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帝国的朝阳 >

第296章

帝国的朝阳-第296章

小说: 帝国的朝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帅,”

容尚谦的问声让心思浮动的唐浩然连忙回过神来,这才他才注意到现在正在讨论的是“夏威夷危机”。

“虽说现在海军的建设规划是稳扎稳打,首先培养军官以及水兵,建立巡洋舰队积蓄经验,然后再逐步扩建海军,但是,大帅,这次“夏威夷危机”已经将东北海军的薄弱暴露无遗,尽管现在我们的海军拥有6000余名水兵,其兵员规模几乎不逊于北洋,虽说军官尚有不足,但却吸引了上百名日裔海军军官,但除了一艘“济远号”装甲巡洋舰之外,还有什么呢?几艘炮舰、十几艘商船改造的训练舰才是东北海军的主力……”

深吸一口气,作为海军处处长的容尚谦深知,自己这个处长实际上只是一个基础处长,最终他所做的一切,都将是为真正的海军出身海军部长作嫁衣,但这并不妨碍他为东北海军打下一个更为艰实的基础。

“大帅,确实,现在于仁川的船厂中,我们在建造着两艘平波级,在法国的船厂中,定海级在建设中,可是他们服役却都在明年,而海军的下一次购舰计划是在什么时候?是明年,明年我们才会考虑从英国采购战舰,实际上,它们的服役期是在三年后,三年后或许我们将拥有一支至少相当于北洋舰队七成吨位的大舰队,但是,大帅,通过此次夏威夷危机,我们应该认识到紧迫而又多变的海外环境,不可能根据我们的计划进行。”

计划从来都是完美的,但是世界上有多少事情会按照计划进行?作为海军处长一直专心于军官和水兵训练的容尚谦,在“夏威夷危机”前从未曾想到东北海军会卷入海外纷争之中,但现在他却不得不考虑这些问题,这是因为眼前大帅与的关内的大帅有着明显的不同,其如欧洲人一般看重海外利益,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尤其是在第一次冒险之后,谁能保证下一次,冒险不会变成战争?

“明年,当我们的定海级服役时,北洋的四艘万吨战舰和六艘新型巡洋舰也将先后服役,北洋舰队的压倒性优势是我们不得不加以考虑的,届时,一但发生冲突弱小的东北海军难道就龟缩于港内,等待三年后的扩张吗?”

这一声反问之后,迎着大帅的目光,容尚谦郑重其事的说道。

“因此,我认为,我们应该制定一份长期的海军发展计划,计划应该以今年展开,而在这一计划中,应以四期购舰、造舰计划为核心,而第一期计划,除外购、建造巡洋舰外,我们应考虑购买他国现货巡洋舰,以充足东北海军实力……”

即便是没有今天的经验总结,容尚谦也会提出他的设想,实际上早在“夏威夷危机”的过程中,他就考虑如何充实海军的力量,而购买现货军舰无疑是最为合适的,甚至他已经选择了几艘相对合适军舰。

“你的意思是现在即可扩建海军?”

容尚谦建议让唐浩然的眉头微微一跳,在“夏威夷危机”中他又岂会没有意识到海军的薄弱,但是这种薄弱却是不解之症——东北海军没有足够的军官,甚至都没有足够的水兵,这实际上是东北陆海军的通病,陆军没有足够的中高级军官,但勉强还能凭着中下层军官的素质尤其是士兵的素质加以弥补,毕竟其面对的对手是淮军而不是列强。

但是海军却不同,海军是真正的技术兵种,只要愿意,陆军军校可以每半年一批的批量化“生产”基层军官。但是海军军官的养成却需要时间,这一年多来虽说看似培养了两百来名海军军官,可实际上他们最初都是商船学员,只是去年才转入学习海军,即便是按照四年制的美国海军军校标准,他们依然还未毕业。在这一情况下如何扩大海军?

“钱没有问题,可是舰上的军官从什么地方解决?”

唐浩然反问一声,“济远号”巡洋舰上已经留用了几十名北洋官兵,难不成还从北洋挖人?

“我们是培养了一些军官,可他们现在能够上舰吗?能够充当舰长、轮机长、枪炮长吗?”

