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北京的过客 >

第14章

北京的过客-第14章

小说: 北京的过客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很多无奈,有很多失败,有很多意料不到的伤害,我们为谁而喝彩?
啊—为青春喝彩,向青春表达真爱!
我们的青春火爆了世界的舞台!
十九、青春不苦
你甜美的微笑是否成熟?我年轻的心啊—我已感到很幸福……
我浪漫的诗笺是否孤独?你青春的心啊一一为此共鸣着感动……
你我少了那份孤独,却因这彼此之间总要经历那肿难得糊涂……
你的微笑已幸福了我微笑的成熟,我的诗笺已触及你共鸣的朗读,还有什么能使你我再次陷入孤独!?
心中的滋味,不要说出,长抒一口气,看着身边的一切不要装你不在乎哦一一
青春不苦!
二十、青春本色
天地之间有团熊熊的火,那是我们的青春本色!
一个青春一个我,多少个青春多少个我,融入了世界就是爱之歌!
青春不怕寂寞,拥抱了寂寞,我还很快乐;
青春不怕苦涩,品尝了苦涩,我还很理解;
青春不怕坎坷,经历了坎坷,我还很活泼;
青春不怕折磨,忍受了折磨,我还很坚强;
青春不怕挫折,认识了挫折,我还很感谢……
青春不怕什么,这就是我们的一一
青春本色!
想来,读者朋友从中可以看出,我对杨小小的爱有多深沉。于是,我决定到李晓丹那里看看。
到李晓丹住的地方时,已经是华灯初放了。街道两旁的店铺还在经营尚不可知,粮店、茶馆、酒巴的装饰灯连成一线,五颜六色,流光溢彩。我来到李晓丹的门前,看见房里有光,但是很淡,估计只开了那可调节的台灯,窗帘也没有拉严。我走近了,好像发现里面有人。我没有叫门,却在窗帘留下的缝隙处往里看瞧。我一瞧,自己大吃一惊,只见东方一笛同李晓丹在“偷情”:东方一笛坐在那里与李晓丹接吻,东方一笛的一只所已经不安分地在李晓丹的腿部深处摸索……
床头箱上的一包香烟,李晓丹抽出一支递给东方一笛,东方一笛摇摇头。李晓丹问道:“喝酒吗?”东方一笛又摇头。
李晓丹说:“你真是个活宝!”接着她站起来,在东方一笛身后说:“东方,我给你做按摩!”说罢便在他肩上按摩起来。这是他从娘肚子出来第一次接受异性按摩,觉得味道舒服极了。
“舒服吗?”李晓丹娇滴滴地问。东方一笛点点头!
“还有更舒服的呢,上床躺下吧。我给你全身按摩。”
东方一笛一听浑身燥热,心猿意马,但踌躇不前。
李晓丹看着他的眼睛,俏皮地说:“不想享受吗?那就算了!”
东方一笛怕失去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慌忙躺到床上。李晓丹咯咯地笑道:“木头人!最好脱掉外面的衣服。”她说着脱下自己的衣服。刹那间,她身上只剩下文胸和三角裤了。李晓丹的丰乳肥臀和雪白的大腿全展现在我的眼前,令我眼花缭乱,神魂飘逸。我觉得自己的下身,裤裆处已经耸立起了一座山峰。我便轻轻地转过身去,赶紧离开了这儿……
[第十六章完]
第十七章
                  [内容提要]在这里,尽管汪副主席多方关照我,但自己不是正式工作人员,所以总是受到排斥,加上工资待遇又低,每月仅300元……于是我便开始放纵自已,与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员混了起来……
信既不是杜鹃红写来的,也不是杨小小写来的,而是老家文联的汪副主席写来的。信里告诉我最近老家文联的一些情况,并说文学艺术发展中心的《文学报》准备搞承包,问我愿不愿意回来。
汪副主席是中国作协会员,在家乡是有重要影响的作家。曾出版两部长篇小说、两部中篇小说集、三部短篇小说集、两部散文随笔集和一部诗歌集共10本书,计500余万字。他的作品紧贴时代脉搏,观察细微,极富感染力,看后回味无穷。他可以算得上是老家文艺界的实力派作家。请看他发表在《湘潭日报》副刊“杨梅洲”的一篇题为《人生的秋季》的散文:
四季如人生。春天是少年,夏天是青年,秋天是中年,冬天是老年。人生只有一次,四季却是年复一年地轮回嬗递。一个四季就是一次轮回的人生。
