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宦海龙腾 >

第648章

宦海龙腾-第648章

小说: 宦海龙腾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多人认为,华夏零售业太弱,经不起进攻。如此惟一的办法就是使它强壮起来。今年以来,一条脉络已经逐渐展现在人们面前:
    1月底,一份由商务部、建设部联合发出的通知出现在每个地级城市商业主管部mén的案头,通知要求年底前完成制定地级城市商业网点规划。
    2月初,商务部部长助理黄海剑在商务部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外商投资商业企业管理办法》已经上报政务院。
    2月20日,政务院副总理武懿在中南海召集15家商业企业进行流通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座谈会。
    3月3日,在华夏内地17座城市拥有第一次在华夏举行全球董事会。
    ……
    在这之中,来自商务部商业改革发展司的消息令国内商业企业感到了chūn天的气息:要努力培育年销售规模100亿元以上的流通企业10家,200亿元以上的4家,超过800亿元的1家。
    这说明,商务部在这270天里选择的办法是:亲自动手扶持这15家企业成为所谓“商业航母”,使它们拥有足够与外资对撼的力量。
    然而,外资企业离我们那样近,简直已经可以闻见他们呼出的气息。
    2月17日,已有半年未开新店的家乐福在西疆开张它在华夏内地的第42家分店,而去年年底家乐福刚刚完成其所有违规mén店的整改工作。这样的扩张速度令人惊讶。因为根据此前的《外商投资商业企业暂行办法》中分类管理的设想,有“不良记录”的家乐福将很难继续扩张。
    《外商投资商业企业暂行办法》将外资在华夏商业领域投资过程中无违规行为的列为a级,有违规行为但予以规范的列为b级,违规且未规范的列为c级。像家乐福这样的b级投资者,违规行为在进行规范后1年内,应该不能申请开设新店。
    外资零售业自1992年开始试点,“无序开放”一直为人所诟病。原国家经贸委称,到1999年底,正式获得中央批准的外资零售企业只有21家;到2001年7月,各地擅自批准设立的非试点外资零售企业已经达到316家。
    川都市摩尔百盛总经理黄志强说:“对地方政fǔ而言,能够引进先进商业模式、引进外资就意味着可以提高税收、提高就业。地方政fǔ要越线,中央主管部mén往往很难调控。”
    但随着华夏行政体制改革的推进与中央政fǔ审批权的部分下放,地方政fǔ正获取更多的话语权。一位业内人士指出:“与其屡限难禁,不如不限严审。”显然政fǔ对外资零售的政策xìng限制将会越来越少。
    值得注意的是,在商务部2月上报的《外商投资商业企业管理办法》的意见征求稿中,对违规企业进行分级管理的条文已经取消。
    显然,商务部取消了对外资零售企业的政策xìng限制,这使得它们在国内的扩张势头加快了。
    不过,在某种程度上,华夏零售业对外资零售企业的恐慌来自于想象,而不是现实。
    来自商务部的统计显示,在2003年全国前30名连锁企业中,外商投资的有6家,分别是家乐福(华夏地区各企业)、华润万家有限公司、苏果超市有限公司、沃尔玛华夏有限公司、锦江麦德龙现购自运有限公司、好又多超市连锁公司,合计销售额为495亿元,占前30名连锁企业销售总额的18。3%,店铺数为1748家,占前30名店铺总数的16。9%。可以看得出,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市场份额上,目前仍然是内资连锁企业占据主导地位。
    “最值得担忧的不是外资,而是内资的盲目扩张。”摩尔百盛总经理黄志强坦言,这3年来内资企业在营销观念、市场化和内部管理上获得长足进展,但在扩张布点上显得有些疯狂,目前流通业最缺的是市场调节手段。
    “这种状况很像1997、1998年的情况。那时以亚细亚、赛特、华联为代表,在内地市场四处布点,结果由于内部人员贮备、管理等不足最后不得不收缩战线。”黄志强认为,内资企业加入到外资品牌抢地盘的阵营中,却缺乏外资企业的慎重和理xìng,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因为它们对华夏市场有着良好的预期。而它们的对手显然也持相同的看法。
