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新鸦片战争 >

第34章

新鸦片战争-第34章

小说: 新鸦片战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七十章戴兰芬回京
    戴熙是戴兰芬的族侄,他也是一名留学回来的生员。在其他留学生员都到京师报到以后,他仍然在这里陪同戴兰芬等候。看到那艘西班牙大帆船戴熙指着落日下的帆船说道:“叔叔你看,是荷兰人的旗号,就是这艘船。”
    戴兰芬稳定了一下情绪说道:“大惊小怪的,叔叔已经看到了。”
    戴熙他看着戴兰芬看似严肃的表情笑了笑,他知道叔叔的心中一定比他还高兴。
    不久船靠岸了,戴熙用熟练的英语询问起来。
    戴兰芬看着戴熙逐渐变色的表情,他的心担忧起来。果然这艘船带回了一个不好的消息,他们等候的船在好望角遇难了,船上的一百多名中国生员全部失踪了。
    戴兰芬的心突然的沉了下来,他感到头上虚汗直冒,心中刀搅一般的疼痛。戴熙惊慌的上前抱起叔叔,嘴里焦急的呼喊着叔叔的名字。
    戴兰芬苍白的嘴唇张合着,仔细听,可以听到他微弱的声音说道:“微臣辜负了皇上,一百多人就这样没了。没了……”
    当戴熙醒过来时已经躺在了两广总督李鸿宾的衙门中,见到戴兰芬醒过来,李鸿宾向他微微的点了点头。一名年老的大夫在旁边说道:“戴大人已无大碍,只是一时急怒攻心,将息几天便可,只是三月内不可剧烈的运动。”
    戴熙正好将熬好的汤药端来,听到大夫的话也是松了口大气。
    戴兰芬将息了几日,待身子见了好转,便让戴熙雇了辆牛车上路了。
    等戴兰芬到达京城已经是1827年2月10日,这一天正好是元霄节。
    **************************
    天还没有黑尽,街道两旁的家家户户都挂起了灯笼,一对舞龙的队伍在热闹的锣鼓声中向戴兰芬的牛车行了过来。戴熙嬉笑颜开的在车头向车厢里的戴兰芬说道:“叔叔,今天好热闹呀!”
    戴兰芬从车厢里探出头来说道:“你们把车停到街边去,不要挡住了道。”
    车把式应了一声,将车赶到了街边。屋檐下看热闹的人虽然有些不喜马车挡了视线,可春节里的中国人是最大方和气的,他们只是笑一笑绕过了车辆,继续看着游行的队伍。
    那走在游行队伍前头的是踩着高跷的人,他们有的戴着童男童女的面具,有的戴着牛头马面,还有一个人戴着城隍的面具。这些人随着紧跟后面的锣鼓乐队摇头晃脑,配合着颇有些喜剧效果的洗脸壳子惹的路人笑声不停。队伍中间舞龙的队伍更始气势雄壮,十几个举着龙头、龙身、龙尾忽而窜上,忽而伏下,时而扬头,时而摆尾,似乎那条巨龙活了过来,在京城中威风凛凛的巡视着自己的领地。路人看着巨龙精彩的表演,纷纷热烈的喝起彩来。
    等队伍过去戴兰芬叔侄倆往陶澍府上赶去,到了大学士府上其家里人告诉戴兰芬陶大人已经到圆明园参加宫中举办的灯会了。戴兰芬正准备寻一处客栈落脚,待明日才拜见皇上。巧见一顶官轿过来,轿上下来一人不时陶澍是谁。
    戴兰芬和陶澍两人是诗书好友,三年不见此时突然相见,都显得分外高兴。陶澍上前拉着戴兰芬关切的问道:“在外三年可好。”
    戴兰芬五味杂陈,百感交集,脸上转瞬间数变,似有千言万语在喉头壅塞,半响低沉的说道:“好……,好!”
