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倭寇-第1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辽麒说道:“有两艘军舰在大沽,我还可以经常到海里转转去,新鲜的海鲜可是少不了的。”
郭泰和辽麒把两艘军舰留在了大沽口军港进行代管,两个人就回到了京城,因为现在阳慈母女和彩铃师徒都到国外游览去了,家里边冷冷清清,辽麒说道:“嫂子在家和不在家,就是不一样。”
郭泰说道:“有了女人才能够成为家,没有女人的家,是一个不完整的家。”
辽麒说道:“这一次你到京城任职准备做点什么?”
郭泰说道:“既然我答应了光绪,就在不改变历史趋势的情况下,替他办些事情吧。”
辽麒说道:“我也没有想到这光绪还下旨把我们提了数级,你不觉得这里边有什么事情吗?”
郭泰说道:“怎么能没有想到,不过这些职务,好像有些临时凑合的感觉。”
辽麒说道:“这怎么说。”
郭泰说道:“因为这两个职务历史都没有副职。”
辽麒说道:“那怎么会这样。”
郭泰说道:“我估计这件事情和恭亲王还有些关系,是他向皇上推荐的,皇上考虑到你我不是旗人,又要去领导旗人,可能想让你我,在副职的岗位上锻炼一番,就像琅威理是副提督,实际上是没有副职的。”
辽麒说道:“既然恭亲王和皇帝的关系这么好,为什么还不留他。”
郭泰说道:“这个事情,都是那个背后的老乞婆慈禧干的,光绪只是表面上的。”
辽麒说道:“那我们的事情,老祈婆也一定会知道。”
郭泰说道:“那是一定的,每天的圣旨,光绪身边的太监,都会定时向老祈婆汇报。”
辽麒说道:“这禁旅八旗是是怎么回事,我现在已经是一个禁旅八旗的副统领,可是对这个什么禁旅八旗,一点都不了解。”
郭泰说道:“说起禁旅八旗,就要知道八旗,他是清王朝的老祖宗**哈赤在统一华夏的时候,对军队实行的一种编制,他们是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当华夏被清王朝统一的时候,为了保卫京城,每个旗在京城都有驻军,这八旗在京城的驻军,就被成为禁旅八旗。”
辽麒说道:“那你的副领侍卫内大臣是一个什么样的官职?”
郭泰说道:“就是这禁旅八旗的副总管。”
辽麒说道:“领侍卫内大臣和九门提督又有什么区别?”
郭泰说道:“九门提督主要是负责内城九座城门(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内外的守卫和门禁,还负责巡夜、救火、编查保甲、禁令、缉捕、断狱等,在宫内禁卫军他们的工作主要是对宫内的保护,我就是这两个方面的副总管。”
辽麒说道:“你比九门提督还要高半级。”
郭泰说道:“是这样的,九门提督也就是一个禁军的统领,我是一个副领侍卫内大臣,正好高他半级。”
郭泰和辽麒在家呆了几天后,翁同龢就来到了郭泰的家里,郭泰说道:“翁大人怎么亲自来了。”
翁同龢说道:“圣上急等着你前去上任,这几天听说你回到京城,派我前来看看,你上任前还需要什么东西。”说着把一个领侍卫内大臣府玉牌放到了桌上,接着又说道:“这是皇上为了你的办公方便,特已在城里,又给你造了一座府邸,你前去看看。”
郭泰说道:“翁大人和我非亲非故,为了我的事情前后两次奔波,上一次到了刘公岛,这一次又专门到了家里,都是为了我的事情而来,我无以为报,就请大人坐下来喝一杯我的薄酒再走。”
翁同龢看到郭泰盛情挽留,也就没有起身,看到郭泰从自己怀里拿出了两个玉杯,和一瓶酒来,打开了盖子,倒满了玉杯,然后拿起酒杯送给了翁同龢一个,两个人碰杯而饮。
翁同龢酒水入口,就觉得这个酒非同凡响,没有把酒咽下,而是在嘴里停留了一刻钟,才慢慢下肚。
郭泰说道:“我的酒还可以把吧。”
翁同龢说道:“这个酒到了嘴边飘着清纯的香气,可是进入口中,确如淡水,过去我喝过五十年封存的佳酿,也只有这个酒的雏形,你这酒最少也得百年以上。”
说着拿起了桌上的瓶子观看,只见上边标着民安两字,还有一个大大的唐字标在下边,他自己都不敢相信,又反复观看酒瓶,确真无疑,这才激动的说道:“一千多年了,这民安酒只是一种传说,据说当年是武则天的最爱,她在自己的遗嘱里要后人给她放上十瓶在墓里,从这是瓶子的新旧上看,就像新的一样,可是里边的酒和这个瓶子的材质却不会骗人,你看看这瓶子上的花色,和上边的图案,与流传下来唐朝的东西是一个摸样,传说只有民安酒的极品才有这样的瓶子,这确确实实是大唐的东西,是我们汉人的精华。”
郭泰说道:“既然大人这么喜欢这瓶酒,就送给大人如何?”