春天孱孱,夏天浮躁,秋天成熟,冬天冷峻。所以秋天含蓄,最富足,最有个性,最有魅力。一个最能感悟秋天内涵的人,也就是最能感悟秋天成熟性格的人………那这人必定是中年。
秋宽容。包物众者,莫过于天地。化物多者,莫过于日月。秋日天高气爽,日月温柔。正可仰视宇宙之大;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最宜腑察品类之盛。玉露初零,金风乍寒,好见清风日月,一年正当此佳时。然而古往今来,人多以秋为悲、为愁、为伤。见秋霜而想华发,观残英而泣红颜,望归鸿而思故乡,听寒蝉而叹余生,闻秋雨而断愁肠。其实,秋经春的万物风情,历夏的浪漫意趣,去孱孱,消浮躁,内敛成熟之气,迷落红与流水,归败叶于大地,除俗务,经熬煎,方显博大胸怀。
秋寂寞。寂寞是圣贤的境遇,寂寞是一种美。隐者是静,寂寞是美。此是中华的哲意。夜听见雨无声,晨看花木萧萧。去者无影,来者无声,一切皆是匆匆。一切又都是那样安得自然。过者匆匆是客,而客却能永驻。菊花在秋风中悄然怒放,菊花能寂寞。但寂寞并不是孤独,更不是消极地顺其自然。大智者若愚,大言者不语,寂寞是一种面对尘世的缄默,是一种心态,一种品味,一种反思。黛玉悲的不是秋,悲的是她逝去的人生。天时之秋,亦人到中年,自然有属可于自己的哲思。这哲思来自于过去经历的反思。淌若秋天不够缄默,那是对秋天的反复,秋天的浮躁。浮躁不是秋。
秋理智。天高云淡,风轻月圆,河静山远,坦荡自然。如一位撑舟渡河的中年汉子。沧海浮舟,载不动的不是千般愁,而是人到中年的回忆与沉思。船至河心虽有晶莹动情之浪花,却不再有倒海翻江之巨澜。秋像成熟达观的中年哲人,又像低肩垂眼的得道禅僧。冷眼对天,闵看日出日落,云卷云舒,也未尝不是一种禅境。雁叫长空云至,鸦啼乡关风歇。不为他欢,不为已悲。声色超然中,身居物内,无不表现出一种超脱和释然的大理大智。
秋深刻。惟其深刻,才更显生命之魅力。人之生于自然,归于自然,理所当然他带有自然的性格烙。智者喜春,仁者乐我秋,见智见仁。见水是水;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智者从花红柳绿中看出蓬勃向上的精神;仁者从青松翠柏中得到坚定的品格。于是智者见山,仁者见水,见山是山,见水又是水了。
人到中年,就是人生的秋季。
作品笔力之劲,文风之娴熟,内容之深刻,读来让人拍案叫绝。发表后先后被“湖南作家网”、“湘潭作家网”及一些全国知名网站转载。我当初之所以能到文联担任文学报的编辑,就是与他的极力推荐分不开的。
我出生在湖南湘乡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小时候,家里很穷。但我人较聪明,当然也很淘气。我从小就表现出了一种文学天赋,上小学五年级时便读了《水浒传》、《西游纪》,就连《红楼梦》我也读得一知半解。记得我还经常把读书得来的故事讲给小伙伴们听。上初中时,我的作文更是老师经常拿到班上念的范文。后来到城里上高中,我的一篇以《明天》为题的作文还曾经获得全校性作文竞赛第一名,并开始大胆的向外投稿。我第一篇变成铅字的文章,是自己在市文联文学报上的一篇题为《考试之后》的散文。汪副主席就是这篇文章的责任编辑。他读这篇文章后大加赞赏。他说:李湘辉的这篇文章仅810个字,其成功之处在于思考。文中的“我”,经过悔恨、痛苦的“思考和探索”,“在我留下足迹的地方,撩开长满尖刺的树枝,细心地寻觅。”最后身称“找到了”。并信心百倍地表示,将要用我的“这支笔,也用我的真诚”,去参加第二次考试。文章发表不久,汪副主席推荐给省作协的刊物将它转载了。这样一来,我算是轰动了全校,也在全市出了名。这样一来,我便在教语文课的班主任老师指导和支持下,与对文学也同样有浓厚兴趣的钟离东、东方一笛等人成立了当时全市第一个校园文学社…………丑小鸭文学社,并主办了《丑小鸭》社刊。社刊邀请汪副主席等一些文艺界的名流作顾问,绐予指导。
下面抄录的是我刊登在《丑小鸭》社刊创刊号上的一篇题为《我爱故乡的涟水河》的作文:
