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秦汉 >

第140章

秦汉-第140章

小说: 秦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德川家福担忧道:“只是这样一来,只怕所花费的代价不小。”
    平田次郎道:“正所谓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啊。”
    德川家福咬牙道:“好,就这么办!每名劳工的三两银子保证金,分成三份,将军府独占一分,老中和天皇共占一分,提供劳工的大名占一分,就按这个比例分配!至于第一批劳工的名单,我看就从长州藩和土佐藩之间产生吧。”
    平田次郎阴笑道:“好,属于这就去准备,定让两家因为这件事闹出一些纷争,嘿嘿。”
    ****
    京都,长州藩藩主毛利家。
    平田次郎不无遗憾地对毛利敬庆道:“毛利君,长州藩的人口至少是土佐藩的两倍多,按照人口数量的比例来讲,这一万名劳工中,你方应占的分额至少有七千人,可是山内君坚持认为,两家应该平均分配这一万名劳工的名额,将军也是迫于无奈,只好这样了。”
    早就因为上次聚议闹得不愉快的毛利敬庆闻言闷哼一声,脸上浮起不悦之色。
    平田次郎安慰道:“不过,毛利君也太别放在心上,毕竟劳工输出才刚刚开了个头,以后的机会还多得很,等第二批劳工名额下来,我多替长州藩争取一些名额就是了。”
    毛利敬庆神色一动,举杯道:“如此,则多谢平田君了。”
    ****
    土佐藩藩主山内家。
    “山内君,土佐藩虽然人口只有长州藩的一半,可所占有的土地只及长州的四分之一,论人口密度,长州藩只及土佐藩的一半,剩余人口的压力自然也要小得多,这一万名劳工理应更多来自土佐藩才是啊。”
    山内容堂闷哼了一声,眸子里掠过一丝冷色。
    平田次郎道:“不过,毛利君新近海军惨败,急需军费补充,也是人之常情吧,山内君和毛利君一直就是至交,还是不要太放在心上了。”
    “八格!”山内容堂从牙缝里崩出一句,“谁和他是至交?”
    ****
    由于平田次郎利用劳工名额从中煽风点火,原本就因为联军主导权一事闹得不太愉快的长州藩和土佐藩最终闹翻,各属于两家的浪人在京都的大街小巷展开频繁的明争暗斗,最后甚至险些酿成双方军队的械斗。
    幸好,萨摩藩藩主岛津齐兴出面调停了此事。
    和毛利敬庆和山内容堂相反,岛津齐兴对劳工输出是持坚决反对的态度的,岛津齐兴坚持认为,人口乃是国家强大的根本,人口再多、压力再重,也不能当成是国家的负担,而应该转化为国家对外扩张的动力。
    岛津齐兴坚持认为,如果人口增长到了国家难以承受的程度,就可以向就近的朝鲜半岛扩张,将人口移民到半岛上,占据别人的土地,或者,也可以向更北的方向移民,那里有大片肥沃的土地。
    不过,遗憾的是,岛津齐兴这样的有识之士在天下二百多诸侯中,只占极少数,他们的声音根本就难以引起日本主流社会的注意。从现实角度看,劳工输出既可以缓解国内粮食不足的压力,还可以替国家赚取大量金钱,何乐而不为呢?
