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全球殖民 >

第131章

全球殖民-第131章

小说: 全球殖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芝豹这个海盗也不是吃素。既然做了海盗,那就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玩命,既然杨廷鉴打算黑吃黑,郑芝豹也要崩掉他几颗牙齿。

郑芝豹立即降下大明龙旗,升起海盗骷髅旗,这就是决死一战的信号。郑芝豹把自己手中的战船一分为二,一部分直插杨廷鉴大雁阵的中间,另外一部分包抄大雁阵的左翼。

郑芝豹的船队就像两条平行线,夹住杨廷鉴大雁阵的左翼,而杨廷鉴的大雁阵则夹着郑芝豹的右翼,双方忽悠优劣。

郑芝豹的船上同样有火炮,比如弗朗机,但是郑芝豹船上的火炮可是不多,一艘一百多吨的船,最多返航十门火炮,而且口径还不能太大。

战斗很快打响,虎贲海军在郑芝豹船队距离以前五百米的时候,就开始炮击,而郑芝豹的火炮射程最多一千米,神威火炮的射速实在太快了,一发只需要十五秒左右。

每一艘战船一侧的火炮就是几十门,整个海面全是浓浓的炮声,“嗖嗖”的弹丸声在空中穿梭,海面接连不断地腾起一股股水柱。

郑芝豹的战船,还没有靠近就被击沉了一大半,见识不对的郑芝豹立即吊装船头就跑。

小海船到是灵活,可是杨廷鉴的一级战列舰装得有蒸汽动力,海盗船的航速只有**节,而混合动力风帆战舰的航速是十八节左右,见无法逃脱的郑芝豹只好挂起摆起投降。

这场海战几乎不叫海战,郑芝豹的战舰在一级战列舰前,简直就是豆腐渣,不堪一击,这一边倒的海战,连训练的目的都达不到。

海战结束后,杨廷鉴立即让在舰队后面的小船队搭救落水的人员,杨廷鉴这次没有在杀人,就连郑芝豹也被杨廷鉴给释放了,只是杨廷鉴给了他一份信,这封信是杨廷鉴写给郑芝龙的。

杨廷鉴在信中说得很明白,他让郑芝龙立即交出手中所有的军事力量,否则就是被剿灭的下场。

虎贲海军随即占领台北定居点,几万跟随着来的海军陆战队基隆港登陆,各种海量的物质被卸下船。

台北定居点的建设浪潮开始了,杨廷鉴要把这里打造成自己海外的第一个中转站。

话说在厦门的郑芝龙接到杨廷鉴的书信后,郑芝龙可是气得暴跳如雷,扬言要和杨廷鉴决一死战,当郑芝龙在仔细听闻了郑芝豹江苏虎贲海军的强大后,郑芝龙立即着手安排了一条路,他让自己兄弟郑芝虎带着百万银子,直奔京师搞御状去了。

五天之后,郑芝龙在澎湖的据点又被虎贲海军攻击,因为澎湖这里暗礁极多,水也比较浅,并不适合一级战列舰行动,所以杨廷鉴这次派遣的五百艘一百多吨的小海船去攻击。

澎湖才是郑芝龙真正的海外据点,郑芝龙集团的绝大部分物质都存放在这里,杨廷鉴攻打澎湖,郑芝龙是不得出兵去拯救。

……

第265章浴血大凌河

澎湖那边慢悠悠地打着,而杨廷鉴已经带着一百多艘主力战舰等在了澎湖的外海,就等着郑芝龙的舰队出现,这次杨廷鉴打算一鼓作气,解决郑芝龙的海盗集团。

……

自从杨廷鉴重创皇太极之后,这一年多来,皇太极的确收敛了很多,一般情况下不主动挑衅,因为没有战争的拖累,后金的实力恢复得很快,特别是皇太极发动八旗到深山里面去抓生女真,这些人那就是天生的战士,战力比皇太极手下的熟女真更加恐怖。

皇太极为了发动八旗旗主的积极性,还专门下令,谁抓到算谁的,用金钱粮食去引诱他们归顺也行。此命令一下,八旗旗主就玩命地玩深山老林里面冲,方法和手段用尽,就是要搞到更多的生女真。

