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漫长的五年-第1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鞴シ侄樱O铝礁龇侄幼隽撕粲Γ徽飧鲆话傥迨嗳说闹鞴シ侄勇镆舶缘溃砸桓龆拥敝鞴ィ渌礁龆哟蜓诨ぃ桓肫娴氖牵飧鲋挥�40余人的队竟然也以一个战斗组十余人做主攻,剩下组辅攻;最后这个主攻的战斗组十个人,还留下来了两个狙击手,于是奇迹出现了,两千多人的队伍只剩下八个人在攻城!绝的是,诸位弟兄,就是这八个人还把宜昌这种中等城镇拿下来了!以一敌百,日他妈哟,比起横扫千军万马的赵云赵子龙也是不遑多让!?”众人这才理解了,都不好意思的笑成了一片。大爷的,想想最后还真是如周大少总指挥的那样子,有点喜剧哈!
“哥子弟兄们,们片面的理解了我的‘攻击要有主次之分,要有重点,要有策应预备队’的作战思想。大家都对《孙子兵法》有所了解,其实用十二个字尽可概括‘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人而异’罢了。如果不根据事物的实际情况,局部而不是全局,片面而不是全面,静止而不是运动的理解领会哪怕是中国兵圣的所谓制胜之道,我们都会犯纸上谈兵的错误,犯今天这种想通了极其可笑的排兵布阵的……”周大少总指挥一番纵古论今,与众人畅谈军事思想的客观唯物的本质。从李航瑞政委到汤立勇、唐东团长等皆大受教益,连称受教了。对于防空团军歌中的“英明的周团长指引前进的方向”算是有了理解和跟最初听到不以为然不一样的重新认识。军事会议直至深夜才散了。
9月10日一大早,按周大少总指挥临时起意,山鹰突击队这次出征的两个分队两百人又对北上纵队来了一次模拟突然袭击。部队的应急反应,虽然不尽如人意,周大少团长总指挥还是算比较满意的:这次突袭其实最能看出这支基本上是由老兵组成的队伍的价值了,很少有人大呼叫,胡跑乱冲,惊慌失措的,整个部队不乱,能够比较迅速判明敌情,采取恰当的应对办法。
吃过早饭,北上纵队庞大的队伍向着襄阳城进发(后世的襄樊市)。这次周大少团长带的军备之齐:甚至还配备了一百余辆“轰达”两轮轻便摩托车和三百余辆山地自行车。足可以让部队以山鹰突击队为班底组成一支快速反应部队了!
整个三千余人的队伍,从宜昌城一出来竟然拉出去十余里,可谓浩浩荡荡。沿途道路上的老百姓全部看这支“大军”看傻求了:中央军?荆楚军(湖北地方部队)?啥子唵,川军!!!号称“两杆枪”的川军?!如果光从队伍中的一身精良装备的士兵们和大批载满物资的大卡车、骡马大车,摩托车和自行车的庞大运输工具来看,估计没有一个人能够认出这是一只什么地方的中**队,只有那迎风飘扬的鲜艳军旗才透露出这支威武雄壮之师的真实身份:川军23集团军21军直属**旅北上纵队。
这样子已经够让人吃惊的了,周大少团长总指挥还把这次从宜昌到襄阳城的长途行军也整出花儿来了:他充分利用了那一百余辆的摩托车和三百余辆的自行车。摩托车一次能够搭乘一人,自行车(周大少团长的队伍上士兵们基本上都会骑自行车,就连加入了半拉月的29路军弟兄们虽然不熟,但也能骑起走了)一人。也就是,摩托车能以每时30到40公里的速度快速机动搭载一百人来人,而以自行车每时15公里的速度快速机动三百余人。
于是在宜昌经荆门到襄阳城的一路上周大少团长的北上纵队是走的令人眼花缭乱,热闹非凡。有搭乘大卡车的(宣传、医疗、技术保障等分队),有坐骡马大车的(高机两个连、步炮兵分队等),有搭乘两轮摩托车的,有骑自行车的,也有步行军的。整个部队行军速度竟然达到了令人乍舌的平均十余公里,但是弟兄们却不太劳累。是啥,步行军一段路,就可以搭乘摩托车或者骑一段路的自行车,然后又换一批部队来机动(周大少团长根据计算把步行军的二千余人分成了数个几百人一队的队伍)。结果这两千来人的步行军队伍硬是被周大少团长总指挥搞出来的这种:走---搭乘摩托车---骑自行车---走---骑自行车……令北上纵队几乎所有人昏头昏脑(只有任周大少团长折腾),却又万分佩服的奇怪行军方式,活生生变成了飞毛腿!