    再说,劳工输出又不是西方的奴隶贸易,等年限到了,他们还是可以回到日本的。
    一场纷争虽然平息下来了,可长州藩和土佐藩之间的矛盾却是加深了,三藩联军已经事实上限于分崩离析的边缘,密不透风的京都防卫圈终于出现了一丝不易觉察的破绽,将军幕府的军事政府开始变得可能……
    ****
    一个阴沉沉的午后,五十艘来自中国的大型木船停靠在大阪码头。
    由于国务院的大力支持,武汉造船厂在最短的时间里建造了五十艘木制运输船,用来运输日本劳工,这些运输船里的设施十分简陋,除了必要的生活设施,最大的空间被清理出来,用来充塞劳工,整个船舱更像个木匣子,通风条件既差,采光也不行,人呆在里面,比蹲监狱还要难受。
    既便是这样,设计只能装载一百名劳工的船舱里,被塞进了两百人,结果原计划分十批次运走的劳工,被一次性全部运走,这样一来,后续批次的劳工输出时间也就提前了。
    在付清一万两白银之后,三艘中华舰押着五十艘运输船组成一支庞大的船队,缓缓驶出大阪港开始返航,由于洋流的原因,返航的速度比出航时快了许多,但到达上海港时也是在数天之后了。
    数日来,一万名困在船舱里的日本劳工每天只能吃到一小片又干又黑的玉米饼,以及一小碗散发着臭味的淡水,等抵达上海港走出船舱的时候,这些日本人普遍已经精疲力竭,随行前来监管的日本官员们当即找到押送的舰队军官,要求休息和进食,以恢复体力。
    但可怜的日本监官员们此时才发现,运送他们前来上海的海军已经离开了港口,负责接收他们的是一队队的荷枪实弹的陌生的陆军士兵,这些士兵跟和气的中国海军士兵完全两们,个个脸带杀气,令人不寒而栗,尤其是领头的那个独眼军官,仅有的眸子里露出骇人的凶芒,令人不敢正视。
    从每一艘运输船上下来的日本劳工,很快就被分批送走。
    只是一会功夫,有个可怜的日本监管员就发现,码头上已经只剩下了他所在的那一批劳工,这厮不由得吓了一跳,这可和合约里写得不太一样,根据双方签订的合约,来自日本的劳工是要集中在一起进行劳动的,以免中国政府虐待日本人。
    “嗨,等等。”日本监管员硬着头皮冲到独眼军官跟前,以生硬的汉语叫道,“你们不能这样,不能将我们分开送走,我要见你们的大河君,你们违背了合约,这是不被充许的,我要抗议。”
    “抗议无效!”独眼军官冷哼一声,手一挥,冷声道,“来人,把这最后剩下的两百人带走。”
    “等等。”可怜的日本监管员张开双臂,试图拦住上前的士兵,生硬地说道,“我们只是出卖劳动力的合法劳工,不是奴隶,你们不能这样!”
    独眼军官眸子里凶芒一闪,反手一鞭抽在日本监管员脸上,日本监管员哀号一声痛苦地捂住了脸庞,从指缝里可以看见,他脸上出现了一道腥红的鞭痕,这一鞭竟直接抽得出皮开肉绽。
    “给老子闭嘴,你这头日本猪!”独眼军官恶狠狠地从牙缝里崩出一句,“再废话老子把你吃饭的家伙什给跺下来!”
    日本监管员打了个冷颤,噤声,再不敢说半个字。
    “带走!”独眼军官手一挥,冷声道,“今天晚上宿营前,把他们带到九号营地,三天之内必须赶到一号营地,开工。”
    三天后,由黄冕任主事的劳工中介公司将第一笔日本劳工银子划到了总参谋部账号上,共计799120元,这意味着9989名来自日本的劳工正式被劳工中介公司买断,在接下来的一个月之内,这些来自日本的劳工将被陆续卖往中华各地的建筑工地,长期从事高强度的劳动,直到……累死。
第十九章 血腥
    1862~1864年,是日本民族苦难史的开始阶段。
    三年里,由于上至天皇、将军,下至各地诸侯都试图缓解国内日益严重的粮食压力,又加上中国当局的金钱诱惑,累积有超过五十万名劳工被输入中国大陆,从事最艰苦、最危险外加高强度的工作,比如开矿山,修铁路、架桥等等……
    许多当地的中国劳工不愿意从事的艰苦工作都由这些来自日本的劳工所从事。
    而且,原本谈妥的劳务输出合约,很快就被证明是一纸谎言!事情根本就不像日本政府官员动员他们前来时说的那样,来中国不但有饭吃,还可以赚钱捎回家!自从来到中国之后,不但每天的伙食无法保障,工钱更是谈也别谈,刚开始还有些不服气的日本人提出要付工钱,但他们很快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凡有提出工钱要求的,第二天立即就会消失,一个可怕的流言在工友们中间流传开来,说是这些人都被中国军队秘密地处决掉了……
    日本政府也曾想过派人来调查日本劳工的生存状况,但由于将军幕府的极力掩饰最终没能成行,在这三年里,德川家福已经彻底倒向中国政府,不但在中国海军的帮助下修建了第一所陆军学校,替将军幕府培养了日本史上第一支现代化的陆军,甚至还从中国购买了大批现代武器,并且依靠这支现代化的武装牢牢地控制了京都湾。
