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秦汉 >

第129章

秦汉-第129章

小说: 秦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其花费大量经费维持一支庞大而缺乏目标的陆军,还不如将宝贵的经费投入海军的建设,谁控制了海权,谁就控制了整个世界……
第二章 转型
    今天的会议,重头戏是北方战区司令蒙虎和沿海战区司令白飘云先后向秦汉汇报最新战况并提出今后的作战构想。
    首先发言的是蒙虎。
    蒙虎走到地图前,以指挥杆指着地图讲解道:“7月至9月,我北方战区先后发动了热河会战和奉天会战,经两次会战已基本歼灭俄远征军大部,蒙古骑兵残部退回外蒙草原,伪满洲残兵退守吉林,联军已经事实上崩溃!不过,历经两次会战,各师损失较为严重,急需补充兵员装备,短时间内已无力发动大规模攻势。”
    秦汉道:“兵员、装备都不是问题,裁下来的预备役可以立即转为现役,武汉军械局生产的军械也已经堆成山都没地方放了!我只想听你对今后战局的构想,多少时间可以彻底消灭满蒙、收复失地?”
    蒙虎道:“学生的构想大致是这样,各师经过休整补充之后,集中重兵向东北推进,逐步挤压满洲残部以及俄军残部,争取在俄罗斯援军赶到远东之前,彻底歼灭之,预计需要时间一到两个月,然后,在满洲边境和可能到来的俄罗斯援军打一场中等规模的会战。”
    秦汉道:“这构想是对的,俄罗斯的援军从欧洲调来,最快也要两个月才能抵达,既便有援军来,兵力也不会太多,一场中等规模的会战已经是他们的极限了,毕竟,现在的沙皇俄国日子也不太好过,国内正在闹乱子呢。那么,蒙古骑兵呢?你又打算怎么对付?”
    蒙虎道:“蒙古地广人稀,蒙古骑兵虽然装备低劣、战力低下,但来去如风、很难围歼,卑职以为北方战区也需要组建一到两个骑兵师,一是用来对付蒙古骑兵,二是用来战后守卫辽阔的草原边境线。”
    秦汉道:“这点可以考虑,北方地区多为平原,利于骑兵机动,在机械化部队出现之前,骑兵无论是攻还是守,都是首选。”
    底下的将军们听得大惑不解,蒙虎更是问道:“校长,何为机械化部队?”
    秦汉一愣,赶紧呃了一声错开话题道:“呃,机械化部队呢,以后再跟你们讲解,这是刚刚出现的一种新理念,接下来,飘云,说说你的沿海战区情况。”
    白飘云抛开疑惑,接地话题,讲解道:“自从六月中旬华莱士集群被全歼之后,沿海地区局势基本平稳,虽然在新界地区,我军和英军屡有摩擦,但总体局势保持平稳,短时间内没有爆发大规模冲突的迹象。7月和9月,英法联合舰队曾两次试图闯入长江口,侵拢我长江中上游地区,皆被我炮二师所击退,两次交战,共击沉英舰两艘,法舰一艘,重创三艘,炮二师累损失重炮十八门,人员伤亡一百零六人。”
    “该死的英国佬!”秦汉眸子里寒光一闪,沉声道,“飘云,你放心,科技司正在加紧研制固定基座更大口径的重炮,一旦新式重炮被研制出来,这些该死的英法舰队再不敢来了,就算来了也是白白送死。”
    白飘云点头道:“学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海军能够尽快成军,否则,单靠陆军守卫漫长的海岸线,是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土安全的!我军不可能将六个步兵师平均配置在海岸线上,而只能选择几个重点城市重点驻防,而英法舰队却可以在漫长的海岸线上任何一点,在任何时候发起突然袭击,许多次,等我军火速赶到的时候,英法联军已经登舰离去,展现在官兵面前的只有成为废墟的村镇,以及死难的乡亲们。”
    秦汉道:“放心吧,飘云,过不了多久,最多一年,我们的海军就可以杀出长江,杀进大洋了,我们的近海,任由洋鬼子舰队嚣张的时间不会太久了!”
