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御全球-第2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在罗马的德国盖世太保也密切地监视着墨索里尼的一举一动,墨索里尼的住宿地和行程也被盖世太保清楚地掌握着。
1941年6月10日晚上,意大利又发生了一件震惊世界的大事,一个师的意大利党卫军包围意大利首相府,随即用坦克炮狂轰滥炸,意大利首相墨索里尼如同老鼠一样地逃窜出来,然后被机枪打成筛子。
另外两个意大利党卫军师立即控制整个意大利首都罗马,紧接着意大利国王埃曼努尔三世在德国柏林通过广播细数墨索里尼的罪过,并声称处决墨索里尼的他的命令。
还在世人没有明白是怎么回事情的时候,意大利国王埃曼努尔三世宣布亲政,意大利的一切权利被收归国王,首相负责制被即刻废除。
隆美尔随即通过广播向全世界表明,意大利是德国最坚定的盟友,墨索里尼这个鼠首两端的小人,绝对破坏不了两国如同钢铁一般坚固的同盟关系。
接着隆美尔的话锋一转,意大利将获得利比亚三处大型油田的开采权,这三处油田所出产的石油,全部归意大利所有,德国还会为提供一切的技术支持和帮助。
意大利人民这下满意了,德国在利比亚才两处大型油田,而德国每天就可以从利比亚开采一百多万桶石油,那意大利的三处油田,今后开采的石油岂不是更多了。
墨索里尼的尸体被倒吊在罗马广场上供人参观,当然也包括世界各国的记者,墨索里尼的凄惨下场,被世界各国的记者发往世界各大报刊。
且来听听隆美尔在世界隔火粉丝的话:
“****的墨索里尼,伟大的隆美尔元首也是你能背叛的。”
“看看,这就是背叛伟大的隆美尔元首的下场。”
“就凭墨索里尼那猪头,是谁给他那个背叛的胆子,真是不自量力。”
“哎,这就是背叛隆美尔元首的下场,真是活该。”
“这墨索里尼被倒挂金钩啊!”
英美两国的领袖可不是这样看的,墨索里尼被隆美尔闪电般处死,而且名正言顺,让意大利人无话可说,让世界无话可说,所有人都在为隆美尔的政治手腕感叹。
且说美国总统罗斯福这个瘸子,那是气得在自己的办公转圈,并且还在对墨索里尼咒骂不止:
“狗娘养的墨索里尼,这就是你鼠首两端的下场,如果你果断地退出钢铁同盟,并且闪电般加入大西洋同盟,隆美尔那杂种还敢对你动手吗?
德国此时百分之七十的主力在苏联境内鏖战,隆美尔那杂种绝对不敢冒着和美国开展的风险对你动手。
现在好了,一切都结束了,就是因为你墨索里尼的优柔寡断,让美国没有任何的借口参与意大利事件。
墨索里尼,你这狗娘养的,你真他妈是白死了……****的,活该啊!没有人会同情你,也没有人会为你说一句公道话。”
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得知墨索里尼被闪电般处死之后,只是良久地沉默:
“墨索里尼的性格决定了他的命运,这怪不得别人,本来我还想着重返地中海呢!现在这个美好的愿望又落空了。
抛开别的说,我认为没有人能比隆美尔处理得更加完美了,隆美尔处死墨索里尼一切都在转瞬之间完成了,就凭这一,隆美尔就是一个完美值得尊敬的对手,看来咱们今后不要盲目乐观的好,隆美尔绝对不是一个好相与的人,他的军事和政治能力,都出类拔萃。”
世界各国的报刊也开始评隆美尔元首处理墨索里尼的得失,这些报刊分析可就细致得多了,当然也有很多细节部分是这些报刊添盐加醋的文学艺术加工。
反正全世界的报刊,都一致认为,隆美尔在处理墨索里尼事件上——干净利落,而且滴水不漏。
一句话总结:隆美尔元首处理得完美无缺。
……
【窗外下着蒙蒙细雨,滴滴的小雨,好像伴奏着一支小舞曲,而我浑身冷汗淋漓,头昏脑胀之余,却对窗外的美丽无动于衷。】
感谢天策战将的1000起币打赏,也感谢那些给落叶投月票,推荐和打赏的兄弟,落叶拜谢。
第406章 初现大纵深防御
