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盛世文豪 >

第31章

盛世文豪-第31章

小说: 盛世文豪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她真是这么想的。并且回京之后,她也没掩饰自己的想法。

至于为什么先帝都死了一年了,婉丽公主才回京。那是因为作为亲生女儿,她起码要守一年孝吧?在那群多管闲事的大臣眼皮子底下,这一年她若在京城,岂不是吃不好玩不好?

所以她就装病,延迟一年才回京。晖朝规矩,皇族守孝要三年,严格执行只需要第一年。宗室一年后可以指婚订婚,只是孝期后才能完婚。

婉丽公主雄赳赳气昂昂的回来了,回来后就嚣张的很不给帝后面子,只进宫见了何太后,跟何贵妃拉拉家常,就回自己的公主府去了。

当年先帝特别烦这熊闺女,提早给她建府,好把她赶出宫,才有后面和戏子鬼混的事。

婉丽公主自觉年纪到了,这次回京要解决终身大事。

当年她爹给她选的人,她是很不满意的。那些都被贬谪打压了的家族,哪配得上她这金枝玉叶?

现在她地位更高了,肯定要选一个更好的。

赵信和卫玉楠这种在世家小姐中的香馍馍,婉丽公主都是看不上的。

举人而已,还不是长房嫡子——赵家和卫家这种大家族,长房嫡子都早过而立之年了。

婉丽公主觉得,只有已有官职在身的世家嫡子或者将继承爵位的勋贵嫡子,才配得上自己。

至于这些人是否已经有婚约,她是不关心的。

就算有婚约,皇帝指婚,还敢拒绝不成?退了便是。

至于那被退婚的女子如何,与她何干?

婉丽公主所想,连她爹文宗皇帝都不会这么干。

婉丽公主虽说看不起赵信和卫玉楠,但从道观远远一瞥,这几位长相还是挺符合她胃口。

只是若将这两人招至府上,婉丽公主担心会引人误会,给赵家和卫家过多幻想,让两家以为自己相中他们为驸马。

那皇帝那么蠢,为了讨好自己急吼吼的指婚了怎么办?她还没选好驸马呢。

不过她问了问同行人之后,得知其中有一位寒门士子之后,就开心了。

把寒门士子招至府上,肯定没人误会。谁都知道,寒门士子不可能成为驸马嘛。

要是她爹还活着,婉丽公主还没这么嚣张,顶多养些戏子。

现在她娘是太后,皇帝是可怜虫,婉丽公主能不嚣张?

何况她又没想对那寒门士子怎么样,只是看他模样长得好,听说诗也写的不错,就召他进公主府,陪她喝喝酒看看戏,为她写写诗做做画而已,这是抬举他。

若是把她哄开心了,别说会试,一个状元都是给得的。

要说婉丽公主如果真得宠,得宠到她所认为的权倾朝野的程度,这还真不是大话。

本朝虽然没有,但前前朝一状元,就曾扮作伶人给最得宠的公主弹奏琵琶,得了公主青睐。虽不敢说这状元是那公主制定,但那人既然会这么做,可见这位公主在他取得状元道路上的重要性。

婉丽公主觉得,自己跟那公主地位差不多。

……

皇帝陛下和封蔚一直有关注这位又蠢又恶毒因此杀伤力极大的公主。

可婉丽公主动作实在太快,在道观一看中余柏林,听到下人说过余柏林身世之后,当即让人给余柏林传公主口谕,让他去公主府陪伴。

这时候封蔚才刚知道婉丽公主也在道观。

婉丽公主想来想一出是一出,她这次出京游玩原本目的地也不是那道观,只是中途听闻那道观签灵,才改变路线。

不然封蔚绝不会让余柏林去那里。

余柏林接到这荒唐的口谕后,是一脸懵逼的。

就算是前前朝那位权倾朝野的公主,那也是婚后才会在宴会上邀请外男。

虽然其实本质上没多大区别,但好歹婚前端着点。

而且本朝和前前朝相隔几百年,公主地位早就大不相同,皇帝也不再那么随心所欲。

看看辅政大臣就知道了,现在是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几百年前礼仪尚不是特别完善,那个朝代虽然华夏实力强盛,但皇族里荒唐事特别多。就说皇帝,抢嫂子那叫正常,抢儿媳妇那是常有,甚至他爹的妃子只要不是自己生母,都是可以变成自己妃子的。

