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唐朝败家子 >

第35章

唐朝败家子-第35章

小说: 唐朝败家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今,长孙皇后崩逝已近一年,但李世民心中仍旧多有怀念和悲痛。听到儿子发愿修佛龛为爱妻祈福的提议,他乐见其成,欣然同意。

他希望爱妻在天之灵能够安康,早登极乐。正如儿子所言,佛龛也会自己和儿女们思念的寄托。

自北魏以来,伊阙龙门开凿的石窟,修造的佛像不少。大唐的国力比魏、隋强盛,龙门山壁之上也应当开凿石窟,为大唐的皇后修筑佛龛祈福。

良久,李世民轻声道:“青雀,明日便去伊阙选吉地吧,你来主持修造佛龛,这是对你母后的一片孝心,务必用心。”

“是,儿臣定当尽心竭力,造好佛龛,为母后祈福。”李泰欣然应允,低头的一瞬间,嘴角浮起一丝得意的笑容。

李泰没有耽搁,次日一早便在郧国公张亮的陪同下去了伊阙,在伊水河畔的龙门山上遴选吉地。

一番探查之后,李泰选定了宾阳洞,这处北魏时已经有所开凿,但后来废弃的洞窟。

此处地址风水不错是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洞窟曾经开凿过,有一定基础。接着继续施工,修造佛龛的进度相对比较快,能够节省不少时间。

发愿修造佛龛,是为母后尽孝心,更是为在父皇面前为母后尽孝,从而落得“仁孝”之名。

自古以来,仁孝都是皇子必备的优点。只要有仁孝美名,哪怕能力上稍有不足,或是其他的瑕疵,也很容易被掩盖,很包容。

尤其是太平盛世,“仁孝”更是除嫡庶长幼外,选定储君,继承人的最重要因素。自己已然有嫡次子这个还算优势的身份,文学馆和《括地志》将会是能力体现,而今最需要便是仁爱孝顺。

李泰很清楚父皇对母后的深情,嫡出的皇子女受宠优待,不是因为嫡出高贵,而是因为他们的母亲姓长孙。

不过这种优势之前主要体现在年幼的弟妹身上,比如皇帝亲自鞠养晋王李治和晋阳公主,年长的李泰并未享受太多。

但李泰是个聪明人,凡事懂得自己争取,是以一进洛阳城,便搬出了母后托梦这个看似烂大街由头。

李世民偏偏就信了,他相信胖儿子至诚至孝,真心诚恳。是以李泰提出发愿修佛龛,为亡母祈福,便顺理成章,深得君父之心。

只是今日龙颜大悦还远远不够,这座彰显魏王仁孝的佛龛必须发挥其最大价值,而且要早日兑现。

石壁修造佛龛,耗时日久,若是完全新建,天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完工。父皇鬓角白发已生,风疾常有发作,万一有个什么不测……

如果晚了,佛龛完工还有什么意义?

所以宾阳洞前朝已经开凿过的旧址是个好选择,不过三五年便能完工,落成之日……嘿嘿!

反正此处本就风水上佳,再加上点别的说辞,比如母后生前多倡节俭,旧址新用可节省花费,节省民力云云。

李泰料定,父皇肯定会同意,甚至多有嘉许……

……

不过两三日时间,身在洛阳宫的谢逸便听到消息。

魏王李泰发愿在伊阙龙门宾阳洞修造佛龛,为去岁过世的长孙文德皇后祈福。

近水楼台,消息灵通,再加上李治的描述,谢逸对修造佛龛的缘由和相关情形有了一定了解。

李泰果然聪明,魏王当真仁孝,好生机巧的仁孝!

前世读过些许历史书籍,谢逸对魏王李泰有所了解,知道此人文采斐然,有些能耐,却也为人机巧,善与谋划钻营。

不过史书多春秋笔法,为尊者讳的同时,难免对某些对手、陪衬者的缺点过于放大,刻意贬低,甚至篡改诬蔑。

亲临初唐贞观,谢逸当然更相信亲身体验。昨日初见,对李泰的第一印象便不大好,两三日之后便清晰见识其人品,印证史书所言**不离十。

主动请罪,小事化了,李欣毁坏庄稼之事不了了之,还在君前留下诚实谨慎,知错能改的好印象。

随后先提出文学馆和《括地志》,展示自己的文采和报复,继而祭出长孙皇后这张王牌,提出修造佛龛,可谓步步为营。

托梦!

哼!作为一个医生,谢逸对这样的借口嗤之以鼻。也许李泰真梦到长孙皇后了,但就那么巧消失在伊阙龙门?

李泰也忒心急了,压根没去过伊阙,仅凭张亮几句无比巧合,似似而非的描述,便确认与梦境所见相同。到底该夸奖张亮的口才好,还是魏王的想象力丰富呢?

