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奇门圣医 >

第325章

奇门圣医-第325章

小说: 奇门圣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看着其他公司开始花骨散,卓堂也给全体高层开了个会,要求在半个月内,加班加点,半个月后,他要看到新药上市。

之所以这么短的时间,卓堂也不是无的放矢,而是之前就已经进行了准备,生产是他只要下令就可以,审批上他们有自己的关系,非常快。

至于临床,完全可以和审批同时进行,根本不会耽误时间。

在关系网上,卓堂一向引以为傲。

这也是他之前并没有把新康泰放在眼里的原因。

在一品堂,以及其他公司抓紧生产新花骨散的时候,新康泰公司已经用半个月完成了任务,还超出当月任务的百分之二十五。

全员上下一片欢腾,感觉大把的钞票都向自己飞来,越干越有劲儿,全公司都充满了昂扬的斗志。

在赵有生的办公室里,刘连正在开一个短会。

“我负责提供原液就行了,公司里的事务全权交给李董、鲁董和赵总负责,而且我接下来一段时间可能不在信义,电话也可能打不通,有什么事你们商量着来。”

刘连看着对自己无语的几人,笑了笑,道:“总之一句话,年底给我分钱就行了,其他的我不管,反正你们自己也有利益,我也不怕你们乱来。”

看着刘连的笑脸,李宏昌无语道:“我要不是打不过你,真想给你一拳。”

赵有生和鲁清平对视一眼,都点了点头,随即几人都笑了起来。

至于几个总监,虽然也跟着笑,但他们级别达不到,却不敢跟着开玩笑,但也能感受到几位老总之间的信任。

在这样的公司里工作,氛围很好。

开完会后,刘连就离开了。

因为,龙潭县的地底墓府打开的时间就要到了,就在后天。

第522章龙鸣阁下的地洞!

刘连赶到龙潭县之后,并没有留在县里,而是坐车去了龙潭山,进山之后就径直去了黄龙寺。

寺里的几个和尚看到刘连来了,都围上来行礼,对于刘连的厉害和恩情,他们都记在心里,面对刘连也出奇的尊重。

刘连跟他们寒暄了几句,就问莫大师和老林有没有带莫妃儿过来,那些和尚都说在后院,于是刘连就朝后院走去。

果不其然,一进到后院,就看到正在院中打坐的老林。

老林也察觉到了人来,睁开双眼,当看到是刘连的时候,他微微一笑,站起身来:“刘连,你来了。”

刘连点了点头,问道:“怎么样,妃儿有没有修习佛门真言?”

老林笑道:“多亏你的推荐,十梵大师并不计较当年的事情,反而倾囊相授。”

说着,老林感叹道:“跟大师想比,我才知道我的境界还差得远。”

刘连笑了笑,道:“林大师您就别妄自菲薄了,您可是悟道者,以后高度估计我们都得仰望了。”

老林哑然失笑起来:“你真会说笑,我跟你这个年纪的时候,可比你差远了,你可别寒碜我。”

刘连摇了摇头,没在这个问题上继续了。

“他们呢?”刘连问道。

“在里面,莫老头在跟十梵大师谈经论道,我嫌闷得慌,就出来了。”老林指着侧边一个门道。

他话音刚落,那门便打开了,十梵和莫大师携手走了出来。

“哟呵,两位大师这是不打不相识啊。”刘连打趣道。

莫大师笑道:“这还多谢你帮我们穿针引线,要不然,我可不会像现在这么放松。”

“看来莫大师的心头事了了啊。”刘连微笑道。

“托您的福,虽然妃儿还没好,但已经有了好转的迹象,至少我看到希望了不是?”莫大师笑道,看起来他的心情真的很好。

在两人说话的时候,十梵大师在一旁微笑,两人说完后,十梵大师双手合十道:“见过刘施主。”

“大师您好。”刘连连忙道。

十梵大师转头对莫大师道:“刘施主慧根极佳,可惜与我佛门无缘,实在是感叹啊。”

刘连笑道:“大师,这可不像您的风格啊,您应该能看的开的。”

十梵摇了摇头:“看的开与看不开,都在我心里,我心坚持但不强求,保留那份期待,也是不错的。”

刘连一愣,慢慢咀嚼,随即双眼一亮,道:“大师看来境界又高了一层,好一个坚持但不强求,心不动而有舍有得,更豁达。”

