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晋霸天下 >

第366章

晋霸天下-第366章

小说: 晋霸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援友军是应该的。

而后,水军主将摇头叹息,将自己所部遭受的损失告诉了雷暴和王六二人,并表示自己的大营已经断粮,要向北伐军暂借一些军粮。

雷暴和王六二话不说,连忙命令士兵,将此行携带的军粮全部资助给水军将士,以解除水军大营的燃眉之急,同时,王六派遣两千将士返回北伐军粮仓,继续搬运粮草。

正文第三百五十六章大船哪儿去了

能这么顺利的得到北伐军的全力资助,水军将领甚为感动,感谢一番之后,便返回了自己的大营。

在芜湖渡口方向,由于姚戈仲大军奇袭建康城之时,并没有派遣士兵留守这里,因此,当姚襄再次率领三千人马抵达渡口的时候,渡口已经被晋军人马占据。

不过晋军兵力不多,驻扎在渡口的人马只有八百余人,另外,芜湖城内还有千余守军,可以随时增援渡口方向。

当然,渡口的守军明白自己的力量很弱小,根本不足以对抗姚戈仲的主力大军,因此,特意将渡口的几百艘大船全都拖上岸,并藏在一处隐蔽的草丛里,渡口只留下十几艘小船,以方便渡口两岸的联系。

姚襄率领三千人马抵达芜湖渡口之后,立即对驻守在渡口的晋军发起进攻,渡口守军兵力不足,仓促之下更是无力抵抗,因此,在姚襄的人马向渡口发起进攻之时,渡口的守军在其主将的带领下,迅速撤离,将渡口拱手让给了姚襄。

如此轻松的便占据了渡口,姚襄心里很是得意,不过,当他进入渡口的岸边时,却是大吃了一惊。

偌大的一个渡口,只有十几艘小船,原本应该有的百艘大船到哪里去了,姚襄心中很是疑惑。

“小将军,渡口的大船全消失了,会不会全在对岸。”一名部将说道。

姚襄摇了摇头,蹙眉道:“不会,应该不会,我大赵主力皆在江北,晋军只有可能将江北的船只驶往江南,而绝不会将江南的船只驶往江北。”

“是啊!小将军说得对,不过,这么多的大船都跑到哪里去了呢?难不成全都被晋军凿沉了。”部将皱眉说道。

姚襄微微一笑,打趣道:“这么多的船,让你凿沉,你舍得吗?”

“太可惜了,末将还真舍不得。”部将回道。

姚襄看了看四周,轻声说道:“你都舍不得,晋军将领也一定舍不得,那么这批战船只有两个去处,第一是调往他处了,第二是被他们拖上岸藏起来了。”

“小将军,若是晋军将大船全都调往他处了,我军该怎么办才好?”部将问道。

姚襄轻哼了一声,正色道:“那就要看天意了,若是父将可以击破乌江渡口的晋国大军,王上的主力大军便可渡江南下,我军自然无需渡江北上,也就用不着这些大船了,但若是父将铩羽而归,乌江渡口岿然不动,晋军主力向芜湖渡口杀来,我军就要考虑退路了,这些大船对我军来说,也就显得很重要了,我军当全力寻找这些大船的下落,若真的被晋军调走了,那么,我军就只好原地造船,不过,这样会耽误好几日,晋军主力若是杀来,我军压力不小啊!”

部将一听,心里紧张了一下,忙道:“小将军,为了预防万一,末将这就安排将士们砍树,准备建造大船。”

“不必这么着急。”姚襄连忙阻止了一句,顿了顿,道:“晋军大船调往他处的可能性极小,藏在附近的可能性倒是很大,你先派出数百将士,前往附近查看,看能不能找到晋军大船的下落。”

“是,小将军,末将这就去办。”部将慨然领命。

很快,姚襄麾下的三百士兵,分成几十个行动小组,分散着向渡口周围探查,赵军士兵探查的很仔细,连一个小山坳都不放过,但探查了一个多时辰,却毫无晋军大船的下落。

就在三百赵军士兵,返回渡口向姚襄汇报情况的时候,姚戈仲率领八千大军抵达了渡口。

见姚戈仲一脸的不高兴,姚襄连忙上前问道:“父亲,怎么了,奇袭乌江渡口失败了?”

姚戈仲叹了口气,遗憾道:“我军奇袭本是极为顺利,王上的主力大军也从大江北岸前来增援,眼看着乌江渡口的晋军就要撑不住了,就在这时,晋军七八千骑兵突然杀来,为父不敢恋战率军撤离,真是功亏一篑啊!”