中午时分就过了荆门,到了双河。半天的时间,整个北上纵队长途行军距离高达一百余公里,而这通常是用一天多的时间累得半死的急行军速度才能达到的距离。周大少团长的数学才能是公认的,这也是大学生军训团弟兄们第一次见识了周大少团长总指挥算计的厉害。
等最后一批部队搭乘摩托车,骑着自行车达到了襄阳城的时候,初秋的落辉已经把汉江映得一片金黄。部队安顿好了,吃晚饭的时候,十余个团营指挥官长端着饭碗来到了北上纵队指挥部欲向周大少团长总指挥讨教讨教:怎么神奇地把步行速度最多只能每时5公里的短板步行军队伍利用摩托车、自行车扯到了每时十余公里的整体行军速度了,只听到周大少团长总指挥的传令兵不停传达他的命令。一会儿步行军,一会儿搭乘摩托车,一会儿又骑自行车,一会儿又步行军……老天这是怎么安排的?!
弟兄们挺好学的嘛,周大少团长来了兴致,把饭碗一扔,找了块石子就在地上写写画画起来:我们假设把这步行军队伍分成若干A、B、C、D、E、F、G……等额成分,那么摩托车的速度40公里我们不妨设为X,自行车的速度我们设为Y,那步行军速度当然就是Z,那么为了达到一个最大公倍数或者是最公约数……周大少团长口水翻天讲了一歇,一抬头,咦?开始围在四周的人哩?却只见远远的院子角落四周那些刚才的好学之士或低头数碗里的米,或者做出一幅抬头望天沉思的样子,却都离周大少团长远远的。周大少团长气乐了:龟儿子些,白费老子的口水哟!日他妈真是对牛弹琴,只有我的乖雨娃子才是干爹的知音!
(感谢书友大大的支持哈!)
188章 铁打的襄阳 纸糊的樊城
襄阳古城,西汉初年建城,位于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的中游,秦岭大巴山余脉,是一个距今2800多年的历史文化名城。是非常著名的三国文化之乡,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120回就有三十多回发生在襄阳及境内。其地理位置“上流门户,北通汝洛,西带秦蜀,南遮湖广,东瞰吴越,以天下言之,则重在襄阳”,由于处在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附近,素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西接巴蜀,东临江汉平原,南通湘粤,北达宛洛,是鄂、渝、川、陕、豫五省市的中心距离位置,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大家对于襄阳的认识多半跟金庸大侠写的《神雕侠侣》中的守了三十多年的襄阳的郭靖黄蓉两口子有关。襄阳城,其实由两部分组成:即汉江以北的樊城,以南的襄阳古城。襄阳的地势由四周向中部缓缓变低,构成汉江夹道向着宣称方向开口的不规则坡地,又处于武当山、桐柏山之间,为波状土岗,所以也被称为“鄂北岗地”。
军事史书上俗称襄阳城为“铁打的襄阳,纸糊的樊城”,是指别名为华夏第一城池的襄阳古城,拥有十余米高的十八华里长的坚固城墙不,还拥有数米深宽最大至250米,平均宽度在180米左右的护城河。再加上内外七郎山的制高点,要在冷兵器时代攻下襄阳城是相当困难的。元打南宋时破过一回,也是在宋抵抗了六年之久后,由守将投降而城破的。(金大侠写的《神雕侠侣》中守了三十几年,那是玩的移花接木,把重庆人守钓鱼城的事情移到襄阳城来了,增加点趣味个嘛)在如今的枪炮时代了,除了解放战争中被解放军攻下过由大特务头子康泽率军守卫的襄阳城一次外,好像是还没有成功攻取襄阳城的例子。至于汉江以北的樊城,一马平川,无险无阻,仅靠着城墙防卫,所以相对于襄阳城,就像纸糊的防守(其实也是不好攻取的)。
襄阳古城除了是号称勇冠百王的汉光武帝刘秀的诞生地以外,还是魏晋著名隐士司马微(就是那个大名鼎鼎的水镜先生),蜀汉名相诸葛亮躬耕之地(襄阳城西十三公里处),三国名士庞统和孟襄阳(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和米襄阳(宋代著名书画家米芾,fu)的所居地。因此襄阳城可谓之凭山之峻,据江之险,外揽山水之秀,内聚人文之胜的好地方。
安顿好部队,在晚上的例行讲评会上,周大少总指挥这回大摆三国的古的听讲效果就与吃晚饭时讲数学问题的时候大不一样了。数十个团营连级指挥官长就像听故事一样听得津津有味的:啥子当年刘备刘玄德骑着那匹妨主的“的卢”马,结果马跃檀溪反救了他一命,从襄阳一路向西逃到水镜庄,大伯乐水镜先生向他推荐“卧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啥子,隐居在襄阳城西十三公里的古隆中的诸葛亮卧龙先生,躬耕之时如何抱膝长啸,好为梁父吟……甚至提到要后勤处出发时不忘了采购一批诸葛亮菜:中国四大名腌菜之一的襄阳大头菜(流传为诸葛亮所创,人称诸葛菜或孔明菜),是此菜味道入口脆嫩鲜美,生津开胃,酱香浓郁,又好携带,就是吃方便面时下着此菜也好啥!
