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战倭寇 >

第39章

战倭寇-第39章

小说: 战倭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定方说道:“我们现在最大的危机是什么,是军人太少,如果我们再深入敌人的腹地,就有被敌人包围的可能,我们现在不能够冒险前进,要有一个稳固的后方,怎么才能够有一个稳固的后方,那就是在我们的军中,要有突厥人的成分,第一增加了我们和突厥人融合度,是他们能够信任我们,这样当我们离开这里的时候,就没有后顾之忧,就不会担心这里的反叛,即便是我们这次行动失败了,我们也要这样做下去,我们现在没有出路。”

副将任雅相说道:“将军说的很对,不过我们还是要做好应变的准备。”

苏定方说道:“这个事情你去安排吧,有备无患。”

第二天,头领带着处木昆部酋长懒独禄回来了,苏定方亲自接见了他,懒独禄说道:“最近十多年我们西突厥连年战患,像我们部落,原来是在西边,后来因为战争,逐渐向东退却,现在已经到了无路可退,东边是砂石和大山,南边是贺鲁的部族,这样下去我们族人都有灭族的危险,我们也希望平静下来,只要将军能够保证我族人的平安,我就让我族部落全部来归顺将军。”

苏定方说道:“我们也是希望突厥人平安生活,可是这个贺鲁你也是知道的,他在你们突厥的内乱中,归顺了我大唐,是我大唐让他强大起来,可是我太宗刚刚离开人世,他就反叛大唐,并且还到大唐的境内进行疯狂的掠夺,对于这样反复无常的人我大唐是要坚决除之的,至于你们其他部落,只要愿意归顺我大唐的,我们就按大唐的子民对待。”

懒独禄说道:“听了将军一席话,是我更加坚定了归顺大唐的决心。”

苏定方说道:“只要你们归来,我就可以在通往南部的路上,打出的地方供你方族人所用。”

懒独禄听了以后,就马上让人通知自己周围的部落到自己的大帐前去集合。

苏定方也聚好了部队,和酋长懒独禄一起来到了他的大帐,在这里处木昆的族人,宰杀牛羊热情的款待了苏定方的部队,第二天处木昆的部落全部都来到了这里,酋长懒独禄对苏定方说道:“为了表示对将军的支持,我部落的人供将军挑选使用。”

苏定方马上让自己的手下首先挑选了一千名青壮年,加入到自己军队,并且向懒独禄承诺,再向南一百公里,所掠获贺鲁的部族为他们所有。

苏定方也是说到做到,在以后向南进军的过程中,俘获贺鲁的部族通通交给酋长懒独禄处理。

因为苏定方的军队继续向南发展,很快消息就传到了阿史那贺鲁那里,因为去年刚刚和大唐的军队进行过一场战斗,他的部队也是处在严密的防守之中,现在听到大唐的军队再次来到自己的领地,就马上组织周围十余个部族,十余万人,前来和苏定方的军队决战。

在敌人还没有到来的时候,前去侦查的处木昆人部族就前来回报敌人的情况,苏定方看了一下自己周围的地形,发现在曳咥河以西的平原上有一个土岗,在土丘的北面是一片浓密的草丛,就计上心来马上召开了作战会议,在会上他安排副将任雅相带领六千兵士在土岗周围用长毛结成大阵,作为诱饵让贺鲁的人马前去冲杀,自己带领剩余的人马埋伏于北边草丛之中,在关键时候给敌人予以致命的打击。

所有参加会议的军官,在听完了将军的安排之后,都各自安排自己的人马准备迎敌,这个时候苏定方把郭泰留了下来说道:“你看这样的安排可否妥当?”

郭泰说道:“这是一个非常漂亮的伏兵之计,是计策的综合运用,不过要是再稍稍的改动一下,可能效果更加理想。”

苏定方说道:“你就说来听听。”

郭泰说道:“因为我军在土岗结阵,敌人看到我军人少,一定回反复的冲杀,在他们反复几次疲劳之后,只要我们这个时候有一支军队杀出,一定会大获全胜,可是因为敌人多,他们一定拼命逃窜,如果再有一个折冲府在路上堵截一下,敌人就会有成倍的伤亡。”

将军听了以后说道:“你说的很对,这个拦截的任务,就交给你们府了,你自己挑一个地方去吧。”