谢逸算是见识到了,但凡提到老婆孩子,英明神武的李二陛下不仅没有原则,而且还会犯糊涂。

几乎没有思考,便同意了李泰的提议,甚至大加赞赏。

于宾阳南洞正壁雕造五尊大佛像,主尊阿弥陀佛高两丈有余,在这个没有机械,全靠人工劳动的年代,绝非易事。

为皇后在天之灵祈福,多么轻飘飘的一句话,却不知要耗费多少民脂民膏,工匠又要付出多少血汗?

借为亡母祈福之名,劳民伤财,讨好君父,博取仁孝之名。看看,大唐的魏王殿下多聪明啊!

这两天李泰意气风发,选址寻工匠,据说还请了中书侍郎岑文本撰发愿文,谏议大夫,书法名家褚遂良执笔丹书,摩崖石刻于宾阳洞中。可谓声势赫赫,如火如荼,大有流芳百世之意。

李世民去伊阙转了一圈,瞧瞧几眼,龙颜大悦,当即在洛阳城中赏一大宅给李泰。

宅邸面积巨大,甚至打破城池坊市规矩,合并坊地为李泰赐宅,其中还包含三百亩的洛水池。

听闻李泰已然有计划,将其整修,命名为魏王池,并修堤于洛水相连。四周再配以亭台楼阁,柳绿红花,必为东都胜景,却专属于他李泰一人。

如此荣宠,不知道要羡煞多少旁人?

谢逸很好奇,身在长安的太子李承乾知晓后,不知会是怎样表情?长孙皇后若在天有灵,又不知作何感想?李泰他自己就百分之百心安理得吗?

最该问的人其实是李世民,难道在他眼里,胖儿子李泰当真纯良仁孝?该说李二陛下识人不明呢,还是李泰的演技太好?

罢了!

这是他李唐皇室家事,花的他家的钱,旁人何须心疼?至于以亡母之名欺骗君父,以期荣耀掩盖兄长的机巧之心,既然李世民不曾察觉,也并不在意,那就随他好了。

纵然该有劝谏,那也是房玄龄等宰相该操的心,自己一个小小县男何必咸吃萝卜?

不过有必要提防提防,看得出来,李泰的心胸宽广不到哪去。不过至少在秋收以前,谢逸相信魏王殿下不会轻举妄动。

至于眼下,与其操闲心,倒不如多点心思关心妹子。这不,在苗圃玩了一会,小蛮的胳膊上就多了几处红肿……

ps:感谢书友风之舞者5638、帅哥传说007的打赏!

第五十八章花露清香蚊虫远

夏季蚊虫肆虐,后世如此,大唐亦不可避免。

蚊子依水而生,通常有水的地方就会有蚊子,洛阳宫紧邻洛水及其支流,宫中亦有许多池沼。

御苑苗圃中庄稼植物茂盛,更是蚊虫活动的绝佳场所,小蛮每日在四周玩耍,难免受到蚊虫侵扰。

而今连晋阳公主兕子也没能幸免,胳膊上被咬出好几个包,稍微一挠便是大块的红肿。

两个小萝莉纷纷叫苦,都很不舒服。谢逸更为担心蚊虫传播疾病,什么疟疾、脑炎一类的,在这年头染上几乎都是要命的。

防蚊虫成为当前头等大事,谢逸先让人准备了竹帘和薄纱,悬挂在门窗处,尽量保证室内不受蚊虫袭扰。

但小孩子耐不住室内寂寞,总要是在外活动,蚊虫便不可避免,成为让谢逸伤脑筋的事情。

不能让两个小萝莉饱受蚊虫之苦吧?尤其是晋阳公主,要是李二看到爱女胳膊上满是红肿,还不知道怎么大发雷霆呢?

