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地球新时代 >

第82章

地球新时代-第82章

小说: 地球新时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20日为止的话,12月份现在的销售额是3380万,按照现在的销售情况计算的话,到月底的销售额应该达到5000万多点。”王冬梅给出的都是大概数字,毕竟没有结账,所以数字不会太准确,孟杰现在也不需要太准确的数字,有个大概数字就可以了。
    “那利润呢?利润有多少?”孟杰问起了纯利润有多少,这才是更重要的,只有有了足够的利润,电池厂才能顺利的发展壮大。
    王冬梅没有看手里的资料,这些数字都记在了王冬梅的脑子里,“到20日为止的利润是1460万,到月底的话应该在2400万左右。”王冬梅心里计算了一下,估计出了大概的数字。
    听到这个数字后,孟杰挺高兴的,毕竟现在电池厂的情况已经好了很多了,“那去掉增加的库存,减去这部分积压的资金,那12月份估计能增加的现金会有多少?”孟杰继续问王冬梅。
    “按照现在的产量和销售量计算的话,到月底大概会增加1。4万的库存量计算,应该增加现金1500万吧,不过我估计还会多些,因为最近销售量是在逐渐增加的,有可能达到2000万,这要看具体的销售量增加情况。”王冬梅没有给孟杰准确的说法,因为剩下的几天时间里,谁也不知道销售量会是多少,因为有好几家电动自行车厂正和电池厂就购买条件进行谈判呢,只有当这些谈判结果出来了,才能做到准确的结果。
    “不管这些,到月底现金肯定会增加,只是增加多少会有浮动,现在这一点基本上可以肯定的吧。”孟杰想确认一下电池厂是不是现在就可以独自发展了。
    “这一点基本上是可以肯定的。”王冬梅确认了孟杰的想法。
    听到了王冬梅肯定的答复,孟杰心里更高兴了,孟杰知道从现在起,除非新建厂房或者外购大批设备,否则电池厂可以自己发展了,不再需要孟杰输血了,知道这一点就足够了。原本以为还需要再等一段时间才能达到这个目标,现在看来已经不需要了,现在电池厂就可以自己发展了。
    “现在全国每年的电动自行车产量可是3000万辆啊,这就意味着每年需要3000万的配套电池啊,加上还有需要更换新电池的数量,电池的需求量是更多啊,我们的目前的电池产量才是电动自行车产量的百分之一多点而已,还不到百分之二,所以市场可以说是大无边的啊,就等着我们去抢占了。”孟杰发出了一番感慨,“老高,你觉得我们现在的生产设备条件下,若是增加人员,实行24小时不间断生产,每个月还能增加多少产量?”孟杰问起高新天,这是今天孟杰找高新天过来的主要目的。
    听到孟杰问起这个问题,高新天在脑子里盘算了一下,然后开口说道,“若是生产线不休息,有足够的熟练工人,按照三班倒的话,每个月至少应该还能增加8万的产量。”高新天给出了自己的数字,现在电池厂是8小时工作制,星期六和星期天也不休息,当然了,上班的是有加班费的,这样生产情况下,现在每月的产量是5万块电池。
    若是改成24小时生产的话,只要有足够的工人,那就可以增加很大的产能,理论上可以增加10万的产量,但是实际上达不到这么高,因为机器设备需要定期检修,以往检修都是在生产线停止后的下班时间进行的,以后24小时生产了,自然就需要额外的时间进行检修了,加上各个工序之间的衔接,所以高新天给出了8万的数字,这是高新天综合考虑了更方面情况下得出的数字,这也是孟杰专门问起高新天的原因,若是纯粹按照理论上的数字,那孟杰自己就可以计算出来了,而不需要问起高新天了。对于每个月增加8万的产量,高新天是有充分把握的,所以才敢这么说。其实高新天报的这个数字是比较低的,实际上可能还要高一点,但是高新天故意低报了一点,这也是高新天求稳的心态,毕竟若是报告了,万一达不到怎么办?所以还是报低点比较稳妥。
    听到了高新天给出了8万的数字,孟杰轻轻的点了点头,对于这个数字,孟杰还是感觉很满意的,“若是培训车间熟练的员工最短需要多长时间呢?”孟杰问高新天。