墨索里尼被处死之后,他的长枪党也被国王埃曼努尔三世下令解散,行政权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落在了国王埃曼努尔三世的手中,这是隆美尔元首给他的承诺。
而意大利的军权落在隆美尔元首的学生,爱德华将军的手上,爱德华将军被意大利国王埃曼努尔三世任命为意大利武装部队总司令。
爱德华这个隆美尔元首的狂热崇拜者,在隆美尔元首的授意下,开始整编意大利军队,不适合或者不愿意当兵的人,都被爱德华放回了家,爱德华也不想要一只毫无战斗力的意大利军队。
意大利共有一百八十多万军队,包括海军和空军在内,当爱德华开始整军之后,很多意大利士兵就要求退役,爱德华有言在先,当兵完全是自愿,他毫不犹豫地让那些不想当兵的意大利士兵退役,并且发他们一笔不错的退伍费。
当然爱德华的招兵工作也同时展开,浪漫的意大利中也有好战分子,爱德华的招兵工作基本顺利,一个月之后,意大利退役人数达到了恐怖的一百万人,招收的兵员只有四十五万,意大利的总兵力因此减少到一百二十五万。
意大利党卫军的三个师,随即被分散到意大利军队之中去展开训练,爱德华的整军效果如何,还需要等到几个月之后,等意大利的军队到了苏联战场才知道结果。
墨索里尼就这样隆美尔处理掉了,德国给意大利的三处油田,也如约履行,墨索里尼的狂妄无知,让历史再一次出现了意料之外的变化。
……
彼得罗夫斯克,是从乌克兰进入苏联的桥头堡,直走三百公里就是斯大林格勒,斯大林格勒是苏联最重要的铁路节点,从远东地区来的列车就是从这里到莫斯科。
美国西部送来的援助,就是走的这条铁路,另外从巴库油田来的石油,也是经过斯大林格勒到莫斯科。
斯大林格勒的重要性,差不多关系了苏联的生死存亡,如此重要的城市,守卫力量也是空前的。
根据情报,斯大林为了保住这个重要的城市,把从远东抽调来的军队,大部分部署在斯大林格勒,从而使斯大林格勒兵力达到了六十五万。
苏联的远东方面军有一百多万,这些军队在大清洗的时候,并没有受到多大的冲击,因为苏联远东方面军需要面对日本的威胁,所以斯大林也不敢在远东方面军搞大规模清洗。
斯大林的无意之举,从而让苏联有了最能打的一个方面军,那就是苏联远东方面军,朱可夫就是带着远东方面军,在诺门坎把几十万日军打得满地找牙。
斯大林抽调百万远东方面的部队参战,只有三十五万部署在莫斯科,其余六十五万就部署在斯大林格勒,可见斯大林对斯大林格勒的重视程度。
隆美尔元首当然不会在犯历史上的错误,德国绝对不能分兵去攻击有重兵防御的斯大林格勒,那绝对是找死的行为。
要截断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之间的铁路联系,德国南方集团军情只需要攻击前进到莫斯科与斯大林格勒之间即可,德国如果不想巴库的石油,完全没有必要强攻有重兵防御的坚城,那为不智。
所以南方集团军群的进攻路线就是彼得罗夫斯克——哈尔科夫——卡梅申——莫斯科。
卡梅申就是从斯大林格勒到莫斯科之间的一个小城,距离莫斯科三百五十公里,距离斯大林格勒两百四十公里。
只要德军占领该城,远东到莫斯科的铁路就会被截断,巴库油田到莫斯科的铁路同样也会被截断,而攻占没有多少防御力量的卡梅申,显然要比攻占斯大林格勒容易得多,付出的代价也要少得多,但效果却一样。
古德里安现在手头就三十多万德国正规部队,其余部队要么有别的任务,要么在乌克兰西部一带清剿苏军残余部队,而防守彼得罗夫斯克的苏军正规军就有三十多万,民兵不知道有多少。
古德里安就想不通,为什么苏军的部队就像雨后的竹笋,被歼灭一批,就立即冒出来一批,其实这就是专%政的好处——可以随时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
东线总指挥部能提供给古德里安的军事情报十分有限,只有一些航拍的一些照片。从相片分析,苏联军队放弃了彼得罗夫斯克大部分外围阵地,他们把主要兵力集中的彼得罗夫斯克周围。
