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大文豪-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是作为老板的好处了,掌握着员工的薪水,自然有人愿意效劳。
这时候,一位面相腼腆的青年走了过来。
“林先生,我来自湘西,很喜欢您写的《边城》。”青年诚恳的说道,“我也学着写了几篇有关家乡的文章,请您指正。”
青年拿出一叠稿纸,颇为紧张的递给林子轩。
林子轩打量着这位青年人,在年纪上应该和他差不多。
此人身形消瘦,衣着老旧,稿纸泛黄,是那种最为便宜,需要自己剪裁的稿纸,看得出他的家境不怎么好。
林子轩在上海教书的时候也会碰到这类毛遂自荐的青年,写了几篇文章就以为能够发表,想请林子轩夸赞几句,从而身价倍增。
林子轩自己就是做出版的,深知其中的门道。
想要在报纸上发表文章首先是文章要好,有思想和内容,其次就是要有关系,在编辑部有人引荐和没有人引荐的文章待遇绝对不同。
他并非是以貌取人,而是这种事情碰到的多了,也就麻木了。
不过,他还是微笑着接过稿纸,对着青年温和的鼓励两句,并说自己回头会看,这是基本的套路。否则会被人说成没有名人的风度。
等到那青年走后,胡拾不由得哑然失笑。
作为在北平具有号召力的新文学领袖人物,这种事情胡拾碰到的更多,大家处理的方式大致相同。至于以后会不会看,那就要看有没有时间了。
林子轩拿着稿纸,和胡拾告辞,朝着北京大学外边走去。
相比较而言,胡拾比他要忙碌很多。
胡拾虽然反对泰戈尔提倡的东方文明。但泰戈尔在北平期间,他作为文化界的代表,不少活动都有参与,这次泰戈尔的访问是中国文化界的大事。
林子轩就较为自由,除了一些必要的活动,他可以随意的安排时间。
他住在北平石虎胡同7号的松坡图书馆内,那里也是新月社成员的主要聚居地,在北平没有自己的汽车,他只好乘坐电车返回。
在电车上左右无事,林子轩就翻看起了那叠稿纸。
稿纸上的字迹端正。是标准的小楷。
不过故事就显得粗糙了些,拖沓散漫,有些地方语句不怎么通顺,看得出作者是用心写的,只是水平没有那么高。
文章写的同样是湘西的人物故事,有模仿《边城》的痕迹。
林子轩虽然一直在抄袭名著,但抄的多了,逐渐培养出了基本的鉴赏能力。
他觉得这位作者的文化程度恐怕不高,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否则文章中不会出现明显的语句错误。而且作者显然还处在模仿名家文章的阶段,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
尽管有着这样那样的毛病,这篇散文式的小说还是有着诸多的亮点。
他朝后翻了翻,翻到最后一页的时候。终于看到了作者的名字。
“写于1924年4月13日,沈丛文。”
林子轩看到这里恍然大悟,原来正是《边城》的原作者。
沈丛文可以说是这个时代的北漂一族。
他生于1902年,小学毕业,早年在湘西投身军伍,参加军阀混战。看惯了生死,终于觉悟,脱下军装,来到了新文学的起源地北平。
1922年,沈丛文来到北平,本想考取燕京大学的国文班,可他的文化底子太差,没有被录取,只好在北京大学旁听。
北漂的日子非常艰辛,可以说是连吃饭都成问题。
他准备写文为生,朝着北平的各大报社投稿,却没有一家报社愿意刊登他的文章。
北平《晨报》副刊的主编孙福园甚至在一次编辑会上,把沈丛文的一摞投稿当众扔进了放置垃圾的纸篓之中,并讽刺说这是沈大作家的稿子。
这里面有多种原因,一是当时沈丛文的文章还不很成熟,二是沈丛文的文章和孙福园主编副刊的理念不合。
这里还有一段郁达浮和沈丛文的故事。
1924年冬天,沈丛文无以为生,饥寒交迫,便写信向着北平不少文坛名家求助,只有郁达浮接到信后前来看望了沈丛文。
郁达浮在了解了沈丛文的窘境后带着他吃了顿饭。
这顿饭用了一元七角钱,郁达浮拿出五元钱付账,把剩下的三元三角钱给了沈丛文。
郁达浮还写了一篇著名的《给文学青年的公开状》,发了一顿牢骚。
并劝说沈丛文不要想着读大学了,文凭没有用,读了大学也找不到工作,要么回湘西老家,要么做贼好了,生活比上学更重要。
随后,郁达浮向《晨报》副刊推荐沈丛文的文章,让北漂的沈丛文慢慢步入了文坛。