    德川家福为了满足自己日益庞大的贪欲以及维持日益高涨的政府开支,依靠正常的劳工输出已经远远满足不了他的开销了!在平田次郎的旁敲侧击下,德川家福开始挑唆各地诸侯自相残杀,并且以低廉的价格从各诸侯手里收购战俘,甚至有时候也会直接出兵攻伐京都附近的小诸侯,将这些诸侯领地内的日本青壮年抓来贩卖给中国政府。
    到了最后,平田次郎还和中国内地的红灯区牵上了些,掳掠的对象逐渐开始波及年青漂亮的日本妇女,越来越多的年青女人被人以残暴的手段掳掠,廉价卖到中国各地的红灯区,从事色情服务。
    据不完全统计,在1862年至1864年共三年时间里,共有超过一万名年青妇女被卖往中国,这些女人里的绝大多数终其一生都再没能返回故乡。这些妓女年青的时候顾然能够纸醉金迷,可年老色衰之后,却只能在纺织厂阴暗的车间里度过余生……
    政局方面,长州、土佐、萨摩三藩联合控制京都的局势已经摇摇欲坠,不但三藩之间矛盾重重,各地的诸侯也在将军和天皇的挑唆下蠢蠢欲动,都想跳出来推翻三藩的控制,成为新的控制京都的诸侯。
    直属于将军德川家的武装已经开始成形,虽然还不能成为一支决定性的力量,但对京都局势的影响力已经开始凸现!此消彼长之下,老中对将军幕府的影响力开始下降,德川家福实现了第一步计划,顺利地完成了将军对幕府的真正控制。
    再接下来,德川家福要做的就是纠集天下各地的诸侯,推翻长州等三藩对京都的控制,让中央大权重新回到将军的手中,而这一天,在中国政府的帮助下,似乎也为期不远了……
    ****
    1862年至1864年,对于北美大陆来说,也是影响深远的三年。
    在1862年3月,南方邦联成功地策划了一起刺杀案,年青有为的林肯总统被刺杀在任上,几乎是同一时刻,反叛的南军突然拥有了一种可怕的武器,南北双方的交战局势顿时急转直下,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
    首先是南军以雷霆万钧之势从中路取得了突破,一直打到了五大湖区域,占领了北方政府的重工业基地,同时也将北方政府拦腰截成了东西两截,陷于首尾难顾的境地!在东西两线,南军也是节节胜利,高奏凯歌,在一个月内打到了华盛顿,北方联邦眼看难以支撑。
    关键时刻,联邦政府的科研机构突然也研究了了类似于重机枪的武器,才让战场重新恢复了平衡,双方的战线也在华盛顿一线稳定了下来,双方接连发动了数次大规模会战,结果都是势均力敌,损失惨重。
    同时,在南方政府的刻意挑拨下,联邦政府西部诸州的原住民印第安人连续发动起义,在得到外来势力的资助后,成功地占领了靠近太平洋的数州,正式宣布建立大印第安王国,开始公然驱逐白人。
    接连遭到三度重击的北方联邦元气大损,实力一落千丈,在沦陷了五大湖区域之后,不但丧失了工业上的优势,在人口上也不再占据压倒性的优势,尤其是中部各州的骚乱以及西部诸州独立的所谓大印第安王国,更是给联邦带来了严重的粮食危机,从1864年开始,北方联邦不得已只能通过海军从远隔重洋的南美购进粮食以缓解危机。
    连年战乱,加上灾害性天气的盛行,瘟疫和疾病开始在北美大陆肆虐,从1862年至1864年,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成千上万的人们在饥饿和严寒中痛苦地死去,人口从战前的3070万人锐减至不足两千万人。
    在残酷的自然灾害面前,南北双方以及刚刚独立建国的大印第安王国只能暂缓军事行动,致力于度过眼前这段困难的时期,到了1864年底,大规模的会战基本上结束,只在三方的实际控制线上偶尔还会爆发零星的小型战役。
    也就是从1864年开始,北美大陆开始陷于分裂。
    靠近太平洋沿岸的大印第安王国,北方的英属殖民地加拿大,南部的美利坚邦联以及东北部的美利坚联邦,从此直到数百年以后,北美大陆再没能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统一。
    ****
    但是,对于中华民族而言,1862年~1864年这3年却是至关重要的三年。
    经过三年的大力发展,中华大地的工业建设和基础建设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一座又一座的钢铁厂、化工厂、发电厂拔地而起,一座又一座新兴的城市从荒山野地里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