之后朝代皇族比较要脸,就算有荒唐的时候,也是极个别,而不是普遍状况。

晖朝公主地位高,只是说婚后自主权高,且驸马不可纳妾,若低调一点,只要不让外人抓住切实的证据,驸马爷不管不闹,养些面首也是可以的。

太嚣张肯定不成。

谁知道婉丽公主脑子穿越百年前。

余柏林大部分时候都和聪明人相处,突然遇上一个又横又傻的,还真是呆住了。

这公主府他当然是不去的,按照他这种正常人的想法,一边对外托病,一边派人对公主告罪说这对公主声誉不好,也就没事了吧。

封蔚听后冷笑道:“对于正常人而言,这样的确够了,但她若是正常人,根本不会给你什么口谕。”

余柏林苦笑道:“可我就算不去,她也无计可施吧?”

就算这公主想针对他,也没办法针对啊。

封蔚道:“长青,你这是揣测聪明人。若是聪明人,自然无计可施。可她不是聪明人,她恶毒且蠢,这种人,你没法应付。因为你不知道她会做出什么。”

当年先帝再磋磨他们一家,也只会冷落无视和断掉他们一家一应财物供应。不会当众给人难堪。

和这婉丽公主却敢直接拿鞭子抽他们兄弟两,把他们当下人一般训斥辱骂。

以婉丽公主的脑子,完全不会想这会对她自己造成什么影响。

她就是这么蠢,这么恶毒。

余柏林并不知道封蔚这一段往事。封蔚对以往苦难只偶尔提及一句,并不详说。

但余柏林想起,自己所在时空历史上,还真有被评价为又蠢又恶毒,最后反而让一家聪明人遭遇灭顶之灾的荒唐事。

那又蠢又恶毒的是一位皇后,因朝中一托孤大臣曾经对她和她娘家嚣张行为谏言,这皇后就纠集娘家,派人直接把那大臣家围了,人全砍了。

要是正常人,做不出这种事。那大臣也没想到,这皇后会这么蠢,一点也不顾及后果。

当然,做出这种事的皇后即使被皇帝保护着,这种事足以让所有世族联合起来摁死这一家人,她和她娘家结局足够凄惨,甚至继位皇帝都容不下她。

可之后她死了又怎样,这家人已经全部被杀了。简直悲剧。

余柏林苦笑:“你说那公主会没脑子的直接训斥我?还是说干脆派下人冲进府中给我两刀捅死我?”

封蔚想了想,道:“捅死你不至于,打你板子,把你打的半死不活是肯定的。如果她碰巧心情不好,砍了你一只手一条腿都是有可能的。在她心中,你这是对皇室不敬,给你点教训理所当然。她可不会想这么做会让她引起多少人的愤怒,给她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余柏林:“……我住到老师家里不出门。”

他就不信这公主还能派人冲进张府把他揪出去打一顿!就算她派人来,老师家的护院也不是吃素的。

虽然不到万不得已他并不想麻烦老师,可这公主真蠢成这样,他也没办法了。

封蔚笑道:“哪这么麻烦,你只说出京访友,住在王府就好了。”

余柏林点点头。也是,就算那公主的狗腿子们破门而入,也只会看见一个空院子,绝不会想到他在一墙之隔的德王府里。

反正也就忍一段时间。以封蔚和皇帝陛下的性子,这公主肯定蹦跶不到明年会试之时。

余柏林只是想躲一躲,封蔚比余柏林想象中的更嚣张。他立刻就放出话来,说对余柏林仰慕已久,邀余柏林入府小住。

婉丽公主一直是行走的话题,做什么从来不遮掩。她邀约余柏林被拒绝的事很快就传遍了,当张岳甚至赵家、卫家都决定对余柏林伸出援手,邀余柏林在自己家暂避时,德王却先出手了。

张岳听后,拍案大笑:“有意思,真有意思。”

