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一世之尊 >

第254章

一世之尊-第254章

小说: 一世之尊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时候,自己就想着真定师弟在武道之上天分不凡,日后怕是能有一番成就。谁知这个“日后”来得如此之快,这才几年,他便超过了真本、真妙师兄。在江湖之中闯下赫赫名头,人榜第十一,几乎与小师叔玄真并称!

如今观其气度,当真有了高手之态。

孟奇品味着石碑佛经蕴含的禅意,心神宁静,遥想昔年刻下这块石碑的少林第六代祖师,证得了罗汉金身的元空神僧。

山风吹过,吹得他青袍猎猎作响,但吹不起烦躁急切。

真和与孟奇不熟。找不到话说,只好陪在旁边。等待真德回来。

没过多久,真德便与一名穿着黄色僧袍的知客共同返回。

“阿弥陀佛。苏施主拜见玄悲师弟所为何事?”知客单手竖起,宣了声佛号,是玄字辈的僧人。

孟奇在他们靠近时,就已从石碑前转身,微笑道:“这位师叔,莫非故人来访,就必须得有要事?”

知客常与外客打交道,没计较他的称呼,呵呵笑道:“正常不用,但玄悲师弟恰在闭关,若是苏施主身负要事,贫僧就得考虑提前惊动他了,如果只是叙旧,那就劳烦苏施主下次再来。”

“不知真慧师弟可在闭关?”孟奇转而问起真慧,算算时间,他面壁早该出来了。

知客僧晓得孟奇与寺内的纠葛,早知他会问真慧,没有思索便道:“真慧师侄面壁出来未久,很长时间内不用闭关。”

“那我就拜访他吧。”孟奇笑眯眯道,一脸我不介意的样子。

知客僧点头道:“苏施主请。”

他引着孟奇登上山道,目光所及皆是昔年的回忆,那里是担水之处,那里是差点滑了一跤的地方……一种淡淡的沧桑忽然在孟奇心中泛起。

前行一阵,山路之上多了一名和尚,身穿黄色僧袍,斯斯文文,像书生胜过出家人,正是当年孟奇在武僧院的授业僧真妙,少林真字辈两大弟子之一。

说是两大,其实不止,后面陆续也有新入门者冒头,有的武道天赋出众,有的身居宿慧,但碍于时日尚短,还无人追上他和真本两人。

“阿弥陀佛,苏施主别来无恙?”真妙专程来等孟奇。

他的身后,山道拐弯处,诸多灰袍弟子探头探脑,像要看看传说中的莽金刚,事实上的真字辈第一人。

他们中间有个僧人特别醒目,因为只得他穿着黄袍,双目略微狭长,气质阴鸷,亦是孟奇熟人,戒律院的戒律僧玄空。

莫非他想唆使我和真妙比一场?真妙是个好胜心强的人,当时都忍不住和还未开窍的我比试……孟奇有所猜测地想道,同时微笑回礼:“师弟不止无恙,而且更胜往昔,有劳真妙师兄挂念。”

真妙轻吸口气:“如此甚好,昔年武僧院之事,贫僧尚历历在目,谁知苏施主已名动天下,不知今日可否指导一二?”

他尚未下山游历,所有的江湖之事皆是听闻,门中与玄字辈开窍高手切磋又基本是点到即止,早就迫不及待想试试人榜高手的分量,找到自身的差距。

在他看来,自己也接近七窍了,且掌握了摩柯指的两式外景,与七窍的苏孟、清余应该没有本质性上的差距,若非为了其中一式的完整掌握,早就闯过铜人巷,下山见识去了。

玄空目不转睛地看着两人,阴鸷的眼色流露出期待,他不奢望没有真正生死相搏经验的真妙能赢苏孟,只想杀杀他的威风,免得他趾高气昂,让人心中不快。

他们的情绪。孟奇大概能把握,也不在意,轻笑一声:“昔年在武僧院未能见识师兄的摩柯指。一直颇为遗憾,今日算是弥补了。”

他远来是客。若不愿意,也没人能强迫他比试。

真妙一本正经地道:“真本已练成了七门绝学,而贫僧只得摩柯指与一苇渡江,苏施主”

作为主人,自然得让客人先出招。

孟奇笑着摇了摇头:“还是师兄请。”

快要人榜前十的高手,哪有切磋时先出招的?

真妙好胜心强,略一沉吟。也就顺水推舟,右手抬起,身如飘絮,随风而落,两指并拢,点向孟奇。

这一指忽地充塞了孟奇整个视线,至大,至多,至胜,嗖嗖指风从每一个角度打来。无常无定,招式亦如羚羊挂角,不着痕迹。

指风不断累积。几有惊天动地之感!

