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小寒资料集 >

第130章

小寒资料集-第130章

小说: 小寒资料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分配方进行研究,筛选出其中最有价值的三十种,⑹绝大多数都包括在《抱朴子·;仙药》篇所举草木药中。以上诸药大都可单服,《千金要方》卷十二“服地黄方”、卷十四“造生干地黄法”、“造熟地黄法”即载地黄的制法、服法。beUZssmoITKnfQgi
《千金翼方》卷十二“服天门冬丸方”又载天门冬的制法、服法。诸草木药又可复方配伍服食,如司马承祯《服气精义论·;服药论》列有“安和脏腑丸方”、“治润气液膏方”即为草木药复方。唐人卢遵元《太上肘后玉经方》亦为草木药复方配方,它按乾、坤、艮、巽、离、兑、坎、震等八卦次序,列出八个服食方,绝大多数为草木药之复方配方,药性大都平和,极少或没有副作用。W‘。sSb的Rq‘Iceo1c
用于服食的金石药,常见的有丹砂、雄黄、雌黄、石硫黄、曾青、礜石、云母、慈石、戎盐、石英、钟乳石、赤石脂、太乙禹余粮等。以上诸药有单服者。隋人京里(或作京黑)先生《神仙服饵丹石行药法》即载有丹砂、雄黄、石钟乳、石脂等单方的制法与服法,其中饵服丹砂二十一方,饵服雄黄十一方。《云笈七签》卷七十五载“炼云母法”十方,“服云母法”二十六方。孙思邈《枕中记》又载“饵云母法”、“饵雄黄法”。此外,又有将诸金石药配伍服食者,较早的有魏晋名士普遍服用的“五石散”,又名“寒食散”,为五种未经烧炼的石药⑺合研而成的散剂,主要成分为砷类化合物,有兴奋末梢神经、引发性冲动的作用。最多的是若干石药经烧炼而成的丹药(金丹),其配方、制法散见于众多外丹书中,《云笈七签·;方药部》所列诸方,亦多为此类金石药复方。Tgbj‘Rlg5W_ah3^K
作为冀图长生不死的道教服食术,已成为历史陈迹,但它所积累的众多服食方,尤其是草木药方,仍具有可供药用的研究价值。据《动物学杂志》1959年第4期载文称:1959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从《肘后备急方》《千金要方》《外台秘要》《本草纲目》等二十余种道书、中医药典中,筛选出抗衰延年药方一百五十余种,按功用分为十二类,计耳目单方类十一种,耳目复方类八种,齿发单方类六种,齿发复方类十八种,诸风单方类六种,诸风复方类二种,悦泽方类八种,补虚单方类八种,补虚复方类四十种,延年不老单方类六种,延年不老复方类三十六种,其他二种。可谓我国古代服食养生药研究的一种总结。1c9B5'7Fqa‘DacJb7
注释QKUogGKJYk2cfH4的_
⑴《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第196页,中华书局,1985年OrlR54。7hd‘gV'
⑵⑶《史记》第4册1369~1370页,1385页,中华书局,1959年pjPVlDZsn0V'ee0Yl
⑷《道藏》第5册第266~275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KOnJpkhU44Qr_46L
⑸《南史》第6册1869页、1874页,中华书局,1975年3SSj2W4e2TjTd的D0Y
⑹《中国古代养生之道》117页,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qY0‘JmDJnUSpIbk
⑺《抱朴子内篇·;金丹》说:“五石者,丹砂、雄黄、白礜、曾青、慈石也,”《晋书·;裴秀传》注、孙思邈《千金要方》卷二十四,对“五石”的解释互有异同。近人余嘉锡和王奎克对“五石散”的考证,意见又互有分歧。
符箓
符箓是符和箓的合称。符指书写于黄色纸、帛上的笔画屈曲、似字非字、似图非图的符号、图形;箓指记录于诸符间的天神名讳秘文,一般也书写于黄色纸、帛上。道教声称,符箓是天神的文字,是传达天神意旨的符信,用它可以召神劾鬼,降妖镇魔,治病除灾。IR4QJ3T27_5cgeGNn
符箓术导源于巫觋,始见于东汉。《后汉书·;方术传》载:j,mT88的BIeB^RLZVk
“河南有麹圣卿,善为丹书符,劾厌杀鬼神而使命之。”又记:OB的49PKhR2Fn,YrF
