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秦汉 >

第135章

秦汉-第135章

小说: 秦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海军东海舰队穷追不舍,利用航速快的优点追上逃亡的英舰并将之击沉在外海。当天晚上,另一艘受伤的英舰也在长兴岛英军驻地被击沉,至此,大英帝国远东舰队太平洋支队负责封锁长江口的分舰队被彻底摧毁,长江口封锁被彻底解除,渔民们终于又可以自同地出海捕鱼了……
    中国海军第一战就以小打大,以自身无一伤亡的成绩全歼了三舰英舰,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消息传来,举国欢腾,中国最大的报纸《湘报》第一时间刊登题为《腾飞的巨龙——中华海军进军大洋》社论,详尽地介绍了整个海战的过程,并添油加醋地伤叙述了海军官兵的英勇和无畏,一时间举国振奋。
    外交部却在第一时间照会大英帝国驻华总领事馆,声言中国海军刚刚在长江口全歼三舰海盗船,并“友善”地提醒大英帝国商船,来华贸易时需小心,因为长江口外的海盗船虽然得以肃清,南方珠江口外的海盗船却仍然猖獗……
    英国政府吃了哑巴亏,只能暗暗记恨在于心,却不敢借机挑起对华战争!因为这时候,英法在亚非美三大洲的殖民地争夺已经进入白热化,英国已经抽不出更多的兵力用于远东战区,到了1861年底,英国陆续撤回了中国沿海地区的舰队,除了保留一支分舰队长驻香港之外,远东舰队主力全部撤回印度,以加强印度洋地区的军事存在。
    10.20海战意义非凡,这一战不但打破了英国海军无敌的神话,给中国海军对未来发展增加了极大的信心!更打通了中国海军进入大洋的大门,替日后对东瀛和高丽的掠夺扫清了最大的障碍,为中华的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
第十一章 错误
    1861年11月1日,东海舰队在上海港补足了给养之后,启程前往东瀛,上海市市长黄百万率全上海的工商业主前来欢送,并在欢送仪式上致辞,预祝东海舰队早日凯旋归来。在成千上万上海市民的欢呼声中,三艘中华舰排成品字形起航出海,踏上前往东瀛的征途。
    就在张大河率东海舰队顺利起航的同时,秦汉的红灯区工程却陷入了不曾预料的困境。
    这天早上秦汉刚刚吃罢早饭,正在家里逗弄儿子秦治开心,黄冠华就神色沮丧地来到了总统府。
    “大哥出事了。”
    秦汉将儿子递给小草,接过张雨涵递过来的毛巾擦了把脸,回头问道:“出啥事了?这么慌里慌张的?”
    黄冠华急道:“岳麓山改建工程,进行不下去了。”
    秦汉道:“为什么?”
    黄冠华叫苦道:“反对的人越来越多了,而且反对的决心也越来越强烈了,有几个老东西要以死相威胁了!”
    秦汉道:“抓起来啊,国家安全局的人是干什么吃的?这点事都办不好。”
    黄冠华咽了口唾沫道:“不行啊,大哥,现在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大学的所有学生都已经被发动起来到岳麓山上静坐请愿了,说是什么……要保护传统文化遗产,嘿,小弟我也真是没辙了啊。”
    秦汉失声道:“有这么严重吗?”
    黄冠华翻了翻白眼,小声说道:“大哥,这件事我们是不是真的做过火了?”
    秦汉摸了摸刚剃的光头,疑惑道:“不能啊,这还能叫过火?不就是一座山吗。”
    张亮基的身影突然出现在门外,老人家一脸怒意,瞪着秦汉就发火道:“问题是那不是普通的山,而是蕴含中华文化古迹的历史名山!你如此胡闹,岂能不引来湘中名士最激烈的反对?”
    秦汉道:“岳父,你老回来啦?咳,刚刚从美国漂洋过海回来,一定累着了吧?来人,赶紧替张主席收拾客房……”
    张亮基轻哼了一声,说道:“哼,我能睡得着吗!你都快要把整个长沙城闹得底朝天了,我还能睡安稳觉?秦汉哪,你试图消除儒学对中华的禁锢是好的,我也是赞成的,可你不能做过了头,一棍子把儒学给打死啊,更不能搞株连,把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名山当成替罪羊啊来杀鸡儆猴啊。”
    秦汉汗颜道:“小婿只是想,矫枉需过正,乱世当用重典,所以才这么做,再说在改建岳麓山之前,小婿便已经做好了背负骂名的心理准备,这些都在意料之中吧。”
    “你糊涂!”张亮基气道,“先不说你如今已经是中国的大总统,一言一行莫不事关国体,就算你要打压儒学,也不能一刀切啊!儒家思想用来治国固然不行,可如果用来修身养性、教化万民却是好东西呀。”
    秦汉道:“这么说来,小婿真的做错了?”