    陶澍也知道这些留洋的人吃了不少苦头,他用力的拍了拍戴兰芬的肩头,将戴兰芬请到院内落坐。
    进了院中,穿过花园中的主道,沿着房檐下两排橘红色的灯笼进入了堂屋,陶澍招呼仆人将火炉烧旺。
    三人又将外衣脱掉分宾主坐定,刚一坐下陶澍便笑指着戴兰芬说道:“畹香的学生可都成了皇上的香饽饽,皇上专门打了招呼,让吏部把所有空缺都留下安置畹香的学生,还让张际亮主持京师大学堂,现在西直门外正在大兴土木,畹香这会是桃李满天下了。”
    戴兰芬摇头说道:“兄长此言差也,这些生员都是皇上的学生,如果不是皇上钦点,随能送他们到西洋去。”说到这里戴兰芬又摇了摇头说道:“这些生员极难管教,受洋人恶习影响颇深,在下担心今后这些学生可是要出漏子。”
    陶澍若有所思的说道:“现在朝中对皇上重用留洋生员也很有些看法,这些学子都是从西洋回来,会不会离经叛道很难说,再者皇上如此大量的重用一批人,会不会让这些学子结党成朋也是未定之数。”
    戴兰芬摇摇头说道:“这些学子虽然受洋人影响,有些难于管教,不过其中大多是有着一腔报国热血的人,在下以为,这些生员虽有缺点,也不失为可用之人。”
    正说话间,屋外仆人将冒着热气的元宵汤圆端了上来。戴熙从坐位上站了起来望着汤圆喜笑颜开,陶澍让仆人先递给了戴熙一碗。戴兰芬笑着责怪戴熙道:“在陶中堂前如此不懂礼帽。”
    陶澍哈哈笑了起来说道:“不碍事,让贤侄先吃,贤侄可是数年没有偿过这东西了吧。”
    戴熙嘴里含着半边汤圆,那馅中核桃、芝麻、花生的香味甜甜的直往嘴里钻,美的戴熙舍不得一口吞下,见陶澍问起含糊的说道:“陶叔叔所言极是,比洋人的沙拉、果子酱这些东西好吃多了。”
    陶澍虽然不知道沙拉是什么,不过也猜到是洋人的菜,看着戴熙的吃相,不由哈哈大笑起来。
    吃完元宵汤圆已经是深夜,窗外冷月清辉,一株老梅在月光下傲然绽放。打发戴熙先去睡了,两人披上外衣走到了院中。清冷的空气扑面而来,寒意透过皮袍钻了进来,人也清醒了许多。
    “现在朝中的许多规矩取消了吗?”
    陶澍笑了起来,这戴兰芬的脾气依旧如此直来直去,虽然两人是无话不谈的老友,可毕竟都在朝中为官,如此捅破一层本不该捅破的纸,也是有些忌讳的,不过也正因为如此陶澍才更喜欢和戴兰芬来往。
    望着洒下一地银色光芒的院子,陶澍沉吟了半响答道:“有圣上在朝中大小官员都有所收敛,风气蔚然一新。只是此路不通另有捷径,这人嘛都是活的,蝙蝠在阳光下不能生存,还不能在暗洞里活下去吗?”
第七十一章戴兰芬回京2
    戴兰芬为官十数年如何不知道官场这套,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皇帝身边的朝臣虽然暗中照样搞些小动作,毕竟有所顾忌,可下边的官员,特别是那些天高皇帝远的地方,还不照样如此。说起来这也是大有大的难处,中国大了管理起来自然难上了许多。戴兰芬不由想起了英吉利人的铁马,这东西如果引进到中国,那必定可以起到许多的好处。
    “你久未回来,现在朝中人事有所变动。”
    听陶澍说起这话,戴兰芬回过头仔细听着。
    “大军机赛冲阿年事已高,现在已经赋闲在家。理藩院尚书禧恩也提前告老还乡了,英和大人由户部尚书调任理藩院尚书,包慎伯身兼两职既管工部又提调户部。礼部尚书汪大人也隐退了,穆彰阿由左都御史改任礼部尚书。陶子俊畹香可知道?”
    “兄长可是说哪个写得一手好字的陶廷杰陶御史。”
    “正是此人,这人向皇上弹劾禧恩收受官员冰敬、炭敬、寿敬、告发禧恩每年光过寿便不下十余次。”
    戴兰芬听的笑了起来,他如何不知道这些,不仅自己过寿是收礼的由头,父母、儿女、妻妾的生日都可以成为收礼的由头,这都成了京官们收钱的惯例了,没想到皇上居然当真下了手。
    戴兰芬不由插话问道:“陶御史可是皇上授意?”
    陶澍摆了摆手,将狐毛围脖拉紧了一些说道:“现在已经不是陶御史了,而是陶总宪了,官至左都御史一职,掌管监督百官,朝中有人比喻其为皇上的猎犬。”
    戴兰芬倒是赞同陶廷杰的作为,他戏道:“莫非中堂大人不喜此人?”
