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一世之尊 >

第368章

一世之尊-第368章

小说: 一世之尊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功!

震惊之后,周围之人皆目光灼热,跃跃欲试,“无字之碑”乃皇室秘宝,价值连城,从不让外人观摩,今日皇上真是大手笔啊,此次琼华宴必将铭记史册!

他们不再害怕丢了,输了没关系,只能感悟出点什么,说不得能受用一生!

见孟奇脸露欣喜,王载呵呵笑道:“小孟,有把握?准备下场?”

老是苏贤弟苏贤弟的叫,显得生疏,入京之后,王载就改变了称呼。

孟奇挺直背,咳嗽了一声:“众位皆欲尝试,某还是谦让一番,等待最后。”

“大人物”一般都是最后出场!

拿捏范儿之中,他将小弟自称改为了某。

“言之有理。”王载轻轻点头,也准备稍等片刻。

一块石碑从老皇帝手中飞出,落在高台下方,石质灰白,古朴陈旧,多有细细的裂纹,上面空无一字,连花纹都没,但感觉幽深如海,难见其底,确实是一件异宝!

“一人一盏茶。”老皇帝话音刚落,之前不敢下场的英才们纷纷离座,几有排队之势。

各大顶尖世家之人半是喜闻乐见半是微皱眉头,不明白皇帝为何突然如此大方。

…………

皇城之外,“斗姆元君”改换容貌,做青衣素裙打扮。

她身边是个面皮枯黄的男子。长相凶狠,宛若街头混混,正是清源妙道真君变化。

“广成确认顾小桑在皇宫内,罗教众人亦应如此。”清源妙道真君用秘法道。

斗姆元君目光幽深看着皇宫,低声问了一句:“该参加琼华宴的都去了吧?”

“是。我们要直接闯入吗?这件事越来越诡异了,说不得会遇上‘渡世法王’,还是谨慎一点好。”清源妙道真君皱了皱眉。

渡世法王,证得真空法体的罗教教主。

斗姆元君难得冷笑一声:“我们先等着,静观其变,若非之前遇过类似之事。还真不明白他们在弄什么玄虚……”

她似乎想起了什么,有了几分把握。

“类似之事?”清源妙道真君疑惑问道。

斗姆元君微微颔首:“几年前……”

…………

太阳高举,时近午后,一位位才俊在“无字之碑”前无功而返,皆未能悟出什么。也没有引动异象,让人怀疑那就是一块普普通通的石碑,所谓感悟,纯属骗人。

朝廷重臣不多,而且只能带一人赴宴,到了这个时候,没有感悟无字之碑的只得十来个人了。

王载端坐无字之碑前,闭目一盏茶。气息几次波动,但终究未有变化。

他起身行礼,长叹一声返回。对孟奇道:“愚兄虽饱读经史子集,自觉多有积累,浩然之气常于身合,但终究差了少许,没有自身所得,实在难有所悟。”

也就是说。至少得初步找到自身道路者才可以感悟?孟奇品出了王载话中的意思。

阮玉书抱琴坐于石碑前,无有所感。

崔辙横剑坐于石碑前。无有所感。

太子身边那位天人合一的和尚坐于石碑前,亦无所感。

这时。严冲掠出高台,仿佛踏着波浪,走到了无字之碑前,闭目端坐,横刀膝上。

孟奇收敛住心思,仔细观看,严冲天人合一圆满已久,打熬年份远远胜过自己,不知目前到了什么地步,有没有初步找到自身的道路……

白驹过隙,时光流逝,渐渐近于一盏茶,可石碑和周围还是毫无动静。

突然,半空虚响潮水之声,哗啦澎湃,深蓝渐显,幽深内敛,酝酿风暴,看得众人皆是讶异。

轰!

海潮爆发,刀光破浪,严冲腾空而起,徐徐落下,脸上半是感慨半是欣喜:“多谢圣上!”

“看来他之前距离初步找到道路只有一层纸了,这次感悟将省他至少一年功夫,日后纵使不能一步登天,亦不会相差太远……”孟奇感慨道。

他对严冲这种出身小门小派亦能走到如今地步之人颇为尊敬,因为需要付出的努力和心血更甚他人。

至于一步登天,乃稀少有事,即使初步找到了道路,也未必能行,不见何九也得靠气机牵引攀升,生死刺激来突破?