    招商证券分析师胡鸿轲说:“华夏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未来5年还将保持在10%左右的增长。”
    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全国前30家连锁企业(含外资)年销售总额为2704。2亿元,同比增长29。9%。而仅沃尔玛一家公司,去年在华夏直接和间接购买的商品就已经达到150亿美元。
    2003年4月百联集团成立,表明华夏流通业开始步入整合发展的新阶段,向相对集中的“寡头垄断竞争”演进。
    2003年排名前30位的连锁经营企业中有9家企业的销售额超过了100亿元,比20第30位的连锁企业销售额为第30位的连锁企业销售额已经达到26。1亿元。2003年店铺数增长超过100%的有2家,另外还有10家企业店铺数增长超过了50%。
    此外,原国家经贸委作出了部署,前年开始建国以来第一次将国债技术改造投资用于流通领域,共投资69个项目,贷款73。8亿元,贴息6亿多元,支持连锁、物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项目的技术改造,支持零售企业做大做强。
    对华夏零售企业来说,这些都是好消息。但是有一点他们必须意识到,他们不可能永远依靠政fǔ的扶助,“商业航母”的形成是否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
    商务部副部长张智罡说,未来5至10年内培育出两三家进入世界500强的具有华夏特sè的连锁企业集团,这固然令人兴奋,但是更有意义的是,这样的图景是如何在市场中造就的。
    而不论如何,既然政fǔ放出了这样的话,那么作为商家,就一定要争取名额,争取得到政fǔ的扶植,这是在华夏经商必须第一个考虑到的事情。
    其实宋明宇得知nv儿的“男友”萧宸就是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萧宸的时候,也是一阵错愕,接下来他就想到了另一件事: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萧宸乃是副总理萧正的侄儿,华共元老中目前仅剩的一号人物萧老的孙儿,而且最关键的是,他已经结婚了,妻子据说是军委副主席叶松柏的nv儿……那,语馨跟萧宸之间?
    原先宋明宇不着急,因为nv儿年纪还不大,才刚刚毕业,现在恋爱地对象也未必就一定是今后结婚的对象,宋明宇虽然对那个“萧宸”颇为满意,但也没有半点催促nv儿的意思。然而现在萧宸的身份明确了,宋明宇顿时就觉得有点大事不妙。
    宋明宇的第一反应是:应该马上劝语馨离开萧宸,不仅是他不愿意nv儿去和一个有家室的男人纠缠,再说跟军委副主席的nv儿“抢”男人,那可是极大的危险。
    但马上,宋明宇又发现这个考虑不周,万一萧宸坚持呢?要知道,当初他宋明宇可以不在乎萧宸如何,但现在萧宸既然是萧老的孙儿,萧副总理的侄儿,而且自己也是享受正部级待遇的副部级实权高官,要是他宋明宇惹恼了萧宸,按照“不揣以最大的恶意”原则推论,那么萧宸几乎是随便打几个电话就能让他宋某人葬送这大半辈子的奋斗成果!
    宋明宇或许想得太多了,但他不敢不去想。他不敢拿自己二三十亿美元的身家来赌萧宸是不是真君子。这不仅是为他自己的事业考虑,也是为nv儿今后的生活考虑,他不敢想象早已习惯真金白银富丽生活的nv儿如果有朝一日听到老爸破产的消息会有什么反应,他不敢赌。不过他下意识里还是有个决断:不论nv儿最终选择是什么,他都竭力支持。
    于是,宋明宇终于没有就萧宸与宋语馨的关系跟宋语馨本人提什么多余的话,只是提到了希望能在争取政fǔ扶植上得到一定的帮助。
    零售业是萧宸提议让太湖集团进入的,宋语馨对于找萧宸咨询看得很自然。
    萧宸倒也不吝跟宋语馨分析一下目前的局势,事实上外资零售业无疑是今年华夏零售业发展的主旋律之一。外资零售企业的每个动作都有可能对国内零售企业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人们更加关注它的进程。2004年3月4日沃尔玛全球董事会在鹏城的召开成为这之中最引人注目的———沃尔玛首次将如此高级别的会议地点放在亚洲。会上,12位董事对华夏市场展现的潜力兴奋不已,要求沃尔玛华夏公司加快发展速度。而此时,沃尔玛已在华夏开设了39家mén店。
