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漫长的五年-第2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钠挚冢蚰暇┩偈挚傻谩U窭飞系哪暇┪朗淮嬖诹硕炀徒崾耍还碜佑�12月13日攻陷南京(昨日正是南京大屠杀七十四周年纪念日)。
这一南路进攻的日军主力就是号称日本陆军双璧的第18师团(原师团长久留米中将才被牛岛满中将接任,另一个璧就是被周大少团长和范哈儿师长联手搞脱了人见秀山联队的第九师团),其战斗力仅次于第二师团和第六师团。也是一支强悍的日军十七支常备师团之一,人员多至近三万人。
至于到南路日军的另一支队伍---第五师团的国琦支队,人数也到一万余。当然战斗力有所下降,原因大家都知道,在山西战场第五师团屡屡遭到周大少团长的迫害,老鬼子几乎被他娃整玩球了,现在的国琦支队基本上是后备兵员补充而成的。
这一路鬼子,接近五万人,还配属了一个野炮兵联队、一个战车大队等重型火力装备。
而这条防线上防守的正是最高领袖无兵可调、捉襟见肘之时,只得把在这一带收容人员,整训尚未完成的川军刘湘部第23集团军的数万人急调上去。在第一线上指挥的是第23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21军军长的唐式遵上将(第21军实际指挥的是刘雨卿副军长)。虽然在大溃退中受到了一定的损失,人数不足六、七万人了,但川军第23集团军六师两旅的大架子还在。这六、七万人的川军部队守卫广德、泗安、长兴一线也是勉为其难,但老蒋想反正能挡一天算一天吧,再了此前川军第23集团军在淞沪会战的大场一役的表现也算是很不错的。
川军第23集团军防御的具体部署是:
第50军范子英部之第147师杨国桢所部、第148师陈鸣谦所部共守泗安;第21军刘雨卿之第179师吴成德所部担任长兴左翼防守,第181师范哈儿所部担任长兴右翼防守;饶国华之第145师、郭勋祺之第144师固守广德;周大少团长的川军**旅和川军**第13旅田兴武部分别协防广德、长兴。
周大少团长回到川军**旅的时候,随着日军华中方面军的北路、中路日军的大举西进,苏州、常州已经相继失守了。负责在锡澄线第二道国防既设防御工事掩护大部队西撤休整的胡宗南的第一军仓惶后撤,退下来的部队次序混乱,士气低落,这支最高领袖的精锐之师此刻比杂牌军好不到哪里去。胡宗南部队西撤正好经过川军所防区域,沿途的川军各部都犯嘀咕:
“这些装备了德械步枪、机枪、大炮的中央军最精锐的胡宗南的第一军依托锡澄线钢筋混凝土国防工事都被鬼子打得如此狼狈不堪,老子们这些杂牌军在这些沟沟叉叉的地势上能抵挡住鬼子嘛?”
偏偏这个时候,第一线指挥的第23集团军副总司令唐式遵上将迟迟不来上任(这个老家伙见势不妙托病不出),潘文华副司令只好先紧急召集各师、旅长开个鼓气会。
周大少团长这一趟南京执行的后遗症显出来了:除了自己的挂名上司181师的范哈儿师长还假吧意思招呼他娃几句以外。其余人都有意无意地躲避着他。
想想也可以理解,一个旅长就成了民国政府的陆军中将,还年仅十八岁,这让这些从辛亥到四川军阀混战时期就是老上将、老中将的军长、师长们,算起来哪个不是他娃叔叔爷爷辈的川军将领们情何以堪。到范哈儿师长,本身是他的挂名上司,又有点没心没肺的,既然称为哈儿也就另当别论了。
当然,更深一层的含意是:人家细娃儿现在成了老蒋的眼前红人了成了蒋校长钦定的陆大将官、黄埔门生。这是惹不起了哟,还躲得起啥。于是,参会的新晋陆军中将、天子门生的周大少团长这个旅长就坐了冷板凳,整个川军作战会议开下来,无一人理睬他娃。(范哈儿又不是真傻,这个时候还看不出来好歹)
会议开完,潘文华副司令一走,周大少团长拔脚就走。川军**旅眼目下的事情还多得很,难得跟这些江湖老油条们在这里斗闲气。
川军**旅的补给船队已经到达芜湖港了,要现在的川军**旅成了没牙的老虎只能张张爪子吓唬人,数场大战弹药粮秣消耗殆尽,正急需补给。
由于在西撤中,所有车辆重武器等损失完了。后勤处只好在芜湖港当地联系车辆、雇佣大车等,土洋结合才算是整好陆上运输队。估计三天左右才能到达川军**旅驻防的安徽广德地区。