“严兄苦苦打磨,奔波求道,能有此悟,实属正常。”王载满脸钦佩。

见严冲有所感悟,之前境界没到,未能观无字之碑的晋王赵毅亲自下场,他已是靠着众生之力“天人合一”,然后打开了眉心玄关。

可惜,他还是没能有所感悟。

赵毅之后,太子下场,他已打开玄关一年多,快要内外交汇了。

坐于无字之碑前,太子面容祥和,脸含微笑,不多时,一朵朵金色莲花从地底钻出,徐徐盛放,石碑上光华流传,似有梵文。

“呼,半年之内,太子必晋升外景。”王载感叹道。

打开眉心玄关后,亦能调整内天地,初步确定道路,只是所能选择的道路非常有限,基本不能与自身完全锲和,毕竟玄关无悔。

孟奇看了看四周,发现还未下场之人有自己、赵恒、齐正言、樊长苗、玄真和白七姑。(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三百四十五章 感悟'

看见地涌金莲,碑现梵文,老皇帝脸色难以遏制地变沉,其余人等皆是又警惕又好笑。

可太子好像已经无欲无求,彻底放弃了对皇位的追求,神情依旧宁和,没有半点担心与畏惧,金色莲花渐渐转为玄黄,梵文时而清晰,时而模糊,变化不断,就连半步法身的司马石都难以分辨。

孟奇向来都有好奇之心,于是眼睛半开半阖,心神沉静,探入了元神内那尊指天触地的金色大佛,藉此模拟气势于双眼。

他的眼睛如同琉璃,清澈不染半点昏暗,但被眼帘遮掩,没有丝毫气息外泄。

目光投向“无字之碑”,变化的梵文映入瞳孔,终于定格:

“佛皇。”

好大的口气……孟奇闭上眼睛,再睁开时已黑白分明,幽深如湖。

一盏茶到,玄黄之莲消散,梵文褪去,无字之碑再返古朴破烂的样子。

太子起身行礼,笑容静谧地回到所在高台,对老皇帝阴沉的目光和众人玩味的神情视若无睹。

看了看剩下众人,孟奇没有半点浮躁,誓要做最后登场压阵之人。

这时,穿着暗红捕头服饰,腰悬银章的樊长苗走下高台,开始感悟无字之碑。

对于他的尝试,大家没有嘲笑,反正总归得试一试,说不定有收获呢?君不见先前众人皆是无功而返但没谁放弃吗?

品茶的品茶,私聊的私聊,场面顿时呈现放松的状态。

孟奇倒是看得很专注,自己始终看不透这位状元。望之天人交感的修为,可具体的细节就颇为模糊了,或许修炼的功法别有特殊。

若他有所感悟,或许能窥出一二……

“樊长苗身于神都,长于神都。获得状元前声名不算响亮,当真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王载见孟奇看得认真,随口道了一句。

孟奇若有所思点头:“他修炼的是何功法?”

“据说是家传的‘太乙自在剑’。”王载委实博闻广记。

没听说过……非是一等一的功法,孟奇实在难以尽知。

闲聊之际,两人目光突然凝重。嘴巴闭上,专注看着樊长苗!

不知是太阳被云朵遮掩,还是别的缘故,樊长苗身周显得有点昏沉阴暗。

“他能感悟出东西来?”王载颇为惊讶。

话音刚落,昏暗之中一道光芒亮起。飘渺不定,又璀璨夺目,恰似剑光。

噗,一些定力稍差纯粹来见识的世家子弟喷出了口中的茶水,樊长苗竟然悟出了剑光!

先前多少半步外景都没感悟,只有人榜第二的“刀气长河”和本就要突破的太子才有所得,樊长苗凭什么?

凭他天人交感的境界?凭他人榜十五的排名?

这简直在开玩笑!

孟奇并未惊讶,借着王载的问题道:“仅是天人交感。亦能思考道路,并不冲突。”

王载深深看了他一眼,隐约猜到他也是这样。

“樊长苗有所感悟。狂刀怕是压力极大!”有人看了一眼孟奇和王载所在的高台。

“对啊,人榜第二和人榜十五都能感悟,他这个人榜第一若无所得,肯定脸皮丢尽。”其他之人低声附和。

“光有所得还不行,还得压过他们的异象,否则可以称人榜第一?”

“不用。异象都相差不多,实在难分高下……”

议论之中。樊长苗睁开眼睛,恭谢圣恩。微笑回座。

出乎意料之人,出乎意料的感悟,场面一阵嘈杂,竟没人注意玄真已到了无人之碑前。

少许工夫,众人安静了下来,因为无字之碑放出阵阵禅光,于玄真身后浮现出一株菩提树,亭亭如盖,青碧幽绿,子如念珠!

从没人觉得玄真无法感悟,他出身禅宗少林,自身又是一步一个脚印突破,不缺少天人合一的境界,且佛法精深,常有开悟,若不能得到点什么才是怪事!

