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王朝天骄 >

第23章

王朝天骄-第23章

小说: 王朝天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如冰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第一反应是匕首的强度受温度的影响,太冷了反而变软了。可是,等他又试了一下周围的石条,才发现自己又错怪了郭庭。看来,这条青石真的与众不同,下面一定隐藏着什么秘密。不过,他折腾来折腾去,一个巧计也想不出来,最后,干脆来硬的了。将青石周围挖出一道寸宽的深沟后,他将手指伸了进入,感觉抓牢了,然后用力一掀,只听「咯啦」一声,一苋然将这块厚达一米的巨石掀到了一边!
    旁边的刘瑶已经惊呆了,连一声尖叫也没发出来。李如冰骇然看着双臂,做梦也想不到自己的力量竟然有如此之大,简直和倒拔垂杨柳的鲁智深一样了。随即,他的喜悦就打了折扣,因为他发现这块「青石」虽然体积很大,强度极高,可是密度却比木头还要小,将它抬起和搬走一张课桌没有什么不同。
    不过,现在不是探究它究竟是由什么材料制作的时候,两人的注意力全被下面出现的一条地道吸引住了。
    这是一条像楼梯一样倾斜向下的地道,越往下走,地道就越来越窄,空气也更加潮湿,甚至让人窒息。正当李如冰感到无法再向前走的时候,地道终于到头了。
    地道的尽头是一个小门,大小只可容一个成年人弯腰进去。李如冰用手仔细摸了摸门,和他担心的一样,它的制作材料和上面的那个「石条」完全一样,而且和周围的墙壁严丝合缝,浑然一体,边缘的问隙连根针也插不进去,更别说用手指来枢了。不过,李如冰很快就心花怒放了,因为,他分明在门的底部摸到了一个圆形的小孔。
    没什么可犹豫的了,李如冰拿出了刻有「东山藏宝」字样的金钥匙,款款插了进去,感觉正合适,然后稍微用力右转了一下,只听一阵沉重的「嘎嘎」声,石门缓缓地打开了。
    第二卷 7、地下宫殿
     更新时间:2009…3…6 15:19:46 本章字数:6010
    李如冰拉着刘瑶的手,弯腰钻进了石门。前面是一片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正当李如冰准备打开随身携带的手电筒时,刘瑶突然尖叫了一声,李如冰随即感到自己的脚下似乎有什么东西在爬行,一惊之下,以为是蜘蛛、蝎子或者蜈蚣之类的毒虫企图袭击自己,飞起一脚将它踢到了一边,只听落地后发出了砰然一声,显然并不是什么活物。
    也就在这时,他们的眼前突然亮起了一盏灯光。
    随即,就像传递了某个信号一样,灯光一盏接一盏地亮了起来,很快,这个神秘的地下王国就灯火通明,完全呈现在了来访者的面前。
    这是一个掏空山腹后形成的巨大空间,分为上下好几层。光亮是从墙壁上发出的,那是一种飞燕式的古老灯盏,灯盏很新,看起来是第一次点燃,而且是自燃,不知道遵循怎样的工作原理。灯盏的灯芯是羊毛搓成的捻子,油脂颜色洁白,呈凝固状,燃烧时发出一股奇特的腥味,似乎是用海鱼或者鲸的脂肪提炼而成的。为了保密,李如冰回身又关上了门,这时候,洞中的灯光又依次熄灭了,就像现代的感应灯
    一样。
    李刘二人手执手电筒,仔细查看这个神秘的地宫,这里的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闻所未闻。
    每走一步,就有水银球在脚下滚来滚去,这就是李如冰刚才踢到的东西。水银有液体的形态,又不会蒸发,所以历代皇帝的陵寝总是用它来布置成江河湖海的形状,似乎墓主人还在统治着这个世界。
    不过,这里的东西虽然每一件都与皇家有关,可并不是皇帝的陵墓,李如冰和刘瑶也没有见到任何棺木或与亡灵有关的物品,当然更不会有东岳大帝治下的小鬼跳出来滋事了。