    会议最后,简单地讨论了西北战区的筹备工作,对于秦汉的人事任免,众将没有任何异议,毕竟左宗棠无论是能力还是资历都是不二人选,他虽然不是湘楚出身,却是校长秦汉的亲密战友,单是这层关系,就足以统率湘楚系的少壮派军官。
    ****
    会议一结束,秦汉就让小草将黄冕叫到了他的办公室。
    黄冕一进办公室,就连连捶腰叫道:“大总统,您总算抽得出时间了,我可是找你好半天了,咳……”
    秦汉急忙上前扶住黄冕,说道:“唉哟,黄老,你可得多注意身体呀。”
    黄冕道:“大总统啊,你就可怜可怜我这把老骨头吧,商业部的工作实在是太多太杂,我再也消受不起啦,该是退休颐养天年的时候了。再说,也应该让下面的年轻人顶上来多多历练历练了。”
    秦汉连连点头道:“黄老说的是,可一时间让我上哪找像黄老这么经验丰富又能干的人选去?湖南大学商业系派去欧洲留学的学生还没回来,就算回来了,没有实际工作经验怕也不能济事,至于商业部里那些人,说实话,没一个我看上眼的。”
    黄冕顿足道:“在中国没有合适人选,你大可以选个外国人嘛,我看美国人尼肯迪就挺适合,能力又强还对中国忠诚不二,是个值得利用的人才。”
    “行行,这件事我们抽个时间再说。”秦汉道,“今天哪,我找黄老来,是另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想跟你商量,黄老啊,你看国家也差不多完成统一了,我们的军械厂不能老是生产那些小口径的火炮和简陋的步枪吧?我琢磨着,应该让我们的军械厂转型了,大量削减现有军械的生产规模,将剩余的产能转移出来,从事大型军事设备的建造。”
    黄冕叫苦道:“大总统哪,老头子我也不想专造小炮小枪,也想造铁甲舰造重炮,可是这不是说句话这么简单,需要方方面面的条件,总之,这事不太容易。”
    “铁甲舰、重炮一定要造!”秦汉的语气不容置疑,“黄老有什么困难尽管提出来,我会尽全力支持,我就不信集全国之力,还造不出铁甲舰和重型大炮来!”
    黄冕叹道:“大总统有这个决心是好的,可最现实的难题是缺乏资金啊!现有的这点军费,除了支撑二十万常备军日常开支、科技司的科研投入之外已经所剩无几了。现在的重工业才刚刚起步,还需要政府的扶持,不可能课以重税,国家的战乱又刚刚结束,百姓们又需要大笔银子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到处都需要银子啊……大总统哪,你没见黄冠华那小子已经躲起来不敢见人了吗?这几个月,找他要银子的人都快排成一个团了!”
    秦汉怅然若失,叹道:“是啊,到处都需要钱,可这钱从哪来呢?”
    黄冕道:“大总统也不要太心急,我国按现在这势头发展下去,要不了三五年,财政状况就能得到极大改善,到时候再加大力度,建造铁甲舰也不迟嘛,真所谓心急喝不得热粥啊,你说是不?”
    秦汉皱眉沉思片刻,忽然问道:“黄老,现在各行业的发展如何?”
    黄冕道:“各行业发展还算良好,随着战争结束,国内基本统一,市场空前扩大,又取消了战争税,各行业的行业主们纷纷扩大了生产规模,整个制造业的规模扩充了将近三成,不过最近又有新的难题出来了。”
    秦汉心下一动,问道:“什么难题?”
    “劳工缺乏!”黄冕道,“现在各地的工业都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对工人的需求量激增,以湖南、湖北两省为例,闹工人荒已经好几年了!以前还可以吸引外省的民工前来务工,可现在各地的工业也纷纷起步,这些学到了技术的熟练工人纷纷回了故乡,唉……为了这事,我都快要愁死了。”
    秦汉心下一喜,突然问道:“黄老,如果我给你提供一批壮年劳力,完全没有人身自由的那种,每天只管最差的伙食,最差的住宿条件就成,使用年限让雇主自行决定的话,一名劳工可以卖多少钱?”
    黄冕失声道:“那不是以前的长工吗?要不要给工钱的?”
    “不必给工钱。”秦汉道,“只要给他们吃饱,有力气干活就成。”
    黄冕道:“开玩笑,上哪找这样的血汗工人去?”
    “这个我自有办法。”秦汉道,“你只开个价,每名血汗工人值多少银子?”
    黄冕道:“这个,我需要算一算,现在的平均工钱差不多是每月六钱银子,一年下来就是七两二钱,去除最差伙食住宿费一年二两二钱,净剩五两,考虑到病、死、伤、残等因素,劳工的平均使用寿命应该在十年左右,也就是五十两!”
