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华民国史之戏说张作霖-第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恒剔的部队曾经有和湘西土匪武装有过勾结的历史,这一次他们更是勾结个彻底。这些地头蛇通过赵恒剔的任命,竟然大摇大摆的变成了该省正规军。这些土匪武装在赵恒剔的武装下发展到了两万多人,被编成了三个师,这样赵的部队就有了六个师近六万人。而省府能够控制的军队只有一个师一个旅万余人,兵力对比十分的悬殊。
由于双方军事实力对比悬殊,湖南的局势迅速恶化。赵恒剔的主力第1、2师离开岳阳和常德的驻地分别从北、西北两个方向向长沙进攻,与此同时,第4师在邵阳方向汇合新编的两个师一方面向衡阳作牵制进攻,另一方面又防止两广的军队自广西来援。由于粤汉铁路已经竣工,赵恒剔的第1师进展尤为迅速,由于兵力有限,独立旅无力远离长沙作战,赵面对的只是一些地方上的农会武装以及国民警卫队员。赵恒剔的快速前进在汨罗被阻止,因为国民警卫队员们拆毁了长达三公里的铁路。
谭延恺在发现赵恒剔叛变后盾是十分紧张,省府的紧急会议的结果是一方面发动一切力量保卫长沙、湘潭、株洲三角地区,另一方面向广东求援。对于赵恒剔的叛变同盟立即表示了反对和谴责,强烈要求赵“迷途知返”,在同盟看来,赵的行为和张文生的自治闹剧一样的不可忍受。直系的吴佩孚在公开场合对赵既不支持也不反对,表示这是湖南的内部事务,而皖系竟然异口同声的进行了谴责,他们不可能不知道赵的军火是吴提供的,一旦吴佩孚势力深入湖南,这个大军阀就将更不可一世了。
在孙中山看来,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两广要想北上,就必须控制湖南。以前湖南内部争论,不愿意卷入南北争端,现在主动邀请他前去,他可是求之不得事。但是,正如我在给孙中山的电文中说的那样,两广看似平静,但是仍然有很多的不稳定因素,一旦出兵陈炯明的态度就极为关键。孙中山决定接受我的建议,再次对陈的态度做出实质性的试探,就在赵叛变后三天,孙中山发布一道命令,宣布建立防务总署,拆分参谋总署军政权,从不领兵的廖仲恺被任命为首任署长。
对于此次任命陈表示完全服从,还对媒体表示这有利于军队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接着,孙中山立即下令驻韶关的第2师立即进入湖南,没想到该部行动尤为迅速,很快就解除了衡阳方面的压力。就在这个时候,广州城内的商团闹事,省军第4旅接受命令迅速的解除了该团的武装。孙中山自此似乎消除了疑虑,他随即下达命令,第4师立即开拔汇合已经进入湖南的第5师从西南方向援助湖南,该部将从新宁方向和程潜部配合直接进攻邵阳,解除长沙、衡阳一线的西面威胁。
孙中山或许应该让陈直接援助湖南以试他的决心,但是一方面他的军队太远,另一方面陈似乎已经十分可信了。与广西方面部队配合作战的还有黄埔师、第2师,他们将会直接援助长沙方向的作战。第7师接守第2师的韶关防务,防止江西方面的军队突然介入,第6师留守广东。
孙中山的这个调遣应该没什么问题,但是似乎事情进展的太顺利了,而且英国人打什么主意我还一点不知道。如果事情一直这么发展下去,赵的邵阳方面的军队将很快被吃掉,然后广西方面的军队将会来一个狠狠的左勾拳,就算赵攻占了长沙,他也不可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当我发现陈炯明的部队以援湘为名向梧州方向运动时,我就越来越担心,这个态度突然变得这么好的人越靠近广州就越令人不安,为了防备所有情况,我命令在台湾海峡附近的一支舰队以访问为名向广州靠近。
