用方便。”

崇祯想了想,再低头看了看这银币,似乎确实如此。以后朝廷如果用这种银元,那么就不用担心下面的官员从中做手脚,一来免去那些贪官污吏们通过不同成色的银子调包贪污,或者在经手时在重量上做假。一枚枚的银币不像是银锭,可以做假的地方多,而且如下发军饷时,也不用再把大银子剪成小银子,也不用再称量分割。

“国姓爷还说了,这铸成银币除了使用方便之外,还有一个大大的好处,就是能够通过铸币,有火耗之利。朝廷发行银币,不必纯银,银九铜一,虽不是等重纯银,可因为方便以及可信,能够让大家接受,每铸一枚银元,面值一元,等值五钱银,实际上却只耗银四钱五左右,那半分银子抛开铸币成本和铜料钱,还能有火耗剩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