郭泰领命之后,查看了南边的状况,在离土岗几公里的地方,有一片树林,那里也正是自己部队待命的好地方,郭泰看完之后,就带领自己的部队进入树林隐蔽。

仅仅过了一天,敌人的大队人马就通过了郭泰旁边的树林。

当大批的敌人来到土岗之后,看到唐朝的军队总共才有几千人,围着岗子周围,并且都是步兵,首领沙钵罗对贺鲁说道:“唐军就这么些人马,让我拿下好了。”

贺鲁说道:“好啊,这一次让他们有来无回,你就去吧。”

沙钵罗马上组织了三万骑兵,向土岗冲去,岗上的唐兵看到敌人的战马冲来,副将任雅相马上命令岗上士兵结阵迎击。

沙钵罗的骑兵冲到土岗,岗上的士兵就像铜墙铁壁一样挡住了骑兵的去路,两军一接触,骑兵纷纷被唐兵捅下马来死伤无一片,后边的骑兵又上不去,并且还对倒在地上的士兵进行了践踏,看到这一惨景,沙钵罗马上让士兵撤退。

贺鲁看了以后,对沙钵罗说道:“下次再攻,让我们的战队拉开距离,前队倒下后队跟上。”

休息了一刻钟后,沙钵罗再次率队进攻,这一次虽然没有前一次被践踏的事情,可是唐军来一批接一批,通通都把马上的敌人刺到了马下,沙钵罗的骑兵始终没有撼动岗上的步兵。

看看一批批的倒下的骑兵,始终没有进展,贺鲁就吹响了退兵的号声,全部军人退回之后,贺鲁说道:“我们有十万之众,他们就是几千人围着的小土岗,这一次我们在四面把十万人全部压上,我就不信这几千人还能蹦达几下。”说完之后,这一次贺鲁吹响了全部进军的号声。

当贺鲁的军队这一次一冲击,苏定方马上让全体埋伏的军人上马,进行组队冲杀。

因为这个时候,贺鲁的部队全部都向土岗冲去,苏定方的军队向他们冲来,贺鲁的部队人多一时转不过向来,被冲过来的部队杀的是人仰马翻。

一时间贺鲁的部队也不知道这里埋伏了有多少人马,马上就各自为政向四面逃窜,岗上的部队也趁机冲下坡,向敌群杀来,真是兵败如山倒,敌人只管逃命,苏定方的部队也拼命追赶。

可是正在向南逃跑的敌人,正好被埋伏在树林里郭泰的部队得了个正着,迎面又是一阵大杀。

这一下是向南逃跑的敌人,又改变了的逃跑的方向,向西逃窜,苏定方的部队又追赶了半个时辰,这时敌人没有队形,成了分散的态势,苏定方这才停止了追击,让自己士兵打扫战场。

经过清点,这一战敌人损失过半,光是俘虏就有一万多人,马匹数万,其它装备遍地都是,最后苏定方让酋长懒独禄帮助处理战利品,第二天自己带领大军继续追击敌人,在追击过程中,西突厥各部也都纷纷来降,到了最后贺鲁带着自己的亲信数百人向西逃去,苏定方这时为了稳定后方,在归降的部族中又挑选了四千精英加入到了自己的战队,并让这些部族就近选地生活。

因为这一仗,是贺鲁部族的主力几乎全部覆灭,在南线进攻的阿史那步真,也是战绩非凡,那些南部的部落听到了贺鲁战败的消息,也都纷纷向阿史那步真投降。

当在都城的高宗听到捷报之后,在皇宫大宴群臣三天,并派人前来祝贺。

作为这次战役的主将苏定方,看到逃跑的贺鲁身边只有几百人,就马上命令郭泰军队作为追赶的先锋,自己和副将任雅相带领大军随后追击。

因为这个时候,已经到了腊冬,漫天飞雪,行军困难,可是郭泰的部队在他身先士卒的带领下,一刻也没有停止追赶的步伐。

最后在追赶的过程中,与在双河地区的阿史那步真的南路军胜利会师。

两军会师后,举行了盛大的庆贺,没有耽搁时间,就又踏上了追杀贺鲁的路程。

因为大军是冒雪追赶,而贺鲁一路上收集了自己的残兵败将有三万多人,也是拼命的逃跑,最后实在是没有了供给,就在金牙山停了下来,准备打猎以求给养,正好被追赶的大军捕了正着,经过一阵猛打,最后三万多人,几乎全部被歼灭,而贺鲁这一次,身边只剩下自己的儿子和女婿等数人再次脱逃。