在张岳看来,这并不是德王对余柏林有多看重看,而是皇帝表明态度,他看不下去婉丽公主所作所为,只是暂时没找到机会收拾她而已。

德王向来只跟着皇帝意思走,又对其他人态度都很冷淡,若非皇帝发话,德王就算看不上婉丽公主,也不会对这么个不能参政也未成婚的公主过多关注。

大不了也就是去宫里告状,不会亲自出手。

若德王亲自出手,就是皇帝的意思了。

其实皇帝陛下比封蔚还晚知道一点,但封蔚的意思就是他的意思。他知道当年那几鞭子给封蔚留下了多么深刻的心理阴影。

对他而言也是。

封蔚小时候并不是现在这样健康。那么小小的瘦弱的一团,母亲走时他才三四岁。若不是他挡着,那几鞭子就能要了他的命。

那时候婉丽公主不过八九岁,但挥出的鞭子带着倒刺,足够害了一三四岁病弱孩童的性命。

如果不是有其他人及时出现,恐怕自己也得在床上养好一阵子的伤。

小小年纪就如此恶毒,现在更不用说。

不过现在的他们不再是当初的他们,封庭已经给他弟传话,要是有公主府的下人来要人,直接打死。若是公主亲自上王府找茬,直接闭门无视。

看她敢不敢砸德亲王府的门。要是她敢砸,立刻就有侍卫冲出来将她拿下送进宫。

封庭正好借此机会说她疯了。

婉丽公主听闻一小小寒门士子居然敢拒绝她,果然火冒三丈。当听到德亲王公开跟她作对时,她毫不犹豫的派人直接去德亲王府趾高气昂的要人。

那公主府的下人因自家主人一直很嚣张,都以为他们一家真的很嚣张了,真去德亲王府门口耀武扬威。

结果直接被王府侍卫拖到旁边小巷一阵乱棍,回公主府后没多久就一命呜呼。

婉丽公主气得破口大骂,当即就要给封蔚好看。

封蔚正等着婉丽公主砸门呢,谁知道何家派人不知道说了什么,居然把婉丽公主劝下来了。

之后婉丽公主居然没再闹事,让封蔚和封庭颇为惋惜。

就等你闹呢,你不主动亲自出来闹,我们怎么说你疯了,好把你关起来择日暴毙呢?

封蔚长吁短叹,忙派人查探何家对婉丽公主说了什么。

原来那何家也是有聪明人在,知道这公主脑回路和常人不同,若好声好气有条有理的说,不一定听得懂,听得懂也不一定明白,明白也不一定照做,便顺着她的脑回路来劝。

说皇帝就等着她出来闹呢,闹了就能对外宣称她对这寒门士子一见钟情,说不定就以“体恤公主爱情”为名,给她和这个寒门士子指婚了。

这都是那个叫余柏林的寒门士子的阴谋!他想尚公主!才和德王约好了演戏!他可早就巴结上德王了!

婉丽公主一拍大腿。她就说嘛,一个寒门士子哪来的勇气拒绝她这个权倾天下的长公主——目前并未加封但她认为肯定会在指婚时加封。原来这人是欲擒故纵,想当驸马呢!

看来那皇帝和德王也不老实,不想让她嫁个有背景的驸马,巩固权力啊。

哼哼,她才不上当,立刻进宫跟母后说说这事,那两捡了便宜的穷酸小子想翻天呢。

何太后虽然在后宫权力渐渐被皇后掌握,她说话再不管用的时候明白如今不比往昔,但婉丽公主说皇帝想让余柏林尚公主,不想让婉丽公主和豪门联姻的话,她是同意的。

她一直觉得自己女儿千好万好,虽然曾经出了所谓丑事那也只是被人嚼了舌根子——公主养个面首算什么?

她女儿嫁任何豪门大族中最杰出的子弟,都是没问题的。

现在皇帝羽翼渐渐丰满,她正应该让婉丽公主跟豪门大族联姻,好和其一起对抗皇帝。

皇帝让德王做出如此举措,肯定是想把余柏林这个寒门士子塞给女儿,好断她一臂!

何太后这脑洞大的,可以看出她和婉丽公主的确是亲母女。封庭封蔚对其心机深沉的评价,有可能是想多了。

第39章

当德王府所有人都知道余柏林住在德王府之后,他的行动反而没有以前自由了。

以前封蔚故意把自己住的内院搬到靠墙这里。这一圈相当于王府中的小王府,余柏林自在的很。

现在大家都知道余柏林住进来了,他反而得搬去客房,并且谨言慎行了。

封蔚就以和余柏林探讨学问为名义,让余柏林搬进了他所住的内院,余柏林生活和之前就没什么两样了。

余柏林现在正在参考张岳以及请教其他大儒所得的意见经验,对书稿进行进一步改,并且一边改稿一边对自己所学查缺补漏。

借着著书,余柏林已经从前段时间的烦躁中走了出来,重新理顺了自己所读所学,再次静下心来。读书效率也有了很大提高。

余柏林从王府客房搬到内院后不久,大宝和小宝也住了进来。

成皇后虽已掌握后宫大权,但婉丽公主是个不能用常理来推测的人,说不定就在某次偶遇大宝小宝的时候直接亲自下手,让人措手不及。

就算事后让婉丽公主偿命,大宝小宝磕着碰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