一开始便用了外景招式……孟奇嘴角含笑,悠然出刀,刀势浑圆,容纳虚空,大多数指风直接投了进去。

一刀挥出,孟奇身随刀势而前,似有缩地成寸之感,一下就越过了指风的包围,靠近了真妙。浑圆一散,长刀空空濛濛斩出。

见孟奇闪过自己的外景绝招。真妙脸色微变,双指点向刀刃。试图抵挡。

但刀光宛如红尘灯火,点燃了他心中种种渴望,好胜之情熊熊燃烧,出手为之一缓。

“天之伤”突破防御后,直接收回,孟奇意态悠闲地道:

“好指法,可惜时机不对。”

战斗之道,从来不是只要用杀招、用压箱底手段就一定好,若时机不恰当,很容易被人闪开,白费力气,故而孟奇与清余交手时,都是一番刀法相博,抓住破绽和机会后,才爆发绝招,把握获胜机会,故而山神庙前,在落魂箫身亡后,烈焰人魔在面对扑来的孟奇时,没有选择压箱底手段,因为当时孟奇身法变化,如幻似魔,距离也远,稍不留神就被闪避,等到他被孟奇压制,更是找不到机会使出外景招式了。

当初孟奇第一次面对安国邪时,也非慌忙便用“断清净”,而是明智地先用幻形大法欺瞒,觅得良机后才出招。

真妙的实战经验还是太少了,抬手绝招只有实力顽胜或暴起发难时才有用……

真妙先是愣住,像是身陷噩梦,不敢相信自己败得如此之快,等听见孟奇所言,他才略微释然,神情若有所思:“多谢苏施主赐教。”

他刚才一时求胜,忘了平日里师长的教导,纸上得来终觉浅。

真字辈僧人表情各异,都透着不敢置信,两招之间,真妙师兄就败了……真定还是开窍吗?

这时,玄空冷哼了一声:“阿难破戒刀法,还不是用的少林神功,算什么本事……”

孟奇哈哈一笑,大步上前,长刀一扬,身随刀势,呼吸间就到了玄空面前。

这一刀落下极缓,可蕴藏着无数变化,每一个变化快似残影,仿佛将玄空每一个闪避的位置,每一个应对的可能,尽数封住!

玄空额头出了一层冷汗,就像身陷摆脱不了的惊恐梦境,无力找出逃避和招架之路,等刀至身前,他才勉强抬起双掌,手泛淡金,刚硬威猛地拍下长刀。

变化衍生,长刀直接穿过双掌,落到了他的额前,玄空双腿竟忍不住略有颤栗。

孟奇收刀回鞘,大笑道:

“玄空师叔,这一刀可不是少林神功。”

他青袍微动,腰佩长刀,头也不回就越过了玄空,于笑声里踏着台阶登临。

昔日无论实力地位都能轻松镇压自己的玄空,如今却连自己一刀都接不下了……

看着他潇洒不羁的背影,真字辈僧人竟升起向往与崇敬之情。

刚到寺门外,孟奇就看见一道灰袍人影奔出,口中熟络没有半点生疏地道:

“师兄,你回来了?快给我讲讲与守正剑、震惊百里、五方帝刀之战!”

我去,两年多未见,正常人不是该略有隔阂,慢慢才重新熟悉吗?小师弟果然不是正常人!孟奇无语看着真慧。(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百九十三章 师徒秘话'

比起玉门关之时,真慧又蹿高了一截,仅比孟奇略矮一寸了,他五官俊秀,体型偏瘦,灰色僧袍也穿出了一尘不染的气质,若非笑容激动而灿烂,尤带少许稚气,几乎便是孟奇向往的妙僧形象了。

咳,孟奇轻咳一声:“小师弟,说来话长,容我喝口水后慢慢道来。”

这是当初真慧央求着孟奇将故事时的对白。

真慧重重点头,赤子之心:“嗯,我已经烧好水了!”

一边说,他一边就引着孟奇入寺,往记忆中玄悲居住的小院而去。

“师父在闭关?”趁此机会,孟奇确认此事。

真慧毫无隐瞒地道:“师父失了去舍利塔上层修炼的机会,这几年一直在断断续续闭关,以打牢基础,自己闯出一条路来。”

此事孟奇早有预料,可真正听到,还是难免酸涩,师父终究还是为了自己放弃了机会。

真慧一本正经地看着孟奇:“师兄,师父让我日后遇到你时,千万不要提此事,但我总觉得这种事情不该瞒你,还是得给你讲。”

他双目清澈,不带丝毫杂念,也没有半点生疏。

内心酸涩,正打算悲伤自责一番的孟奇顿时就表情一窘,小师弟,你真有主见!

