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猛将雄兵-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手下拥有一只让敌人闻风丧胆的招牌部队,仍旧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
历朝历代都在喊精兵政策,精兵政策,可是真正有多少人知道精兵的意义呢?
什么是精兵,什么是雄兵?
精兵雄兵,最简单的认识就是,要有以一敌二,以一敌三,以一敌五,以一敌十,甚至以一敌百的超强战斗能力。
精兵的优势有许许多多,最简单的一种就是精兵能减少后勤压力。
举个例子来说吧,高顺的陷阵营:所将七百余兵,号为千人,铠甲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阵营。
陷阵营只有七百人,可是毫无疑问,陷阵营无疑可以发挥普通步卒五千人的战力,甚至更多。换句话说,一只拥有五千人以上战力的部队,却只需要花费七百人的粮草,这对后勤是极为有利的。
古代没有现在发达的高速公路,铁路;古时候的交通运输是极为困难的,故而有“打仗就是打后勤”一说。
精兵的优势很多,在此就不一一细说了……(其实老狼很想和朋友们聊聊精兵猛将的,可是害怕被个别读者骂,还是算了。有兴趣的书友们,书评区接着聊呀!)
李峰麾下原有两万余人马,打下富裕的寿春郡后,又扩充了一万三千余人,减去伤亡,此刻约有三万余。
这三万人中,最为精锐的是历经百战,大破黄巾时留下的五千人。其次是随同这五千人攻打寿春的一万五千汝南老卒。这一万五千汝南老卒久经训练,又曾在寿春之战中见过血,战力同样不可小视。至于这最后一万人,既没经过多少训练,也没见过血,新兵蛋a子一群,没什么好说的。
群雄并起,正是大丈夫扬名之时!要在这等乱世中崛起,雄兵猛将必不可少。
李峰将麾下仅有的两千骑兵交给赵云时,曾秘密和云哥谈了整整一夜。没人知道他们谈了些什么,只是赵云从城主府中走出时,脸上写满了慎重和执着,眼神里隐隐有一丝狂热。第二天,赵云就带着飞骑营到汝南城东北的一片荒谷中驻扎;不与外界交通,只是每十日,汝南城守军会押运一批粮草和弓箭武器,送到荒谷之中。
精锐士卒对身体素质的要求极高,李峰同张飞廖化商议后,从全军两万八千人(本是三万人,只是要扣掉云哥的两千骑兵)中,选出最强壮的三千人,编为一营,交由张飞太史慈两人狠狠操练;其余两万五千人则由廖化周仓统一训练。
这一营人马,名唤“锋锐”营。据传,建营之日,李峰令能工巧匠铸造了一块金碑送到营中,上书“锋锐甲天下”五字。
锋锐营的士卒待遇堪称全军第一,营中士卒餐餐管饱,日日有肉,军饷更是翻倍;每日锋锐营中飘来的肉香,馋的其余两万五千士卒口水横流。
这两万五千士卒纷纷抗议,要求李峰提高自己的待遇,或是降低锋锐营的待遇。
李峰嘿嘿一笑,传令三军道:“若有不服者,一月之后,可从锋锐营中任选一人挑战,胜者入锋锐营,败者为它营士卒。”
军令一下,顿时是群情汹涌,那两万五千士卒中自认有点本事的都去锋锐营中挑战。
结果令人大吃一惊,总计八百七十六人挑战,竟然只有区区三人勉强获胜,其余人等均挑战失败。
李峰也不食言,马上令那挑战成功的三人入锋锐营,而输了的那三名锋锐营士卒则被下放到周仓营中。并且传令三军,每月十五都举行挑战赛,胜者入锋锐营,天天吃肉,拿双倍军饷;败者离开锋锐营,下放到其余诸将营中。
一时间锋锐营人人自危,拼了命的训练,生怕在挑战赛被其他营的人击败。试想,一旦败了,不仅不能再日日吃肉,也不能再拿双倍军饷,更可怕的是会被全军的人耻笑。当初第一个月那三个锋锐营士卒就是因为训练偷懒,才导致战败的。他们被赶出锋锐营后,训练偷懒的事泄露了出去,受到全军的耻笑;如今这三人每天玩命的训练,血红着眼睛发誓说下个月要回来报仇。
锋锐营只有三千个名额,他们三人要回来,就意味着肯定有三人要出去;一时间,锋锐营士卒人人自危。每日完成规定的训练量之后,不仅不叫苦,还纷纷主动要求张飞太史慈两位将军增加训练,倒是惊得二位猛将跌破了眼镜(三国时期还没有玻璃眼镜这东西,书友们别较真,看着开心就好)。
李峰知道良性竞争可以让士卒更加刻苦,只是,效果居然好成这样,却是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心里美滋滋的扬州刺史奋威将军李峰,乐得整天拿着铜镜,冲着镜中的自己,道:“真是长相决定人品呀,你长的这么帅,难怪事事都有惊喜!”
