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开艘航母去抗日 >

第172章

开艘航母去抗日-第172章

小说: 开艘航母去抗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凯笑道:“您应该知道探地雷达最初出现的目的:一个是探测地下坑道等军事设施;还有一个,就是星际探测,用雷达探测未知星球表面的情况。”

林远笑道:“怎么听起来像科幻小说呢?”

李凯笑道:“真正的技术往往比科幻更精彩,我们用的探地雷达的技术,是从火星工程来的。”

林远心想:“火星工程?我都没有听说过,李凯只是一个上尉连长,他是怎么听说过的。”于是林远问道:“你是怎么听说这些的?”

李凯面露愧色,说道:“上次总装备部派专家组来指导我们使用这型雷达,专家组里有个年轻的工程师,也喜欢玩游戏,我们玩爽了,他就把这些东西一股脑儿和我说了,火星工程是一个庞大的计划,近期目的是登陆火星。”

“由于火星外面也有大气层,而且火星上经常有沙尘暴,所以光学探测手段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必须采用雷达探测,为火星登陆车寻找登陆场,还对两极进行探测,确定火星上是不是有冰盖存在。”

“您想啊,火星距离地球两亿公里,要飞那么远的话,上面的雷达系统重量就要压的很低,所以这型雷达的发射机采用了最先进的技术,尽管体积很小,可是发射功率却很大,这就是我们这型雷达的技术来源。”

李凯还意犹未尽,说道:“咱们国家远期的目标是建立火星基地,甚至采用更先进的技术改变火星大气层性质,把它变成第二个地球。”

林远点点头,说道:“很好,听你的意思,我们的这型雷达足以发现地下的石油资源了?”

李凯说道:“当然,由于不同物质的介电常数不同,所以对电磁波的反射折射效果也不尽相同,根据这个我们就能够知道哪里有石油,不过石油都是藏在地下一千米左右,所以探测精度可能不会太高。”

林远说道:“精度能有多少?”

李凯回答说:“能够知道地下三十米乘三十米地区的情况,再精确就不可能了。”

林远说道:“足够了,你们先把辽河下游一带的石油储藏情况探测一下,剩下的事情就交给我来解决。”

在随后的几天里,北京舰上出动飞机,使用探地雷达对辽河下游地区进行了测绘,一块油田,并不是随便在什么地方钻井都会出油的,石油是流体,在地下也会流动,所以会在某些特殊的地形条件下堆积,探地雷达就是要把这些地方定位出来。

林远随后返回工业区,打算组织人员和设备进行石油开采,中国古代的钻井技术还是比较先进的,在1820年前后,钻井深度就能够达到一千米,不过这些技术采用畜力为能源,所以钻井速度很慢,打一口一千米的深井竟然要花上半年的时间,这显然是林远无法接受的。

林远于是想到,通过自己现有的力量来设计钻井技术,可是没有石油开采领域的专家,尽管北京舰上有一些技术资料,可是并没有图纸和工艺说明,就算有这些东西其实也不够用,对于机械领域来说,如果你没有相关经验,就算是给你全套的图纸和工艺,你生产出来的东西还是达不到原来的水平。

林远翻看着手中的资料,拟定了一份专家的名单。

等到专家们被林远请到工业区的时候,他们还都是一头雾水,心想:“自己的专业和石油开采相差甚远,为什么要把自己请来呢?”

首先发问的是导弹专家高宁海,他问道:“导弹和石油开采有什么关系吗?”

材料专家苏争鸣也问道:“我的专业方向侧重于非金属材料,而石油开采中需要用的,不都是金属材料吗?”

气体动力学专家周华新对苏争鸣说道:“辩证法的观点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也许你们的学科和石油开采的确有一些联系。”

苏争鸣笑道:“老周啊,你别光讲这些大道理,那我问你,你的专业和石油开采有什么联系?”

林远打断了大家的议论,笑道:“请大家不要着急,这些疑问,我会给大家慢慢解答的。”

林远打开投影仪,一幅巨大的地层剖面图展示在墙上,林远指着最下面的黑色区域说道:“这些黑色,就代表石油所在的位置,它上面,就是各种岩石,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从地面上,把这些岩石击穿,让石油从地下出来。”

苏争鸣问道:“当我们把钻到油层之后,这里油层的压力,足够把石油从地下压出来吗?”

