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幸福武侠 >

第466章

幸福武侠-第466章

小说: 幸福武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己现在却说他不讲道理。

君月如、怜妙玉又不是人云亦云的无知乡民,自然不服。

“秦公子,今日你要是不说出个子丑寅卯来,这登报的文章,你还是另找他人吧。”怜妙玉笑说道。君月如淡淡看着秦朝:“秦公子,希望你的道理能让月如心服口服。”

“王安石的这篇《答司马谏议书》,看似王道,实则诡辩,且听我一一道来,首先,偷梁换柱,转换辩论概念,王安石在这篇文章中,并没有针对司马光的具体责难进行辩解,而是对他的责难进行提炼,变幻成另一种对王安石有利的命题……”

“第一点我们必须明确的就是司马光的责难是什么,这一个一定要明确……”

“就如你说苹果,我不跟你辩苹果,而说你的苹果实则指的是水果,从枝叶概括为根本,看似正确,实则荒谬……”

“概念变换了,命题变了,后面王安石的辩解再有道理也不必看,因为那是无效辩论,但是我还是要说一下……”

“所以《工具论》中,第一就是明确概念,定义,性质,数量,时间,地点……”

……

秦朝滔滔不绝。

其实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之所以为人所推崇,最大的原因就是明明司马光所说的一切都是正确的。所有的问题都存在,可是王安石一回复,众人却不得不服,不得不认为自己错了。

这个逻辑。就像‘2/4等于1/2?没错。2/4的分母是4?也对。那么1/2分母是4?这……’这样明明是错的,可是却让人哑口无言。

可是错的终究是错的。

王安石变法各种问题现实存在,论他雄辩滔滔也掩盖不了事实。

虽然清朝之前无数名人,大儒,经学家对《答司马谏议书》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追捧不己,可是后人,真正学了逻辑学的,以逻辑学的角度去分析王安石答复司马光的书信,便知道那只是诡辩,只是那样的诡辩让人不得不心服,不得不崇拜。

秦朝用《工具论》中的方法一一剖析《答司马谏议书》,一开始君月如、怜妙玉还嘴角冷笑,眼中都不是服,可是听了一会。脸色便变了。

……

许久。

君月如、怜妙玉、秦朝出了酒楼。

君月如、怜妙玉都脸色沉重,沉默无语。

“你是对的。”

忽然君月如开口。

怜妙玉也是低低一声感慨:“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写得很好,可是与司马光的《与王介甫书》放在一起,再用你所写的《工具论》的方法,一步步剖析开来……”怜妙玉心中感慨,她听了四封书信的原件后,本来百分百肯定没有任何错误,可是凡事就怕认真,秦朝按《工具论》一一把细节放大,把一个个论点掰开。揉碎了后,再一分析便发现错了,大错特错。

“我们一直以来,难道都走在一条错误的路上么?”君月如低声喃喃。

冲击!

自相矛盾这个故事人人都明白。

可是司马光与王安石的通信。司马光说王安石你这样做是不对的,他这话众人眼中是对的,可王安石的反驳,我这样是做是对的,众人也觉得他的话有道理。

天下事哪有这样的。

这便是自相矛盾,可是却无人能感觉到其中不妥。

秦朝对四封信的分析。给君如月的冲击,一点也不比当年秦朝抛出性本恶,而后得分超4万的小。

时间流逝。

“秦公子,你看怎么样?”

一间房内,君月如、怜妙玉期望的看着秦朝,自那天听了秦朝讲叙《答司马谏议书》的诡辩后,两人真正意识到了‘讲逻辑’对整个读书人阶级,整个天下的重要意义。

一回房便琢磨开来,动笔写起了点明‘讲逻辑’这个道理的文章来。

经过一次次的增删,再加上秦朝一旁的口叙,开启,毕竟错误逻辑,或者诡辩的故事,来自后世的秦朝脑子里多得是。

两人竟然写成了一整本书《诡辩的艺术》。

秦朝看着手上的稿子,这书中除了从道理上讲叙‘逻辑’的重要性外,还举了很多实例,特别是百家学派中的‘名家’。名家就是以辩论为主,里面很多诡辩的故事,在以往都是让人既佩服其口才,又愤怒无奈,想不通该怎么辩驳,可是两人一一用《工具论》知识剖析,问题在哪里,为何会如此……顿时如掌上观纹,一一明了。

“嗯?”

