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新鸦片战争 >

第87章

新鸦片战争-第87章

小说: 新鸦片战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向辛庄小学,第一眼给人的感觉。  便是这座学校是辛庄最漂亮的建筑。  弯檐飞角的房屋错落有致的掩映在树木之间,若是夏季这里必定是绿意盎然,充满了生机。  整个学校由四排朱红色的建筑围城正方形,房屋都是一楼一底,中间一块大操场。  学校前一座高大的牌楼,上面写着辛庄小学四个大字,字地落款是贺长龄。
    此刻在牌楼的下面站着一大群人,领头的是学校的主事。  看他一身官服,应该是礼部派遣到这里任职的官员。  然而刘寄注意到的并不是这些,他看到学校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排列在路地两排,一双双小手冻的通红,手里拿着的大红花也在微微的发抖。
    刘寄突然有一股不明的愤怒涌起,十数年的政治生涯让刘寄学会了控制自己地愤怒。  他没有苛责谁,只是快步上前抱起了当前的一位小男孩。
    刘寄迅速的解下了自己脖子上的毛皮围脖,他用皮围将孩子的小手包了起来,带着刘寄体温的围脖让孩子僵冷的手迅速的得到了温暖。
    这时一片稚嫩的声音传入了刘寄耳中,“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
    冬日的阳光虽然耀眼,却没有多少热度,偶尔吹过地北风依然让人感到寒冷。  刘寄地脸色也让人感到很冷,他的眼睛中有一股寒芒射出。  让学校里领头地官员系紧了脖子上的围巾。
    “让孩子们回去。  该上课的上课,不要让他们在冬天受冻。  如果孩子们站在寒风中。  只是为了欢迎一个无聊的长官,那么我们是否该检讨一下我们的教育方法。  要知道孩子们是我们的明天,是国家的未来,从小就教育他们站在寒风中迎合长官的意图,这是一种可悲的教育。  ”
    刘寄的话让礼部的官员有些难堪,他的表情不自然的笑了笑。  凭着做官的经验,这人已经察觉到了刘寄身份的不凡,虽然刘寄只是穿着布衣,可是他举手投足透露出的是长期处于领导地位养成的一些习惯动作。  何况向他们传达消息的人,表示过来人一定是个大人物,至于有多大,只有天知道。
    虽然心里想了不少,可这位礼部官员一点也没有拖泥带水,他迅速的让身后的老师们解散了集合起来的学生。
    待学生们解散后,这位官员说道:“这位先生说的是,只是我一朝廷小官,若是让上峰不满意,只怕……。  ”这人没有说完话,说到一半嘿嘿的笑了几声。
    刘寄接口说道:“怕上峰给你小鞋穿。  ”
    见刘寄将话点穿了,这人又难为情的一阵干笑。
    刘寄对着怀中孩子红扑扑的脸亲吻了一下,将他放了下来。
    孩子感受到了刘寄从内心深处散发出的喜欢,他甜甜的向刘寄笑了笑,挥着手说道:“叔叔再见。  ”
    孩子天真的笑容让刘寄不自禁的笑了起来,笑容将他心中的愤怒和阴霾也驱散了,使他的心情也好转过来。
    刘寄的心中不由想到,我自己的孩子此刻大概正在奶**怀里吃奶吧。
    发了阵呆,刘寄转过了头向那位礼部的官员说道:“让老师们也解散了吧,我们只是参观一下,希望不要影响了你们的工作。  ”
    这人连连点头说道:“不影响,不影响。  ”
    刘寄感到有目光盯着自己,他抬头向目光处望去,见到一位女性教师清澈的目光正在打量自己,这双目光的主人清秀婉约,亭亭玉立在一大群男教师中间,宛如鹤立鸡群。
    发现刘寄的目光,礼部官员解释道:“她是我们这里唯一的女教师,早年在国外留学。  虽然有些学问,只可惜是个女的,她父亲是朝廷大员,我们也不好拒绝。  ”
    刘寄点了点头,再转过去时,那名女人已经消失不见了。
    “我们走吧,我想细致了解一下你们的情况。  ”
第二章惊涛骇浪一百七十九惊变
    第二章惊涛骇浪一百七十九惊变