大帅的反问让容尚谦的呼吸先是一沉,而后他抬起头迎着大帅的目光回答道。

“现在海军有一百余名日裔军官,把他们放在海军处实在是太过浪费了,我认为,完全可以选择其中可靠者上舰,即便是不能直接就任各级长官,也可协助长官工作……”

容尚谦的建议只让唐浩然整个人不由一愣,尽管引进日本智力是他制定的,而且口口声声说着什么“东亚同文同种”,可那不过只是忽悠别人的话语,对于唐浩然来说,全心全意的信任使用日本人?他还做不到。

“大帅,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即使是他们出任舰长,又有何妨?”

觉察到大帅的疑虑,容尚谦又岂不明白他的心思,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即便是他提出这个建议,也不见得就没有任何防范。

“咱们只需要使用他们几年,几年后等到咱们自己的人成长起来,就可以接替他们的职务,至于现阶段的使用,我觉得陆军的指导员制度就很不错,完全可以将指导员制度引入海军,可以由日裔军官出任主官,咱们再派出素质过硬的军官作指导员……”

监军……不用容尚谦再解释下去了,唐浩然又岂不知道他话里的意思指的是派监军,不过陆军中的指导员助手的色彩大过监军,但海军这边……在另一个时空中,北方的那个邻居在革命后,不也创造了“政治委员”这一制度吗?实际上所谓的“政治委员”就是监军,监视那些为新政权效力的旧军官。如果没有这一制度的实施,那群乌合之众又岂能平定国内白卫军?进而巩固政权。

可是一想到将由日裔军官作舰上主官,尽管明知道只是利用,但唐浩然的心底依然还是有些不甚舒服,以至于最后只是沉吟道。

“嗯,这个……我先考虑一下,先谈谈这个海军的扩充计划吧!”

第73章飞艇(第三更,求月票!)

第73章

暖风海风徐徐吹来;伴着夏日和煦的太阳;长安路两侧的小小的法桐树叶被风轻轻吹动着。相比于中华大街那样的主干道,长安路显得有些冷清,不过这也是沙河口工厂区的特点,相比于热闹的沈阳工业区,大连沙河口的工业区却只有诸如机车、动力以及造船等几家大型企业,而且大都在建设中,自然显得有些冷清。

空旷的工业区除去偶尔几座工厂的厂房外,只显得空荡荡的,甚至绝大多数地方都长满了野草,这也难怪除了机车、造船等几家重点企业,受限于资源等原因大连并没有太多的项目,也许相比于工业,作为督府所在的大连更适合作为商业城市,不过虽是如此在大连空旷的工业区内却依然有不少规模不等的工厂,毕竟对于坐拥港口铁路之便的大连拥有的发展潜力是任何人都无法忽视的。

而在这空旷的工业区中,位于长安路的“中国浮空公司”则是区内并不怎么显眼的企业之一,与其它企业不同,中国飞艇公司是接受总督府准确的来说是国防科技委员会专项资助的企业,相比于其它企业,这家公司甚至没有办公楼,所谓的厂区实际上就是几间厂房,而与大多数类似工厂中摆满机器不同,这些厂房中居然只几十名女工,而那些女工操作的却是缝纫机,似乎这是一家服装厂,此时厂房内的女工显得极为忙碌,电动的缝纫机高速转动着,将大幅的布片缝合在一起。

当厂房中的女工们忙碌着的时候,在厂房边的一间隔间内,一名戴着眼睛的年青人,双眼盯视抗拉强度试验机,似乎正在进行着试验。

“哒……”

随着一根线丝的断裂,青年连忙纸上作下记录。

“怎么样?蚕丝的强度是不是最好的?”

“多股家蚕蚕丝绞合的丝线抗拉强度都快都快接近铁丝,甚至比不少劣质铁丝还要结实,棉线的抗拉强度,还不到它的零头!”

说着一口生硬的南京官话,谢缵泰又拿起笔记本计算了起来。

“如果换成蚕丝平纹布作飞艇的气囊材料,相比于精疏棉制成的平纹布材料,重量至少可以降低三成,这样的话,炮兵气球的重量……”

不过只是刚得出数据,精通数学的谢缵泰粗略的算出了结果来,从年初开始研究炮兵气球,那时用的气囊材料只是平纹布,因为囊体材料要求具有良好的气密性,足够的强调和尽可能轻质量,所以为了满足前两者,不得不采用多层材料,就像现在生产的炮兵气球的囊体就是由承力层、气密层组成。

“全换成丝绸的话会不会太冒险了点?”