随着北路、中路的日军开始发动攻势,南路的日军进攻也开始了。南路进攻的日军第十八师团和第五师团的国琦支队,于11月25日其先头部队即已于泗安之川军第23集团军之第50军范子英部的杨国桢的第147师、陈鸣谦的第148师阵地前沿侦察哨发生了接触战。
11月26日,战斗正式打响。日军第18师团一部进攻泗安,另一部进攻长兴、宜兴。
杨国桢的第147师和陈鸣谦的第148师顽强抗击。虽然日军的数十架日机和几十门重炮把两个师的防御阵地几乎夷为平地,甚至连第147师的杨国桢师长所在的后面的师指挥所掩蔽部也被鬼子的飞机投下的几十公斤重的航空炸弹炸塌了。杨国桢师长干脆就在这个大弹坑边继续指挥战斗。日军攻击了一天,在泗安寸步难移。
进攻长兴、宜兴的日军第18师团另一部,也遭到了范哈儿的第181师和吴成德的第179师的猛烈阻击。这两个师的战斗力在刘湘所属部队中是较强的。两师在长兴一左一右,防御长兴、宜兴一线,就像两道闸门,抵御着向南京以南地区似潮水般涌来的鬼子们。日军在防御阵地前遗尸遍野,仍是悍不畏死的源源不断的蜂拥而上,掩护的火力也是空前猛烈。范哈儿、吴成德两师的伤亡亦很惨重。
面对这种情况,潘文华副司令下了死命令:
“守到一兵一卒,也要坚持到底”
面对日军飞机、战车、重炮的狂轰滥炸,两个在大溃退中损失不(拖在后面,堵在路上,遭日机狂轰滥炸造成的)的川军师也只好咬牙坚持着。前沿不少阵地,都是失去又组织兵力反击夺回。反反复复、来来回回的,广阔的阵地上横七竖八躺满了双方官兵们的尸体。
川军**旅协防广德,主守广德的是郭勋祺的第144师和饶国华的第145师。川军**旅的阵地位于两师的结合部,既是补漏,亦可随时支援两侧的两个川军师的主阵地防御。
川军第144师的郭勋祺师长,是川军中有名的拼命三郎。当年在川黔边界的与红军的打谷新场战斗中,差点使才开完遵义会议刚刚获得红军指挥权的毛太祖指挥的第一场仗就吃了大亏。幸好太祖见势不妙,打不赢就跑了。否则中国后面的历史全得改写。可见此君的骁勇。
周大少团长派参谋来144师联系战时的支援事宜。遭郭大个子(郭勋祺在川人中身材高大,人称郭大个子)瞪着眼睛怒吼:
“支援个鬼,叫那个娃儿自己把自己一亩三分地守好就行了”
(深切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感谢各位书友大大支持)
246章 新式火炮与三号阵地
联络的参谋又来到川军第145师饶国华师长这,结果虽然没遭像在144师遭郭勋祺一顿臭骂,还是客气的,主要是因为饶国华师长是成都坝子上的人性格没有那么火爆,但结果还是一样,饶国华师长客客气气谢绝了。
负责联络的参谋气鼓鼓地回来一,周大少团长倒不生气,他是知道郭勋祺和饶国华的,两人都是直率之人,打仗都还是不错的,在川军中是比较有文化的人,所以自尊心自然强点。不愿意接受支援就算了呗。可别到时死扛不吭声,把部队拼光了,老子还是得给们堵漏擦沟子
南路的川军第179师、第181师在长兴、宜兴一线已经打了两天,川军**旅的补给总算赶到广德的战火燃起来之前到了。已经在数场大战中消耗殆尽的川军**旅这头狮子才算又拥有了锋利的尖牙利齿,恢复了战斗力。受重伤无法再战斗的数百弟兄们在医护队陪伴下随着补给车队返回芜湖港,坐船回渝,对于这些弟兄们来战争结束了。
这次随补给船队一起来到广德前线的竟然有林汤圆父女俩林汤圆是自告奋勇担任了重庆市工商贸各界慰问川军前线将士团的团长,率领十余名重庆市各行各业的代表人物来前线表达重庆市工商贸广大老板对为国浴血奋战的川军将士们的亲切问候。而林雪儿则是这次护送受伤川军**旅弟兄们回渝的医护队的队长。
周大少团长欢喜之余又非常担心,他是知道川军这场广德、泗安、长兴阻击战的最后惨烈的情况的(川军第23集团军几乎打掉了一半),问题是林汤圆、林雪儿从哪里知道这十几、二十天以后的事情嘛。所以一见面,周大少团长竟然催促两人抓紧时间,该慰问赶紧慰问,该护送伤员赶紧护送走,把兴冲冲来见周大少团长的林氏父女气个半死。
林汤圆还以为这个晓舟因为又立下了赫赫战功,在西撤途中三战三捷,消灭了一万多鬼子,一时间在整个华中乃至全国抗战军民之中少年无敌将军的声名鹊起,有冉冉升起的新星的光芒了,是不是瞧不起商人等了?