那个时候《晨报》副刊的主编已经不是孙福园了,而是换成了刘勉济和翟世映。
可以说,沈丛文在北平的前几年是极为窘迫的,甚至到了需要人救济的地步。
由此可见,北漂有风险,入行需谨慎。
但谁能想到,正是这位小学毕业的湘西青年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就非凡的作家。他的文章别具一格,带着乡土气息,却异常的优美,甚至入围了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名单。
林子轩拿着这叠泛黄的稿纸,想了想。
直接给钱帮助沈丛文摆脱困境,这法子简单有效,不过可能会伤害这位湘西青年的自尊。
不如发表他的文章,给他稿酬来的合适。
当然,沈丛文的文章还需要修改一下,想想自己能够修改未来大作家的稿子,林子轩也算小有成就感,谁让沈丛文现在的文章不成熟呢。
回到住处,他先把今天演讲的内容整理出来,投到《晨报》的副刊上,然后修改了沈丛文的稿子。
他准备明天去见一见这位来自湘西的北漂青年。
第二百二十章要有专业精神
这天晚上,石虎胡同的松坡图书馆内非常热闹,来了不少新月社的成员。
徐至摩尤为兴奋,没过多久,林子轩就明白了原因,原来是林徽茵和她的父亲来了。
来到北平后,林子轩见过林徽茵几次,闲聊了几句,但没有深交,他们不算太熟识,也就是几年前在伦敦一起游览了一番风景名胜。
中间再没有联络。
《新月》杂志这几期都有刊登林徽茵的诗歌和散文,得到了文学界的不少好评。
其中追捧的成分要多一些,毕竟这个时代出现一位女诗人不容易,要爱护,没有男人会大煞风景的进行批评。
林子轩希望她能在女诗人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
此时林徽茵和梁思城已经有了相处的意思,林徽茵从培华女校毕业,两人打算在六月份到美国留学,学习建筑学。
林子轩想着妹妹林晓玲也要到美国留学,在去往美国的途中有个认识的人互相照顾也好。
他便和林徽茵约定六月份乘坐从上海出发的邮轮前往美国。
今晚之所以这么热闹,是因为他们要排演一处戏剧,泰戈尔的抒情诗剧《齐德拉》。
这是徐至摩的主意,在5月7日,是泰戈尔的64岁生日,新月社的成员准备为泰戈尔献上这出诗剧,作为生日礼物。
所谓诗剧就是用诗体写成的剧本。
它除了舞台提示采用散文形式外,人物台词全部运用诗的句式,因而人物台词富于诗意和强烈的抒情性,语言凝练、含蓄、流畅,讲究韵律和节奏。
比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和歌德的《浮士德》。
泰戈尔的《齐德拉》是根据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中一段故事写作的。
讲述了般度族的王子阿顺那和马尼浦国公主齐德拉的爱情故事。
整部诗剧有九场,全部是英文,这就要求演员的英文功底非常好,还要有一定的舞台表演经验,如此才能驾驭这种类型的作品。
在这部诗剧中,林徽茵扮演公主齐德拉。张歆亥扮演王子阿顺那,徐至摩扮演爱神玛达那,林常民扮演春神伐森塔,梁思城则担任舞台布景设计。
张歆亥是浙江海盐人。出生于上海。
1916年考入北京清华学堂,两年后以优异成绩毕业,并赴美留学,入哈佛大学学习英国文学,1921年任华盛顿会议中国代表团随员。
1922年获英国文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在清华大学任西洋文学教授。
徐至摩倒是想扮演王子这个角色,和公主来一场热恋,不过梁思城可不答应。
林子轩在一旁看着这三人在排演时的小摩擦,觉得挺有意思,比诗剧更有意思。
最郁闷的恐怕就是王子的扮演者张歆亥了,他完全是个局外人,被拉来凑数的。
在北平,新月社的成员都知道这三人的复杂关系。
徐至摩对林徽茵那是一往情深,林徽茵则是若即若离,梁思城把徐至摩当成了头号情敌。
好在现场还有林徽茵的父亲。否则他们三人还不知道会闹成什么样子。
张歆亥对此颇为抱怨,他不想参与其中,在排演中,一旦他和林徽茵有了肢体上的接触,就会受到其他两人的怒视。
这是爱情题材的诗剧啊!
