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宦海龙腾 >

第517章

宦海龙腾-第517章

小说: 宦海龙腾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资约153亿元(吴城负责70亿元)。从而使吴城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430公里,实现五市二区联网畅通,过境jiāo通将不超过1xiǎo时,吴城的对外jiāo通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
    绕城高速公路针对吴城地区人口密集、人多地少、河网jiāo织的特点,采用了世界先进的设计理念,省内首次采用的“低路堤”设计,并采取太湖清淤集中取土与就近取土相结合的施工工艺,既节约了土地资源,又做到环保与施工的有机结合。全线按六车道、行车时速100公里/xiǎo时的高速公路标准设计,共有互通出入口26个,3个服务区,枢纽9处,与沪宁高速、吴嘉临高速、沿江、沪苏浙高速公路实现了无障碍互通衔接,且每个互通间距离在8公里左右,最近的距离为4公里,沿线1~2个乡镇就有一个互通出入口,使沿线乡镇均能在15分钟快速进入高速公路路网,为车辆在高速的上下,以及乡镇之间的沟通提供了便利。
    绕城高速的建成,将飘绕吴城“五区二市”,形成一个约1150平方公里的内域核心区(约占吴城总面积12%),同时她作为一条集景观、旅游和生态为一体的高速公路,沟通光福、天池山、穹窿山、太湖、东西山、同里、甪直、周庄等众多风景点,正是吴城市吴文化和景点旅游资源最为丰富、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人文景观多达50余处,沿线风光湖光山sè非常优美。她的建成对进一步缓解吴城过境jiāo通压力,完善区域干线公路网,加强吴城地区与东方、江南jiāo通经济联系,促进沿江经济产业带的形成,改善吴城西部投资环境,推动沿太湖旅游资源开发,促进吴城城市化进程,加快吴城社会经济建设步伐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如此巨大的工程,涉及金额高达70亿元,萧宸除了把工程jiāo给分管城建的萧派铁杆王文远副市长之外,还派出由市委市政fǔ联合组成的巡视xiǎo组,对工程进行全程跟踪了解,防止各类违纪违法现象的发生。与此同时,他还特意指示吴城市纪委,由李云新书记亲自选派得力人手对工程进行严密监督。三重负责之下,萧宸才算对这一工程的实施感到放心了。
    13~14日,市委九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萧宸作题为《增强率先意识,奋力求实创新,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召开》的报告,并在会议结束前作总结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赵介民主持会议。相关市领导出席会议。
    14日下午,市委举行民主协商会,就市人大、市政协及有关部mén领导人事变动的提名与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进行协商。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萧宸到会说明情况,市委副书记杜秋声主持会议。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林光宗,市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部长陈萍参加了会议。
    15~18日,由新华社、中新社、中央电视台和省主要新闻媒体组成的对台工作新闻采访组一行16人来吴采访。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萧宸接受了采访,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华东升会见了采访组一行。
    15~20日,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萧宸为团长,市委副书记、市长赵介民为副团长,副市长刘伟及市有关部mén负责人组成的吴城市代表团对新加坡进行访问。访问期间,萧宸和新加坡总统纳丹、内阁资政李光耀、副总理李显龙、前总统王鼎昌等举行了一系列会谈,就华新双方在园区项目上的合作和发展前景jiāo换了意见并达成一致,新方对最近园区的发展表示满意。新加坡吴城协会于16日成立,(cssd)2001年度董事会于17日召开,园区发展情况报告会于18日举行,市长赵介民率城建考察组考察了新加坡的城市规划和科技园区建设,市政fǔ、华夏驻新使馆和新加坡有关政fǔ部mén还举办了一系列经济和文化jiāo流活动,访问取得了圆满成功。