    2004年4月6日,伊藤洋华堂旗下的全球最大便利店第一店在随后一周亮相,并由其日本总部直接运营。4月7日,伊藤洋华堂与王府井百货签署协议,双方计划总投资2400万美元,合资成立以生鲜食品经营为主的连锁超市公司。伊藤洋华堂作为日本最大的零售企业之一,早在第一家大型综合超市(gms),目前已开设三家mén店,且效益良好。据悉,2008年伊藤洋华堂将在京城开设10家mén店。
    2004年4月30日,号称欧洲最大的生鲜超市———家乐福旗下的冠军超市在京城开设了它在亚洲的第一家连锁店。冠军超市表示,其目标是在2008年举办奥运会之前在京城开设40至50家连锁超市。冠军超市、家乐福大卖场、迪亚折扣店是家乐福集团的三大业态。冠军超市的开业,使家乐福家族成员在华夏实现“全家福”,进一步显示其按不同业态规模进行立体布局的经营策略。
    从上述的情况看,2004年外资零售业仍以直接开店为主,并已显现出强大的资本实力。可以预见,在城市商业网点布局基本完成的情况下,并购将成为外资扩张的主要手段。
    另外一个方面,则是并购。
    最引人注目的,也是第一桩并购案,是在2004年1月,华夏国内sī营酒店行业龙头太湖集团,斥资22亿元人民币收购乐购连锁超市51%的股权。乐购由宝岛顶新集团在华夏大陆创办,收购时在内地拥有25家超市。对此萧宸认为:沃尔玛、家乐福等外资零售企业早在开放之前就已在华夏大肆占地为王,华夏本土零售企业虽然也是遍布各地,但力量比较分散,太湖集团进入零售业后如何后来居上,就是宋氏父nv需首要解决的问题。
    进入零售业刚刚开放的华夏市场,若采用开新店的方式,发展速度不但跟不上沃尔玛和家乐福;而且缺乏实战经验。因此并购是一个不错的方式。综观华夏的零售军团,沃尔玛和家乐福基本不可能出售其股份,本土的企业巨头业态复杂,管理húnluàn等原因导致既不合萧宸的本意,也不合宋氏父nv的胃口,而xiǎo企业又因规模太xiǎo,即使收购也不足以威胁对手,只有台资企业,不但拥有众多mén店,而且经营状况良好,特别是乐购,其卖场设计、面积、选址等要素与太湖集团的风格十分地相似,整合资源非常方便。
    通过该起并购,使太湖在华夏的渠道大开,不但拥有了良好的mén店,而且台资人员的管理可以有效弥补其在华夏零售市场经验的不足。
    但也许是太湖太急于吃华夏这块大蛋糕了,如此巨大的jiāo易额让全世界都为之震惊。按照外界估算,以乐购目前的盈利能力来看,太湖收回并购成本起码在十年以上,成本过于巨大。
    第二桩是百联吸收合并第一百货和华联商厦。2004年4月百联集团通过股权行政划拨方式,收购第一百货、华联商厦、华联超市、友谊股份、物贸中心5家上市公司的相关股权,并成为这5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在萧宸看来:第一百货与华联商厦的合并是百联集团对旗下资源的重组。第一百货和华联商厦是同集团下的上市公司,两家公司均从事百货零售业,此次合并采用吸收的方式将经营较好的华联商厦并入较差的第一百货,使得第一百货的质量得到了提升。而且避免了同集团下同资源对同市场的无谓竞争,符合了百联提出的做大做强的口号。
    百联集团作为一个国有企业,又是国内零售行业的老大哥,虽然表面上有着出sè的经营业绩,但缺乏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复杂的政企关系,都在阻碍这个庞大集团的发展。有了强健的体魄,还需要有健康的jīng神,在今后面对外资大规模的竞争中,及时完善自身的管理水平是十分重要的。
    第三桩是物美收购超市发。京城超市发在2第26位,物美收购了超市发职工持股会的25。03%超市发股份,之后不久超市发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将其34。77%的国有股权托管于物美集团并签署《股权托管合同》。物美正式接管京城超市发。
    大商集团由于之前的收购天客隆而间接拥有超市发一部分股份。因此物美的此次收购和超市发国有股权的托管引出了物美和大商的股权之争。股权之争也使超市发的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