苏定方看到贺鲁只是寥寥数人逃走,没有必要在大军继续追赶,和阿史那步真商量之后,就让郭泰带着自己部队继续追赶下去,自己则带领大军回师巩固已经占领的西突厥各地。

21 奇谈怪论

郭泰接到命令后,就继续追赶,在碎叶水又一次将阿史那贺鲁追上,这一次贺鲁除了他自己单骑逃亡外,其余人员全部束手就擒。

贺鲁继续往西逃跑,一直逃进了苏咄城,城主知道现在的贺鲁就是一个丧家之犬,也知道唐朝大军就在眼前,如果自己庇护他,可能自己的大城顷刻之间,就有可能变为灰烬,让自己手下把贺鲁抓了起来,交给了前来追赶的郭泰。

自此西突厥彻底的宣告灭亡,而郭泰则带着贺鲁返回,追上了大军。

这个时候苏定方正在西突厥各部划分各自的区域,设置邮驿,回复生产,建立了一百二十七个州县,安西都护府迁回了高昌故地,看看所有事情告了一个段落,这才率兵回师。

此次凯旋归来的苏定方在都城长安举行了隆重的昭陵、太庙献俘礼仪,高宗李治亲临大殿,苏定方全身佩挂把贺鲁亲手献上。

苏定方因平定西突厥有功升迁为左骁卫大将军,封邢国公,另封其儿子苏庆节为武邑县公,郭泰也因这次亲手抓到了贺鲁和在战争中的出色表现被授予左骁卫将军衔。

战争结束后,郭泰回到了家里,阳慈告诉郭泰,现在整个大唐王朝的所有大城都有我们服装店的作坊,现在每天这一项的收入就是上百万,王朝的部分收入通通有武则天皇后的娘家人统一管理,秀秀也真的找到了你说的那个狄仁杰,他现在就任汴州判佐,两个人现在书信不断,秀秀对这个人也非常的满意,说什么等你回来了要好好的谢谢你。

这个时候,因为秀秀知道郭泰回家,就马上从培训中心赶了过来,看到阳慈正在说自己,就说道:“嫂子,大哥现在可是将军了,我一个小女子怎么敢宴请大将军。”

阳慈说道:“是谁说的,不管郭泰有了什么样的官衔,他始终是自己的大哥。”

秀秀说道:“那也得人家同意才行啊。”

郭泰说道:“我这一次出去,可是一直听你父亲在夸你呢,有你这么个孝女,我这个当哥哥的那才高兴呐。”

秀秀说道:“我看到妈妈慢慢年迈,就想到自己天天在外,也帮不上家里,每天让他们把生活上的一切用品,都送到家里,也可以减轻妈妈的负担,少操一些心。”

郭泰说道:“给大哥说说这个狄仁杰怎么样?”

阳慈说道:“确实是一个出类拔萃的年轻人,现在虽然还是一个小小判佐,可是不畏权贵,熟通华夏朝代的历史和典故,只要和他谈一件事,他马上就可以抓住事情的本质,再复杂的问题,到了他那里,就可以变为非常简单的事情,可是他却不认识你。”

郭泰说道:“他不认我没有关系,只要你认识他就行了,将来让我好好看看他。”

秀秀说道:“他也经常给我说,你是我们大唐最有潜力的军人,他几次都想来拜见你,我对他说,你一直和父亲在前线,他就没有过来。”

郭泰说道:“说说你现在的工作吧。”

秀秀说道:“我现在,就是在这里培养大批的服装人才,经过考核合格后,再把他们派往王朝各地。”

郭泰说道:“好啊,你的弟子可是遍天下。”

秀秀说道:“阳慈嫂子才是这个中心的主人,我只是个跑腿的。”

郭泰说道:“你谦虚了,你和你嫂子一样都是那里的主人。”

秀秀说道:“我和嫂子可是不能比的,她可以记住整个中心派往王朝各个大城人员的名单,随口就可以说出来,只要是他看到的,或是听到的,没有她记不住的,在都城里我没有看到比嫂子在这方面更出色的,嫂子可以把明经中的《周礼》、《仪礼》、《周易》、《尚书》、《春秋公羊传》、《孝经》、《论语》、《老子》、《尔雅》全部背下来,并且还可以倒着背,一次我和狄仁杰说了这个事情,狄仁杰说道,真是奇女子一个,她要是去考明经,一定是魁首,肯定没有男人的天下。”

阳慈说道:“你大哥不在家,晚上我闲着没事,就看看这些书籍,慢慢就熟悉了。”

秀秀说道:“你可不知道,王朝各地每年上京赶考的无数,还没有听到一个人可以全部背下来的,有些人都学习了几十年,去年我看到考场的报名,六十岁的人都有几个。”

郭泰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