林远说道:“这个需要我们在打下钻井之后再进行分析,不过根据历史资料,这些石油所在地层的压力,足够把石油从地下一千米左右的地方压到地面上来,也就是说,我们打成的井都会是自喷井,这些井不需要复杂的加压提取石油技术。”

大家都面露喜色,如果是自喷井,技术难度就小了不少,林远首先看向导弹专家高宁海,说道:“高老,如果我没有记错,您曾经主持过歼25钻地导弹的研究吧?”

高宁海说道:“是的,那就是在一年前,当我们装备了航空母舰之后,就具备了对美日等国家本土的打击能力,为了攻击对方的地下机库,地下指挥所等机构,空军装备研究院组织我们进行了钻地导弹的研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现在这型导弹已经装备在了北京舰上。”

高宁海说到这里,面色一变,说道:“你不会是想用钻地导弹把地层炸开吧?”

林远不置可否,说道:“您给我们介绍一下这型钻地导弹吧。”

高宁海说道:“钻地导弹尽管名称听起来新颖,可是可以划归到已有的导弹大类中,它就是采用串联战斗部的导弹,串联战斗部大家都很熟悉了,比如说前一阵子我们用来打日本军舰的红箭10K,就用的串联战斗部。”

“别的导弹对付的目标,很多都有装甲,比如说坦克,军舰等等,所以初级战斗部一般采用金属射流破甲的方式,而钻地导弹对付的是混凝土工事,所以初级战斗部采用了侵彻的方式,因此,导弹采用了一些特别的设计,比如,弹头采用高强度材料,所以导弹能够侵彻进入混凝土,为了防止炸药在碰撞过程中提前爆炸,所以在弹头和炸药之间加装惰性材料。”

林远问道:“那这种导弹能把地层炸开吗?”

高宁海想了想,说道:“这个我也需要考虑一下,毕竟是一千米的深度,敌人的地下坑道可没有这么深。”

林远说道:“其实,我需要您做的东西,比这个简单多了。”

第337章俄军反扑

高宁海听了这话,不由得一愣,问道:“什么是比这个简单的事情?”

林远说道:“导弹设计的第一步,就是分析目标特性,钻地导弹的目标,正是地面的岩石,这和我们钻井设备需要对付的目标是一样的!所以,我希望您能把分析岩石力学性质的经验,应用到钻头的设计中去。”

高宁海点头说道:“我明白了,不管是用导弹侵彻还是钻头掘进,都是对岩石的破坏,从材料力学理论上来讲是相同的,该怎么设计钻头,我差不多想到了。”

林远说道:“钻头的材料,硬度必须很高,我们的发电设备已经在筹备了,等到电弧炼钢炉开始运行,我们就能够生产出高硬度的锰钢,那时,我们的钻头材料就有了。”

林远说道:“大家肯定都想到了,当我们的钻头把地下的岩石粉碎之后,会形成大量碎屑,它们会挡在钻头前面,阻止钻头的前进,所以……”

说到这里,林远转头看向苏争鸣,笑道:“苏老,您的专业就该上场了。”

苏争鸣一愣,说道:“这和我的专业有什么关系?”

林远说道:“钻头后面的杆是空的,钻头上面有小孔,我们需要把泥浆从加入杆中,在钻头下钻的过程中,泥浆就从钻头上面的小孔喷出去,这些泥浆就会带着碎屑从钻杆和石壁之间出来,我们的钻头就能够继续下钻。”

林远接着说道:“这些泥浆可不是随意做出来的,它需要有很好的粘性,这样才能把碎屑从下面带上来,这可是非金属材料的范畴啊。”

苏争鸣想了想,说道:“只要我知道碎屑的组成物质,制造这样的泥浆没有太大的难度。”

林远又看向周华新,说道:“周老,下面就该您上场了,你需要为这些泥浆设计加压系统,它们要进入几百米深的地下,再返回地面上来,所以需要的压力一定不小。”

周华新说道:“我们可以用空气来推动它们,这样的空气喷嘴设计没什么难度,不过,我们需要动力,现有的电动机设备,恐怕不足以完成这个任务。”林远说道:“廖明院士正在改装涡扇…30发动机,我让他多改装一台,专门给您使用,您只需要设计空气喷嘴就行了。”