费长房向卖药翁(被称为壶公)学道,卖药翁“为作一符,曰:n的W5mIpHI0c'YTnG
‘以此主地上鬼神。’……遂能医疗众病,鞭笞百鬼,及驱使社公”。“后失其符,为众鬼所杀。”⑴近代考古发掘中,又曾多次在东汉墓葬中发现符箓。如西北大学历史系藏一陶瓶,上有:“初平元年,地下小墓岁月……丘丞墓伯,地下二千石……”等语,文末即附有符箓。又如《贞松堂集古遗文》卷十五收一铅券,上有文曰:“元嘉元年十月十一日OO袁孝刘冢,如律令。”文后也附符。⑵其他未记年代的东汉符箓,在洛阳、定州、高邮等地的东汉墓葬中均有发现。证明符箓的出现不会晚于东汉桓帝元嘉元年(151),时在道教创立之前。Vs,S0anFPn‘eds'q
早期道教承袭此术,五斗米道和太平道,就是以造作符书和以符水为人治病来吸引信徒创建组织的。此后符箓术一直是天师道、正一道的主要修习方术。东晋中期出现的上清派虽主存思,亦兼符箓;灵宝派更以符箓术为主。唐末宋初,天师道和上清、灵宝派分别以龙虎山、茅山、阁皂山为活动中心,形成著名的“三山符箓”。南宋金元之际,更在“三山符箓”基础上,分衍出神霄、清微等众多符箓派。可以说,宋元以前,符箓道法是道教的主流。金元之际,全真道内丹兴起,但擅长符箓之正一道仍在南方与之鼎足而立。直至明清,重符箓的正一道和主内丹的全真道一直分统着道教。符箓术之发展史实与道教的历史相始终。JW5m7Kq14'cFgarB
道教在长期传习符箓术的过程中,创造了纷繁的符箓道法,造作了众多的符书,历代《道藏》皆在“三洞”部中分出“神符”一类加以收载,其他道法书亦兼载很多符箓。《三天玉堂大法》《上清灵宝大法》《道法会元》等,是符箓咒术的大丛书。所创符箓难以数计符箓样式千奇百怪。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四类:RP,r,,的WTHc。kcmo
(一)复文。多数由二个以上小字组合而成,少数由多道横竖曲扭的笔划组合成形。主要见于《太平经》,其卷一百零四至一百零七,共载复文一千五百四十余(中有少数重复者),如:2khW‘opPBDWj的D12
作者在造作这些字时,或许曾赋予它们以某种意义,但现已难于知晓。观其组合诡秘,难于认识,无非是让人产生神秘感而崇信其术而已。Qa_a'KsJVKSLnWrkI
(二)云篆。据说是天神显现的天书,实即模仿天空云气变幻形状或古篆籀体而造作的符箓。主要见于《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其卷五称“真文”,卷九称“天文”,卷十称“灵文”,每个云篆之下或旁皆注楷字。如卷五“东方真文”有:_h_,U07QN1mYZNga
卷九“禹余天玉律天文一百六十一字”有:TX3OQTiTdQ,l的5^ht
《道法会元》卷七十三至七十四所载之“天书雷篆”(数百字)亦属此类。《三洞神符记·;太上敷落五篇》亦为云篆,但形体更为复杂。ipKmerd5ciXQQSFe
(三)灵符、宝符。由更为繁复的圈点线条构成的图形。bLc17BdQi1iRXYsI
这是数量最多、使用最广的一种符箓。其中除屈曲笔画外,又常夹有一些汉字,如日、月、星、敕令等字样。s2'nVSDtJ716GnH6Z
(四)符图。由天神形象与符文结为一体的符箓。这类符箓也很多,在古墓葬发掘中,亦曾发现过这类符箓。⑶HmjdJZ。_Kp5YB0
(一)《抱朴子·;登涉》之“入山符”,(二)《云笈七签》卷八十之“玉符”,(三)《上清灵宝大法》卷四十三之“召溟涬大梵神王符”,(四)《道法会元》卷六十一之“张使者符”mBZ,ZOP6sOGYgen
道教十分重视符箓的书写方法,认为:“画符不知窍,反惹鬼神笑;画符若知窍,惊得鬼神叫。”⑷主要强调两点:一是心诚。诚则灵,不诚则不灵。《道法会元》卷一《道法枢纽》称:“符者,阴阳符合也,唯天下至诚者能用之,诚苟不至,自然不灵矣。故曰,以我之精合天地万物之精,以我之神合天地万物之神。精精相附,神神相依,所以假尺寸之纸号召鬼神,鬼神不得不对。”⑸二是运气书符。即要求书符者平时有内炼工夫,书符时发放精气于笔端,使符箓上附着气功家的精气。《云笈七签》卷七《符字》说:“以道之精气,布之简墨,会物之精气。”⑹宋元以后诸符箓派更加重视这原则,认为:“符朱墨耳,岂能自灵;其所以灵者,我之真气也。故曰,符无正形,以气而灵。”⑺直认符箓只是形式,起作用的是附着其上的精气。tpVfHR8hL't2haB0m