林大姐以为他娃现在有权有钱,投怀送抱的自然大有人在,是不是有看上哪个了?周大少团长费口水解释半天,两人才半信半疑了。
林汤圆看着周大少团长领章上的两颗金光闪闪的将星,打趣道:
“总是一个有些神奇的人我很是纳闷,一个之前没接触过军旅之事的半大子何以如此通晓军事,还成了百战百胜的常胜之师了?汉武的霍去病也不过如此吧。曾经跟人戏言:一年升三极。是半年就升了三极嗬恭喜,恭喜哈”
周大少团长敷衍道:
“军事跟工商贸之事也是有相通之处的,不是商场也是战场啥”
林大姐管是商场是战场,还是战场是商场,根本不理会这些。她一心只关心心上人是否消瘦了、是不是受伤了等等。啷个不担心嘛:医护队负责接受那些阵亡弟兄们的身份标示和护送那些受了重伤的数百弟兄们,战场的残酷性那是活生生地摆在她和随船来前线的医护队的人们的眼前的,真是比起兰兰妹妹所的还要残酷几分。
“晓舟,对比其他川军队伍,在川军**旅的防护用具上化得精力物力不少,怎么还是有不少弟兄们死伤?”林汤圆又问道。
“我的部队枪弹伤亡少,敌人飞机、炮火造成的伤亡占大部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鬼子的飞机、炮火占据优势,像那些几十公斤重的航空炸弹、大口径的炮弹等,往往一弹下去,就是一个一、二米深,直径数米的大弹坑。十几、二十几个弟兄就没了。血肉之躯毕竟再怎么防护都是无能为力。
这些防护用具可是缺不得,如果没有这些东西,林叔,伤亡可不止这点了,多上几倍都可能不止。再去慰问其他川军部队就知道了。光是西撤打那几仗,这七、八千人的川军**旅可能就会折损30以上的战斗力,不堪再战了。”
林大姐一边听两人话,一边在一旁寻摸东西。原来关心则乱,林大姐听周大少团长起鬼子炸弹、炮弹如此厉害,一时犯起傻劲了,要再找一件防弹背心给周大少团长套上,这穿上两套金刚防护马甲就不怕了。
周大少团长弄明白了,笑道:
“要得,不过是当忍者神龟个嘛雪儿姐,不过不怕把我压成驼背子?这可有二、三十斤重了。”
众人都笑了起来。林雪儿也明白过来,脸都红了。
这次周大少团长为了安全撤退,把所有重火力炸毁扔光了。找重庆要些火炮,吴老瓶子于是把最新才搞出来的十门75mm山炮也随补给船队给周大少团长拉来了。
这种75mm山炮炮身采用了方工的第三研究所的新型稀土合金钢,延展性好,使炮管寿命大大延长。还轻便灵活了不少。这种被吴老瓶子称为“胡辣汤”的75mm山炮(周大少团长的规矩:凡搞出新东西由主持研制的人取名。吴老瓶子于是给取了这么个极具洛阳特色的炮名):管长2300mm,重量较轻(1100kg),出膛初速达500米每秒。炮弹全重6。5kg。配有高爆弹、杀伤榴弹,燃烧弹及特种烟雾弹等数种炮弹种类。
最值得一提的是,胡辣汤最远射程竟然高达13000米左右,甚至比日军一些100mm以上的野战榴弹炮打得都远,几乎等于一般日军师团配属的野战重炮兵旅团、联队装备的日军150mm左右的九六式野战榴弹炮或者150mm的大正四式野战榴弹炮(这正是针对日军步兵压制重火炮一般都是这两种远程火炮研制的,也就是这种叫胡辣汤的轻型山炮可以与日军野战重炮兵对仗了真是够辣)。
牵引则是采用了双江机械集团的改进型大马力货运三轮,拉起这种重一吨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