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盛世文豪 >

第141章

盛世文豪-第141章

小说: 盛世文豪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因为精力消耗过度,提前老了。

而老,是治不了的。

“舅舅,你放心。”余柏林叹了口气,“博闻很懂事。”

冯努浑浊的双眼变得清明,他愣愣的看着余柏林,然后视线转到冯博闻身上,之后一直仔细看着冯博闻,好像怎么看也看不够。

直到最后闭上双眼。

冯博闻握着冯努的双手,哭不出声音,只呆呆的流着眼泪,好像失了魂一样。

他刚出生便失去了父母和奶奶,现在连爷爷都失去了。

至亲之人,一个也没有了。

之后,他便是孤家寡人了。

以前冯努远航的时候,冯博闻虽然孤单,但至少知道远方有着亲人,有个盼头。

现在这个盼头也没了。

余柏林看着冯博闻,想起了自己。

无论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他都没有父母缘。

有八字先生说他命硬,说不定是真的。

“你要守孝三年。这三年,我会派人跟着你,教导你如何处理家事。虽然要读书,但俗世经济,你还是要懂的。你要科举做官,这些迟早要接触。”余柏林道,“之后,你可要随我继续读书?”

冯博闻摇了摇头,道:“既然爷爷不让我多和皇家接触,希望我安稳一辈子,我就要完成爷爷遗愿。”

“若我有能力,一直科举做官,到了京城,说明即使我再来见表叔,也不会拖累表叔。”冯博闻哽咽道,“到时候,爷爷也该放心了。”

余柏林又叹了一口气,算是默许了。

既然冯博闻主意已定,他也不再多言。

只是冯博闻身边的人,他要好好斟酌一下,不但要护得住冯博闻,也要能教导他才成。

他除了几位好友之外,和其余读书人的关系并不亲近。但他的友人们交友广泛,说不得能为冯博闻寻的一西席常住,不仅能教导冯博闻读书,还能顺带能照看一二。

冯努离世之后,余柏林知道冯博闻处理冯努身后之事,然后准备陪着冯博闻扶棺回乡。

在余柏林来见冯努的时候,当地官员纷纷想来拜见,都被余柏林挡了回去。

此次是丧事,哪里是这些人套近乎的时候。

不过这些人若是以吊唁的名义,余柏林也不好挡人出去。

还好这些人都算人精,知道不可能在别人悲伤的时候去做什么过分之事,起了反效果,惹了余柏林生气,那才是得不偿失。

冯努离世,冯博闻斩衰三年,余柏林也要服小功五月。

余柏林不用像冯博闻一样结庐而居为其守灵,只需在家服小功。冯努祖籍在京城范围,余柏林正好回一趟京城。

在冯努去世的时候,余柏林便向皇帝陛下上了服小功的折子。

只有丁忧才需要去职守孝。余柏林服小功,待冯努入土为安之后,还得匆匆赶回瀛洲,只是需要披麻吃素,不得宴请而已。

余柏林本想顺道回一趟京城,检查检查京中产业,并不打算去见友人和大宝小宝。

毕竟有孝在身。

谁知道回去当晚,就见着大宝小宝在家里候着了。一大一小一模一样讨好的笑脸,让余柏林忍俊不禁。

第127章

“下官戴孝在身,两位殿下应忌讳才是。”余柏林轻声道。

“嗷!”大宝已经是一个成熟稳重的少年,只是开心笑着。小宝虽然也是一半大少年,却是最顽皮的时候,又得父母兄长宠爱,余柏林一说话,他就扑了上去。

余柏林忙笑着把小宝推开,看着已经到了他胸口的小宝,仔细打量之后道:“许久不见,小宝已经长大了啊。”

小宝使劲点头:“我已经长大了,这次林再走,就把我带走吧。”

余柏林哭笑不得。

大宝干咳了两声,道:“小宝,别胡闹。”

小宝拉着余柏林的衣袖,往余柏林身后一躲,对着大宝吐了吐舌头:“林,我跟你说,大哥最近越来越啰嗦了,跟教我的几位先生一样啰嗦。”

大宝没好气道:“你怎么不说你越来越淘气了?”