    听到刘寄的话,礼部官员带头走向了前面,学校的房屋都是一楼一底,建筑的材料顺应了现在的流行趋势,以砖块和水泥为主,只是一些顶梁柱仍然是人抱粗的圆木。  一行人穿过花园,进入了屋檐下的走廊,顺着走廊没走几步,大家在一间教室外停了下来。  刘寄在窗外向里看了看,里面没有学生,黑板上还写着一些粉笔字,看起来学生们都去课外活动了。  刘寄推开教室门走了进去,教室的黑板上方挂着孔子和孟子的画像。  往四周墙上一看,上面还挂着一些花鸟山水画和诗词。  让刘寄满意的是挂在教室后面的世界地图,还有黑板旁边一幅巴黎圣母院画像的复制品。
    那名礼部官员在刘寄旁边解释道:“这是地理课用的教材,老师在向学生们讲解法国的情况。  ”
    “有没有开设算术课。  ”
    “有,您看那面很大的算盘,就是算术课用的。  ”
    刘寄顺着礼部官员指着的方向看去,果然看见一面人立高的算盘,每一个算珠下面都有一个撤销,似乎是算珠往上拨时用来固定。
    “有没有开化学课。  ”
    “这里是二年纪的教室,化学课需要四年级才开设。  ”
    “那这里一共开设了多少课程。  ”
    “有国文,算术,历史,生物,地理。  音乐,绘画,体育。  到了四年级再增加化学和物理课。  ”
    董宪周听的发了愣,向刘寄说道:“王老大,这是培养诸葛亮吗?一个人用得着学这么多。  ”
    刘寄回头拍了一下董宪周地铁头笑道:“你是个老粗,不能让下一代也是个老粗,多学点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也容易一点。  ”
    那位礼部官员深有同感的说道:“这位王先生讲的不错。  有学问的人不仅受人尊重,而且干什么都来的快。  就是到了工场里提升的也快,别人弄不懂那机器怎么操作,他一学就会。  连做生意的招收学徒也喜欢识字懂算术地。  以前光学四书五经那一套不行了,你看看朝廷里的大员,那一个不是诸子百家,样样精通,多学一点没坏处。  ”
    刘寄背着手笑了起来。  这家伙挺会说话地,看来去招生时没少做过思想工作。
    大家顺着教室一空空的参观过去,遇到有开课的教室,刘寄只是略略一停便快步走开。  一路参观下来,也没用多长的时间。  看起来这里基本上算一座具有现代小学了。  只是现在这里的教师以京师大学堂和留洋学生为主,这样似乎有些浪费。  刘寄决定回去后让礼部官员在各省都建立师范学校,多培养一些老师。
    这次参观,让刘寄总体上还满意。  现在整个顺天府已经有十多所这样的学校。  下一步就等着推广到全国各地。  不过看起来战争不结束,朝廷就不可能有钱推行此事。  说起战争的事情,刘寄内心深处又涌起一股担忧,英国人地实力十分强大,这次的战争结局很难预料呀。
    一行人告辞了学校陪同的人员,大家快步出了辛庄。  到了路边刚刚登上马车。  前面有快马奔跑的声音传来,董宪周跳下马车站在路旁一看,来人一身缁衣胸口上绣着一支蝙蝠,原来是情报司的连络官,他向身后已经警戒起来的近卫士兵挥了挥手,示意他们放松。
    不多时这人已经到了马车前,只见他翻身下马先向董宪周参拜后,方才悄声说道:“有要事禀报皇上。  ”
    不待董宪周答复,刘寄已经在马车里说道:“过来吧。  ”
    来人压低了声音隔着窗户向刘寄说道:“皇上,有留学生员刚刚在京城五条胡同。  一处民宅内成立了“中国民主自由党”。  ”
    这话让刘寄愣了片刻。  他第一个念头便是“这么早”。  的确1840年中国便出现了**党太早了,似乎也太不现实了。  可仔细一想。  刘寄派遣留学生从1823年便开始了,到现在已经经过了17个年头,共计培养出了多少留学生,具体的数字刘寄肯定记不得了,但是这个数字绝对不会低于五万人,这还不包括后期那些自费出国地留学生。  这些人吸收了西方思想,出现比较激进的个别人是肯定,所以这么一想刘寄也就能理解为什么会出现**党了。
    不过理解归理解,刘寄绝对不赞成现在进行激进的改革,民主、自由,中国现在还没有这个基础。  这些人必须被严厉的监控起来,一但有过激的举动立即镇压。
    他向车窗外说道:“你先回去严密的监视这样人,记住不要惊动他们。  告诉董海川,这些人如果闹事,立刻控制做他们。  ”
    “喳。  ”
    回去地一路上刘寄都因为这个消息在想着一些心事,刚回了皇宫,便有奏事处的官员来报,朝廷新党求见。
    所谓新党是朝廷中一干老臣为留学归国官员取的名称,这些人锐意革新,处处希望以西方的方式解决中国的问题。