周华新笑道:“有了涡扇…30的帮忙,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林远笑道:“那好,材料方面由刘老负责,希望大家尽快完成设计。”一切准备妥当之后,林远命令部队把辽河油田方圆十平方公里的土地封锁了起来,成立了石油工业区,不过由于此时石油工业在世界上还处于婴儿期,所以林远并不想让太多的人知道,于是就对外宣称这个工业区是古生物研究中心。林远把石油工业的事情安排妥当,终于松了一口气,自此,电力,石油,钢铁冶金已经初步建立起来,再加上从琉球搬来的无机化工厂,算是为建立现代工业体系打好基础了。

就在林远筹划下一步的发展时,一个师爷送来了一份文书,翻看一看,上面写道:“松花江下流普降暴雨,三姓城和拉哈苏苏之间的河水暴涨,河水漫出了河道,淹没了大片土地。”

林远见到是洪水泛滥,也没有担心,问道:“造成人员伤亡了吗?”

师爷说道:“大人请放宽心,这一带都是荒地,没有百姓居住,故此也不会有人伤亡。”

林远心想:“这么好的耕地,就这样白白地荒废着,实在是太可惜了。”突然,一个可怕的念头冒了出来,林远对师爷说道:“我要出去一段时间,无论是谁来找我,都说我病了,概不见客!知道了吗?”

师爷唯唯诺诺地答应了,林远急忙带人赶往三姓城,林远之所以走得如此匆忙,是因为他想到:俄国人很有可能借这个机会反扑拉哈苏苏!

俄国人虽然在吉林和黑龙江两省被林远指挥部队打得一败涂地,可是他们还是占据了山地的关键据点,其中完达山要塞群就在拉哈苏苏的侧后面,如果那里的俄军出动,很有可能切断拉哈苏苏与三姓城之间的联系。

拉哈苏苏与俄国人的哈巴罗夫斯克只有一江之隔,俄国人在哈巴罗夫斯克囤积了重兵,随时准备反攻,而且俄国人反攻拉哈苏苏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这座城池是林远在和俄国人谈判期间,命令部队偷袭攻占的,俄国人一直憋着一口恶气!

俄国人之所以不敢轻易反攻,是因为在三姓城,驻扎着强大的内河舰队,这支舰队因地取名,称为松花江舰队,在原有的四艘俄国人炮艇的基础上,万凌带领吉林机器局的工匠们又新建造了十二艘炮艇,这些炮艇上装备着缴获的俄军75毫米速射炮,火力不容小觑,一但拉哈苏苏有事,松花江舰队可以顺流而下,进可攻,退可守。

松花江从拉哈苏苏的南面流过去,然后向东北方向转弯,向北注入黑龙江,这样一来,不管是完达山要塞的俄军还是哈巴罗夫斯克的俄军,想要进攻拉哈苏苏,都要过松花江舰队这一关。

可是这场暴雨,让松花江舰队无法支援拉哈苏苏!

此时的三姓城已经成了对抗俄军的核心,松花江舰队和第一师第二旅就驻扎在这里,林远一到三姓城,就联系驻守拉哈苏苏的第一师第二旅一营,营长是海军陆战队的一名班长,名叫张耀。

张耀一听是林远,连忙汇报说道:“昨天,我们在南郊发现了一支十二个人的俄军小股侦察部队,我们没有理会!”

林远刚要说话,只听见张耀那边传来了焦急的呼喊声:“营长,城南五公里的地方,发现大批俄军,人数在三千以上!”

林远一听,连忙命令道:“你们立刻准备撤回三姓城!放弃拉哈苏苏!”张耀一听,惊讶地说道:“舰长,虽然我们打下拉哈苏苏没有费太大的劲儿,可是就这么放弃了,是不是太可惜了?”

林远说道:“没什么可惜的,你想,打敌人的时候,是把拳头先收回来,再打出去有力,还是直挺挺地打出去有力?”

张耀说道:“当然是先收回来有力,可是……”

林远说道:“我让你们撤退,就是要把拳头收回来!”

张耀说道:“不能撤啊!城中有三万多老百姓呢!老毛子攻破了城,这些老百姓不都完了吗!”

林远也没有想到这一点,他知道要是死守的话,这一个五百多人的营在没有支援的情况下,很可能全军覆没,要是撤退的话,城中三万多百姓就会被老毛子屠杀殆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