翁同龢说道:“这是珍品,只能收藏和流传,他可是无价之宝啊,和我送给你的都统府价值一比,都统府酒一文不值,可惜他已经开启了,恐怕不能够保存。”
郭泰说道:“这个大人放心,我来完成你的心愿。”说着拿起酒瓶,用自己功力抽出里边的空气,把原来的盖子轻轻在瓶子一摸,从外表上,和原来的没有什么区别,这才把瓶子递给了翁同龢。
翁同龢接过来一看,那里还有打开的痕迹,马上激动的说道:“别人都说郭大人是圣人,过去我都怀疑别人在造假,今天看到郭大人这轻轻的一摸,试问普天之下谁能做到。”
=
42内臣府邸
更新时间11…18 3:34:08 字数:2166
郭泰说道:“什么圣人,雕虫小技一个,大人怎么也相信,外边的流传。”
翁同龢说道:“圣人也好,雕虫小技也罢,这些东西我可是第一次看到,特别是这个酒,可是出自你的手对吧。”
郭泰说道:“酒,是我无意中得到的,听说大人喜欢字画,我这里也有一副,在我的手里也没用,今天就一同送给大人吧。”说着又从自己的怀里拿出了一个玉盒,放到了桌上。
翁同龢打开之后,只见里边有四个条幅,分别为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钏幔媳呗淇罟幽缧拢墒钦馕掏樖撬乔宄忻淖丛桑哉庑┍誓刑乇鸬难芯浚豢淳椭勒庑┦钦淦罚朔艿乃档溃骸罢夤糯拇竺业奶庾郑瓷先ゾ拖窠裉旄崭招垂话悖皇悄阏饷茨昵幔只钌恼驹谖业拿媲埃铱赡芫腿衔闶抢醋蕴瞥娜耍庑┒魈涔罅耍∥也荒芙邮堋!�
郭泰说道:“这些东西留在我这里也没有用,只有送给大人,才能够使他们发扬光大,后继有人。”
翁同龢说道:“今天我接受这些东西,今后无以报答,让我怎么还得清。”
郭泰说道:“我的酒是要让那些懂得它的人去喝的,我条幅是要送给能够发扬光大的人,而大人就是这么一个人,你当之无愧。”
翁同龢说道:“我这一生,今天是收获最大的一天,比我当年中了状元都高兴。”
过后,郭泰和辽麒随着翁同龢来到了离恭王府不远的都统府邸,只见一个大门楼上边有翁同龢亲自题写的领侍卫内大臣几个大字,门的两侧是两个硕大的狮子,前边有两个卫兵把守。
郭泰说道:“这些都是翁大人安排的吧。”
翁同龢说道:“这些我也是遵旨行事。”说着领着郭泰在府邸里转了一遍,是一个两进的小院,后边还有一个马厩和花园,虽然整个院子不大,可是里边的装饰和摆设都是非常的讲究。
郭泰说道:“非常的不错,我特别的喜欢。”
翁同龢说道:“圣上讲了,要高质量,高标准,下边哪敢马虎。”
郭泰说道:“你回宫后,带我好好谢谢圣上。”
翁同龢看到郭泰对里边的一切都满意,这才带人离去。
翁同龢走了以后,辽麒对郭泰说道:“这个翁同龢和李鸿章是一对死对头,你怎么还这么对他好。”
郭泰说道:“甲午战争的失败,成为了国人的一大恨,我是来演绎这段历史的,我自己也想了很多,也看了很多这方面的信息,觉得他们说的都很有道理,但是我也有自己一点小小的看法,那就是整个清王朝已经到了晚期,每一个王朝都有它自己内在的规律,它的衰退和灭亡是必然的,那些积极洋务运动的人,是为了这个王朝再多几年寿命,而反对的人可能加速了这王朝的灭亡,只是这王朝以列强欺压的形式衰退和灭亡是国人忍受不了而已,没有这个王朝的结束,新的王朝就不会诞生,社会就不会进步,就像一个皮球摔在地上越狠,可能它的反弹就会越高,如果没有这样,就不会有未来的中国梦,华夏民族的伟大复兴。”
辽麒说道:“你对华夏太有感情了,站在了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
郭泰说道:“是的,就我个人的感情来说,我支持北洋水师,我喜欢北洋水师,反对那些使他们壮大的人,就翁同龢来说,他认为海军已经建成,就要平稳的运行,不需要再像过去一样的投入,这就是他的历史局限性,以及后来慈禧的挪用经费。”
辽麒说道:“这一次你怎么不再叫她老乞婆了。”
郭泰说道:“从历史的高度来看,他们生活在这个时期,都会注定成为悲剧性的历史人物,难道你不认为他们可悲吗?”
