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生在西晋末-第3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要是放松标准的话,一旦传出去又会影响科考的公正性。”
“到底何去何从,请大王拿主意。”
“嗯,这事的确有些棘手。”
当初卫朔执意将体检引入科考中,一来是担心身体羸弱之辈在考试途中猝死;二来是担心身体不好者通过了科考,却根本无法承担主政一方、处理政务之重担。
“依我之见,当坚持原有标准,不然就是对其他参加者不公,一旦有任何风声走漏,都会影响到科考的公正性,进而影响到官府的声誉,这代价未免太大了。”
“大王言之有理,那世家那边该如何处置?”
“向那些世家解释清楚,体检一事并非故意针对世家,请他们不要胡思乱想。另外,再告诉世家,今天参加不了,回去好好养养身体,等到明年再参加也不迟。”
“这……好吧!”
阳协暗中撇撇嘴,看来自家这个主公是真的对世家没好感,这个提议明显又要牺牲世家利益。在眼下这个节骨眼上,世家无不盼着早一步通过科考,哪能轻易因‘身体’原因而放弃?
“你们吏部应该出一个布告,将科考体检的意义好好向那些士子宣传一下,燕国需要的是孔武有力的士子,对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毫无兴趣。这样的书生连自身安全都保护不了,我怎么可能相信他有能力护佑百姓?”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同时再发动舆论将五石散的危害向外界大力宣传,科考是为燕国选拔国士用,可不能招几个瘾君子进来。”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616章 北宫纯的计划
太宁元年八月,北宫纯受命坐镇长安负责左路军行动。
按照枢密院部署,左路军的任务是吸引敌军,掩护中、右两路军行动,尤其要掩护中路军水陆并进夺取阳平关。
初至关中,北宫纯曾集中了四厢精锐沿着子午道对汉中发起试探性攻击。
果然不出所料,汉中敌军防守严密,厢军攻打多时却只能徒损兵力。
见战事毫无进展,北宫纯遂下令停止进攻,并召集部下商议对策。
“阳平关扼守陈仓道,南倚鸡公山,北濒故道水(今嘉陵江),地势极为险要。南可入蜀,北通略阳,西至陇南,东达汉中,是为军事重镇,成汉在关内驻有大军。”
“枢密院命我右路军强攻褒斜道、子午道、傥骆道等东部三条栈道,以吸引汉中驻军注意,为中路军自陇南沿故道水夺取阳平关创造机会。”
“如今负责汉中军事指挥的敌将为李寿,某曾与他短暂打过交道,别看他是李雄亲族子弟,但绝非庸才,其曾多次领兵征讨地方,为成汉开疆拓土立下赫赫功劳,乃成汉有名的大将。”
“除此之外,李雄为了力保汉中不失,又遣夔安领羯胡精锐进驻南郑,以为李寿后援。”
“诸位,眼下敌军主将李寿亲自坐镇南郑,谨守汉中各地门户,分兵扼守阳平关等子午道、褒斜道、傥骆道、陈仓道等栈道南段的重要据点和要隘,而我军几乎没有从正面攻克险关进入汉中的机会。”
“接下来该怎样做才能诱使敌军上当?完成枢密院赋予右路军佯攻之重任?”
听了北宫纯所言,在场众将无不眉头紧皱。经过之前试探,众人深知面对一心防守的成汉大军,右路军想要诱使敌军上当可不容易。除非接下来大军从正面不计伤亡发动强攻,不然很难调动敌军。
“都督,李寿乃蜀地名将,其绝不会轻易上当。卑职以为若想吸引汉中敌军注意,必须调集我军主力对汉中发动强攻。不过如此一来,就算我军完成了佯攻任务,大军主力也将损失惨重,到时候恐怕无力趁势发动反攻。”
“子洪所言甚是!汉中有天险可守,实不宜靠发动强攻,还得另谋他图。”
北宫纯点点头,看向贾坚,想听听贾坚意见。
贾坚见北宫纯看向自己,遂起身道:“都督,阳平关得失事关汉中安危,除非汉中郡治所南郑面临生死存亡,不然李寿绝不敢抽调阳平关驻军。只要阳平关驻军不动,中路军将没有有机会进行突袭。”
“如此看来只有让南郑受到威胁,才有望调动敌军!”