    地宫分为好几层,最上面一层堆满了小山一样的竹简。李如冰走上前去,想拿起一卷来看一下,他的手刚碰到竹简,就听「哗啦」一声,竹简散了架子,落了一地。原来,因为年代久远,将竹片穿在一起的绳子已经彻底腐烂了。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山洞的穿凿时间不晚于东汉,也就是在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前。李如冰和刘瑶读了几片竹简,里面的文字古朴奇妙,像蝌蚪和鱼虫一样,与现代汉字差别甚大,他们一个字也认不出来。唯一可以判定的是,这是一个古老的文献库,其年代之久远,种类之丰富,保存之完好,几乎等同于第二个莫高窟藏经洞。从中拿出任何一部藏书,都可能改写中国历史。
    李刘二人没有停留多久,就下到了第二层。这里彷佛是一个大型的音乐厅,一排排木架子上,挂满了青铜铸造的编钟,大的可比寺庙的大钟,小的如同婴儿玩耍的拨浪鼓。两人大致数了一下,发现这里的编钟少说也有三百件,每个编钟上面还刻有错金的铭文,看不懂什么思思,不过无外乎是关于音律和节拍的符号。刘瑶拿起一个磬儿,在木架下边走边敲,编钟发出了或清越或低沉的声音,虽然不成调子,可是听起来却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悦耳。
    「真奇怪,这么重的大家伙,古人是怎么把它弄进来的?」李如冰百思不得其解。
    下面一层更有看头了,对李如冰来说尤其如此,因为这是一个兵器陈列室。一个个石头基座上,插满了用青铜和锻铁打造的戈、戟、矛、剑、盾牌和弓弩;一排排先秦战车前,仿真马尺寸烧制的陶马高大雄健,栩栩如生,马头上还配有银饰辔头,马鞍上挂着用一整条蟒蛇皮硝制而成的马鞭子。在靠近墙壁的一个大宠里,李如冰还找到了一副完全用黄金片和金丝穿缀而成的锁甲。显然,这是皇帝专用的甲冑,因为它的扣子竟然是一粒粒鸽卵大小的红宝石。
    「太沉了,压得我快要喘不过气来了,走起路来也头重脚轻的。除了好看外,真不知道它有什么用?吃了败仗,连跑都跑不及,只好当俘虏了!」李如冰禁不住诱惑,穿上了这副黄金甲冑,可马上就消受不了这份福气。
    「皇帝自然用不着去冲锋陷阵的。这副金甲连你都受不了,他更是一步也迈不开了。不过,他也不用走路,只让太监把自己抬到六匹马拉的战车上,在将士们面前转一圈装个样子而已。一旦打了败仗,他把金片和宝石乱撒一地,敌人忙着去检宝贝,哪里还顾得上追他!」刘瑶一边帮他脱下来,一边笑着回答道。
    第四层的陈列物最少,只有九件。不过,对于一个天子来说,少了任何一件都足以让自己的皇位摇晃不稳起来。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九州岛宝鼎」。据说在远古时代,大禹在治水成功之后,将天下根据山川的走向分为九个州,然后以各州进贡的金属铸造了九个鼎,作为中央政权的象征陈列在庙堂之上。史书上说,从夏朝到秦朝,九鼎一直保存完好,可是秦灭亡以后,项羽一把火烧光了阿房宫,九鼎也被一并焚化。谁也想不到,它们竟然逃过了大劫,还被藏在了不见天日的山腹中。本书转载ㄧбk文学网wαр.① ⑥κ.сΝ
    第五层是最漂亮也最有生活气息的地方,简直可以用「金碧辉煌」来形容,事实上,这里真是金玉满堂。宫廷里使用的各种用具,从金盏、金勺、金杯、金钗、金钩到玉如意、玉璧、玉带和玉搔头,没有一件不精美绝伦的。不过,吸引李如冰眼睛的却是上百方金印和玉印。在一个小小的金匮中,李如冰甚至找到了一枚玉玺。它方圆四寸,通体洁白无暇,上镌五龙交纽,旁缺一角,以黄金镶补完整玉玺上刻着的篆体文字,仔细辨认后,原来是八个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传国玉玺!」李如冰禁不住惊叫了起来。
    「你怎么了?」刘瑶拉着他的衣角,不安地问了一句。
    「我知道你的真实身份了!其实,我早就该想到你姓刘呀!这么明显的证据,我竟然忽视了。」李如冰一边说,一边连连摇头。
    「姓刘又怎么样了?」刘瑶觉得莫名其妙,要知道,「刘」是中国第二大姓,全中国姓刘的人没有一亿也有八千万。
    「刘姓是汉王朝的国姓呀!现在,一切都明白了:『东方圣山』和宝藏的故事是你家代代相传的秘密,而父母去世后,又将三把金钥匙交给了你,这只意味着一件事:你是汉朝皇帝的直系后裔,也是地宫中一切财富的主人!」
    刘瑶目瞪口呆地看着李如冰,就在一个小时以前,她不过是个寒门丫头,现在却成了皇朝之后,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她一时怎能承受得了?