“父亲不必难过,胜败乃兵家常事,我军奇袭芜湖渡口,孤军深入晋国腹地,本就犯了兵家之大忌,是一招险旗,胜了则是运气好,败了也不必难过,大不了从头再来。”姚襄安慰父亲道。

听了儿子的安慰,姚戈仲心情稍缓,顿了顿,轻声道:“襄儿,我军兵力尚有万余,若是占据一座城池,则足以自守,难道就这么撤回江北吗?”

从父亲的话中,姚襄听出了不甘,但此时,在建康城附近,晋军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而且,这种优势还有扩大的趋势,就凭万余人马,已经很难保障自身的安全了,只有退回江北才能万无一失。

“父亲,细作已经传回消息,前天夜里突然杀出的晋军骑兵,是北伐军的主力骑兵,也就是说,北伐军主力返回建康城了,我军遇到的,还只是北伐军的骑兵,若是其主力步兵抵达建康城附近,我军更加无力抵挡啊!为今之计,还是暂时撤回江北为妙。”姚襄劝说道。

“那万余骑兵竟然是北伐军,北伐军不是还远在交州吗?怎么会这么快就返回建康城了?”姚戈仲心中显然有些不敢相信。

“这个,孩儿也想不太明白,不过,北伐军万余骑兵返回建康城,倒是个不争的事实,骑兵能这么快返回,后续的步兵什么时候会抵达,真的很难说,我军不得不做好最坏的打算,此时,唯有返回江北,才能确保剩下的半数大军万无一失,我羌人人丁稀少,不能为了已经没有希望的事情,再白白损失人马了。”姚襄回道。

“好吧!今夜我军就返回江北,可好。”姚戈仲终于放弃了继续留在江南。

“父亲,渡口只剩下十几艘小船,要等到我军将士找到渡口原有的几百艘大船,而后方可从容渡江。”姚襄无奈的说道。

“什么,渡口只剩下十几艘小船?”姚戈仲顿时大怒。

见父亲动怒,姚襄连忙回道:“父亲放心,晋军多半是把战船藏起来了,孩儿一定尽快找到大船,父亲静候佳音即可。”

姚戈仲抬头看了看天,轻声道:“已经是傍晚了,天就要黑了,你快些去办吧!”

“是,父亲。”姚襄领命,决定亲自前去寻找大船的下落。

走到江边,姚襄看向渡口的十几艘小船,在小船的上面,坐着几名士兵,和士兵比起来,小船显得很庞大,是个大家伙,而那些大船呢?他们的的体积比小船大许多,不是更巨大吗?如此巨大的船,如何能隐藏的住呢?

若是将这些大船拖上岸,那得浪费多大的人力和物力,就算拖到岸上,如何隐藏也是个大问题,高达一两丈的大船,放在哪里都会很显眼。

而自己麾下的士兵,沿着渡口附近寻找了那么久都找不到,难道晋军真的将大船调走了,可芜湖渡口的上游和下游的临近渡口都很远,调拨着实不方便,同时,芜湖渡口也是个很需要船的地方,两岸的百姓往来,晋军自身的南北调兵和运输粮草都需要大船,将大船调走,对晋军也很不利。

大船一定就藏在渡口附近,只是藏得比较隐蔽罢了,姚襄暗暗的告诉自己。

“小将军,将士们又找了一遍,完全没有一点线索,路上抓了几个打鱼的,他们也说不知道,会不会,晋军真的将大船全都调走了。”部将连忙汇报道。

姚襄闻言,眉头一蹙,大声道:“命令将士们,继续寻找,要沿着江边找,快去。”

“是,小将军。”见姚襄有些发火了,部将连忙继续前往附近寻找。

姚襄跨上战马,带着十几名亲兵,沿着江边向西缓缓而行。在他心中,只要晋军将大船藏起来了,就一定是藏在江边附近,否则取用将变得极为不便,耗费的人力也太大。

傍晚时分,江边的芦苇地,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得极为壮观,现在正值冬季,芦苇都是米黄色的,远远看上去让人有一种心胸开阔的感觉。

“江南的景色就是美啊!哈哈!”姚襄轻声感慨了一句,凝目仔细一看,眼前的大片芦苇,长得高度并不一致,有好多位置的芦苇明显高出一头,显得很突兀。

“你们看,那里的芦苇为何会高出数尺呢?”姚襄看向身旁的亲兵,小声问道。

一名亲兵立即回道:“小将军,这不奇怪,那里的地面一定比别处高出一块,上面的芦苇自然也就比周围的芦苇高了,这在江北也很常见。”

“哦,那儿的地面高出一块,可为何这么巧,这里有数百个高出一块的地面,这与渡口消失的大船,数量很接近啊!”姚襄淡然说道。

“小将军,您的意思是,那里藏着晋军的大船。”

“小将军,那里明明就是芦苇啊!看不出是船的样子啊!”