就连皇太极,也派出自己的儿子豪格,带着两万多人马冲进了深山老林里面,这些八旗的足迹已经达到远东中部地区。

这三千里路在古代可是不短,后金就在一些交通要道修建居民点,那些归顺的部落就安置在这些居民点之中,这无形之中使后金在远东地区建立了政权。

这可是皇太极的最大功绩之一,由此奠定了华夏今后把远东地区纳入版图的政治基础。

后金经过这一年多的抓捕行动,不光弥补了三次入关损失的力量,反而有所增强,就在皇太极准备又一次入关报仇的时候,大明主动送上门来了。

大明开始第三次修筑大凌河城堡。

老臣孙承宗临危受命,对关内军事防务作了认真的调整,于崇祯七年正月,以古稀之年再次挂帅关外军务,并按既定方针抢第三次抢筑大凌河。

祖大寿逃归关外后。经孙承宗训斥,便又回到了关内,在收复永平的战斗中还立了功,但从此以后,祖大寿十分小心得很,从不只身离开军营。生怕叫东厂的特务抓了去。这次抢修大凌河的任务,落在了祖大寿的头上。

袁崇焕时就曾两次修筑大凌河,但皇太极都没让他修完。大凌河城在今天的凌海市,凌海市过去叫锦县,大凌河古称渝水、龙川、白狼水,辽代以后改称凌河(灵河)、大凌河。全长398公里,是古代沟通东北与中原的交通枢纽,齐国北伐山戎、曹魏征讨乌桓、前燕入主中原、北齐攻打契丹、隋唐平定高丽,均以大凌河谷为行军主道。

凌海市位于锦州东三十余里。是屏蔽锦州的重要防线。明军若要固辽,就必修此城;而后金要想攻明,也就必拆此城。从袁崇焕时起,双方对大小凌河二城争夺就非常激烈,已是两建两拆。

对明军的重筑,皇太极当然不能坐视,他立即征调大军,包括蒙古兵在内。农历七月二十七日,从沈阳出发。竖日便渡过辽河,拉开了凌河之战的序幕。每次大战打响之前,皇太极都要强调军纪,这次当然也不例外。

农历八月一日,皇太极设筵款待前来参战的蒙古军,然后再次申令军纪。并兵分两路,一路由贝勒德格类、岳托、阿济格率兵两万,经义州屯住于锦州和大凌河之间,切断锦州与大凌河的联系。皇太极亲自率大军经黑山、广宁从正面压向大凌河城。

农历八月六日,两路大军会合于大凌河城下。大凌河之战打响了

大凌河城虽被金兵多次摧毁,但原有墙基还在,因此修城进度较快。太极没有给祖大寿足够的时间,在他修了不到半个月时,便兵临城下。城墙雉堞还没修完,祖大寿只好关闭城门,仓促应战。

皇太极这次大凌河之战,他一改从前硬攻的战法,改成了围。他命八旗将士环城挖了四道壕沟,并筑起一道一丈多高的墙,将个小小大凌河城围得如铁桶一般。

明军万万没料到金兵会出此狠招,他们从城上向下观望,只见:“逆奴围凌,连挖四壕,弯曲难行,器具全备,计最狡矣。”而城中粮草仅够几天之用,围了不几天城中就断粮了。城中将士无不惊恐万状,祖大寿作过几次试探性的突围,都被金兵杀了回去。无奈之下,只好坐困愁城,盼着援兵。

皇太极这一围,城中的明军只有坐以待毙,如果想活着出去的话,一是靠援军来解围,二是只有投降。而援兵前来,必须与金兵野战于城外。

皇太极对祖大寿十分看中,围困十天后,便开始了劝降工作。但祖大寿不为所动,对皇太极根本不予理采。

围了不到半个月,八月十六这一天,松山守军两千前来增援了,由于众寡悬殊,被金兵没费吹灰之力就打败了,第一次救援失败。

总兵吴襄、宋伟率锦州兵六千前来救,阿济格率兵迎敌。这一天上午,雾非常大,几尺外就看不清人。阿济格因打了胜仗得到了皇太极的嘉奖。明军的第二次增援也失败了。

农历九月,金兵哨探报告明总兵吴襄和宋伟再次率兵来援,皇太极率军迎了上去,途中见到前面烟尘滚滚,便知是敌人的援兵。皇太极与弟弟多铎走在前面,沿着山悄悄行进,明军也有哨探,他们发现了这一小股队伍,六千大军掩杀过来,皇太极率身边的二百名亲兵冲了过去,明军六千多人竟被二百人冲杀得溃不成军,紧接着后面大军赶到,又是一番乘胜追击,六千人大败逃归。第三次救援失败得更惨。

为了进一步消耗城中的力量,皇太极利用祖大寿渴盼援军的急切心态,搞了一次假增援,金兵们穿上明军将士的衣甲打着明军的旗帜,高喊着铺天盖地杀向金兵大营。祖大寿在城头一看,喜出忘外,立即率兵冲了出来,欲里应外合,突出重围。