只听得陪在一旁的貂蝉,不停的用漂亮的大眼睛鄙视他。可这厮脸皮极厚,下意识的就忽略了貂蝉妹妹的白眼,仍旧自得其乐,却是恨得貂蝉妹妹牙根儿痒痒。
日子一天天过去,在诸位贤才的帮助下,汝南寿春两郡变得越来越美好;在猛将们的努力下,士卒的战斗力也飞速的提高着……
终于,短暂的和平结束了,新的战争到来……
书友们,有资料说先登死士和大戟士是同一支部队,又有资料说不是同一支部队,老狼很为难,不知哪位书友知道具体的真实情况,请在书评区留言,谢谢了。
朋友们若是有好的情节和创意,不妨在书评区建议楼留言,老狼会仔细看的,如果合理,也弄进书里,大家一起乐呵乐呵!
最后,请朋友们多多支持,谢谢了!
—://。。
第三十五章青州黄巾
李峰召集诸将议事,道:“据密探来报,王允被杀,吕布战败,天子已经落入李傕、郭汜二人手中。”
郭嘉出言:“主公可是想兵发长安,迎奉天子?”
“正是如此。”
郭嘉劝道:“主公之言甚善,然此刻并非迎奉天子的最好时机。”
“此言何解?”李峰疑惑。
郭嘉细细分析道:“原因有五:一来李傕、郭汜二贼虽与吕布连场大战,损失惨重,可是仍有四五万人马,实力尚在我军之上,取胜不易。二来,董卓虽死,可麾下飞熊军,西凉铁骑俱是当世雄兵;如今这等精锐尽在李傕、郭汜二贼手中,欲击败二贼,难上加难矣。三来,曹操,袁术等辈手下也不乏智谋之士,我军若要迎奉天子,他们岂会坐视不理?袁术尚且不说,曹操定然会派兵抢夺,那时我军腹背受敌,其势危矣!四来,就算我军击败李傕、郭汜,万一二贼一不做二不休,横下心来弑君;那时,我军不但徒劳无功,还有可能会背上逼死天子的恶名。第五,如今青州黄巾气势汹汹,嘿嘿,主公难道就没有什么想法吗?”
李峰一惊,他只注意到了迎奉天子的好处,却没想到其中竟有这等凶险。
“不愧是三国一流谋士呀,对局势细查入微,了然于胸。”李峰心中暗赞:“好一个颍川郭奉孝!”
“青州黄巾看似是毒药,实则却是一块大肥肉!”陈宫出言道:“这是上天给主公送来的礼物,不可轻忽!”
“嗯。”李峰点头称是,心中却想到曹操击败百万青州黄巾,择其精壮,编为青州兵,威震天下。从此实力大增,有了与袁绍争雄的本钱。
站在一旁的荀彧忽道:“我侄子荀公达已去投奔曹操去了,以他和戏志才的眼光,是绝不会放过青州黄巾这块肥肉的,李将军小心了。”
荀攸(157-214),字公达,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荀彧之侄,三国时期曹操的首席军师,杰出战术家,被称为曹操的“谋主”,擅长灵活多变的克敌战术和军事策略。荀攸在何进掌权时期任黄门侍郎,在董卓进京时曾因密谋刺杀董卓而入狱,后弃官回家。曹操迎天子入许都之后,荀攸出任济南太守,又任尚书令,并为曹操军师。曹操征伐吕布时荀攸劝阻了曹操退兵,并献奇计水淹下邳城,活捉吕布。官渡之战荀攸献计声东击西,斩大将颜良和文丑。又策奇兵,派徐晃烧袁绍粮草,同时力主曹操接纳许攸,画策乌巢,立下大功。平定河北期间,荀攸力排众议,主张曹操消灭袁绍诸子,被曹操上奏朝廷封为陵树亭侯。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出任中军师,后出任尚书令。荀攸行事周密低调,计谋百出,深受曹操称赞。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荀攸死于曹操伐吴路上。正始年间追封谥号敬侯。
李峰暗暗心痛,天天都在挖曹操的墙角,结果还是漏了一条大鱼,唉!
(曹操墙角画圈圈:“你丫的可够无耻的,都挖了这么多了,还不满足,真打算一个都不给我留呀!”)