翻到后面,秦朝顿时笑了起来。

这文章后面两女竟然将司马光与王安石的四封信内容展示出来,并且给读者出了一道题试用《工具论》里的知识剖析《答司马谏议书》错在哪?

“可以,就这样便不错了,不过你们写得篇幅这么大,一两期报纸可安排不下。”秦朝说道。

“我们准备连载。”

“也行。”秦朝也知道,这种事急不得,不是你往报上一登文章,逻辑这一概念便深入人心的,一个文化要想深入人心,融入民族骨子里,最少需要一代人,经历三代人才真正安全。

“秦公子,你觉得还有什么要增加的么?”

“这个么……最后那一道题,还可以加点小点心。”秦朝笑道。

“小点心?”

“嗯,我建议来个有奖征文。”

“有奖征文?”

……

很快,新的一期报上《诡辩的艺术》登出第一篇连载文章序论,《知识的工具》,浅论《工具论》。

第五卷天龙寺第六十四章旨在教化笨人

汴梁吕府前一座轿子落下。●⌒,。

“哲老爷,您回来了。”

“嗯。”一身青衣的老者点点头,边走手中还捧着一本书,很快进了府内。

“哲老爷真是发奋呀。”

“他老人家可是天下精通学问最多的人之一,想不到还是这么手不释卷。”门前的两个下人感叹着,吕希哲是吕公著的公子,自幼聪慧无比,却又极度谦虚好学。少年时曾师长焦千之、孙复、石介、胡瑗,这时他已是才高八斗,却依然向关学创始人张载求学,又师从二程,学习程颢、程颐的洛学,更师从王安石,学习王安石的‘新学’。

本身聪明,又好学不倦。

再加上所师从的都是名师,又不拘一家之见,吕希哲肚子里的学问之高深,很少有人能揣测得出。

吕希哲名声不是很显。

主要是他以荫入官,又听王安石的劝说,不事科举。这便与王安石的儿子王雱一样,有才学却名声不是响亮。

此刻吕府内,吕希哲与另一老者并肩而行。

“秦仙傲数次来信,请父亲支持发动白话文运动。”吕希哲沉声道,“观其言,视其行,这秦仙傲骨子里极为傲气自信,其固持犟拗之处,甚至远甚王相公,他既然要做这事,绝不会因父亲,因我们不支持就放弃。”

“这是自然。”吕希纯淡淡道,“父亲的意思是不用管他,他要发起白话文那是自找死路。”

“是么。”吕希哲摇了摇头,“我总感觉,发起白话文虽然对他来说是死路,可倘若当真白话文得以行通天下,于天下未必是件坏事。”

“哥,你可不能这么想。”吕希纯沉声道。

“我就想想罢了。”吕希哲叹气一声,天下灵气将溃,他自然也是知道的。也是为此操心。“纯弟,当今之世,要想破译长生诀,唯有发动天下之力。激发天下百姓潜能,方可稍有胜机,可是如何激发出民间的才智,却是亘在心头的一件大事。我们找不到办法,为什么不让他人试一试?”

“我大宋百年积弊。不也是到了危急关头,所以有王安石变法,你也是这么说的,可是王相公变法试了之后如何?我大宋本已经是弊病四起,结果他没治好,反而使病更重了,如今反得我们来调理善后。我们没办法,可也不能活马当死马医,任人胡作非为。”吕希纯沉声道。

“纯弟,可我总觉得这白话文未尝不是一个引子。所以我在想,是不是……”

“哥,你这话也就和我说说罢了,倘若到父亲面前,不挨骂才怪。”

……

吕希纯、吕希哲说笑着走进书房,目光落在书桌上便是一亮,那里放着一叠报纸,和天下很多人没两样,他们吕家也是极喜欢读报的。

报上《三国演义》很能让人放松,而重读历史虽然在他们看来是秦仙傲一家之见。可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也颇能长益见识,至于其他文章也能偶有所得。

“《工具论》上一期便连载完了。不知这一次会登出什么?”

“看看不就知道了。”

吕希纯、吕希哲都很好奇,《工具论》之后,秦仙傲会不会做一些总结,或者发表一些通告等等,毕竟《工具论》这一部著作很有些怪异,如今整个天下争议这部著作的大城池中倒处都是。人人都等着秦仙傲出来做解释,或者给出明确的答案。

“咦,知识的工具?”