    “最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时间再短的话,这样的工人虽然也能正常生产,但是废品率会增加不少,得不偿失,所以最少需要1个月的时间来熟练操作。”高新天想了想给出了1个月的时间,这是高新天觉得比较稳妥的培训时间了,毕竟任何工作都需要个熟悉过程,1个月的时间应该就可以了。
    听到高新天所说的话,孟杰又追问了一句,“那是不是可以这么说,若是想扩大产能的话,只要提前一个月招聘到足够的人手就可以了。”
    “可以这么说。”高新天犹豫了一下,肯定了这种说法。
    “外面配套厂家的零配件供应方面会不会有问题?能不能在一个月内将配套的零部件产量也提高这么多?”孟杰想到给电池厂做配套的零部件供应商,若是他们不能同步提高产量的话,那电池厂增加产量就是一句空话了。毕竟没有小配件,电池一样不能算成品,一样不能销售。
    现在给电池厂做配套生产的厂家有5-6五六家,都是生产一些生物电池上的零部件,例如生物电池的塑料外壳,电源插座,包装材料等等这些,除此之外,还有几家原材料供应商,生物电池的生产过程中需要10几种各种原材料,这些都是电池厂从其它厂家和经销商出购进的,若是电池厂增加产能,这些配套厂家和原材料供应厂家自然都需要一起增加供应量。
    “我估计提前一二个月让他们提高产量问题应该不大。等一会我再去落实一下,若是能跟上我们的需求量的话还好说,若是不能的话就再找家供应商好了,反正这些小东西的技术含量也不高,很多厂子都能生产的。”高新天倒是不担心配套厂家的问题。
    “那就好,有时间把这些事情都落实一下,就说电池厂过完元宵节后就开始增加产量了,让他们提前做好准备,若是不能满足电池厂需求的,那就需要尽早找到其它的供应商。”孟杰对此还是感觉挺满意的,同时对高新天叮嘱道。
    “您就放心吧,这件事情几天时间就能落实了。”高新天满口答应着。
    看到这件事情已经解决了后,孟杰转而问起了王冬梅另一件事情,“银行那面关于贷款的事情情况怎么样了?”
    最近电池厂的销售情况有所好转,很快就被几家银行知道了这件事情,毕竟电池厂人员众多,人多嘴杂,所以消息传播的很快。有两家银行便主动提出可以商量贷款的事情,这两家银行一家清河市商业银行,一家是工农银行。
    这样的事情在前几个月是不可想象的,那时候电池厂的销售量是零,电池厂急等着资金使用。虽然孟杰可以使用销售钻石的钱,但是若是能够从银行贷款的话,那会更好一些,毕竟孟杰的钱来路不是那么光明正大的。只是当电池厂提出贷款申请的时候,无一例外的遭找到了银行的拒绝。银行这么做也很正常,毕竟银行也担心电池厂倒闭不是,毕竟没有销售业绩的公司,距离倒闭也就仅仅一步之遥。
    现在银行主动表示愿意给电池厂贷款,这说明电池厂的情况好转,已经获得了银行的认可,所以才会愿意给电池厂贷款。虽然电池厂并不怎么需要贷款,但是有银行的贷款的话,总不是什么坏事情不是,虽然需要支付些利息,但是相比较而言,有银行的贷款还是很不错的,所以孟杰知道了这件事情后,就让王冬梅和这两家银行联系了一下,商讨了贷款的事情,所以今天孟杰询问起了王冬梅,孟杰想知道事情的进展情况。
    “这两家都是要求将贷款利率上浮30%的,虽然和银行信贷部的主任谈了谈,但是要求利率至少上浮20%的,这个利率我觉得有点高。”王冬梅将关于贷款的事情向孟杰说明了一下。
    银行贷款是分对象的,有些客户是贷不到款的,这些贷不到款的客户大多数是民营企业和个体户。在能贷到款的对象中,银行也是区别对待的,这不仅体现在贷款的数量上,还表现在贷款的利率上和还款期限上。银行可以在国家规定的基础贷款利率按照对象的不同实行上浮和下浮利率,普通客户的贷款利率当然是上浮了,最高可以上浮30%,有关系的客户则是执行下浮利率,最低可以下浮30%,别小看这上浮和下浮,加起来利息就差了很多的。
    给电池厂的利率当然是上浮的了,但是上浮20%确实有些高,若是电池厂等着用钱的话,当然多付些利息也无所谓,但是现在电池厂并不等着钱用,所以王会计说利息有些高,贷款不合算。
