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一世之尊 >

第994章

一世之尊-第994章

小说: 一世之尊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根据记忆,谭平知道正好有一处遗留适合外景阶段,得尽快打开,取出内里之物,免得夜深梦长,像真武那样便宜了其他人,更为重要的是,他畏惧卷入彼岸漩涡,想藉此远远遁开,先静观其变。

见谭平未曾想过带走黄粱枕,夏秀等人不疑有他,又是感激又是难舍,相送他到了长门岛的传送殿。

站在传送殿内,看着光芒腾起,谭平心思浮动,脑海内回想起一件事情。

得到真武遗留权柄以完满本身时,自己还藉此获得了一道黑帝遗留的消息,在茫茫混沌当中,某个隐秘之点,藏着道尊超脱后留下的道场!

作为道尊童子,真武大帝是唯一知晓这道场所在的生灵,打算登临彼岸后开启,以尽快成就道果雏形,可惜,准备得再充足,依旧未能迈过苦海之限,最终将便宜自己。

道尊遗府……谭平默念着这四个字,身影消失于了传送阵内。

…………

极北之地,万古冰冻,暴风雨肆掠于半空,隐约能见笼罩在朦胧雾气里的冰雪宫殿,昔日魔君埋葬自身“七窍冰魄心”的地方。

重重禁制之内,层层宫殿完好,不见半点损坏,满是酷寒死寂,像是从未有人踏足进来过。

这是中古诸圣的时代!

一点黑芒扭曲如同魔蛇,似虚似幻,流星赶月般穿透了所有的阻拦,来到了冰雪仙宫核心处,来到那具古老斑驳的青铜棺柩前。

黑芒映照之下,青铜棺柩突地透明,像是归于了幻想,露出了里面那颗生有七窍的黑色心脏!

直到此时,妖异邪恶,仿佛胎中之人的七窍魔心才猛地惊醒,具现出无量无边之净土与万佛大阵,但依旧难阻那点黑芒,被它贯入了其中一处窍穴。

一切归于平静,青铜古棺重新“合拢”,冰雪仙宫内又再次酷寒死寂。

当前节点,九幽之内,魔君正吐纳着天地初生时的浊气,忽地浑身一震,心海内多了新的记忆。

若非他早就造化有成,如今更是伪彼岸,甚至无法分辨出这记忆是此时才突然产生,“来自过去”的突然产生!

记忆内,一点黑芒幻化成了一尊笼罩心灵世界的漆黑身躯,九头二十六面,尽显忿怒、嫉妒、嗜血等不同的负面情绪,脚踏黑色莲花,长有二十四臂,握着白骨念珠、人皮木鱼等魔道宝物,整体失去了比例,混乱而狰狞,大恐怖,大毁灭,大沉沦,大疯狂,正是魔佛的真身!

这逆佛魔身额头,红黑色逆向万字符缓缓转动,声音仿佛能拨动任何生灵的心弦:

“你失去了魔皇爪,又无强援在外,留于时光长河的过去历史是你最大的弱点,若非其他彼岸暂时无暇理你,早就让你灰飞烟灭了。”

“时值末劫,纪元将终,正是我等邪魔恶神之力大盛时,哪怕因着苏孟,我有所衰减,亦能接近巅峰,你想一直躲在九幽苟延残喘,等待着结局,不试图搏一搏彼岸?”

“只要你肯投效于我,为我办事,我将庇佑你的过去,助你夺回魔皇爪,共同掀起末世之劫!”

……

时过万年,言犹在耳,魔君双眸暗火闪动,神情出现了几分扭曲。

到了这个地步,已非上古末年的状况,那时人皇与妖圣争锋,自己又有魔皇爪在手,于夹缝里勉强存活并发展,可寻觅机会证无上魔道,如今彼岸归位,高高在上,背后没有依托,光靠九幽,根本无望挣脱苦海。

他深吸了口气,花白的头发与漆黑的长须齐齐扬起,像在对着某个恐怖的存在屈服。

…………

无穷高处,一枚定海珠化作了昆仑界,群山朝拜的峰顶氤氲遍地,笼罩着被三十六口古井环绕的古老玉虚宫。

何暮正在自身静室修炼,耳畔忽地传来师父孟奇的声音。

他猛然站起,恭声道:“谨遵老师法旨。”

说完,他缩地成寸,穿过殿阁,来到了那口昆仑古钟前,拿着钟锤,狠狠敲响。

当!

钟声回荡诸天,传遍了万界,响在每一位玉虚门下心里。

封神世界内,齐桓公小白先是一愣,旋即露出激动感怀的神情,想不到自家还有听见玉虚钟声的一日!