听到刘连这么一说,莫大师也点了点头,道:“是啊,这世上,总有些执念看不开,但那又怎么样,该走的路还是要走,该吃的饭还是要吃。”

“阿弥陀佛,今天可是我黄龙寺的盛事,两位施主能一同前来,实在是老衲之幸!”十梵大师双手合十道。

很显然,对于刘连和莫大师的悟性,以及对佛理的理解,都让十梵欣喜不已。

似乎从当年他和莫大师拼斗之后,这么多年来,他就没再钻研修炼的事情,反而沉醉于修身养性的自然之道,算是融入了佛理的另一重境界。

而现在,看到刘连两人能同他对答如流,相互印证,正如碰到知己一般,喜不自禁。

所以,大师采用了盛事这样一个词来形容,可见对两人的重视。

他们三人谈的乐呵,在一旁的老林却受不了了,连忙摆手道:“算了算,你们真能腻歪,我出去逛逛了,你们慢慢聊。”

说完,老林摆了摆手,径直出了院子,身影潇洒而悠然自得,颇有超脱之意。

“林施主也是一个妙人。”十梵慢悠悠的道。

这时,十梵的大弟子若能奉茶过来,给三人一人斟了一杯茶,正要转身离开,十梵叫道:“若能,留在这里,帮我们斟茶。”

“是,师父。”若能恭敬道。

刘连和莫大师对视一眼,都微微一笑。

十梵转过身,笑道:“若能是我大弟子,一向鲁钝,今天让他也听听,对他感悟佛法有帮助。”

若能本来就期望留在这里,现在听到师父果然是这个意思,立刻在一旁占得笔直,也不吭声,就竖耳听着三人谈天说地,但每每说了片刻,就隐隐有禅理出现。

以若能的境界,很多他都理解不了,但十梵三人都不约而同的稍加点拨,所以他们说的尽兴,若能也听得如痴如醉。

这一聊,就到了深夜。

刘连夜晚没走,留宿在黄龙寺里。

第二天上午,刘连也没有回县城,而是走上龙潭山,再次来到龙鸣阁。

龙鸣阁残垣还矗立在这里,只不过被人重新加固了,看起来倒有一种残缺的美,颇有些遗迹的味道,耐人寻味。

而山上到处都有施工的工人,显然,李宏昌虽然在忙新药的事情,这里也没落下。

当初山下那处裂缝,就是刘连在里面得到弟弟刘璟宝物的地方,地缝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消失了,那里重新长出了翠绿的小草,似乎当初那里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就在这时,刘连心中一动,因为他的灵识感受到,下面那处地洞还在,而且,里面隐隐有些异样的感觉。

刘连微微蹙眉,这个发现让他感觉有些奇怪。

“不应该啊,当初里面被落尘搜查一空,后来我又进去过,不可能还有别的什么啊?”

不过,刚刚的感觉却不会欺骗他,刘连看了看四周,从这里进去明显不合适,到处都是工人施工。

于是刘连朝山里走,走到一个没人的地方,刘连运起土遁术,念出口诀,灵识包裹全身,随即就缓缓钻进地下。

顺着刚刚灵识锁定的地方,刘连一直深入,片刻后就重新钻进之前进去过的那个洞府。

洞府里还是老样子,但走到最里面的时候,刘连看到里面不知什么时候竟然多了一道石门。

“这是什么情况?”刘连走过去,摸了摸石门,石门上面还有温热的感觉,就像暖气片一样,温暖的。

刘连的灵识探进去,却发现这里竟然是一条地洞,延伸进地底,而他的灵识只探进去几百米就看不到更远的地方了,似乎前面有什么阻挡了他的灵识。

第523章不该出现的石联!

刘连犹豫了一下,他总感觉,龙潭山,还有龙潭县城的那处地下墓地,以及东城镇那里的水潭,这三个地方隐隐有什么联系。

不仅如此,刘连感觉这三个地方都跟自己似乎也有些什么关系。

冥冥中,就像有某种牵引一样,指引着刘连来探寻这些地方。

沉吟了片刻后,刘连踏进了石门,一路朝里面走去。

虽然走了进去,但刘连还是一路丢下一些符箓。

这里终究有些诡异,刘连不能不做一些防范,不仅如此,刘连灵识一直扩散到最远的距离,一旦发现不对,他可以有一定的反应时间。

以刘连为中心,几百米的范围内,刘连历历在目,都像是很自然的,没有任何问题。

他就一直这么朝下走去,但这条路就像没有尽头一样。

在刘连感觉中,他至少走了有几千个台阶,而且拐弯极少,要是按实际距离来算,他也走了至少十里路的路程,但却依然什么都没发现,就这条深幽的地洞。

而且,最重要的是,这地洞并不是粗犷的挖出来的,而是很精致,两边都砌满了青砖,脚下也是青砖铺成的台阶,就像一个巨大的迷宫一样。

“龙潭这儿的人都是属耗子的么,怎么这么多地洞?”

