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漫长的五年-第2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验用的这一枚凝固汽油弹被技术人员远远地放置在一个清理出来的大平坝子的中间,四周十几米的范围里面,用作验证凝固汽油弹杀伤效果的实验对象---几只可怜的狗被拴在大木桩子上。可怜的狗们似乎感受到了即将迎来的悲惨的命运,都不是那种狂吠,而是呜咽悲鸣低叫着。
众位哥子弟兄们心里也是异常的压抑,非常忐忑不安的。一声沉闷的爆炸后,只见炸弹皮夹着许多的燃烧的块状物向四周溅射开来,随即在十几米的范围内以爆炸点为一个中心形成了一个近似圆形的燃烧区域,哪怕就是冰冷的雪地,仍然大火熊熊,就好像在雪白的地上铺上了一张燃烧着的圆形地毯。
周大少团长的哥子弟兄们纷纷围了上去,隔着燃烧区域还有近十米远,大家都能感受到强烈的燃烧辐射的热度。周大少团长在一旁介绍到:
“大家不要靠的太近了,这燃烧的大概有一千度左右的高温,能化铁水了”
众人闻听此言,不禁止步不敢上前了。
大家再看实验验证用的几条狗,那个惨哟只见几条狗身上沾满了就像猪油膏一样的黏稠的东西,熊熊燃烧着,散发出一阵阵的焦臭味和臭鸡蛋味(蛋白质烧焦的味道,还有燃烧产生的有毒物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味。所以周大少团长之前给大家都发了一条湿毛巾掩着口鼻),狗不住声的惨叫着,出于本能使劲在雪地上打滚。结果是沾上了这种甚至在雪水中仍能熊熊燃烧的胶状物更多,那是烧得更惨
几个稍微靠这些在雪水里打滚的火狗近一些的人,被周大少团长吼道:
“别靠它们太近了心把火甩到们个人身上去了。这玩意儿沾上就烦了,甩不掉不,还不能拍打,越拍打烧得面积越大。
要在地上打滚像那些狗一样子的灭火,那玩球了,只会弄得浑身是火。所以一旦身上着了火,边上的人要尽量远离着火者,因为着火者的挣扎很容易把燃烧的油块甩到旁边的人身上形成了二次杀伤效果,不要想去救人救火,这火是扑不灭浇不熄的
如果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这个时候最好还是用枪结束着火者的生命最好,因为作为纳磅弹的受害者,可以这么,死可能是最好的解脱了。”
完这话,周大少团长吩咐警卫把仍在火中挣扎的狗打死算了。警卫掏枪射击,“啪啪”几枪打死了几只可怜的实验狗。
“?”
听完周大少团长的介绍,他的这些结拜的哥子弟兄们全部倒吸一口凉气,背上一阵阵发寒。
包括曾经跟着周大少团长鼓捣装配凝固汽油弹的陈伯光和技术保障分队的几个头头脑脑,那是一个后怕那当时哪个弟兄们失了手,引燃了这可怕的玩意儿,老子们还不得跟哪些虽然被打死了仍然在熊熊燃烧的几只死狗一样,烧成缩成一团的黑炭元
周大少团长可能还嫌大家盯着他娃的眼神还不够敬畏、邪恶,继续对着大家道:
“即使是手上沾上了一点,遭烧伤了,那也是非常痛苦地,可以生不如死。因为他们也中了毒,因为这个纳磅弹里混合了很多有剧毒的化学助燃剂,如……等。
在人体表皮燃烧后会残留大量的剧毒的化学成分,并通过烧伤创面形成的开放性创口就会进入人的血液循环系统里,造成血液中毒。
所以有条件的必须尽快清洗烧伤创面。灼烧创面,大家可以看看那几只狗(众人一阵胆寒,那几只烧成了一坨黑炭元的还敢凑上去看?),其呈酱紫色和墨黑色。给这些灼烧创面清洗伤口的时候,伤员是无法忍受那种痛苦的,那种痛状,常常使人觉得生不如死,恍如下了十八层地狱……”
(谢谢各位书友大大支持)
265章 唇枪舌剑