不讲道理的李二没能耐找蚊子算账,多半会迁怒自己。给蚊子背黑锅,这种事谢逸可不乐意。

不乐意就得想办法,想想后是对付的蚊虫的方法,杀虫喷雾剂就不要想了,蚊香只在室内有用,至于室外,能够派上点用场的似乎只有花露水。

最主要的是,以大唐的生产条件,也只有这玩意有可能被捣鼓出来。

花露水的成分,以及主要配方,谢逸知道的不很详细,但有大概的了解。可以肯定其中含有酒精,而且含量比较高。

这个难题已经解决,自家的琼花酿是大唐而今最醇烈的酒水,从中提取些许酒精很容易。

其中应该还有香精,这个可以用鲜花来提取,毕竟名曰花露水,要是其中没有花,那可就有点名不副实了。

至于那种名曰“伊默宁”,氨基丙酸乙酯等化学成分,肯定是捣鼓不出来。不过薄荷、冰片、牛黄、蛇胆、金银花这些清凉药材倒是有的,只要比例调配适当,应该能起到一些效果。

毕竟花露水不是后世才有的产物,其雏形唐朝已经有了,至少晚唐的柳宗元已经有使用类似产品,好似名曰蔷薇水。由此可见,花露水存在绿色无公害配方。

有想法便立即行动,酒水、器具需要自备,鲜花可以直接从洛阳宫花园里采摘,药材就更好办了。

谢逸开出了一张药方送到太医署,司药二话不说,很快便分门别类抓好,给谢神医送来,丝毫不敢怠慢。

谢逸当即开始研究配方,各种材料的提取方法,配置剂量和比例,以及生产工艺等等,都需要仔细试验,不断调整完善。

这是个极其费神的工作,需要耐心,谢逸做的很郁闷,很伤神。不过为了妹妹不再被蚊虫叮咬,不给蚊子背黑锅,以及未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谢逸只好咬牙坚持。

数日之后,实验室药理实验结束,第一张配方,以及大唐第一瓶花露水诞生了。

至于效果如何,以及人体使用感受,是否会有不良反应等问题,还需要临床试验。

当然不能让自家小妹先试用,本着时刻关爱身边人的优良传统,谢逸首先给御苑门口几名侍卫送去驱蚊良药。

别看他们穿着铠甲,可以抵御刀剑箭镞,但压根奈何不得蚊子,尤其是露在外面的皮肉。这个哥们的手背有点肿;这哥们更惨,鼻头和蚊子亲吻过,红肿起来已经快赶上哮天犬了……

谢神医赐药驱蚊,几名侍卫顿时眼泪汪汪,感恩戴德。尽管谢逸再三声明,这是新研制出来的药水,不知疗效和副作用,但几个侍卫根本没当回事,很愿意成为临床试验志愿者。

也许他们是快要被蚊子逼疯了,如此爽快,倒是让谢逸省事不少。

数日观察下来,确认几名侍卫擦拭花露水后并无不适,蚊子咬过的红肿处也逐渐消散,那种清凉幽香的感觉,让他们觉得很舒服。

更重要的是,蚊子嗅到药水味,似乎有意避开,蚊虫袭扰的状况大有缓解。几名侍卫啧啧称奇,纷纷向谢逸表示感谢。

紧接着,御苑周围几乎所有的侍卫都向谢神医请求,希望恩赐药水驱蚊虫,花露水广受好评,市场需要和呼声也顿时高涨。

见此情形,谢逸心中便有数了,单靠自己动手,能造出多点花露水,如何供应需求?必须得建作坊,生产线,批量生产……

继续琼花酿之后,商行又多出一件王牌产品,只要销量一上去,这黄澄澄的开元通宝要会进账多少……

真是让人期待啊!

……

当天晌午,谢逸便告了假,在便装侍卫的护送下来到洛阳南市商行。到了以后才发现,陆通竟给商行换个名号——安逸轩!

这名字,尤其是读起来……

谢逸不禁连连摇头,进门之后一问,陆通连连赔笑道:“公子,您才是本店的大东主,我们父子哪能厚着脸皮继续挂着陆氏商行的招牌。所以从您的名讳,以及犬子名讳中各取一字,听着还算吉祥,便冒昧用了……”

“陆东主,名号而已,无妨的,何必费神修改。”

“不不,公子,小人是认真的。”陆通道:“还有这商行的股份,小人深思熟虑过后,觉得应该改成四六,或者三七分成?”

“哦?”谢逸不由一惊,这是闹什么幺蛾子?

陆通陪着笑脸道:“您莫误会,是您拿六或七,小人能有三四成,甚至两成便满意了。毕竟,要是没有您的配方,商行哪有如此这般火热的生意?”

“别介!”谢逸大概明白陆通的心思,摆手道:“陆东主多心了,股份还是当下的五五分,不过呢,你们每年先只拿三成左右。余下四成,作为拓展生意之用,待规模彻底铺开之后,我们再作打算。”

“是是,谨遵公子吩咐。”陆通道:“长安和晋阳两地都已经开始建作坊了……”

“只是酿酒恐怕不行。”谢逸悠悠道:“今日前来就是要告诉你,恐怕还需要别的作坊,我这又有了新配方。”

陆通欣喜问道:“哦,不知公子又有何奇思妙想?”

“这个……近来蚊虫肆虐,为了小妹不受蚊虫袭扰,闲来无事,捣鼓出个花露水,想必有人用得上,会喜欢。”

“好好,您尽管吩咐,只要有配方和制作方法,小人立即安排人配置。”陆通真心觉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