孙中山此时已经卧床了,唯一可以令人安慰的是,他的精神状况还好。此时的广州城由于处在黄埔师远调完全处于省军的控制之下,接防的第6师李福林又麻痹大意,以为天下太平,比小脚的女人行动还要迟缓。不过,当我接到陈的部队已经在梧州大肆征集船只,准备顺江而下的时候,我知道我的担心不是多余的。我看着西南的地图,我在想陈炯明就算攻占了广州,一旦湖南的军队沿铁路快速南下,他仍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因此,一定有更大的阴谋。
我看着一旦陈叛变就将发挥重要作用的第7师,这个师不像许崇智的第3师,他离广州十分的近,又可以机动作战,是连接广州和湖南军队的枢纽。可是他的师长是杨希闵,这个人靠得住吗?我的直觉告诉我,他很可能靠不住月份,就在我想向孙中山做出进一步的警告时,坏消息已经传来,广州政府现在的实际负责人廖仲恺和军队的副总参谋长邓铿同时遇刺。这个事件至少在短期内将大大的瘫痪广州政府的反应能力。
紧接着的是更加出人意料,省军第4旅以赤党叛乱为由,开始对各政府机构实施“戒严”,实际上就是软禁。据宋美龄后来回忆说,孙中山当时听到这个消息脸色铁青,她当时吓得还“以为他就这样过去了。”据说,当时只有汪精卫和戴季陶在身旁,两人也是惊讶的不得了,我估计他们是吓的。当时,整个广州城都处于第4旅的控制之下,唯一的部队就是叶挺的都督府警卫团,这个团有两千人,但是分守各处,根本没有办法集中力量。
与此同时,前些时候被“缴了械”的商团武装竟然又冒了出来,更为严重的是,广州周围各镇的商团武装全面向广州集结。一时之间,广州的聚集了过万的叛军,而本来应该接防的第6师却还在广州以西进行武装旅行,当该部发现叛变后,顿时出现了不孝的混乱,当然主要是上层,而不是基层。李福林林考虑再三最后禁不住下层军官的要求,被迫向广州进攻,正规军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但是在如此情况下打巷战不可能很快的解决问题。
陈炯明的主力很快的来到了第6师的后方,前后被夹击的第六师被迫向南方的顺德一带转移。与此同时,在长沙前线的第2师突然脱离前线,一路上他们破坏了郴州以南的几公里的铁路,驻防韶关的第7师师长杨希闵“竟然”以平定叛乱为由,轻松的就让该部南下了,而他自己则严令部队不得离开驻地,要求他们“严防江西军队”。江西军队在赣州方向聚集了大量的军队不假,不过在我看来受到福建和浙江的皖军的牵制,他也没什么太大的能量。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
第一百章 璀璨将星
此次叛乱;叛军显然是豁出去了;甚至连孙中山养病的医院都受到了攻击。叛军中的商团武装中多有各地的流氓;他们把医院变成了地狱。说实话;当我听到秦鼎铭的来电;说广州城已陷入一片混战中后;我的心情的焦急真是难以复加;而此时整个总督府也陷入了一片紧张的不安之中;因为我的儿媳妇还在广州;如此混乱局势;怎么不叫人心急?我给秦鼎铭的电令不惜一切代价;不惜一切手段也也要确保我儿媳妇的安全;当然电令上的话是”确保同盟人员的安全。”
但是;焦急中的我显然忽视了警卫团的实力;孙中山的警卫团可说是精锐中的精锐;其军官都是黄埔毕业生;他的团长叶挺更是在此战后一举成名。据当时汪精卫回忆;当时虽然孙中山还显得较为镇静;但是大多数人都显得慌乱了。幸好警卫团长叶挺聚集了2个连队;杀退了商团的围攻。据汪回忆;当时的叶挺一边护着孙中山向码头撤退;一边断后;在孙中山安全抵达码头时;人们才想到;当时宋庆龄正好在都督府休息;众人不禁惊恐万状。
此时叶挺的人只剩下不到一百人了;孙中山此时不禁潸然泪下;他和宋庆龄感情大概碧海还要深;更重要的是孙中山和宋庆龄的儿子孙民此时也正和他母亲在一起。由于情势险恶;孙中山甚至让叶挺不要在入城了。不过;叶挺如果这样就不叫”常山赵子龙”了。叶挺不顾孙中山的命令带着残部再次杀入城后;孙中山并没有获得片刻的安定;此时有几艘海军军舰突然发动叛乱;向孙中山的座舰炮舰永丰号开炮。
万分危急中;从黄埔军港起航前往广州城的同盟舰队用大炮解除了孙中山的危机;其实他们也正是凑巧感到。大约也就是这个时候;蒋介石集结全体黄埔军校的学生千余人汇合紧急集合前来的农会民兵共两千余人赶到。蒋得知情况后;同样违抗了孙中山的命令;带领部队前往接应叶挺。我想蒋介石也明白;此时他若不去;就算孙中山的命令也不能避免他不受到他人的垢病。