从航拍的照片分析,苏军在彼得罗夫斯克布置了几道防线,每到防线都独成体系,其中遍布各种反坦克壕沟,每隔一段距离还有炮兵阵地。
整个防线的纵深很深,火力配备也十分恰当,阵地上到现在为止,还有很多人在修建各种各样的防御工事。
根据这些最新的情况,古德里安连忙给曼施坦因发了封电报,说明了苏联彼得罗夫斯克地区的真实现状。到不是古德里安胆子小,不敢攻击彼得罗夫斯克的苏军,而是古德里安怕自己一旦无法突破苏联巨大纵深的防御阵地,而影响到整个巴巴罗莎的整体战略计划。
曼施坦因接到电报,也感到情况紧急,连忙给隆美尔元首发了紧急电文:
“隆美尔元首,我想我们遇见麻烦了,苏联人发明了一个专门克制我们闪电战的战术,名叫大纵深战略,你快来看看。”
隆美尔刚把墨索里尼的事情处理完毕,还没有来得及松口气,曼施坦因的紧急电文就到了。
对于苏军初次出现的大纵深防御,隆美尔觉得无论自己手中有多么紧迫的事情,也必须在第一时间赶过去,然后用摧枯拉朽的凌厉攻势,摧毁苏军的大纵深防御,从而让苏军对这种防御理论产生怀疑。
在隆美尔离开柏林之前,他还处理了一件事情,他下令保卢斯元帅率领德军一个装甲师两个机械化步兵师,从海路进攻耶路撒冷,然后帮犹太人建国。
现在整个非洲军团就是保卢斯元帅在负责,凭他的能力,守住北非毫无压力,帮着欺负下中东的土著也绝对没有问题。
保卢斯在历史上被苏军在斯大林格勒城下抓了俘虏,那不是他的能力问题,而是大势所趋,德国因为分兵而成了强弩之末,保卢斯也是无力回天。
搅乱中东的计划,就这样由德国保卢斯元帅悄悄开始了,随同保卢斯一起出征的还有犹太人提供的五百多艘各种船只,美国人提供的十几艘护卫舰,另外还有五多万犹太军队。
……
【落叶想兄弟们求下月票,推荐。】
第407章 大纵深防御也有缺点
隆美尔一听苏联人居然发明了最新的战术,连忙丢下自己手头的工作,乘直升机跑到古德里安南方集团军群指挥所。
对于苏联的大纵深防御理论,隆美尔实在太清楚了,德国的闪电战就是在苏联的大纵深防御上折戟沉沙的。
大纵深作战的思想,最早是由苏联军事理论家图哈切夫斯基、特里安达菲洛夫、叶戈罗夫等人在20年代首先提出来的。他们在自己的军事著作中对大纵深作战的理论原则进行了初步的论述。
但是由于斯大林的大清洗政策,使这一战术被迫中断,现在这种战术又被苏联人重视起来,开始运用到保卫彼得罗夫斯克的战役中。
大纵深战略,他包括两种战术,第一就是大纵深进攻和大纵深弹性防御。
按照苏联人的大纵深进攻战术,简单地说就是在前线敌人的薄弱环节集中尽量多的人和火炮,然后以压倒性的进攻撕开一个或数个口子。
接着就是快速装甲集群切入,步兵师完成占领并向两边扩展撕开更大的口子,快速装甲集群则一直向纵深突进彻底破坏敌人的后勤与防御纵深。
而大纵深防御战术其实就是国土弹性防御的一个变种,并不追求御敌于国门之外的边境一线防御,建立多梯次多线的防御纵深。
并利用炮灰部队吸收消耗敌人的进攻力量,接着集中尽量多的预备队,尽量多的快速装甲集群,进行防守反击。历史上斯大林格勒战役和库尔斯克战役就是这种战术的杰作。
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御,苏联人的大纵深战术都强调预留足够多的预备队,并在最关键的时刻使用这些部队,要吗是被战线突破后用来堵口子,打反突击。
要吗是敌人攻势衰竭后用来打反击战,歼灭战。另外苏联人极端强调火力,总是在进攻正面集中尽可能多的火力,当时一个苏联步兵师一般只负责一公里的正面进攻或防御。
并且在进攻与防御中往往会集中一个炮兵旅甚至炮兵师的火力进行火力支援。这种炮火密度是极其恐怖的。从上面的这些战例来说,似乎这种战术是非常有效而且实用的战术。
与其说这种战术是苏联人的创造性发明,不如说是苏联人对现实的一种妥协——苏联人的坦克虽然多,但是远不到可以随便挥霍的地步,于是步兵就成了牺牲品。
无论是防御战中抵抗敌人的进攻还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