宣城以南的数十里远的辰溪火车站,一片繁忙的景象:一列列火车把军火物资运进车站,随后被转运至宣城日军前线。一车车宣城前线下来的日军阵亡、伤病人员被运向了日军已经作为了作战后方基地的上海。刚刚停下的打了五天激战的宣城攻城战的日酋国崎登少将的四万多部队,正休息整补、厉兵秣马,准备随后发起的对宣城的更猛烈的进攻。
这就是鬼子在华中作战的方便之处,充分利用了这一带地区在中国难得的铁路、公路、航运都便捷的交通条件,迅速就为弹尽粮绝的日军攻击宣城的数万人马重新打足了气。
而在宣城坚守的周大少团长则要惨多了:哪怕就是自己的弹药粮秣补给,也要先从重庆组织水运到武汉,再由武汉水运到芜湖港,然后由芜湖港陆运到宣城,距离长达近四千多里了,时间长达十天、半个月。还要时时刻刻防着鬼子的飞机袭扰。
当然由军委会就近补给则要方便快捷多了,但咱周大少团长的队伍不是还顶着“叛军”的帽子嘛,其实就是没有这顶帽子好像弹药粮秣的补给也没有这些川军杂牌的份,更不要现在周大少团长的队伍已经是几只部队混编的“杂牌中的杂牌”了
这就是,如果不是他娃之前截抢了陈诚的第15集团军的一大批军火弹药,可以才结束的五天高强度的激烈战斗早就只有肉搏上阵了,不用林雪儿来宣城逼他娃,他娃都只有上阵跟鬼子拼刺刀了。
但此时的周大少团长在洛河、汉英、乔治等几个英美战地记者面前,却丝毫没有一丝的苦涩之色。实在话,几个西方的曾经在不少战场上采访过中**队的很庞大却又非常脆弱的令人摸不着头脑的众多中高级将领之中,周大少团长既不魁梧神勇,也不骄横跋扈。可以与一般的中国南方的一个年轻伙子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只有瘦削的脸上那一对灵活转动的大眼珠子,透出智慧和活力,言谈举止中充满了一股子年轻人的蓬勃朝气。更使众位见多识广的战地记者难以忘记的是,这个年轻人的面孔上始终洋溢着的坚毅、镇定和自信,是这些西方列强的战地记者都很熟悉的一种强者才有的神情。周大少团长,是一个与国民政府那些老气横秋的一大帮子中高级将领完完全全不一样的一个中**队将领,起来,这些战地记者觉得他更像西方列强的军队中充满了建功立业思想的激情四溢的年轻军官们,这些都使众位战地记者对周大少团长颇有好感。
是,这么些年来,咱中国虽然一直不乏战争(从满清末年到全面抗战的爆发,几乎就没有几年停止过,还全都是内战),但中**人们少有就什么军事战略战术战法理论的深入讨论,至于到**的不少的中高级将领,很多就是字都认求不到几个的被最高领袖击败收编的地方军阀势力,钻研军事理论那就更加稀少了。
趾高气扬的将军们似乎都对军事问题不感兴趣,却一个个对政治着了迷,都讲究怎么跟上最高领袖的政治节拍。就拿最高领袖的几个心腹爱将,如胡宗南等,好歹算是中国当时最好的军校黄埔军校的军事科班出身,却不务正业拉了十几个黄埔同学搞起了政治意味极浓的蓝衣社(后发展成了特务组织),这其中带兵打仗的中高级将领不少。
这下子好了,真一到了战场上跟鬼子玩起真格的了,这些军人“政治家”们又都失去了谈论政治时的自负,显得那么幼稚可笑、军事指挥才能极为低下,有些连一战的堑壕战的军事思想都没有,就是打仗一窝蜂,全凭血上冲(周大少团长的话,特别是上海战事时他看到广西军在日军密集的立体交叉火力之下组织万人敢死队时,是气得不出话来,直为这些广西军的好男儿可惜)
怪不得当时还是美国驻华武官的史迪威上校一针见血地道:“中国有很好的士兵,却没有好的指挥官”
唉,畸形的中**队、党军?“中日战争爆发至今,中**队为什么没有进攻?为什么只有不停的防御,防御,还是防御?”
美国战地记者乔治直接尖锐地提出,中国将军们这是指挥的打仗的军队,还是某些无聊政客手中的筹码?
“噢,乔治先生,的坦率对于我个人来是非常欣赏的。不过,麦尔斯,真知道我们的对手日本嘛?或者对我们中**队的情况又知道多少、理解多少呢?