一盏茶后,玄真背后菩提凋敝,眼睛睁开,似感似叹:“菩提……般若……总算明白了,这一趟没有白来……阿弥陀佛,贫僧起了得失之心。”

说完,他双手合十谢过皇帝。

“玄真禅师佛性浓厚,自能感悟。”老皇帝回了一句。

玄真摇了摇头,微笑道:“可惜真慧师侄不在此间,要不然他或许比贫僧感悟更多……”

对此,孟奇轻轻点头,再认同不过,别看真慧只有七窍,距离思考道路还有十万八千里,但他修炼的是拈花指——“佛祖拈花,迦叶微笑”向来是“开悟界”的象征,真慧又大智若愚,真能悟出点什么自己毫不意外。

世家子弟们还在议论玄真悟出什么时,赵恒深吸口气,走下高台。

孟奇突然轻咦了一声,比之以往,赵老五多了龙行虎步之感,台上朝廷重臣们虽城府极深,亦是将目光投射到赵恒身上。

过去多年,魏王不声不响,即使身体好转,武功进步,也没能引人注意,如今观其姿态,不比太子和晋王稍差!

赵恒向他的父皇行过礼后,盘腿坐于石碑之前,陷入了沉寂。

湖泊徐动,水波不兴,石碑及周围毫无异状。

“看来魏王与晋王一样,还差点火候……”神都某位世家之主微不可及摇头。

话音刚落,平地突响龙吟,苍莽尊贵,石碑内飞出了一条条金色真龙,张牙舞爪,盘旋于赵恒身周!

这……真龙天子……不知多少人内心冒出了这个念头。

晋王脸色大变,这个从未注意的弟弟竟能悟出真龙!

老皇帝眼睛微眯,右手不自觉握成了拳头。

真龙盘绕,钻入赵恒身体,又飞了出来。凝成一枚金印,徐徐落于赵恒脑门。

赵恒张开眼睛时,孟奇就知道他至少省了一年工夫。

“多谢父皇赐碑观摩。”赵恒不失礼数。

场面安静异常,诸多朝廷重臣皆未说话,默默打量和审视着赵恒。似乎重新认识了他。

老皇帝露出笑容:“不错,不错,我赵氏又有麒麟子也!”

这是极高的褒奖,让晋王脸色愈沉,太子倒是只有惊讶,然后重归平静。

不过晋王也没有太在意。继位之事,哪怕赵恒表现出苏孟、高览等人的天赋,也得看各位势力的态度。

在没有法身镇压的情况下,不知多少天资出类拔萃到让人惊叹的皇子被排除出继承人选,因为顶尖世家怕他们借助天子之位凝结法身。

“没想到魏王亦是如此出色……”王载没有丝毫嫉妒。坦然直言。

孟奇抿了抿嘴,神情若有所思,赵老五突破未久,且之前未曾初步找到道路,能有现在的异象,怕是多得“真皇玺”之助。

这当真是人道秘宝!

赵恒归座之后,众人的目光都在白七姑与孟奇之间来回打转,只剩他们没出场了……

他们一个天人合一晋升的完美半步。一个人榜第一的强者,都有感悟的基础,会不会弄出大的动静。将前面众人一下压制。

若是相差无几,恐怕悟出真龙绕体的魏王会是第一。

这个时候,被他们忽略的人默默走到了无字之碑前。

“咦,那是谁?”

“好像,好像是公孙家的客卿。”

“哦,据说是降世神魔齐正言。人榜前二十的高手,浣花剑派的嫡传。”

进入人榜后。齐正言已得到浣花剑派重视,多有资源给予。

不知天人交感水准的浑天宝鉴能不能引出异象……孟奇颇为期待。满是好奇。

其余之人有樊长苗前车之鉴,亦是没有放松,专注看着。

齐正言一袭青衣,身材挺拔,面容普通,毫无表情,见过皇帝后,自顾自坐下,与石碑相对。

午时已过,秋日阳光依旧,洒于石碑和齐正言之上,将他们染上一层金黄。

时光随水而流,齐正言和石碑毫无异状。

正当众人觉得没戏之际,四周忽然变得昏黄,河流之上多了一轮赤日,徐徐而落,异常圆润。

长河落日圆……孟奇等人心头陡然冒出了这句诗。

河水映日,多了一道晚霞,赤红如火,白雾蒸腾,飞鸟不知被什么牵引,扑了过来,与霞共舞,水色则与长天相仿。

一道道幻景出现,看得众人目不暇接,脑海内一句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