    陶澍知道戴兰芬与自己玩笑,亦笑道:“此人为人正值刚廉,直言上谏,只是这样一来弄的百官无人敢过寿,父母大寿推脱不过也只好把陶总宪请上,最少多了一证人。”
    戴兰芬笑过后说道:“在下于文峰塔见过陶大人手迹,其书如人,不畏权贵,刚正不阿。”
    陶澍点头说道:“其实陶总宪也为百官做过好事,养廉银原本时常拖欠,陶总宪在朝堂上向皇上直言相谏,此银不发,百官焉能不贪。当时户部无钱,皇上以私产作担保,让银行紧急发放給各省各部的官员。”
    经陶澍这么一说,戴兰芬心中也有了数,不过朝廷真正有实权的还是军机处的官员,不待他问起陶澍又说道:“现在军机处的大军机有曹振镛、英和、黄钺、长龄、蒋攸铦、陶澍、包世臣、陶廷杰八人。”
    一听这八人的名字戴兰芬吃了一惊,这八人中汉人占了六个,蒙古人占一个,满人只占了一个。当今皇上当真有过人的容量和胆识,敢如此重用汉人。
    陶澍从戴兰芬的表情已经看出了他的吃惊,任谁刚听此事也要吃一惊,按照规矩朝廷中满汉大臣各占一半,掌实权的都是满大臣。现在军机处居然完全违反了惯例,皇上正在打破满人祖制谁能不吃惊。不过比这吃惊的还有,八旗领侍卫内大臣在正黄旗领侍卫内大臣文孚和其他两人叛乱以后,其领侍卫内大臣的职位被尽数撤消,各旗统领直接归皇上管辖,各旗人等无皇上兵符手谕不得调动。在叛乱时放了叛军进来的九门提督诚安也在一年后被撤换了下来,现任的九门提督程廷华,是叛乱中的护驾功臣。不过这些事情,陶澍并没有和戴兰芬讲起。因为不管和戴兰芬关系再好,陶澍也知道这个必须遵守的规矩,一旦涉及到宫中的话题都必须把他烂在肚子里。就比如事实上被囚禁在宫中的太后,大家都有默契把囚禁说成颐养天年。
    夜凉如水,两人都感到一阵寒意。便一同进了屋中,陶澍感觉这个话题实在有些沉闷,向戴兰芬问起了对西洋的印像。
    这话戴兰芬已经回答过很多次了,每一次回答前他总是要沉默一会儿,然后找一样东西在手中玩弄着回答。现在他把掏火的铁棍拿在手中拨弄着炉中红彤彤的木炭。
    “还行,是一个挺特别的国家。”
    陶澍也听过归国生员讲过不少,现在戴兰芬的回答和其相比简短的有些像敷衍了事。不过他知道戴兰芬的性格,他不说你追问也没用。
    两人又随便了聊了一些,便各自安歇去了。
    ********************
    圆明园今天好戏连台,京城中的名角都齐集此地为皇长子奕纬贺寿。这是道光旻宁留下的惟一一个儿子,刘寄对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儿子”心里上多少有些抗拒,这么久了说过的话就那名几句,都是问候的公式化语言。刘寄觉得还是有必要改善一下两人的关系,前几天在留洋学子中给这个皇长子挑选一名老师,今天又借着奕纬十九岁的生日专门在圆明园中为其唱戏。
    “三岔口”是京剧中的名段,戏台上两个摸黑打斗的武生不时惹的台下一片叫好声。刘寄却看着看着只感到眼皮打架,上眼皮老是要靠下来和下眼皮过不去。熬了一阵,刘寄托着脸昏昏欲睡。
    眼见便要睡着了,有太监来报大学士陶澍、礼部郎中戴兰芬求见。这拉的老长的声音把刘寄吵醒了过来,他定了定神在龙椅上坐直了身子,周围的人都掩着嘴悄悄看着刘寄,似在偷笑看戏睡着了的人。
    曹进喜凑在刘寄耳边悄悄再报了一次,刘寄点了点头朝奕纬处看去,见十九岁的锦衾少年正看得津津有味,便自行走了出去。
    出了狮子园沿路往北走来,元霄节挂出来的灯笼仍然在路边的树上,昨夜灯会的美景又浮现在刘寄的脑海中,山山水水,亭台楼榭在月夜中妖娆的身姿添上了满园的灯笼,如同风情万种的美丽姑娘身上挂满了夜明珠一般。
第七十二章总理衙门
    戴兰芬的哭声感染了刘寄,一百多名生员就这样去了,虽说天灾**谁也无法避免,可总归让人惋惜。不说花在这些生员身上的培养费用,单是如何向这些家人交待便是一件为难的事情。刘寄叹了口气,让陶澍把这些生员的后事安排好。
    刘寄正在伤感,戴兰芬抬头说道:“臣有要是禀报。”
    见戴兰芬的表情突然的严肃起来,刘寄有一种不好的感觉。
    只听戴兰芬说道:“英吉利人在丙戌年击败了缅甸,波當牙国王割让了大片的土地与英人,而且赔偿了百万英磅。”
    刘寄在脑海里思考起来,丙戌年也就是1826年,就是说去年击败了缅甸,这不是历史上的第一次英缅战争。从伍秉鉴那里得来的消息看来,新加坡也落入了英国人手中,看来洋人已经在向东南亚下手了。
    刘寄的心情沉重起来,可惜国内仍然没有整顿好。他想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