没有牵手,没有拥抱,没有亲密的动作,怎么表现伟大的爱情?
林子轩觉得这家伙恐怕就是想占便宜,现在占不到便宜所以才抱怨,好在这是印度诗剧。不是西方戏剧,没有男女之间大尺度的场景。
林常民快要五十岁了,不可能一直排演下去,很快就离开了。
接下来的事情可想而知。徐至摩和梁思城就像是小孩一样斗气,林徽茵则从中劝说,完全像是后世的爱情肥皂剧。
张歆亥实在是受不了直接走人了,林子轩也准备回房睡觉,其他新月社的成员纷纷离开。
林徽茵看两人不听劝,也恼了。便说了几句狠话。
这部诗剧是要给泰戈尔的生日惊喜,如果一直这样子闹下去,根本没办法排演。
公主一发狠,徐至摩和梁思城两人老实下来。
然而,扮演王子的张歆亥已经离开了,排演没办法继续了。
让梁思城扮演王子,徐至摩肯定要反对,就像徐至摩扮演王子,梁思城不答应一样。
这时候,徐至摩看向了林子轩,这出诗剧要以新月社的名义进行演出,如果由林子轩出演的话效果想必会更好,至少林子轩的名气够大。
也显得对泰戈尔足够尊重。
徐至摩想起林子轩是位戏剧家,写过话剧剧本,还演过电影,多才多艺。
最重要的是他知道林子轩已经结婚了,妻子有孕在身,家庭美满,这样至少他能放心。
于是,他邀请林子轩扮演王子的角色。
梁思城想了想,没有反对,他对林子轩有所了解。
虽然上海曾经传出林子轩和一名梨园行的戏子有染,但林子轩因为这件事把多家报社告上了法庭,最终让商务印书馆旗下的杂志社公开道歉。
想必只是小报的流言。
林子轩想到刚刚张歆亥的无奈,直接拒绝了。
你们三个继续玩吧,我没工夫和你们来一场四人行。
林徽茵知道林子轩在担心什么,向他保证不会再发生刚才的事情了,要好好排演,给泰戈尔献上一台精彩的演出。
看到三人坚定的模样,林子轩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答应下来。
他大脑里有搜索功能,记忆台词完全没问题,刚才看了他们的排演,记住了走位和说话的语调,只是模仿的话很容易上手。
这让其他三人诧异不已,只是看看就能记住台词,不要这么天才好不好?
林徽茵穿着一身印度女人的长袍,头上裹着头巾,一口流利的英语,表演时神情专注,眼神灵动,很有演戏的天赋。
林子轩觉得就算是演电影,她也能成为明星。
诗剧讲述的是王子和公主的爱情故事,自然少不了搂抱在一起的场景。
林子轩有点尴尬,特别是在两个男人的注目之下,他总算是了解刚才张歆亥的感受了。
林徽茵倒是泰然自若,斜倚在林子轩的怀里,用饱含感情的语调说出台词,非常具有演员的专业精神。
林子轩一想自己也不能表现的非专业啊,那就豁出去吧,一切都是为了艺术。
于是,排演继续下去。
第二百二十一章此间的北大
林子轩来到北大,打听沈丛文,因为稿纸上并没有沈丛文的住址。
他没有去找北大的老师,而是直接找学生打听。
这种做法在后世是很难想象的,后世的北大至少有数万名学生,细分为几十个科系,就算是找到科系也不一定就能找到一名没有在学校里注册的旁听生。
但此时的北大只有大概一千名学生,教职工不过百人。
学生可以直接到校长办公室谈事情,基本上做到了平等交流,风气开放。
北京大学设为文学院,理学院和法学院三个学院,学校对学生的管理较为自由,课堂上的惯例是:来者不拒,去者不追。
换句话说就是爱听就听,不听就走。
教授都很有性格,学校也没有硬性的考核任务,他们不怎么关心下面听课的都是什么人。
这就给旁听者创造了极大的方便,因为都漠不相关,所以来去都没人在意与过问,更不会有人盘查。
常有这样的情况,一个学期,上课常在一起,哪些是选课的,哪些是来旁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