这与针对大能大神通者的召集有所不同,所有玉虚门下皆能得闻,代表着另外一层意思:

时隔万古,玉虚宫重新开讲!

齐桓公整了整衣冠,纵身一跃,遁出了天地间,来到了昆仑界,一步一步登临玉虚宫。

当!

西游世界里,天柱山中,不死妖神微微侧头,状似倾听,嘴唇翕动许久,终于站了起来,吐出长长的浊气。

当!

钟声响彻九华山、七海二十八界、星空仙域等地方,凡有能力遁往无穷高处的玉虚门下皆是莫名悸动。

玉虚宫外,三十六口古井异光升腾,大门敞开,直通玉清殿,何暮作为当代元始天尊孟奇的首徒,等待于门边,迎接着一位位同门。

广成天尊、文殊广法天尊、赤精子、道行仙尊、玉鼎真人等上仙一一进入,各找蒲团坐下,其余新晋传说跟随而至。

少顷,何暮看到了熟悉的脸孔,微笑迎了上去:

“于师弟,齐师妹,你们夫妇真个逍遥,遨游星海,探索万界,让人羡慕啊。”

于半山与齐锦绣在自家师父身藏九幽时一直苦修不辍,前者比方华吟还早几年证得法身,后者也在孟奇登临彼岸不久位列仙班,如今闲来无事,夫妻恩爱,携手游历古老星空和各具特色的万界宇宙。

“老师成就彼岸,我等心愿得偿,自然要放松一下,等此番游历结束,便可以考虑留下后裔的事情了。”于半山已觉醒了过去多世记忆,要弥补这缺憾。

提及此事,齐锦绣察觉到何暮眼里一闪而过的落寞,悄然拉了拉于半山,转移了话题道:“我们先前遇到了孙师弟,他纵横海外仙界,打下了赫赫名声,实力与境界都已经追上师妹我了。”

三位同门寒暄了一阵,等到方华吟与孙武齐至,才进入玉清殿,各找位置坐下,徒留何暮继续迎客。

玉清殿看似不大,可各家各脉的弟子齐聚竟也不显拥挤,过了一刻钟,何暮见除了清源妙道真君暂时不能离开九幽外,该来的已经来齐,正待回殿等待老师开讲,却发现一道黑光遁来,显出了浑身被漆黑长袍笼罩的道人。

“敢问阁下是?”何暮疑惑问道。

黑袍道人沉吟了下道:“天柱山不死妖神。”

祂也是玉虚门下?何暮满心不解,但自家师父并无别的传音,也就顺水推舟请不死妖神入内。

一道道目光从前排望来,审视着这位身份难明的妖神。

就在这个时候,玉清殿前方,玄黄之光亮起,穿着深色道袍,头戴古老道冠的孟奇出现于莲台,脑后一轮明净完满的圆光仿佛蕴藏着所有道理所有可能,照亮了诸天,修炼不同印法的玉虚门下似乎皆能从此有所感悟,

孟奇左手托着三宝如意,看着下方众位道者,微微一笑道:

“修行之事,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时值终末,更需用心,以求一线生机。”

“玉虚宫今日重开,初一十五讲道。”

闻言,殿内一位位玉虚门下齐齐拱手行礼:

“多谢掌教天尊!”

'正文 第十一章 领旨下界'

玉清殿内,重归安静,孟奇手持三宝如意,开口说起混沌无极之玄妙,时空结构的至繁至简,这都是他苦修多年,凝成了虚幻道果的体悟,当真字字珠玑,言出法随,一时之间,四周尽是昏暗,一盏盏金灯凭空凸显,仿佛乱坠的天花,将一切衬托得如梦似幻。

而前来听讲的玉虚门下因各自修为不同,或如痴如醉,或若有所思,境界越高,越是沉迷。

哪吒靠着混沌青莲子孕育的法体和本身天赋才身成造化,更擅长神通与战斗,对道之本源领悟相对不足,此时看着广成师伯、赤精子师伯等听得或脸露微笑,或神情激动,竟有些不解,自己虽然也从掌教师叔的讲述里得到了一定收获,迫切想尝试于自身武道,但哪会如此失态?

就在这时,一盏金灯恰好从祂眼前落下,灯火摇曳,仿佛蕴藏着至玄至妙至幽微的一点,凝神看去,会发生那里有着因与果、善与恶、前与后、过去与未来……似乎天地间所有的道理所有的描述都聚集在了这里,越想看得分明,越是觉得无穷无尽,到了最后,竟出现了幻觉,那一点越变越多,连成了线条,线条构成平面,平面叠成世界,然后贯通了时光,越是往后衍变,越是难以用言语来形容,而最终又汇成了虚空时光等所有要素蜷缩在一起的点,就像从来未曾改变……

哪吒看着这一幕,深陷了进去,只觉传说、造化、彼岸等境界也完完整整囊括在内,祂眼睛都不眨一下,以免错过了任何一处细节,脑海里念头自行运转,想复刻类似的衍化。

突然,金灯落地,熄灭消散,所有的玄奥所有的微妙戛然而止,哪吒忍不住伸手去捞,可却落到了空处,心底顿时怅然若失。

祂猛地打了个机灵,从这种状态里回神,愕然于自身刚才的失态:

“难道我也像广成师伯祂们一样如痴如醉了?”