“小将军,要不要过去查看一下。”

几名亲兵连忙回道。

姚襄看了看芦苇地里的泥水,皱了皱眉,道:“你们几个,过去看看,快去快回。”

“是,小将军。”五名亲兵跳下战马,淌着泥水,缓缓向芦苇地的深处走去。

正文第三百五十七章大船找到啦

当姚襄麾下的五名亲兵,走近一处高耸的芦苇地时,便发现了异常,这里的芦苇排列的极为紧密,明显是人为造成的,而且,这些浓密的芦苇后面,似乎还隐藏着什么高大的物体。

再走近一些,五名亲兵便看得很清楚了,高耸的芦苇后面,明显是一艘船只,为了确保没有判断失误,五名士兵快速奔了过去,将这些人为覆盖的芦苇全部拆除,顿时,一条双层大船便显现出来。

“大船,小将军,真的是大船。”姚襄身旁的一名亲兵有些激动。

“小将军,有了这些大船,我军今夜便可以渡江北上了。”另一名亲兵说道。

“哼,藏得倒是挺隐蔽的。”姚襄嘴角笑了笑,调转马头,轻声道:“走,回渡口。”说完双腿夹紧马腹,策马向芜湖渡口方向行去。

回到渡口,姚襄第一时间将找到大船的消息告诉了姚戈仲,姚戈仲闻言大为高兴,立即派遣一营人马前去芦苇地,将晋军隐藏的大船全部弄至渡口,准备夜间就渡江北上。

赵军的一营人马,用了几个时辰的时间,终于将晋军藏在芦苇地里的大船全部运往渡口,此时,已经是夜半三更了。

姚戈仲集合全部人马,利用夜色的掩护,分两拨渡过大江,重新回到了江北的土地,并沿江东进,准备与石虎的主力大军汇合。

雷暴和王六的人马,在乌江渡口驻扎了一日,正准备向西进军,见姚戈仲的人马已经渡江北上,便停止西进,继续驻留在乌江渡口,同时将这一消息告诉远在京城的华安,向其请示。

华安得知消息后,命令雷暴和王六的人马暂时驻扎在乌江渡口,同时,派遣斥候渡江侦察敌情,以做到知己知彼。

三日后,在北伐军和乌衣营的共同努力下,京城内外的局势完全稳定了下来,朝廷官员各司其职,老百姓安居乐业,整个城池一片欣欣向荣。

这些日子,为了保障皇宫的安全,华安每日吃住在宫中,不曾有一刻离开,虽然自己的府邸就在皇宫的不远处,自己的父母妻儿也都在等着自己,但华安却没有前去看望他们,只是每日巡查的时候,华安会站在皇宫的高墙上看向自己府邸的方向,尤其是在夜晚,眺望的频率最高。

不过,唯一让华安欣慰的是,皇宫虽然是个冷冰冰的地方,但身为皇太后的褚蒜子很照顾自己,在天冷的时候,会让小宫女送来裘皮大衣,每日用餐,御厨做得也都是自己最喜欢吃的食物。

华安刚开始还纳闷,为何御厨会知道自己喜欢吃什么,后来,在一次例行的巡逻时,才发现是褚蒜子亲自前往御膳房交代了御厨,让其专门制作华安喜爱的食物。

至于褚蒜子为何会知道华安的口味,自然是因为在华安出征的时候,身为琅琊王妃的褚蒜子拜访了华安的府邸,在与王灵谈心的时候,无意中听到的,并很有心的记在了心里。

在冷冰冰的皇宫之内,能得到当朝太后的刻意照顾,华安感到心里暖洋洋的,朦胧中竟然有一种家的感觉,只是清醒过来之后,华安便觉得这仅仅是股温暖的感觉,这里并不是家,褚蒜子之所以对自己这么好,也许是因为感恩,毕竟,华安在幼年的时候曾救其一命,并在这次姚戈仲大军逼近京城的紧要关头,再一次救了她。

考虑到京城已经稳定,而自己已经好几个月没有见到自己的父母妻儿了,华安决定回府一趟,并将巡防皇宫的任务交给了王三。

华安卸去身上的铠甲穿上便服,策马离开皇宫,向自己的府邸奔去。

皇宫距离自己的府邸只有数里,很快,华安便策马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