孙逸仁这位凭着业余爱好与谢缵泰一同研究气球的建筑工程师,却显得非常谨慎。

“承力层几乎要承受囊体的全部强力,所以布很厚,虽说涂胶的承力层瞧着有些笨重,可毕竟看着厚实,让人放心,若是冒然换成了丝绸,且不说成本增加了,布这么软,到时候炮兵那边没准也不放心……”

之所以能够成立浮空公司,多少与陆军对于气球的需要有很大的关系,原本谢缵泰只是普通的公司职员,不过对于氢气球以至于飞艇却有他自己的爱好,一直于私下进行研究,年前在获知陆军准备研究氢气球时,他立即参与到这一研究中。

不过只是用了一个月,在借鉴西洋气球的基础上,谢缵泰便研制成功了可以满足陆军要求的——升限百米左右,可悬挂一个单人吊篮的“氢气球”,虽说他研制的气球与同文学院研制的产品并没有多少区别,可是他的产品胜在便于回收——作为研究助手的孙逸仁,这位建筑工程师为气球增加了卷索机,而恰正同文学院没有考虑到的,正因如此,其才会获得陆军的定单。

三十个侦校气球看似不多,但却足以使谢缵泰与孙逸仁两人成立一家飞艇公司,而随之而来一笔来国防科工委的投资,更是让谢缵泰能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气球的研究之中,尤其是囊体材料的研究之中。

而谢缵泰之所以会研究囊体材料,是因为飞艇一般依靠内部的多个充满氢气的气囊提供升力,而气囊囊体材料的制备技术又是制约飞艇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也正因如此,他才会将气囊材料做为突破口。

如果说孙逸仁在研究中能够给他什么帮助,恐怕就是会对材料一一进行测试,从而选择最合适的材料。

“陆军的气球暂时还不需要考虑,毕竟他们在马车上放,于马车上收,气囊厚实的点反倒有利于气球的使用,可在飞艇上却不同!”

飞艇!

在提及飞艇时,谢缵泰的语气显得有些激动,他甚至走到墙边,瞧着墙上的一张张图纸,那些图纸是他在完全气球研制后,开始展开的一个项目,甚至在他看来,气球的生产不过只是为飞艇积累技术。

“你看,飞艇内部有铝制龙骨,就像船的龙骨一般,至于二十多年气囊则是通过系绳固定于龙骨之间,所以,飞艇的外层所需要的仅仅是一层足够坚韧蒙布,用普通平纹布不是不可能,而且成本很低,可问题是要达到同样的强度,蒙布的重量就太大,可是飞艇……”

凝视着自己设计的图纸,谢缵泰的目光显得有些狂热,对于他来说,研制飞艇不仅能够给个人带来声望与财富,更重要的是,飞艇对于军事的重要性。

“可飞艇却不同,他的对重量要求很苛刻,我希望造的飞艇不是现在这种只能搭载几百公斤的飞机,而是能搭载几千公斤、甚至几万公斤的大型飞艇,有了这种飞艇,国家用其它运后,虽远在千里之外,仍可朝发而夕至……”

几百公斤,这是谢缵泰目前所研究的飞艇的载重量,尽管带着更多的是带着试验性质,但正是因为对其充满了太多的期待,他才会以克计算着重量。而在为陆军生产气球时,更是研究了多种减轻重量的方法,正因如此,设计中的飞艇载重量才会从最初的三百公斤增加到现在的五百公斤。

“朝发夕至……”

好友的话让孙逸仁轻声一笑,然后看着谢缵泰说道。

“你说的倒是轻异,咱们又不是没试验过,用电动机的话,那怕就是装两百公斤的电池,也不过只能运行几个小时,朝发夕不至还差不多……”

虽说谢缵泰采用了现在最新的科技成果,以铝合金为飞艇骨架,以电动机作为动力,以螺旋桨作推进器,但其显然无法满足他的要求,至少无法满足长时间飞行的需要。

“肯定会有办法的!”

好友的话倒没有让谢缵泰泄气,实际上要是没有好友的提醒,他又岂会像现在这样,成天寻找合适的动力。

“我听说,现在欧洲有一种新型的发动机,这种发动机比蒸汽机轻巧,而且不烧煤,如果是真的,也许可以考虑用在飞艇上……”

尽管谢缵泰的发明被陆军采用,但是相比于同文学院中的学生,他却无法如他们一般于学校定阅的杂志中,获知欧洲最新的技术,正像他无法获知有关汽油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