这个时候,孟奇已停止了讲道,微微颔首道:

“贪多亦滥,今日便讲到这里。”

不等广成子、文殊广法天尊等发出惋惜的感叹,他继续说道:

“慈航师姐。”

慈航?观音?广成子等金仙仿佛明悟了什么,目光齐齐投向了不死妖神!

不死妖神在三代四代五代等后辈弟子的疑惑不解眼神里缓缓站起,拱手行礼:

“掌教天尊有何吩咐?”

祂承认自身是封神前的慈航道人,封神后大放异彩的观音菩萨?齐桓公又感震惊又觉理所当然,只是祂从灵山逃出生天后,为何不回转西方极乐世界,要困居天柱山?

孟奇语气和煦道:

“纪元将终,末日来临,众生有苦,如坠九幽,慈航师姐可曾忘了昔日救苦救难之愿?”

不死妖神沉默了一下,庄重道:“此番心愿,时时铭记在心。”

端坐莲台的孟奇点了点头:

“那就下界救苦救难吧。”

说话声中,他随手一指,不死妖神身上便腾起阵阵黑雾,似浓重死意,似堕落魔气,两者纠缠出近乎清晰的道纹,但又迅速扩散,归于最初的无。

黑雾一消,不死妖神体内便迸发无量金光,四周有诵经声、祈祷声、赞颂声回荡,将玉清殿染上了几分清净几分慈悲。

金光收敛,不死妖神已恢复白衣大士之相,感激又肃穆地行礼道:

“领掌教天尊法旨。”

祂又对广成子等师兄弟颔了颔首,转身走出玉清殿,离开玉虚宫,化作一道清光,直入下界。

广成子看着观音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这么多年,祂也不容易啊……”

…………

领了法旨,遁出了昆仑界,慈航道人俯视了一番今朝大千气象,略作沉吟便降临入地上佛国内的水月庵道场。

——大周覆灭后,作为极乐净土大菩萨的传承,水月庵毫无疑问融入了地上佛国。

水月庵内,当代庵主慈真面对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的淡金神像结跏趺坐,笃笃笃敲着木鱼,她秉承代代庵主的心愿,终于在前些年证道法身。

笃笃笃,慈真耳畔忽地响起庄严又空灵的禅唱声,鼻端钻入了丝丝清新异香。

她心头一动,睁眼看去,只见摆放在菩萨雕像前的羊脂玉净瓶泛起了柔和毫光,内里长着抽枝长叶的杨柳枝愈发清新欲滴,超然物外。

点点琉璃金光凭空坠下,那尊淡金色的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之像陡然褪去了呆板与死寂,焕发了生机,明亮了色泽,睁开了眼睛,怜悯又慈悲。

庵主慈真已然明白当前状况,双手合十,低声诵念:

“南无大慈大悲观自在菩萨,弟子恭迎祖师降临。”

慈航道人庄严开口:

“末劫之世,凡心怀慈悲者,必当行于世间。”

祂一边让慈真召集水月庵弟子,一边以应身法显化于地上佛国与真空家乡的边境,以体察众生之苦,明了自身应为。

…………

地上佛国边境,处处皆能看见佛刹,地里庄稼自行生长,季季都有丰收,百姓安居乐业,常含笑意,人人读佛经,个个怀慈悲,时时勤修炼,好一番人间净土的景象,哪有苦难之色?

慈航道人应诵念观音菩萨之声显化为黑袍清秀的比丘尼,托着钵盂,敲响了一户人家的院门。

院门拉开,主人是位四十来岁的中年男子,脸上挂着慈和安宁的笑容道:

“这位师太可是前来化缘?”

“有劳居士了。”观音所化这比丘尼感激道。

中年男子接过钵盂,转身入内,乘满斋饭,沿途皆在诵念佛号,没有半点懈怠。

观音接过钵盂,微笑开口:“居士念佛竟如此虔诚。”

“谬赞谬赞。”中年男子谦虚笑道,“若我真像师太所言般虔诚,早就见到弥勒佛祖,获得果位,享受极乐,再不担心生老病死。”

“虔诚念一句佛号就能得享极乐,成就果位?”观音所化比丘尼微微皱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