吕希纯抓起一份报纸,这是今天新发的报纸,他自然还没看过,吕希哲也拿起一份,吕家买报纸,每次一买便是数份。

“知识的工具,浅论《工具论》。”

吕希哲一看到这名字,眼睛便一亮,他连看了起来,越是观看脸色便越沉凝。

“哥,想不到还是让人发现了。”

吕希纯看完这一篇,放下报纸笑道。《工具论》可以用来教人如何讲道理的,他们自然也有一点点感应,只是不那么重视罢了。

“你怎么看?”吕希哲沉声,脸色有些难看。

吕希纯一怔:“哥,看你神色,难道这篇文章有什么不对?”

“这文章并没有说错。”吕希哲沉声,“就是因为他说的是正确的,点出了《工具论》的一个真正用途,我才觉得这事有些严重。”

“严重?”吕希纯瞪着吕希哲,“这篇文章不就是说《工具论》教我们说话要讲道理,这不是废话么,谁说话不讲道理?哥,莫不是你觉得这里面还有更深的意思?”

吕希哲微微皱眉:“我总觉得这事没那么简单,似乎有更深的意义。”

“你多想了。”吕希纯笑道。

吕希哲微一沉吟:“我们去找父亲吧,问问他的看法。”

一间雅致的房间中,一老者正就桌写字,这桌右边墙壁上挂着一幅字:“不善加己,直为受之”字字凝重。

“父亲!”

吕希纯、吕希哲推门而入。

“可有事?”吕公著依然疾笔如飞,头都没抬一下。

“父亲可看过今天的报纸?”吕希哲连说道,“那上面有一篇文章《知识的工具》,我感觉有些不对劲。”

“不对劲?”吕公著放下笔,拖过旁边的报纸,这报纸他也是刚刚看过放下没多久。

“你觉得哪里不对劲?”吕公著知道自己儿子吕希哲的学问和预感都很不错的,虽然先前他看那篇文章时没什么感觉,可这时却不由重视起来。

“我也说不清,总觉得这篇文章讲的东西很重要,可是哪里重要,为何重要却模模糊糊的。”吕希哲道。

吕公著更是眉一挑:“你且等一下。”连看起君月如、怜妙玉的文章来。

吕希哲、吕希纯侍立一旁静静等候,对自己父亲,两人也是很崇拜的。

吕公著,字晦叔,是吕学创始人。心性纯正恬静,很少疾言厉色,对于歌舞财荣耀都看得极淡泊。他的才学品性不说其他人,就是反对派王安石也是极为敬重的。

王安石敬吕公著如兄长。这待遇连司马光都没有。王安石能言善辩,天下无人能抗衡,唯独吕公著能三言二语制服他。

因此王安石曾多次说:“疵吝每不自胜,一到长者面前。即废然而反。”又一次次对人说:“吕公著做宰相,吾辈可以言仕矣。”

王安石如此。

司马光、欧阳修等就不更用说。

吕公著将君月如、怜妙玉的文章从头至尾读了一遍,眉心微微蹙起。

“此文必为秦仙傲指示他朋友所写。”吕公著放下报笑道,“他抛出《工具论》我原本还不明白他的用意,怎么他这样才学智谋高绝之士。会写出这样的一篇没看头的著作,如今看了这篇文章,再联系一下他最近拜访我们所要做的事,便一切明了。”

“他要搞一个白话文运动,想要我们支持,这白话文运动,我早就说过了,是为笨人引路,我等读书,一眼望之。其微言大义都能明了,甚而能过目成诵,笨人却不同,一本《论语》需得先生一而再,再而三的讲解方能懂,他们大多虽然也能识字,却是读不懂文言的,自然只能退而取其次,看白话文。”

“他这《工具论》虽然是教人讲道理,可用意也是如此。”

“讲道理。真正的智谋之士,念头一转,是对是错,中间有什么道道弯弯。一切如掌上观纹般明了。”

“天下无新鲜事,到了我们这个年纪,天下万物看似纷纷杂杂,其实追根究底也就那么些事,这些事情该如何处理,什么才是真正的合了道理。都已经记载在圣贤书中。”

“我们是读过圣贤书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圣贤书读通了,便通了大道。”

“这时讲起道理来,广征博引,信手拈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