    第三十三次会议召开。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萧宸主持会议。
    23日,市政fǔ举行台商新chūn招待会。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萧宸,市委副书记、市长赵介民,副市长刘伟等出席招待会。
    同日,市委统战部举行学习报告会,学习贯彻市委九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jīng神。市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长陈萍主持会议,市政协副主席、民建吴城市委主委苏慧馨,市政协副主席、工商联会长王祖等参加会议。
    24~25日,武警吴城市支队召开党委扩大会议。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萧宸到会讲话,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黄亭,市政法委副书记燕微雨等出席会议。
    25日上午,吴城军分区党委召开八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回顾总结去年吴城市民兵预备役建设情况,研究部署今年工作任务。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萧宸到会讲话,军分区党委书记、政委李渊龙作工作报告,市委常委、军分区党委副书记、司令员周军也作了发言。
    同日下午,1273户“双特困”户喜获廉租房,市领导萧宸、赵介民、王文远等参加了廉租房分配单发放仪式。
    吴城首批廉租房分配单发放达到1273户,引起了省内甚至国内不少媒体的关注。说起来现在的吴城在华夏的确已经成为了一个明星城市,从经济的膨胀式发展、文化名城的推广、廉政建设的优异、足球名城的宣传,再到首批廉租房分配后全国不少媒体盛赞的“华夏最幸福城市”,吴城的名气甚至比与它齐名的另一个“天堂”临安还大了,要知道,临安可是江南省的省会,在宣传上拥有对吴城的先天xìng优势。至此,原先对萧宸在吴城上任以来一系列“撒钱”行为颇为不满的人终于渐渐闭嘴,而吴城的老百姓对萧宸的观感也日益发生变化,从最初萧宸来吴城时的“萧太子”到办下颇有政绩的常务副市长王和后的“萧铁面”,从“萧铁面”到投资足球、广建球场和推行新城区规划后“萧老板(指huā钱大手大脚)”,再到拿下公安局长秦寿后的“萧青天”,最后到现在的“我们萧书记”,萧宸在吴城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渐渐稳固,风头更是一时无两,颇有当日在鼎清区、朗柳市的风范了。
    廉租房的建设和廉租房分配制度的建立健全,是萧宸这一年来关注的焦点之一。他很清楚,现在吴城的房价还只是刚刚开始上涨不久,虽然有部分市民已经开始感觉房价“有点贵”了,但恐怕谁也不会料到再等三四年之后,房价就会开始像脱缰的野马一样疯跑,而到**年后,甚至变得“左一个国五条,右一个国十条,就是调不下来”的尴尬境地,甚至连一国总理都在香港媒体公开承认大陆房价问题很复杂,“就是降不下来”。
    而吴城作为华夏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其房价的飞涨速度,恐怕也仅次于有限的几个政治和经济龙头地区,到时候吴城市民肯定会为房子的问题大伤脑筋。萧宸一贯的观点是:民生就是民心。所以他既然知道房价会出问题,自然会提前做一些准备,而不是等到事到临头再在媒体上作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却实际上什么忙都帮不了。如今的吴城不仅廉租房的建设已经开始稳步实施,经适房制度也开始探索和推行,这一切都是萧宸在全面掌控吴城大局之后作出的决定,而即便如此,也颇遭不少吴城干部的非议,认为萧书记这是“拿政fǔ的钱不当事”,是“太子殿下不愁钱”。
    对这些暗地里流传的说法,萧宸其实是清楚的,但对于这些干部的sī下抱怨,他也不可能强行压制,只能是“一切是非对错,且看日后如何”了。其实早在1998年住房商品化改革之时,政务院就曾经下文要求各级政fǔ尽快建立起以经济适用房为主和租售并举的住房供应体系。但廉租房制度建设由于责任不清、资金来源缺乏等问题一直没有实质进展。对于地方政fǔ而言,廉租房建设无益于财政和政绩。特别是在土地出让招标拍卖的今天,廉租房建设会减少土地出让金收入,而该收入在某些经济落后地区政fǔ的财政收入中,甚至占了一半以上,他们自然不肯去办。而对于房地产开发商而言,由于无利可图,故也反应冷淡。