我知道,就一般战术首选而言,只有积极的进攻,才能有效地消灭鬼子,也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眼下这种总是被动挨打的防御的局面。但是在现在的中国战场上,从实际情况出发,进攻不是我们的主要手段,防御的地位仍然是主要的。”
“周将军,我知道又要大讲一番敌强我弱的道理出来。可是我们都知道:从军事学的意义上来,绝对的劣势是不存在的。
中日之间的战争也是一样的。日军现代化的军事装备等方面是比中**队强,可日军把战线连延千里,甚至还开辟了两个战场(华中、华北含山西),而造成兵力分散、不足,再华中地区的水地形也是极大的消弱了日军机械化装备的优势。
面对二三十万的日军,中**队光在华中地区就有两个战区(第五、第三战区)一百余万人,在数量上占有很大的优势。中**队的士兵也英勇优秀。所以我认为,在中国华中战场上,中**队不应该放弃进攻,选择层层设防。这是一个等着被日军集中兵力逐一击破,挨个歼灭的蠢猪似的战略战术”
乔治反驳道。
周大少团长笑了,老子是最高领袖那是自然:拼着把第五战区、第三战区的一百来万人折腾光,华中日军方面军这二、三十万人也好不到哪里去。如此一来,日本当考虑他的全面侵华战略值不值当?(这是周大少团长缺乏政治的充分表现,最高领袖把自己的本钱打光球了,还他当屁个最高领袖?这种两败俱伤的干法,有利于国家,不利于个人,这也是最高领袖始终在打和之间摇摆的根本原因。武汉会战以后,咱最高领袖保存自己的力量的意图更加明显,所以在日军占领区浴血奋战的**的武装在抗战胜利后指责最高领袖下山摘桃子捡耙和。因为39年武汉会战以后,跟**对峙的日军师团番号几乎都是100以后的丙种日军师团了,30以前番号的日军精锐的甲种师团,或其后的日军乙种师团,不是在跟美国人死掐,就是跟土八路对阵)。
周大少团长道:
“先生们、姐们,中国有些事情们很清楚,可有些事情,以们西方人的思维和逻辑永远无法理解,永远搞不懂的
我可以坦白地告诉大家,就我们中**队的现阶段而言,守阵地固然是等死,而进攻也好不到哪里去,无疑是找死大踏步转进则是不死不活,最终的结果是死中有活,活现死相(卖糕的,周大少团长的话太深奥了几个外国佬全被他娃绕晕了)。”
不谈军事问题了,被周大少团长绕晕了的战地记者们转移了话题,美丽的美国战地女记者汉英姐问道:
“周将军,对这场中日之间实力悬殊的战争有信心吗?”
周大少团长闻言哈哈大笑,挥手道:
“傲物可是我对中国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从不怀疑。虽然我们眼下不能指望着马上打败日本人,甚至在鬼子步步紧逼下还只能步步后退。
但日本有好大一点?三十余万平方公里而已,还没有咱中国一个省份大几个火山岛又有啥子资源呢?那个鸟不拉屎的火山群岛上除了硫磺稍微多点,要嘛没嘛哦,错了,银还是很多的(列位看官别误会了,把这个”银“当作了av那个”yin‘乱的yin,那个当然日本盛产。日本还真产不少的白银,银矿一般是硫磺矿的伴生物)。人力就不多了,顶破天去,一亿出个头吧
凭这日本人经得起长期战争的消耗嘛?从中国的军事哲学思想上来,可以允许战术上犯尽可能多的错误,但绝对保证战略上不犯错这样子很痛苦的打法(持久战、消耗战,对于中国老百姓来是很痛苦的,毕竟战火燃烧在中国国土上),对于中国来战略上并没有啥子错,最终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日本人数千年来,偷学中国文化,却仍然是不得要领,更别提食其精髓了。他们是尽力保证每一场的战术上的胜利,但在战略上一开始就犯下了方向上的大错误,我的意思是,日本人一踏上咱中国的土地,他们就已经败了
日本根本没有战争解决中国的能力,任何一个外族都不可能当然,由于各种现实客观的因素,中国的胜利可能要等上较长的时间,我们为之付出的代价也要大些……”
(下午还有一更)
266章 冬天里的一把火
1937年12月23日零时,一个世界军事科技历史上应当被铭记的时刻。
随着隆隆的炮声震动沉沉的夜空,落到合围宣城的日军的前线总指挥部等十七个目标上的一千余枚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用的凝固汽油弹正式登上了舞台,周大少团长的口中的纳磅弹纷纷在目标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