童年的生活,使我和故乡的涟水河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它日夜不停地奔流,哺育着世世代代的故乡人,嬴得了人们的喜爱。大人们喜欢它,因为它可以灌溉良田;小孩们喜欢它,因为夏天可以去玩水,冬天可以去滑冰。
涟水河从我家门前流过。我曾经赶着退去的河水,兜着衣襟,捡着一颗颗美丽的鹅卵石;我曾经赤着双脚,沿着江岸跑着,叫着,柔软的沙子上留下我一双双脚印;我也曾坐在门槛上,望着河上暮气茫茫的景象,编织着心底的故事……
然而,给我带来无穷趣味的还是那奔腾不息的河水:大尾巴鱼在这里闲逛,小草鱼在这里捉迷藏。最好玩的是泥鳅,它是一位“钻沙能手”,不一会儿就建起了一座座“地下长城”。这里不仅是鱼的乐园,也是我们这群娃娃的乐园。夏天,我们整天呆在水边。因为我们年纪小,还不会游泳,看着大孩子们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着,我们真羡慕死了,于是,便挽起裤裤脚,跳进浅水边,玩弄起我们最喜欢的“泼水仗”。弧形的水花,在双方的阵地前飞贱起来,落在对方身上;而我们有时也被人家打得抬不起头来,嗬!热闹极了。只见浪花在笑,白云在笑,蓝天在笑,我们在笑。笑着,泼着;泼着,笑着。我们无忧无虑地玩耍着,直到两眼发红,才尽情地跳上岸。然后,舒舒服服地躺在沙滩上,让夏天的太阳把我们白嫩的皮肤,晒得热乎乎、黑黝黝的。
天气冷了,这时的涟水河比较无味。等河结了冰,就完全不一样了。这时,各村的选手们聚在一起热烈地说着闹着。大人们也偷空来看我们比赛。每天除了四名选手外,还来了很多伙伴呐喊,他们用羡慕的眼光望着巍然骑在“马”上的选手。这时,我们这些参加比赛的孩子,特别得意了。再看看我们的勇士…………大黄和大白,此时也将头高高地昂起,“汪汪汪”地叫着,好像胜利就在眠眼前。“预备…………开始!”发令员命令一下,比赛就开始了。我使劲地朝狗屁股一拍,大黄大白答应似的抖擞一下,前蹄猛地腾起,箭一般地射出去。观众们立刻欢呼起来,我的小伙伴们拚命地喊着:“大黄加油!大白加油!”我坐在爬犁上,耳边是呼呼作响的风声,前面是疾驰而来的冰面,后面是飞速而掠的人群。我的大黄大白果然争气,只见它们两耳后立,鬓毛竖起,四蹄好像不沾地似地飞向终点。终点,越来越近,人群突然静下来。人们正屏住呼吸,看哪一副爬犁取得第一名。30米,20米,10米,5米……人群中突地爆发出一阵阵欢呼声,我从紧张的心情中清醒过来:“我们胜了!我们胜了!”“大黄大白,真了不起!”“嗐,真棒!”小伙伴们把我们围在中间,我们几个“小英雄”在小伙伴们的簇拥下,自豪地走出了赛场……
故乡的涟水河不仅用它的乳汁喂大了我,而且还给了我快乐有趣的童年生活。至今,还常常回味那充满笑声的往事中去…………
故乡的涟水河,我的母亲!愿您永远年轻、富饶!
读了我当年的这篇作文,读者也许就不得不承认我确实有些文学天赋。然而,由于我的重“文”轻“理”,偏科严重而终究没有迈进高等学府的校门。这时,我文学上的领路人、我心中最尊敬的文学老师、市文联的汪副主席推荐了我,来到了他们下属的文学艺术发展中心做《文学报》的编辑,负责编辑出版《文学报》。
这是市内一家内部报纸,全部兔费赠阅,所以发行量不大。在这里,尽管汪副主席多方关照我,但自己不是正式工作人员,所以总是受到排斥,加上工资待遇又低,每月仅300元……于是我便开始放纵自已,与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员混了起来,并经常出入歌舞厅。还时常搞些“小意思”(赌博)。唐姨介绍我认识杜鹃红以后,我有过痛改前非、重新辉煌的决心,可是杜鹃红不给我这个机会,加上我本人觉得在市文联工作也处处低人一等。在那段心乱如麻的日子里,我决心来个快刀斩乱麻。我向一直关照我的市文联汪副主席说明了自己的想法后,便毅然义无反顾地来到了北京。可是,我来北京将近一年了,我又做了些什么呢?
顶多,我认识了一些人,做了些新鲜事罢了。我没有一种安慰感,仍然在颠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