    秦汉有些失望道:“才五十两啊,这么便宜?”
    黄冕道:“这样吧,大总统,每名血汗工人六十两银子,不能再多了,再多我就不能保证工业主是否敢买了,毕竟这也是需要冒一定的风险的。问题是,这样的工人,大总统你有多少?”
    秦汉道:“现在不多,只有一万五千多,不过以后会有很多,总有几百万吧。”
第三章 阴谋
    “一万五千多!真的假的?”黄冕闻言大喜道,“张主席前天还找过我,打算在武汉和长沙之间修筑第一条铁路,技术和建材来源问题都已经解决了,资金也不是问题,唯一的难题就是没有足够的工人!如果大总统真的能够弄到一万五千多血汗工人,那可真是救了我们的急了,哈哈,长武干线的建成就指日可待了。”
    秦汉道:“这个自然是真的,不过黄老你开的价码实在是低了点,一名壮年劳工怎么说也不只十年的劳动寿命哪,我看二十年没问题。”
    黄冕道:“十五年,不能再多了。”
    秦汉咬咬牙,拍板道:“每名劳工八十两银子,一次交付,人钱两迄!”
    “成交!”黄冕拍拍手道,“我这就去找张主席,工人有了着落,铁路局的筹备工作还需要加快进度才行!”
    目送黄冕高高兴兴地去了,秦汉却是兴奋不起来,一万五千多战俘转眼让他给卖了,可那也只换来120万两银子,这数目说少不少,说多却也不多,如果用来购买枪炮弹药,那是差不多够武装一个师了,可如果用来购买大型铁甲舰,怕是连个外壳都买不到。
    怎么办呢?
    秦汉做梦都想着天上会突然掉下一大笔银子,好让他的大型铁甲舰项目能够立即上马。
    外交部和六国公使的谈判是指望不上了,秦汉也没打算真要跟六国政府谈判成功,更没想过这些扣门的西欧国家真会赔款赎人,再说战俘都已经廉价贱卖了,还谈什么谈?倒是查理和伊莎贝拉,多少还能够换一点银子吧……
    “小草,你去查查看,张明基局长是不是也在长沙?”秦汉停下脚步,转身向秘书小草道,“如果在的话,你让他立即来见我,我找他有急事。”
    赵小草答应一声,去了。
    张明基由于管理武汉军械制造局的工作做得十分出色,被秦汉任命为武汉造船局的局长,专门负责铁甲军舰的建造。武汉造船局创立之初,由于财政困难、投入不足,在研发出第一台蒸汽轮机之后几乎陷于停滞状态,后经秦汉出面干涉,从政府的财政预算里强行挤出五百多万两资金,才使武汉造船局开始运转起来。
    半年多来,张明基从欧洲大量招聘失业的造船技术、设计人员,购买剩余设备并在汉口大力修建基础设施,到1960年年底时,武汉造船局已经极具规模,单从工厂占地面积,设施的完善程度而言,已经不比欧洲同时期的造船厂差多少。
    但在造船局建成之后,却陷入了有锅无米的困境。
    一方面,五百多万启动资金差不多已经用尽,仅能维持从欧洲招聘工人的薪水开支而已,再没有剩余的资金购买建造铁甲舰的钢铁和仪器、设备,另一方面,政府的军费预算也严重紧张,挪不出更多资金下订单,这就使造船局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
    没有订单,就没有钱,没有钱就买不起零配件,没有零配件就建不成铁甲舰,没有铁甲舰就更没钱赚……
    对于这个问题,张明基已经找过秦汉不止一次,秦汉也是急得心急火燎,他也是实在被逼得走投无路了,才会想到把一万五千多战俘赎卖成劳工,以换取一笑有限的资金,以解造船局的燃眉之急,至少,也应该让造船局开动起来再说。
    不过,刚才三言两语贩卖了一万五千多劳工,却让秦汉开了窍,让他想到了一个在最短的时间里,大量积累原始资金的办法——掠夺壮年劳力。
    要掠夺劳动力,人口密集的印度无疑是最理想的对象,可要翻越西马拉雅山不太容易,从海上去印度更不可能,现在还远未到跟英国在海上决一雌雄的时候!
    从南亚掠夺,危险性太高,因为整个南亚现在已经完全处在西欧列强的监视之下,这些狡猾的欧洲人一定会出面干涉的,在中国海军足够强大之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