    这些人已经在刘寄的扶持下强大起来,朝廷的中下层官员中,他们占据了大多数。  听说是这批人求见,刘寄立刻传唤了他们。
    不一会儿工夫,一大群官员鱼贯而入,他们在军机大臣礼部尚书徐继畬的率领下依次跪在了养心殿的中间。
    曹进喜将徐继畬手中的折子转递了过来,刘寄拿着他们地联名上书看了起来。
    原来这是一封立宪请愿书,虽说是立宪请愿,可内容里明确地写着,为了建立一个类似英国的国家,希望重新确定国号、国旗、国徽,建立议会,效法西方。
    刘寄又是一惊,今天地意外太多了。  这些从西方回来的学子,学会了抛开自己这个皇帝思考问题了。
    虽然对这件事本身所带来的思考,刘寄是持肯定的态度。  不过他们提出的内容,刘寄认为这样做太早了,不说现在是战争时期,即便是平时,也不该将问题提出的这么早。  依照刘寄的估算,要想改变皇帝制度,只有在普及小学教育进行到十年或者是二十年后,中国才有这个资格进行这种更深层次的改革。  现在的中国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以国家的力量进行工业化,发展壮大中国的工商业,是中国的当务之急,而不是其它。
第二章惊涛骇浪一百八十激战新加坡
    第二章惊涛骇浪一百八十激战新加坡
    “诸卿知道南桔北积的故事吗?”
    刘寄的声音虽然不大,殿堂中下跪的群臣却感到不妙。  这“南桔北积”的故事,下面跪着的群臣都是科举考试的佼佼者,他们如何不知。  这则故事讲的是春秋时期齐国使者晏子赴楚的事情。
    晏子赴楚,楚王赐晏子酒,酒酣,楚国吏者缚一人到楚王前。  楚王说:“缚者曷为者也?”下面的人回答:“齐人也,坐盗。  ”楚王看着晏子说:“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答道:“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那么此刻刘寄说出这翻话来,很明显是在否定他们提出的革新方案,意指西方人的一套不一定合适到中国使用。
    下面跪着的群臣一时无话可说,为首的徐继畬壮着胆子说道:“皇上十数载维新,所图者,不为此乎?”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民,我朝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和西方各国的情况截然不同。  在民众没有觉醒之前,必须以集权制度将东西南北凝聚在一起。  如果没有这股强大的力量,便无法维持国家大统。  一盘散沙的中国,注定是被西方列强**的国家。  诸卿所提议立宪一事,可提上日程,甚至改名国号,创建新的国旗。  国徽,朕也表示赞同。  但是用英国人地一套制度来治理中国,包括组建议会,都为时尚早。  ”
    见皇上已经挑明,徐继畬恭敬的说道:“皇上所言极是,那么立宪一事,是否可随后商榷。  ”
    “这事也不用急。  待和英国人的仗打完了再说。  ”
    “吾皇英明,皇上万岁。  万岁,万万岁。  ”
    **************************
    1840年2月3日,这一天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春节,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这一天一定是热闹的一天,鞭炮声和锣鼓声将是这一天的主旋律。  然而新加坡在这一天里,是以炮弹声和枪声作为主弦律。
    曾国藩率领一干文武官员从扬威堡地瞭望口向港口方向看去。  从拂晓开始英国人的舰炮便没有停止过,港口附近地炮台尘烟滚滚,爆炸声接连不断,炮台周围的地面似乎犁过一般,见不到一点凸起的地方。  在这样猛烈的轰炸中,港口处的炮台仍然在还击中,这得归功于炮台的建设者严格的遵照了上级地意图,用钢筋水泥深入地下两米浇铸而成。  而且建设者们将炮台修建成一个半圆型,只是露出一个射击口和瞭望口。  远看去,炮台就像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