发生了兵变的广州城一片混乱;虽然警卫团分出各处;但是精锐就是精锐;混乱的局势弥补了他们兵力分散的缺点。大部分基层指挥官都同时选择了向督府和孙中山的医院两个方向运动;要不是如此的话;恐怕凭借叶挺的不到百人是救不出宋庆龄的。警卫团余部和黄埔学生军里应外合;终于救出了被困帅府的宋庆龄;他们能够如此顺利跟叛军的混乱和指挥无能不无关系;精明的指挥官都知道此时应该选择帅府进行重点进攻;但是很多叛军却热衷于烧杀抢掠。
宋庆龄在到达了永丰舰时已经受伤昏迷了;据说孙中山此时竟然能够在宋美龄的搀扶下站了起来;当叶挺向他缴令说道已经救出”国母”时;孙中山竟然留下了眼泪;口中说道;”希夷真乃常山赵子龙也”。叶挺此时受伤多处;浑身是血;但却精神饱满。他的手下也付出了重大的代价;两千人的警卫团此时之回来了不到500人;跟叶挺一起进城人此时只剩下了一个人;就是他背着昏迷的宋庆龄脱离了陷阱。
据人们后来的回忆;当警卫团战士遇到叶挺时;他身后背负着哭喊的孙民;他身边的几个战士则护卫着昏迷的宋庆龄。当孙中山问那个背出宋庆龄的小战士的名字时;人们才知道他的名字叫**;当时很少有人想到此时的这个小年轻能够成为后世的一代名将。国民军海军舰队司令秦鼎铭后来回忆说;他当时从**的神态知道;”此人若加雕琢;必可成为一位名将。”孙中山或许此时已经是回光反照了;他在永丰舰上召开了督府会议。
当时在场的立宪都督府高层只有汪精卫;戴季陶;最多算上中将军衔的蒋介石。他在此次会议上的话语;除了政治遗嘱;大概就是那些总结的话了。”此次失利全在于军阀的无耻叛变;奉天张雨亭曾说军阀乃是中国的大害;决不可信;现在看来诚不欺我。不除军阀革命没有成功的希望;要除军阀就要首先消除革命军中的任何军阀势力和倾向。”
他的政治遗嘱”建议”由汪精卫成为继任都督并兼署防务总署;调德高望重的许崇智为总参谋长;调蒋介石为副总参谋长;校长之职由教授部主任叶剑英暂代。同时他又建议由享有崇高声望的俄国顾问加仑将军”协助”蒋介石立即执行平叛事宜;直到许崇智到达广州月22日;孙中山病逝于永丰舰上;留下遗言”军人干政,轻者降职,重者逐出军队.”这句话是国民军条令的第一条,孙中山终于相信我的话了,不过却有点迟了.我能够送给他的也只有,国民军海军的四十声炮响了,这象征了他四十年的上下求索.
此时的局势是,陈炯明部队两个师两个旅三万五千人已经全部以到达了广州及其外围,加上商团武装他的部队超过了四万人,而督府军队,许崇智师在粤东赞不能动弹,黄埔师在长沙前线,第4,5师在长沙右翼作战,正在追歼叛乱湘军的邵阳方向的敌人,该部敌军沿着湘中山地向北边打边撤,第7师在韶关正谣言满天飞,指挥陷入一片混乱,第6师损失不小,正在顺德番禺一带修整,警卫团余部和黄埔学生控制着黄埔军港和附近的飞机场.海军控制着珠江水面.
陈赵军总数此时已经超过十万,且南北集中,督府军队则被分割了开来.汪精卫当即举行了平判军事会议,会议决定先南后北,集中力量首先解决陈炯明,同时要求湘军坚持守卫作战,迟滞赵军的反攻.他们的决策是对的,赵恒剔的部队显然在避免和督府军决战,他的左翼部队一直在湘中和李白兜圈子.广州市督府的根本,陈炯明一旦巩固就必然会北上作战,那么失去后方,腹背受敌的督府军的形势可就大大的不妙了.
督府军迅速的采取了行动,黄埔师,第4师迅速南下,第5师的一个旅协助防卫长沙三角地带,另一个师返回广西,开始解救被困南宁的马君武,镇压乱民暴乱.当南下的黄埔师到达韶关后,第6师的人终于知道了真相,他们的师长叛变了,而此时杨希闵已经带着他的少数亲信逃到了广州.当初陈炯明原打算假传命令,设计解决第6师.幸好杨希闵投机心理很重,他第6师看成是自己的私家财产,不肯就范.此举意外的为督府军保留了一支劲旅.
到五月份的时候,情报系统向我提供的分析报告表明,英国人策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