走了这么久,又什么都没发现,刘连也不免有些无语。

“这里究竟通向哪里?”

而此时,在外面,太阳慢慢朝西边移去,慢慢的,落了下去。

当大地陷入一片黑暗的时候,刘连还在地下走着。

甚至,刘连根本就像是忘记了时间一样,哪怕他一直计算着,如果他知道外面天已经黑了的话,他绝对会震惊,里外的时间为什么不一样。

就在这时,刘连忽然精神一震,因为他的灵识看到前面几百米的地方,又出现了一道石门。

但让刘连诧异的是,这石门跟前面一个不一样,之前那个是一扇石门,而这个,却是两扇门,在门的两边,还有一副对联。

对联?

刘连用灵识看去,但这一看,刘连就傻了眼!

上联:门前五福地,下联:户中一洞天!

看到这对联的一瞬间,刘连如遭雷击!

刘连这时什么也不顾了,拔腿就朝前跑,几百米的距离,以他的速度,片刻间就赶到了。

望着眼前的那扇门,那副对联,刘连浑身微微发抖。

“怎……怎么可能……怎么,怎么会在这里?”

“不对!”刘连浑身一震!

因为,刘连清楚的看到,那字迹,还有那刻着对联的石碑,右侧写着刘连,左侧写着刘璟!

这……这分明就是他父亲刘伯温墓地里的对联!

这是曾经刘伯温写的,也是他最喜欢的,所以在他逝世后,两兄弟一人写了一句,分立左右。

当初,刘伯温临死前,刘连、刘璟呈上有石马、石狮、石将军把门、条块石铺成的三进三圈坟墓图,但却被刘伯温撕得粉碎。

当时刘伯温说:“墓字上草下土,若用石铺,怎么生草?古人造字,大有讲究,人不能靠造坟墓立牌坊流芳百世。试想,张良、诸葛武侯墓又在哪里?”

所以,按照遗训,刘伯温之墓不砌条石块石。

两兄弟无奈,上下不砌石,那就中间竖石,于是就有了这幅石刻对联!

刘连之所以震惊,却是他认出来,这里的那副对联,分明就是自己的字迹!

但是,父亲的墓可是在千里之外的浙省青田,怎么会到了这里?

刘连记得很清楚,那两幅石刻对联,就矗立在父亲墓地左右。

可是……这里怎么会……

“不,我绝对不会认错,这就是我的字迹,不是模仿的,那也是璟弟的字。”刘连喃喃道。

对于自己字,他怎么可能认不清楚,但正因为这样,所有刘连才感到难以置信。

其实,当初有宗族之人还提议加一句横批:开明功勋。

但刘连没有同意。

当初刘伯温究竟是不是朱元璋下黑手害死的还不清楚,刘伯温也没说,在那个敏感的时候,刘连哪敢刻这句话。

虽然,刘连也很认同这句话,认为如果没有父亲,没有父亲统领的奇门相助,就不会有大明朝,但在后来的开国分封上,父亲却被排挤开,并不是首位!

如果论功劳,刘伯温可以说是开国元勋里当之无愧的第一,但之所以没有在开国的分封上成为第一人,一是因为刘伯温并不是朱元璋的同乡——淮西系的人,而是浙东的人,自然受到排挤。

第二点,就是朱元璋最忌惮的人就是刘伯温。

既然淮西系的人排挤刘伯温,朱元璋也就顺水推舟的下放了刘伯温的权力给李善长,否则刘伯温也不可能只被封了一个诚意伯的伯爵。

当然,刘伯温深知韬光隐晦的重要性,他自己也没有任何意见。

在那个时代,,天文星象这门学术因为有“观星象而知未来”之类的神通,所以严禁私学,主要原因当然是统治者害怕老百姓一旦懂得天文就便于造反了。

刘伯温精通天文星象,他之被诬和被夺去俸禄,也就是因他通晓天文之故。

关于这方面,他曾著有《天文书》,临辞世前,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