小宝道:“没有,你乱说。”

说罢,小宝拉了拉余柏林的衣袖,道:“大哥乱说。”

余柏林看看大宝,又看看身后的小宝,心知两人来这里肯定是皇帝陛下允许的,也不再劝他们回去,而是让王府总管和因为年老特意让其留在京城的李叔李妈好好准备两人留宿的东西。

大宝小宝身边虽有侍从跟着,但他们来到德王府,都是由的王府的下人准备东西。

虽然两人身边的侍从换了好几拨,但做主的还是那几位老人。即使余柏林离开了几年,他们仍旧知道这些规矩。

至于那些心感诧异的新人,在看到两位皇子身边的老人都不说话时,自己也乖乖闭嘴。

在皇子身边伺候的人,没一个傻的。

余柏林心中描绘多次两位皇子长大后的模样,今天见到了,心里才落到实处。

虽然没有参与到大宝小宝成长的一点一滴,但两人都被教导的十分优秀。

虽然……小宝这样子有点既视感。

余柏林想了半天,在大宝小宝询问王叔的时候,余柏林才恍然。

小宝这样子,怎么有点像初遇时的封蔚?

余柏林哭笑不得。难道说把皇室嫡次子养成封蔚那种天老大帝后老二我老三的又狂又二的性格,是皇室的通病?

还是说,这是皇帝陛下独家的爱好?

不过或许是因为滤镜太厚重的关系,即使现在小宝一些行为很像当年封蔚靠拢,但在余柏林眼中,封蔚那样是犯二,是傻缺,是看着就想让人揍他。

对于小宝,就是活泼可爱开朗有趣。

这大概就是看同龄人和晚辈的视角不同的缘故。

至于大宝,他已经完全有了比同龄人更沉稳的性格,外界那么多赞誉,不是吹出来的。

因回来的较晚,当晚余柏林只是略微和大宝小宝说了一会儿话,就各自安寝了。

小宝朝着要和余柏林同寝,大宝微笑着摇摇头,没再和以前那样和小宝一起咋呼。

第二日,余柏林习惯性鸡鸣则起,打拳练剑,然后沐浴洗漱,吃饭看书。

在外面做官可不像在京城时间安排上那么死板,只要工作按时完成,时间安排上很自由。

余柏林起床的时候,大宝和小宝也起来了。

两人在余柏林的带领下,一起晨练。

大宝叹气道:“林,你不知道,平日让小宝早起真是个大难题。今天你回来了,他就可积极了。“小宝不满的瞪向大宝。

大哥总是在说他坏话,还有没有兄弟情了?!

余柏林笑道:“小宝现在也要每日上课吧?早晨应该很早起才是。”

小宝使劲点头:“就是,哪能赖床,肯定会被老师又责骂。”

大宝道:“是啊,所以叫小宝起床就是个大难题了。”

小宝气得立刻告状:“林!大哥欺负我!”

余柏林笑着摇摇头:“你们两啊,别斗嘴了。昨日忘记问了,陛下让你们出来,可有什么话带给我?”

大宝道:“父皇只是让我们到王府休息几日,之后可能会每隔几日让我们到王府向林学习。其余的,倒是没说什么。”

小宝神秘兮兮道:“我可是知道其他的!”

大宝道:“你偷听到什么了?”

小宝不满:“什么叫偷听,我是光明正大的听。”

“好吧,你光明正大的听到什么了?”

小宝道:“我听父皇跟母后说,咳咳,‘朕正在想是否让澈之和长青回京,长青就回来了。那干脆就别回去了。’。我猜,等林小功之后,大概会调职回京吧。”

“既然这样,估计很快就会有旨意了。”大宝点头。

大宝既然已经参与政事,皇帝陛下早就向大宝提起过此事。

只是觉得一时难以选择接替的人选,便一直斟酌着。

现在余柏林已经回来,这五个月必须有人替他,倒是逼迫皇帝陛下选人提前适应余柏林的工作了。

“王叔恐怕也会在五个月之后回来。”大宝推测道。

小宝老气横秋道:“只希望王叔别在林不在的时候又……”

他话还没说完,就被大宝捂住嘴:“你能不能别乌鸦嘴?”