    张亮基道:“错了,错得离谱。”
    秦汉转头望着黄冠华,翻了翻白眼,小声道:“那……要不先中断岳麓山的改建工程?”
    张亮基道:“还要立即重修岳麓书院,恢复书院对儒学的研究,不过话说回来,儒学这东西也该改革一下了,我在想,儒学是不是也能够像西方的基督教一样成为一种宗教呢?然后学习西方在宪法中补充一条,政教分离,这样一来,既可以利用儒学教化万民、统一思想,又可以避免儒学的负面影响,维持中华民族的血性。”
    秦汉道:“岳父是说,让儒学升格为儒教?”
    “对!”张亮基道,“这样比较合适!至于你要建红灯区,沿江的下河街区不就挺好吗?把那里的老住户折迁一部份,就可以腾出地方,而且下河街距离闹市区又近,还临近湘江,风景宜人,不会比岳麓山差上多少。”
    秦汉叹服道:“还是岳父有见地,早知道这事就让您老负责了,也不用多了这番波折。”
    张亮基笑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经过这番事,对你的成长也是有好处的嘛,至少以后你再不会以极端的眼光看待事物了。”
    秦汉道:“行,我明天就在湘报上刊登公开信,向全体国民公开道歉。”
    黄冠华白痴一样看着秦汉,叹息道:“大哥,小弟今天才觉着你真的像个人了。”
    秦汉气道:“废话,难道以前本大总统就不像是个人?”
    “不像!”黄冠华非常认真地摇头道,“以前,你根本就不是人!”
    秦汉大怒,愤然道:“那我是什么?是东西?”
    黄冠华道:“你也不是东西。”
    就在秦汉快要暴走的时候,黄冠华才慢悠悠地补充了一句,说道:“在以前,小弟我一直觉得大哥你不是人,而是神!可是今天,我才觉得,你也是个人,不是神。”
    秦汉愕然,问道:“此话怎讲?”
    黄冠华道:“你想啊,你从一个小小的绿营哨官起家,几年功夫就统一了偌大的中华,中间这么多凶险战乱,就没有你过不去的坎,没有你办不到的事!就像古代的诸葛亮,地上的事你全知道,天上的事你也知道一半多,要不,你哪来那么稀奇古怪的想法,帮科技司弄出那么多玩意儿?”
    秦汉哑然,来自未来世界这话自然等闲说不得,否则还不天下大乱?
    黄冠华却自顾自地接着说道:“直到今天,小弟我才总算看到你办错了一件事,嘿嘿,这样说起来,你也就是个人,也会脑子发热做错事啊,嘿嘿。”
    秦汉气得拍了黄冠华脑袋一把,骂道:“瞧把你乐的,老子犯错你就有这么高兴?小样!还不快去处理岳麓山的事,少站这儿弄脏我家的地板。”
    次日,新中国影响力最大的《湘报》以头版头条刊登了秦汉的致全体国民公开信,对他在岳麓山改建红灯区一案中的错误进行了检讨,并下令建设部重建岳麓书院,号召国民信奉刚刚成立的儒教。
    这次事件,史称岳麓风波,对中华民族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从这次事件之后,在政府的刻意引导下,儒学作为一种治国学说的性质逐渐开始淡化,在此后百年上升为一种宗教的超然存在,填充了中华民族缺乏精神信仰的空缺。并且随着中国的日益强大,儒教逐渐从东亚地区向世界扩展辐射,迅速超越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宗教。
    ****
    兰州,西北战区总司令部驻地。
    刚刚到任的左宗棠在司令部召集了麾下各师团主官以及陕甘各地方行政官员召开了一次碰头会,也算是象征性地宣告,他左宗棠正式开始入主西北战区了。
    官文对左宗棠的到来是举双手欢迎的。
    自从去湖广参观了一番之后,本就倾向于国家民族统一的官文已经对甘陕的军事独立彻底失去了兴趣,在官文看来,有强大的护国军来保卫甘陕地区,无疑是给当地的百姓卸下了一个沉重的包裕,而他唯一的要求就是能够连任甘陕两省的省主席,以便全力谋求两省的经济发展,创造湖广地区的奇迹。
    陕甘宁地区自古便是中华腹地,当地百姓也对归并新中国也持欢迎态度,毕竟对于百姓来说,只有国家统一,生活才能安定有保障。
    但有人却不愿意这样想。
    第一个就是官文手下的头号大将,原甘陕军副将巴特,此人出身马匪世家,后投入官军参与征剿捻军的战争,因心狠手辣、办事利素深得官文倚重,几年前就从小小的把总升到了副将。
    在官文宣布易帜之前,巴特就曾极力劝阻过他,让官文学僧格林沁和藏、疆等地宣布独立,成立独立的王国!在巴特看来,当个自由自在的国王多好,何必投入别人麾下,做个处处受气的地方官?