(李峰:“……”)
随即一喜,荀彧出言提醒,看来已经隐隐有认同自己的迹象了;想来只要自己好好表现,这荀彧也跑不了!
“仲德兄,不知你可有妙计?”李峰见程昱在一旁老神在在的闭目养神,遂问道。
程昱睁开眼睛,拱手道:“青州黄巾的确是一块肥肉,可是却不是一块毫无还手能力的肥肉;若是攻伐不当,可能反被蹦了牙也说不定!”
李峰细细回想青州黄巾的资料,深以为然。
黄巾起义虽被镇压,但是,青州黄巾军没有受到大的损失,各地起义军残部纷纷来青州集结,便形成了声势浩大的“青州黄巾军”。青州黄巾军在青州经营数年,采取“且战且耕”的政策,实力大增。随后又运动作战,转战于青、兖、冀三州之间,击败北海相孔融,杀掉济北相鲍信,消灭了兖州刺史刘岱的主力,发展到百万余人,最后集结于兖州地区。
黄巾军虽然人数众多,作战勇敢,但也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在与公孙瓒的战斗中,辎重尽失,后勤补给极端缺乏,所谓“群辈相随,军无辎重,唯以抄掠为资”,而且还带有大量的家眷,行动不便。起义军的根据地是青州,而此时,袁绍部将臧洪与公孙瓒部将田楷正在青州大战,人民群众纷纷逃离青州,所以,青州黄巾军已不可能再回到青州安居养息,屯田生产。
一百万人是个什么概念?
就是一百万只猪,也不是那么对付的,何况是一百万劫掠成性,凶悍异常的黄巾贼!
郭嘉道:“主公,我军仅有三万人马,还需留下至少五千人守城,防止刘繇老贼反扑或是袁术,刘表之辈趁火打劫,可用兵力不足两万五千,若是硬拼,根本毫无胜算。”
李峰细细思忖,暗自赞同。
郭嘉又道:“黄巾贼人数众多,后勤压力极大。在与公孙瓒一战中辎重粮草损失殆尽,不得不以劫掠充饥,这正是我军可利用的地方。”
“利用?不知可有详细的部署?”听了郭嘉的分析,李峰眼前一亮。
郭嘉笑道:“说来也简单,不过是恩威并施罢了。一面令张飞将军,太史将军调集重兵狠狠的打击黄巾贼的士气,另一方面用土地,粮米等优厚的条件诱降,如此,青州黄巾可定。只是……”
“只是什么?”李峰追问。
“只是要提防曹操横插一杠子,毕竟青州黄巾军如今屯聚兖州,离曹操的地盘更近一些。”
李峰豪气顿生,道:“那好,咱们就和曹黑子比一比,看看谁更有手段!”
言罢,诸人相视大笑。
曹操现在很郁闷,李峰那厮又抢先了一步。
方才,曹操正与麾下众文武商议出兵攻打黄巾,结果却收到战报,李峰的汝南军已经和青州黄巾交上手了。
你说曹操能不郁闷吗?
想当初,曹操刺杀董卓失败,正打算传檄天下,号召诸侯讨伐董卓,结果被李峰抢了先,轻轻松松抢去了大义的名头;如今去降服黄巾,又被李峰抢了先,据探子来报,李峰已经诱降了一支约两万人的黄巾小部队。
“难道李峰这厮真是我命中的克星?”曹操忍不住想到。
不过他随即便打消了这个念头,事已至此,多说无益,快快出兵才是正途。
“夏侯渊何在?”
“末将在。”
“我命你为先锋,领兵一万前去讨伐黄巾贼,记住了,要把黄巾贼众往陈留方向驱赶。”曹操脸色严肃,语声慎重。
“遵令。”夏侯渊不敢怠慢,急忙回营,准备领军出征。
曹操不愧是历史上一统北方的霸主,当机立断,行事果敢;此刻派夏侯渊作先锋,正是知人善用。
这夏侯渊有个外号,唤作“神行将军”。人言之:“神行将军夏侯渊,三日五百,六日一千。”
意思是说,夏侯渊是神行将军,三天能行军五百里,六天能行军一千里。
现在交通发达,汽车,火车,飞机,轮船;应有尽有。别说三日五百里,六日一千里;就是三小时五百里,六小时一千里也不在话下。
三国时期可不比现在,既没有铁路,有没有高速公路,就连现在乡镇间随处可见的水泥路也没有。行军打仗,少不得要翻山越岭,渡江过河;在这等情况下,夏侯渊能日行约一百七十里,堪称奇迹!
别的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