    当然了,这两家银行的信贷部主任都向王冬梅暗示了,若是有好处的话,这个利率也是可以商量的,但是电池厂目前并不需要贷款,电池厂的账面上还有2千多万呢,所以王冬梅便对于银行的暗示没有正面回应。
    有人曾经说过:银行总是在你不缺钱的时候愿意贷款给你,在你最需要钱的时候,银行总是拒绝贷款给你的。
    这句话的确有些道理,电池厂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前一段时间电池厂急等钱使用,银行却表示不能提供贷款,现在电池厂不等钱用了,银行开始愿意贷款给电池厂了,虽然利率高一些,但是愿意拿高利率的企业很多啊,银行却是需要甄别对待,有些企业即使愿意付出再高的利息,银行也不会贷款给对方的,毕竟利息再高,也得能收回来啊,有些企业效益并不好,若是银行贷款给他,那贷款基本上就打了水漂,银行也要考虑资金安全不是。
    “那就先谈着,也不用急着谈出个什么结果出来,和他们磨洋工好了。”孟杰倒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反正孟杰有自己的资金来源,最近几个月钻石销售量每个月都是4000万左右,现在电池厂已经不大需要孟杰在投入资金了,所以孟杰现在可是攒了不少钱的,足有5000多万,以后销售钻石的钱都可以攒下来了,所以这笔钱只会越来越多,所以孟杰对于银行的贷款并不怎么感兴趣,这些钱足够孟杰使用的了,孟杰正准备加紧生产其他一些东西呢,这些东西现在终于有钱可以生产了,孟杰已经等待了很久了的。
    “那我就和他们慢慢磨洋工。”王冬梅笑着说道。
    “对,就和他们慢慢谈好了,反正我们也不等着钱使用。”孟杰也笑了。
    “赵长乐在你那里怎么样了?”前一段时间赵长乐给孟杰打了个电话,虽然只是闲聊了几句,但是孟杰听出来了,赵长乐想学着当会计呢,而且最好是能被调到电池厂这里来。
    也难怪,当了一段时间出纳的人都想前进一步当会计,毕竟当会计从各个方面来说都是比当出纳强的,赵长乐已经在冷库工作了一年多了,有了其他的想法也很自然,更何况电池厂这边无论是企业规模还是工资待遇,比冷库那里都要强一些,所以赵长乐提出这个想法也是人之常情,打电话的意思就是想和孟杰说这件事情,只是赵长乐没有好意思直接提出来而已,说的比较委婉。孟杰考虑到赵长乐工作能力也不错,到电池厂来也合适,于是孟杰便将赵长乐调到了电池厂当出纳,准备考察一段时间后,再决定是否让赵长乐做会计工作。
    至于赵长乐原本的出纳工作,则是另外招聘了一个人接任的,在冷库的工作各方面的条件都不错,自然有很多人愿意去。赵长乐到电池厂已经快一个星期了,孟杰倒是没有见到赵长乐本人,主要是赵长乐除了在财务室以外,其他时间多是去了银行,孟杰又很少到自己的办公室来,自然难以见到赵长乐了,今天想到了这件事情,所以孟杰问起了王冬梅。
    “还行,小姑娘做事情很认真,现在工作上的事情基本都熟悉了。”王冬梅以前就和赵长乐熟识,对赵长乐的印象很不错,这次赵长乐到电池厂,王冬梅自然照顾有加,听到孟杰问起赵长乐的事情,自然免不了夸上几句。
    “她现在车学的开的怎么样了?”孟杰想起了赵长乐以前在冷库院子里学开车的样子,嘴角不由得笑了起来。冷库那里自己已经很久没去那里了啊,有时间真应该去转转,孟杰又想起了在冷库的那些日子,还有沙石场那里,自己都应该去看看了。
    冷库的住宅自然都还保留着,实际上那里的东西都没有动,孟杰原本想着有空可以去那里住的,所以家电床褥这些东西都还在,孟杰将房间的钥匙留给了钱晓云和赵长乐,让她们有时间的时候帮助打扫一下屋子里的卫生。
    孟杰早就将冷库的事情交给了蒋方亮,毕竟孟杰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电池厂这里,冷库需要有人管,蒋方亮自然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