    官文最终没有采纳,还是倒向了护国军。
    就在甘陕宣布易帜归入军政府版图之后不久,巴特就趁着外出的机会拉走了部队,在张掖一带盘踞了下来,巴特不但杀了张掖的地方官,还公然举起了反抗的大旗,召集了大批亡命匪徒、流浪散兵成立所谓的大西国,并且自封为国王。
    官文也曾派兵征剿过,但由于主力被牵制在北线,几次征剿最终都以失利告终,巴特就越发嚣张,竟纠集麾下马队趁机反扑甘肃腹地,一度曾杀到兰州城下,弄得甘陕两省人心惶惶,最后还是护国军适时开进,才击退了巴特匪军的进犯。
    由于当时护国军在江南和广东战场和太平军、六国联军激战正炽,无力抽兵西顾,巴特的事就被拖了下来,一拖就拖到了今天。
第十二章 初临
    1861年12月,张大河率东海舰队顺利抵达京都外海。
    此时的日本,幕府实力派大老井伊直弼刚刚遇刺身亡不久,整个国家正处于幕末剧烈的动荡时期。
    1861年中,尊攘派武士袭击了位于江户附近品川的英国公使馆,两名英国使馆人员负伤。一时间,日本的排外运动达到高潮,几乎所有的外国人甚至和外国有关系的日本人,随时都有可能遭到袭击。
    在尊王攘夷运动中,中下级武士开始走上日本政治舞台的中心,这些中下级武士自称草莽,他们虽然仍对公卿大臣和藩的大名抱有希望,希望他们能出来领导日本的自强运动,但逐渐地他们也意识到要依靠自己的努力来改变日本的命运,于是,他们加强相互间的联合,并得到了豪农和豪商的支持,他们在尊王攘夷运动中扮演了主要角色。
    尊王攘夷运动在长州、土佐和萨摩等西南诸藩发展迅速,这些藩的大名长期遭到幕府的排挤,与幕府的矛盾比较深,他们希望借助尊王攘夷运动扩大自己在日本政治中的影响力,故此对尊攘派采取支持的态度。
    在这样的大气候下,西方列强派驻日本的公使馆纷纷遭到攻击,西方列强则又纷纷派出军队进行还击,尊攘派和外国人之间的战争逐渐升级,最后长州藩藩主毛利家启用了尊攘派人士高杉晋作,高杉晋作训练了一支以普通市民、农民为骨干力量的新军,加上西方列强在日本的军事力量严重不足,高杉晋作的新军在和外国人的交战中连战连捷,迫使外国人从日本撤军,整个日本的尊攘运动越发高涨。
    不过,张大河却对发生在日本的一切一无所知。
    由于从被欺负到欺负别人之间的角色转换过于突然,西方列强从心理上还无法接受中国的锐变,因此也心怀叵测,都不愿意将发生在日本的一切告诉中国人,甚至连美国人也在英、法等国的唆使下保持了沉默。
    张大河的东海舰队就在这样毫无警觉的情况下一头撞进了京都湾,结果遭受长州藩武装军船的突然袭击,双方在京都湾内爆发一场小规模的海上激烈冲突。
    ****
    张大河通过望远镜仔细地观察着几千米外的港口,眉头不觉皱紧,向一边的大副刘从云道:“从云哪,我怎么觉得这里好像有些古怪。”
    刘从云也说道:“卑职也这么觉得,可一时间却不知道是哪里不对。”
    张大河道:“太平静了,一点也不像是个热闹的港口,这里可是京都湾,东瀛人的皇城所在地呀!岂能如此冷清?”
    刘从云耸然道:“长官这么一说,倒还真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