“而南郑为汉中治所,战略位置十分重要,阳平关、成固、褒谷三处为其西、东、北三个方向上的重要关隘。”
“而要调动阳平关守军,必须在东、北两个方向形成威胁。故而末将以为眼下当分兵三路行事:一路从褒斜道南下,直逼褒谷,从北边威胁南郑;另一路则傥骆道南下成固,直逼南郑东边门户;第三路则沿着子午道南下,夺安康,进而寻机绕道东南偷袭成固。”
“世固,成汉在褒谷、成固、安康等地都驻有重兵,如何才能尽快打破僵局呢?”
“回都督,前两路大军皆为吸引汉中敌军之疑军,真正的杀招为第三路大军。”
“第三路大军?且细细道来。”
“诺,据常年在秦岭中采药的药农称,沿着子午道南下安康除了原栈道之外,还有一条隐秘小道隐于秦岭之中,可深入汉中腹地,但是这一条道路很是狭窄,几乎不适合行军。”
“整个道路都是崎岖难行的,虽然也有人行走,但是基本上都是一些菜药农人,若是从此处进兵,万一进展不利,担任突袭的大军将陷入孤军奋战之险地,所以很是凶险。”
“但是一旦成功,我军将兵不血刃南下安康,进而从东南出击成固,与傥骆道大军形成南北夹击之势。两路大军合作还拿不下成固?而成固距离南郑不足五十里,只要夺取了南郑东边门户——成固,南郑危急,坐镇南郑的李寿势必着急,肯定会集中兵力固守南郑。”
“到时中路军就可趁势直取阳平关,收复汉中,拿下了汉中,蜀地便不足为虑矣!
认真听贾坚冷静地道出自己的计划,北宫纯并未急着下令执行,反而忧心忡忡。贾坚献的计策太过凶险,尤其子午谷这一路人马,一旦有丝毫闪失,那么整体计划都将化为泡影。
“依世固之意,进入子午道的兵马不能少于六千人,稍有差池,六千精锐将陷入谷道内,尽皆死于险地。”
其余众将亦面色沉重,均不敢轻易开口,毕竟此战凶险,稍有不慎六千人将全军覆没。
不知过了多久,却见薛涛道:“都督,既然已布置了两路疑兵,为何不再多布置一路?”
北宫纯心中一动忙问道“嗯?不知子洪有何妙计?”
“都督,若想保证世固计划成功,其关键在于子午谷偷袭安康计划!”
北宫纯、贾坚闻言纷纷点头,确如薛涛所言,整个计划中子午谷偷袭乃重中之重,唯有通过子午道偷袭安康成功,才算打破僵局,接下来才能配合傥骆道大军夺取成固,进而打开南郑东边门户。
“刚刚世固说在子午谷内除了原本栈道外,还有一条用以偷袭的小道,为了进一步迷惑敌军,进入子午谷的大军不妨兵分两路,一路沿原栈道进逼安康,为吸引驻军的疑兵;另一路则继续按原计划执行偷袭任务。”
听了薛涛所言,北宫纯、贾坚、姬澹等将纷纷眼前一亮,虽然兵分四路会削弱分散大军兵力,但却因此而让整个计划环环相扣,敌军别想摸清大军真实动向。甚至众将认为不用中路军入汉中,他们左路军自己就能完成占据汉中的重任。
“兵法有云: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此战我们就赌一把!”北宫纯最后道。
……
太宁元年,九月,洛阳秋雨瓢泼。
自打进入秋季,中原一带接连下了好几场大雨,极大地缓解了旱情,为中原抗旱治蝗画上了圆满句号。
最近一段时间内燕国喜事不断,先是取得了漠北战役的胜利,紧接着又顺利完成了抗旱治蝗,让一直忙碌不停的卫朔突然清闲下来。
眼下卫朔全部心思都放在了科考以及灭成汉之战上,而科考又有吏部盯着,并且是在他眼皮底下举行,根本不用担心什么。
因此,卫朔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征蜀大战上,以至于三天两头的他都要往枢密院跑,随时关注前线大军进展情况。
卫朔坐在车厢内悠闲地听着车外哗哗的雨声,直到陈安提醒车已来到枢密院。在侍卫撑起雨布遮挡住风雨后,卫朔方掀开车帘,一股狂风夹着雨点就灌了进来,尽管周围站满了替他挡风挡雨的侍卫,但他身上仍沾上了雨水。
“阿嚏!”