辽麒说道:“这历史就像一幕戏剧,有人在里边成了小丑,有人在里边成了英雄,就像我看到,邓世昌就想和他结交一样。”
郭泰说道:“这个翁同龢是一代才子,成了两位皇帝的老师,他的书法就是当代一绝,我把那些书法的条幅送给他,希望他能够把国宝发扬光大,他也不知道自己和李鸿章的争斗,最后影响到大清的国运,成了促进大清尽快衰败的人。”
辽麒说道:“你都正式上任了,也不到禁旅八旗去看看,到九门提督府视察一番。”
郭泰说道:“不要着急,皇上既然让我坐在这位置,就一定会有他们的用意,我们先休息几天,禁旅八旗的人自然回来拜见的。”
真的没有几天各个旗的统领、九门提督、内大臣,十余人先后来到了郭泰的府邸,拜见郭泰,并送上了很多礼品,郭泰也不客气的接受了这些礼物,入乡随俗,晚清已经腐败,你在这个位置上,就不可能清廉,要不怎么和下边的部署打交道。
这些部署的来访,说明郭泰上任的公文已经到了禁旅八旗的所有编制,这些部署来拜见郭泰,一个是礼节,其次就是,这个副领侍卫内大臣,虽然过去没有过,但是皇上既然设了,今后不久就有可能是领侍卫内大臣,到了那个时候,再来拜见,可能一切都晚了。
通过拜见,郭泰也对这些部署有了了解,一旦有什么情况,随时都可以进入角色。
特别九门提督庄亲王载勋,虽然是一个亲王,但那是世袭的,真正的实权还是这九门提督,来拜见郭泰时候,也带来了不少礼物,郭泰从他的嘴里说出的话,就知道这个主是一个不安分守己的人物,但那是以后的事情,现在这两年,还是要和他好好的合作,为稳定政局做点贡献。
这一天郭泰正在家里休息,李鸿章来到了家里说道:“郭大人可是我们海军衙门的人,到了京城,也没有看到你身影,是不是忘了我们海军。”
郭泰说道:“我就是水师出身,什么时间也不会忘记海军。”
李鸿章哈哈笑着说道:“我和郭大人开个玩笑,现在可是有几个事情要和郭大人商讨一下。”
=
43海军经费
更新时间11…19 3:32:17 字数:2149
郭泰说道:“我在大人面前是小辈,曾经受到李大人的提携,大人在我面前有什么话给我直说就行了”
李鸿章说道:“因为现在列强在我们的地面上耀武扬威,圣上想让你在列强面前,展示一下我们大清的强盛,第二个就是,我们海军刚刚成军,这翁同龢就上书说,国库银紧,我们海军已成规模,要消减经费,这个事你可要帮帮忙啊。”
郭泰说道:“第一个问题我会尽快去办,第二个问题,朝堂之上的事情,还是你和醇亲王说的比较妥当一些。”
李鸿章说道:“这个你就不清楚了,恭亲王在的时候,就是因为海军的拨款问题,他在朝堂之上,力排众议,为海军争取到了应有的经费,我们的军舰才能够买回,可也就是这一次,所有大臣都私下议论王爷霸道,架空圣上,最后被罢免职务,我和他从前就有过节,那是我年轻的时候,弹劾过翁同龢的父亲,害的翁父离职回家,谁知道没有多长时间,他的父亲因病就离开了人世,这样我们两个同朝为官,你就应该知道这里的道道了,只要是我赞成的,他就反对,我反对他就赞成,这个事情,朝堂上下无人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