    而在萧宸的前世,直到2006年,在商品价格飞涨,经济适用房建设制度被广为质疑的背景下,要求加强廉租房建设的呼声才越来越高。该年政务院颁布条例要求地方政fǔ将土地出让净收益的部分按一定比例用于廉租住房制度建设,并为参与廉租房建设的开发商提供银行信贷便利。从后来的实践来看,当时的廉租房数量未能覆盖所有符合标准人群。由于标准过低,大量被排斥在租住标准之外的人群仍然无力购买住房。
    而萧宸如今想做的,就是如何在放宽这一标准、让更多无力买房的群众受益的同时,又不至于让吴城市的财政背上难以承受的包袱,继而导致吴城财政体系的崩溃,因为吴城财政如果崩溃,其实最后真正倒霉的还是吴城民众,对于这一点,萧宸心里是再清楚不过了。
    萧宸在吴城推出廉租房的时候,国内很多人还不知道廉租房是个什么东西,也不清楚为什么有那么多媒体闲得没事去关注吴城搞的这个东西。其实,廉租房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廉租房在香港叫“公屋”,在美国和加拿大叫“社会福利房”,在其他国家也各有安排。总体来说名字都可以叫廉租房,实际上大部分房租是从穷人领取的社会福利金中扣除的。他们只要jiāo纳很少,甚至完全不必jiāo纳房租就可以入住。
    经济学理论指出,政fǔ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护弱势群体,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宏观环境稳定。弱势群体本来句处于非常不利的竞争态势,不能指望市场竞争来解决他们的困难,所以政fǔ责无旁贷要伸出援手。
    而就华夏而言,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无所谓廉租房,所有的人都靠单位分配住房,职工象征xìng地缴纳一点租金,这和当时实行的低工资制度是相互匹配的。但是在房改以后,住房市场化,贫富差距迅速拉开。现在吴城还只是有些市民偶尔提一提说现在房价好像有点高,但萧宸自然知道,在2004特别是2006年以后,房价的暴涨,使得许多低收入家庭买不起房子,住房保障问题日趋尖锐,前瞻xìng地提前进行经适房和廉租房的准备,才能在今后有备而无患。
    而根据前世的经验,即便到了数年以后,房价已经“疯了”的时候,谈到廉租房,各级政fǔ依旧抱怨资金短缺。好像只要有了足够的资金,为穷人盖些廉租房是不成问题的。实际上呢?各级政fǔ倒也公布了一些关于廉租房的数据,可是一般老百姓很难理解这些数字背后究竟意味着什么。
    按照萧宸“前瞻xìng”的分析,在日后政务院“24号文件”中明确规定了廉租房的资金有四个来源:“一是地方财政要将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纳入年度预算安排;二是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在提取贷款风险准备金和管理费用之后全部用于廉租住房建设;三是土地出让净收益用于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的比例不得低于10%,各地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适当提高比例;四是廉租住房租金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项用于廉租住房的维护和管理。对中西部财政困难地区,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中央财政廉租住房保障专项补助资金等方式给予支持。”
    也就是说,廉租房资金有四个来源:第一,地方政fǔ预算;第二,住房公积金;第三,土地出让金;第四,廉租房本身的租金收入。
    然而这四个资金来源的信息透明度不同。各级政fǔ的财政预算中是否拨款修建廉租房,拨了多少,是否落实,这些问题比较难以检查。对于住房公积金的使用情况也比较难监管。廉租房的租金收入更是微乎其微,解决不了多大问题。那么这三项姑且不谈,就说土地出让金,这个收入数额巨大,比较容易查证,民众在购买商品房的时候都要缴纳土地出让金。值得注意的是:土地出让金没有上缴中央财政,也没有计入地方政fǔ财政预算,都在地方政fǔ手上!按规定,必须将土地出让金净收益的10%用于廉租房建设。倘若连这一点都做不到,想让地方政fǔ从财政收入中拿出点钱来帮助穷人就更不可能了。
    根据萧宸在前世的了解,事实如何呢?2006年商品房销售总额为20509亿元,其中,政fǔ拿走了大约40%,也就是说大约8000亿元被政fǔ收走了。扣除税费和其他开支之后,土地出让金的净收益为2900亿元。在“24号文件”之前曾经规定用于廉租房建设的资金不得低于土地出让金净收益的5%,也就是说,按照国家规定在2006年应当用145亿元建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