卫朔轻轻打了个寒噤,不由想起了南征蜀地的大军,出征将士要翻越整座秦岭,他十分清楚其中艰辛。战前燕国上下备战非常充分,各种物资储备充十分足,关键要看后方辎重兵能不能及时将物资运抵前线。
走进枢密院参谋部,在沙盘上秦岭一线红旗密布,不但左路军在秦岭北边打转,中路军同样毫无进展,至于右路军早已失去了联系。最新军情显示着是五天之前的态势,枢密院还没接到左路军南下消息,毕竟消息从前线传回,还需要花五六天的时间。
第617章 法治与德治
在枢密院了解了一下前线战事,卫朔又匆匆返回政事堂处理政务。
谁知他刚坐下还没喘口气,便见秘书监主事郭诵匆匆进来称吏部尚书阳协求见。
待阳协进来,卫朔缓缓问道:“阳卿求见,想必是跟科举有关了?”
阳协忙回道:“大王睿智,秋闱将至,有关最后之策论题仍未定下,不知大王……”
啊呀!卫朔满脸懊恼之色道:“瞧瞧寡人记性,这些日子光顾着赈灾、治蝗,竟把出题一事给忘了。其实我早已选好了策论之题目,奈何政事繁忙,竟忘了送至吏部。”
“策论考题为‘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怎么样?这题目不难吧?”
阳协接过考题一看,略一沉吟道:“大王所出之题,为众所皆知之经义,出自荀子的《性恶》篇,只要是认真研读儒家典籍者就没有不知道的。不过,也正是因为题目简单,才不容易答出新颖来。”
卫朔闻言点了点头,他出这道题的确不难,用现代话来讲,说的是德治与法治的关系。
其实有关德治与法治的争论,自春秋以来就有人思考了,并非现代人原创。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意思是说,若是使用刑法来约束百姓,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
这是孔圣人一直坚持‘德主刑辅’思想的集中体现,后来荀子在孔子论述的基础上,吸收了部分法家思想,提出了“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出自《成相》)之‘隆礼重法’的治国思想。
而这恰恰是卫朔一直坚持推崇的治国理念,并且得到了燕国上下支持。
但是这一思想与孔孟宣扬的德治理念相违背,卫朔出此题目,恐怕会引起不小风波来。
果然只见阳协面带忧虑道:“主公,不过此题一出,恐怕又要惹一部分人不满了!”
“我既然敢出此题目,就不怕惹事非。”卫朔颇为自信道。
虽然卫朔表现地信心十足,但阳协却忧心忡忡,担心此题会被部分顽固儒生诟病。或许人家不敢拿威名赫赫的燕王殿下如何,反倒是他这个科考主持者将不得不承受外界非议。
卫朔笑着安慰道:“孔圣所言之‘道之以政,道之以德!’皆为笼统之言。人性有善恶,岂能区区以政、以德便能使之‘道’?”
“须知此时非上古之时,民风亦非上古之风。信而好古,不可取也!为君治政者,当不信德,不全为政,唯有政德相辅,方能督促百姓向善向德!”
“当然了,我并非全盘否定了孔圣德治,只是将法治提高到稍微重要一点的地位罢了。其实真正有不满的只有少数旧派儒家子弟以及部分世家大族,相反大多数燕国士子早已是‘隆礼重法’思想的追随者。”
卫朔来自于现代,对法治与德治的认识要比其他人更深刻一点。在他看来,法治是根本,但德治也不容忽视。
但凡对历史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一个强大兴盛的王朝,无不是法制齐全、道德完备者。只要出现礼崩乐坏、道德沦丧、律法被践踏之现象,那说明此王朝已病入膏肓,就差被人推翻了。
曾经为了不过分刺激坚持德治儒生的神经,卫朔幻想着德法并举,但很快他就知道这不过是一厢情愿罢了,法治与德治必须有一个侧重点,不然会带来很多麻烦。
尤其在审判案件的时候,不同的治国思想肯定会得出不同的结果。比如当一个贫穷出身的大孝子为救病重父母而抢劫杀人时,如果坚持德治,那么这个犯人有很大的可能被免除死刑;然而若是由推崇法治者来审判,他才不会关心你是不是孝子,只会依法判处其死刑。
其实法制和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