    不过,现在可不是交流感想的时候,因为下面还有一层,也是地宫的最后一层,那里还会有什么惊人的宝藏呢?
    可是,两人马上就大失所望了,因为最下一层简直就像个修理工家的储藏室一样,堆满了各种杂物:测天的玉综,观象的日晷,计时用的水漏斗,简易的地动仪,精度很高的山川分布图,餐桌大小的石雕八卦,画在大铜球上的星象图,甚至还有一个周身插满了针的铁铸裸体男子。
    最奇怪的是一个用白铅打造的椭圆形车子,它没有车轴,却有三个轮子,车辕上还挂着一个五角形的转盘。
    如果它是战车的话,为什么前面没有马?又为什么不放到第三层的武器库中去呢?李如冰和刘瑶想不明白……
    这时候,他们又注意到,在车上还坐着一个白锡捏成的小人。不过,他头戴圆帽,尖耳如兔,竖眼如蜂,两只双手不但长过膝盖,而且像藤条一样柔软,掌心紧紧相对,似乎要抓住什么东西。此外,作为车的驾驶者,他的脊梁并不像普通的马车夫那样端正,也没有做出扬鞭的姿势,而是仰面向天,似乎在观察或祈梼什么。
    李如冰似乎觉得在哪里见过这个模样的怪人,想了半天,一点也想不起来了。这时候,倒是刘瑶提醒了他,因为女生的记忆力普遍好过男生,更何况,那是一个给人印象深刻而又众所周知的面孔。
    「你不觉得吗?它好像和四川三星堆出土的那些纵目人有点像。」
    果然如此。三星堆的发现是中国考古十年来最大的成果,但也是百年来最大的一个谜团。这种比中国夏朝还要古老的神秘文明,究竟起源于何处?达到了怎样的繁荣程度?后来,它又为什么突然消失了呢?
    眼下,产于巴蜀大地的纵目人又怎么会出现在了泰山之巅的地宫里了呢?
    一个疑问还没有解决,另一个疑问又产生了,那就是地宫物品的安置方式。从现代考古的角度来看,当然第一层的图书典籍最为珍贵,宝鼎其次,因为它反映了青铜时代的冶炼水平,再次是乐器和兵器,最后才是皇帝视为命根子的玉玺。
    而对古代的帝王来说,情况却完全不同。收藏各种版本的典籍,不过是为了附庸风雅;乐器也是「礼治天下」的形式而已,皇帝吃饭的时候一定更喜欢观看美女的翩翩舞姿,欣赏娇嫩歌喉;兵器就不同了,它代表着国家统治力量的强弱,是万万不可少的;九鼎是四海宾服的象征,也是每一个君王的人生理想;但与之相比,玉玺才是权力的唯一象征,也是皇帝唯一可以真正「拿捏在手」的东西。有了它,才会有前面的一切。
    由此可见,对地宫的创造者!肯定不是东岳大帝!来说,越往下陈列的物品越重要。可是,最底的一层不过是些乱七八糟的杂物而已,偶尔有几件如地动仪具有一定的科技价值,也过于原始和简陋,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被认为是「淫巧奇技」,为清高的士大夫们所鄙夷和排斥。那么,皇帝为什么特别看重这些呢?
    李如冰不明白,这时候,他突然又想起了金钥匙后面的那一句话:当十万亿金。这是什么意思呢?
    也许,在地宫的创造者看来,这里的宝藏价值相当于当时的十万亿金!当然,不是十万亿斤黄金,而是十万亿斤黄铜。可即使如此,这也是个让人咋舌的大数目,从汉制换算成今天的公制,十万亿金相当于全世界十年的粗铜产量!按照纽约镍铜交易所去年的平均价折算,价值为一万七千亿美圆!
    如果说「富可敌国」在古代作为一个形容词都显得太过夸张的话,那么,刘瑶拥有这个宝库后,在世界各国的年度国民生产总值统计表中,可以排在第七位。
    「孟含霏说得一点也没有错,在五个女子当中,你才是最有钱的人。」李如冰笑着对刘瑶说,刘瑶听后,也轻轻笑了一声。不过,两个人笑得都有点暧昧,似乎有什么不对头的地方。
    因为「价值连城」还有另一个意思,那就是「一文不值」。今天在地宫中发现的物品,没有一件不是国宝级的文物。可是,按照国内文物保护法和国际公约,这样的文物是不能公开交易的!即使可以拿出去卖,他们也舍不得。
    既然这里的宝贝只能看不能动,两人又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