他哪里知道皇太极已设下埋伏,一心想活捉他。待他杀出城,眼看要与援军汇合时,援军突然变成了金兵,直接奔他而来。祖大寿大惊失色,这才知道上了人家的诱敌之计,急忙后撤。但他已陷入金兵的重重包围中,好在部下们都英勇无比,拼命厮杀,总算没有被活捉,狼狈地逃回城中,从此再也没有出过城。

第266章血战到底戚家军(上)

农历八月六日围城到农历九月十九日的假增援,大凌河城已被围困了四十八天,城中早已断粮。从城里逃出来了一个商人,叫张翼辅,他说:城里边先是杀战马,吃马肉,马几乎杀尽了,开始吃人,当然是先吃手无寸铁的筑城民夫,也吃那些饿死的士兵。惟有几个大官还有米一二升而已。史载城中正“炊骨析骸,古所未闻。”什么意思呢,就是用人骨头当柴烧,把人肉割下来烤着吃。整个城中到处是人的遗骸,到处在烧人肉吃,此时的大凌河已变成了一座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下活生生阴森森的阴曹地府。

皇太极农历十月七日和十月九日这两天先后致书祖大寿、何可纲、副将张存仁,劝其速降。但仍遭到祖大寿的拒绝。这时城中的三万余人已饿死了一万多,祖大寿和军们却一直坚持着。最直接的原因是阿敏屠城。何可纲认为:投降也是死,不投降也是死,与其投降被杀死,倒不如不屈而饿死,饿死还能留下个忠烈的好名声。

何可纲还认为,皇太极是一个素无大志之人,本来已打进了京畿,却又撤了回来,根本没有一统天下的雄心。金兵征战的目的无非就一个字“抢”,和占山为王的强盗们没什么大的区别,投降这样的人将来绝不会有好下场。何可纲的观点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这是明军身处绝境仍然坚持不投降的最根本原因。

对此皇太极曾亲自写信给祖大寿,他解释说:“过去杀辽民确有其事,我深为懊悔,我们早就不那样做了。至于永平屠城那是二贝勒阿敏所为,他因此也受到了严惩,希望你不要存此偏见。但祖大寿等还是不信。

农历九月二十四日。明朝四万人组成的援军终于到了。率领这支部队的是监军道张春。张春,举人出身,在收复永平四城中,表现突出,为孙承宗看好,这次大凌河被围。孙承宗力荐他挂帅,朝廷派他为监军道。公元1631年(崇祯四年)农历九月二十七日,大军过小凌河直逼大凌河城,在距大凌河城十五里处时,与金兵相遇。张春为了扼制骑兵,动用了许多战车,战车上配有火器,双方交战开始,八旗兵吃了些亏。冲了几次都未能成功,战车阵缓缓向前推进。

金兵已经拥了威力无比的红衣大炮,此时正横于大道中间,恭候着明军的到来。待明军进入射程,四十门大炮先后发射,明军的阵营当时就乱了,皇太极率军冲了上去,明军被杀得节节后退。张春见势不好。见风势向东,便使用火攻。火势凶猛,扑向金兵,金兵被大火逼了回来8。兵败如山倒,张春想扼制溃逃,可是毫无作用,最后连他自己也被卷进了败退的大潮中。

皇太极早已在明军撤退的路上埋下了伏兵。溃逃的明军们遇到伏兵,大都放弃抵抗选择了投降。张春和他的三十余名将领被生擒,总兵吴襄和宋伟仅率数十人侥幸逃归。四万增援大军就这样土崩瓦解了,从这以后,朝廷再也没派来过援兵。第四次的增援几乎是全军覆没。

明金双方杀得惊天动地。但祖大寿在城中按兵不动,丝毫没有反映,有的史书说,祖大寿是叫皇太极的假增援吓怕了,已经分不出是真是假,害怕再次上当。城中已断粮近两个月,所有该吃的都吃了,不该吃的也都吃了,除了人之外,已经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再吃了。张春又败了,大凌河彻底陷入了绝境。

主动去救援张春的戚家军五千多人,也被包围在大凌河边一座小山坡上,戚家军的鸳鸯阵打步兵非常不错,但是和后金的骑兵对上后,效果就大大的不行了。

(落叶就写写这支伟大的军队,希望兄弟们能喜欢——为华夏民族战死的英雄永垂不朽,戚家军魂浩然长存。)

崇祯七年辽东大凌河新城西三十里的一处小山岗;

空中迷雾重重,偶尔有几屡阳光刺破苍穹,斜射到地面,地面上到处是明军的尸体,也有无数鞑子和马匹的尸体,残肢断臂,开膛破肚,这就是人间地狱,连空气中都飘荡着浓浓的血腥味,鲜血像小溪一样向山脚流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