道教符箓使用十分广泛。有用于为人治病者:或丹书符箓于纸,烧化后溶于水中,让病人饮下;或将符箓缄封,令病人佩带。有用于驱鬼镇邪者:或佩带身上,或贴于寝门上。m4ctaFI3qrcaZHX
有用于救灾止害者:或将符箓投河堤溃决处以止水患,或书符召将以解除旱灾等。至于道士作斋醮法事,更离不开符箓,或书符于章表,上奏天神;或用符召将请神,令其杀鬼;或用符关照冥府,炼度亡魂。整个坛场内外,张贴、悬挂各式符箓。tI'0HnagNmgGG。3
符箓术的思想基础是鬼神信仰,称其有召神劾鬼、镇魔降妖之功效者,自不可信,而用以治病偶尔称有“小验”者,也并非其驱逐了致病之“鬼”,可能别有原因。据推测,某些病本轻微的患者,因相信符箓,饮符水后,造成一种鬼已驱去、病已脱身的心理态势。这类似于医学上的心理疗法,起作用的不是符箓本身,而是符箓所引发的积极心理状态,促使人体调动防御机制克服了疾病。另一种可能是气功的作用。R04Y‘X9cIV2Dn1HY5
如某些书符道士有很好的内炼工夫,书符时运气于符上,以之治病,而产生一定疗效。现代气功已经证明能治某些疾病,这种以符载气治病的方法,或许对某些病人有效。道书所谓“符无正形,以气而灵”,正是指此。'3Z8Zc。^33'de的lb
注释^iK‘Upq。'qDcHUKW
⑴《后汉书》第10册2749页,2743~2745页,中华书局,1965年moj40kYZPfpPYL7j6
⑵转引自《文物》1981年第3期《镇墓文中所见到的东汉道巫关系》一文54Uq6qNYYFPiPeYlU
⑶1959年10月,新疆博物馆在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葬区303墓内,发现道教符箓一纸,最上为图,中间为符,下面四行咒文。上图绘制一左手执刀,右手执叉的武士神像。8‘B67aT8的nrat,K_d
⑷⑸⑹⑺《道藏》第28册674页,674页,第22册41页,第28册674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古代武器
中古十大名剑
第十名——承影
远古的一个黎明,天色黑白交际的一瞬间,一双手缓缓扬起。
双手合握之中是一截剑柄,只有剑柄不见长剑剑身,但是,在北面的墙壁上却隐隐投下一个飘忽的剑影,剑影只存片刻,就随着白昼的来临而消失,直到黄昏,天色渐暗,就在白昼和黑夜交错的霎那,那个飘忽的剑影又再次浮现出来。扬起的双手划出一条优雅的弧线,挥向旁边一棵挺拔的古松,耳廓中有轻轻的“嚓”的一声,树身微微一震,不见变化,然而稍后不久,翠茂的松盖就在一阵温和掠过的南风中悠悠倒下,平展凸露圈年轮,昭示着岁月的流逝。天色愈暗,长剑又归于无形,远古的暮色无声合拢,天地之间一片静穆。这把有影无形的长剑就是在《列子。汤问》之中被列子激赏的铸于商朝后来被春秋时卫国人孔周所藏的名剑:承影。
承影是一把精致优雅之剑。
剑气激射指数:7
第九名——纯钧
春秋时期,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经过数年卧薪尝胆终于击败吴国的越王勾践,睡了一个甜美的午觉醒了过来,心情非常舒畅。饮了一壶上好的龙井新茶后,勾践兴致勃勃地派手下去找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薛烛。薛烛是秦国人,此时正在越国游历。薛烛虽然年纪轻轻,但却已经名动列国,被人称为天下第一相剑大师。不大一会儿,眉清目秀文质彬彬的薛烛就赶来了。宾主一番客套寒喧之后,就带着随从来到室外宽阔的露台之上。越王勾践酷爱刀剑,这个露台高达数丈,气势舒张,光线充沛,专门用来看剑赏刀。落座之后,勾剑扫了一眼身边的薛烛,心想这个年轻人虽然年纪轻轻但却阅剑无数,一般刀剑肯定难入他的法眼,于是,勾践一开口就叫手下取来了自己颇为得意的两把宝剑:毫曹和巨阙。哪知,薛烛走马观花地看了一遍,随便地说了一句:“这两把剑都有缺点,毫曹光华散淡,巨阙质地趋粗,不能算宝剑。”说完他还在温暖的阳光里懒懒地打了一个哈欠。勾践颇感意外,觉得很没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