余柏林笑道:“哪有那么灵验?澈之还是很有分寸的。”

不久之后,余柏林就惨遭打脸,小宝也被大宝狠狠说了一通。

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余柏林小功回京,对京中来说,算不得什么大事。

这是小功,又不是丁忧。丁忧去职三年,对一官员仕途而言,算是很大打击。但若是皇帝一直记着他,三年也不过弹指一挥。

小功只五月,还不去职,不过算是暂时休假,再加上余柏林简在帝心,五个月根本不算什么。

事实也证明了朝臣想法的正确。

余柏林回去当日,两位皇子就不忌讳余柏林有孝在身,去见了余柏林。

虽说两位皇子说是去德王府,也的确进的德王府的大门。但在这个时候突然去德王府,谁都能想到这是去见余柏林了。

之后,皇帝陛下更是特意下旨,让两位皇子每隔几日便出宫向余柏林请教学问。

余柏林一直挂着东宫谕德的职位,本就有教导皇子的职责。这么做,也并无可说之处。

至于有孝在身,皇子是否忌讳,那是帝后和两位皇子自己决定,旁人也说不了什么。

这忌讳不忌讳,还是看个人。

余柏林回京之后,见皇子都能来看他,其余大臣也将所谓忌讳抛到脑后,统统向余柏林递帖子,无论是邀约还是上门,都让收帖子的门房收到手软。

余柏林全都以守孝为名拒了。

这五个月,他就宅在家里,练练武看看书教教两位皇子,偶尔有一二友人前来拜访。倒有些当年未曾做官,还在准备科举时的样子了。

余柏林如此悠闲,封蔚可就不好受了。

军事基地建立几年,该打的都打了,知道大晖海军实力的夷人和海盗们,也不敢再来拈老虎胡须了。

然而大晖拥有华夏民族独有的“内敛”,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去外面“护卫”商人的海军们暂且还有的仗可打,封蔚这种坐镇的大BOSS就只能等人打上门来。

但是,现在并没有人敢打上门来。

余柏林在的时候,封蔚觉得日子甜蜜,倒也不觉得无聊。

余柏林一走,封蔚性格本就独的很,作为王爷又不可能去与哪个大臣交好,便每日无所事事,除了折腾折腾将士们,就没别的事可做了。

时间过了一个月,封蔚就再也坐不住了。

他总想弄点什么大事出来。

将士们也因为余柏林这个“余阎王”不在,而有些放飞自己,都挺支持封蔚。

于是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对此事,京城暂且一无所知。

皇帝陛下召了余柏林进宫,询问他关于军事基地一事之后,让他推举一可接替人选。

余柏林武官不太了解,文官中,他从皇帝陛下所给的几个候选名单中,选择了卫玉楠。

倒不是卫玉楠和他关系好,而是卫玉楠武将世家出身,虽然是文臣,但和武将能比较融洽。

余柏林选择的人选,和皇帝陛下心中人选正好一致。

他一直踌躇,只是卫玉楠资历尚浅,他还在踌躇,卫玉楠能否担此重责。

“若是陛下担忧,可选一老将带着卫芝兰。”余柏林道。

皇帝陛下点头。

比起资历,果然还是更擅长军事的人更适合这个职位。

说完正事之后,便是家长里短的闲谈时间。余柏林时隔这么久,又再次见识到了皇帝陛下的唠叨功力。

他很想说一声,封蔚已经不是小孩子了,陛下你大可不必太过忧心。

不过见皇帝陛下那样子,大概是听不进去的。

余柏林离开皇宫之后,偶遇郑牧。郑牧还是和往常一样,是否成亲,在他身上并未有多少改变。

他本想打个招呼就走,没想到被郑牧拦住了。

“你刚从陛下那出来?”郑牧问道。

“是。”余柏林疑惑。难道有什么事?

郑牧严肃的脸上出现一丝无奈的神情:“那正好,和我再一起回去一趟吧?”

余柏林当即警觉:“有何事?可能提前说一说?”

郑牧道:“也没什么……可说的。是德王之事。其余的到了陛下面前再细说吧。”

余柏林当即头大如斗。

这小子又出什么幺蛾子了?

第128章

余柏林踌躇道:“是德王出事了,还是德王……做什么事了?”

郑牧给了余柏林一个“知德王者莫过于长青”的眼神:“是德王,做什么事了。”

余柏林松了一口气。但是又觉得自己好像松口气松的不是时候。

他忙道:“那我们赶快面圣吧。”

郑牧点头。

封庭正展开折子没看一会儿,就听到郑牧和余柏林都来了。

封庭吓了一跳。余柏林这才刚走,怎么又回来了?

封庭立刻敏锐的猜想道,莫不是封蔚出了什么事?

当郑牧和余柏林进来时,这礼还没行完,封庭便急急忙忙道:“难道是澈之出事了?”

余柏林和郑牧对视一眼,道:“德王并未有事。”

“那就是澈之又搞出什么事了?”

余柏林和郑牧又对视一眼。真是知弟莫过于兄长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