“咳,小师弟,这确实该告诉我,不过师父的话还是尽量听从。”孟奇不知该做何应对,只好模棱两可。

闻言,真慧浮现灿烂笑容:“我就知道师兄你会夸我!”

“师兄,闭关两年,我已经打开四窍了,拈花指也已经小成,师父说历代以来。我目前修炼拈花指的进展可以排进前三……”真慧双目亮晶晶地看着孟奇,状似献宝。

孟奇欣慰笑道:“不错不错,拈花指修炼之难天下闻名。能在十六岁小成,打开四窍。你不比真本、真妙,乃至当年的真常师兄差,当然,比起师兄我,还是差了那么一点点。”

他厚颜无耻地自夸了一句,小师弟是熟人,完全没必要掩饰本性。

沿路之上,不少僧人探头探脑。打量孟奇这位被逐出寺又以客人身份回来的人榜高手,但当年将孟奇分配到杂役院的玄苦并未出现,他与玄空不同,并非小肚鸡肠之辈,只是方正近迂,自己觉得好的,就强加于人,自己觉得不对的,就心存鄙夷,孟奇的归来于他而言毫无影响。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是的,比起师兄你,还是差了不少。”真慧居然老实巴交地点头承认了。让孟奇一阵暗爽,“师父若不闭关,总会给我讲师兄你在江湖上的事情,陇西战尤还多,刀试邺都群雄,半招险胜守正剑王载,茂陵苦战震惊百里,长川街头胜五方帝刀,真是又威风又厉害!”

“每次我将这些故事讲给真和他们听。他们都不信,但后来玄心师叔也这么讲。许多下山的师伯师叔回寺亦会带上一份人榜,他们才肯向我道歉。明白我没有撒谎……”

“玄心师叔总是吹嘘自己,每次讲师兄你的战绩时,他都刻意模糊,一带而过……”

“真本师兄练成了七门绝学,在他口里变成了贪多嚼不烂……”

随着真慧絮絮叨叨道来,离开两年多的少林忽然在孟奇脑海里又变得清晰,谁有了什么变化,谁又一成不变,尽在心头浮现,当真有昨日重现之感。

孟奇略带感慨地笑了一声,揶揄道:“小师弟,是不是面壁憋得难受,不能说话,所以现在比以前唠叨了一点?”

真慧摇了摇头,坦然道:“只是见到师兄有点激动。”

说到这里,他抬头望着苍青色的天空:“以前师兄你常常给我讲江湖故事,讲侠客传闻,而这两年,你自己变成了故事里的人……”

相见至今,唯有这句话才道尽了荏苒。

孟奇叹了口气,笑着安慰真慧:“小师弟,等你打开六窍闯过铜人巷,你也会成为他们故事里的人,到时候,师兄带你吃香的喝辣的。”

“好!”真慧用力点头,笑容灿烂。

两人随口闲聊,一路穿过大殿院落,抵达了玄悲居住的小院,真慧给孟奇倒了杯水后,欢快地道:“师兄,我去后山请师父回来,你先等着。”

不过多时,穿着黄色僧袍,披着红色袈裟的玄悲便带着真慧从天而降,脚下金莲朵朵绽放。

“还记得回来看为师,不错,不错。”玄悲很有一种老怀安慰的样子。

他还是那个中年忧郁高僧,五官俊朗,与孟奇目前的样子有几分相像。

不是亲戚都说不过去了……心底的容貌变得清晰,孟奇在看到秘档记载的“生母姓唐”后便展开的联想似乎得到了一定证实。

他大礼拜倒:“弟子不孝,连累师父了。”

“无妨,身处红尘,总有种种考验,失去机会,未尝不是福分,因果之道,难以尽言。”玄悲毫不在意地宽慰了孟奇一句,将他扶起,然后走到上首坐下,叹了口气道,“真定,你骨子里果然倔强,临死也不肯回神都苏家,和你娘亲当年决绝离家的样子简直一模一样。”

原来我也是舅舅党……孟奇自我腹诽了一句,坦诚道:“师父,自被送入少林,神都苏家与弟子再无关系,我世上仅剩的亲人便是你和小师弟。”

玄悲哭笑不得,但透着几分欣慰:“也罢,不理睬不关注亦好,免得卷入了神都的是是非非,反正你娘是病逝。”

这时,真慧才反应过来,瞪大了眼睛:“师父,你和师兄的娘亲认识?莫非,莫非……”

他还没“莫非”完,就被孟奇咳嗽打断,按照自己给他讲过的狗血故事推断,他很可能蹦出“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