哥子弟兄们一片欢笑声,跟着周大少团长,根本不用为吃喝发愁,保管挺好的。就像今晚上,北方籍弟兄们吃的是周大少团长特意嘱咐的找馆子做的襄阳牛油面,这面一辣二麻三鲜,味道可口,回味悠长,又给一人配了一碗黄酒(当地一种乳白色的低度的发酵米酒),那把这些爱吃面的北方籍弟兄们是吃得舒服、安逸了。而四川、重庆等西南的弟兄们周大少团长则把襄阳当地的夹沙肉、襄阳缠膀(一种类似于红烧蹄髈的)、泡菜牛肚丝等一通安排,这些弟兄们同样吃得眉飞色舞,直呼霸道惨了!
周大少团长扯一通襄阳城的历史地理不是没有目的的。哥子弟兄们嘻嘻哈哈听完摆古,马上就愁眉不展地迎接周大少总指挥出的考题了:每个人都必须拿出一份如何攻取襄阳城这个华夏第一城池的方案出来,多多益善,时间半个时。考完周大少总指挥自己花钱请大家吃金刚酥(襄阳当地的一种面点心,马蹄状,要焖烤四个多时,出来时色泽焦黄,味香不粘牙,酥口即化)哈。
时间真是不够用,哥子弟兄们规定时间一到只好把作战方案交给了周大少总指挥,心情忐忑不安地等着最年轻的老弟总指挥考评。
周大少总指挥先是大略检视了一下,分成几类:
第一类,利用优势兵力,长期围困,待其内困外援断绝,即自行瓦解了。周大少团长首先肯定这个方案算是比较合理的,历史上大多数攻取襄阳城都是如此,最有名的当是元忽必烈就围困襄阳达六年之久(没有金大侠写得三十多年那么长,也算是够长的了),最终迫使城内守军投降,从而占领了这个战略要地后,大军从汉江顺江而下,经长江杀向了临安,灭亡了偏安一隅的南宋。但是时过境迁,如今这个热兵器时代,这个显然不太适合,就是最坚固的法国马其诺防线也抵挡不住现代武器的冲击,何况一城?再哪有这么多时间拿给挥霍哟!
第二类,发挥现代武器的威力,不顾巨大伤亡,首先切断襄阳古城与樊城之间的联系(两城间用浮桥联系),再易而难,最终拿下襄阳城。这就是后来解放军的打法,只是当时国民党军队战斗力不强,解放军伤亡不太大,就顺利夺取了襄阳城,活捉了守城的大特务头子康泽(被最高领袖下放到此的)。
第三类,则是各种各样的奇思怪想的攻城计谋:啥子把襄阳城内的敌人哄出来在城外决战,玩地道战……有些想法竟然使周大少周团长记起了前世看过的金大侠的《神雕侠侣》中的郭靖、黄蓉两口子守了三十几年的襄阳城的那段精彩内容,想象力真他妈的够丰富?!
最后大家一致赞同周大少总指挥选出来的唐东团长的那份作战方案:即首先夺取外七郎山,利用其制高点的优势用猛烈地火力掩护,架设浮桥渡过那条宽达一二百米的超级护城河,集中火力、兵力攻破其一点。算是比较好的作战方案。这可是经过战争实践证明成功的方案(解放战争的战例),周大少团长还是认可的。大家讨论了一阵战术方面的细节就散了回去休息了。
就在周大少团长一众人在讨论如何对付这华夏第一城池的时候,晋北的前线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于9月5日打响的晋北,日军出动大批飞机、战车,向天镇(晋北重镇大同的前哨、门户)发动了攻击。驻防天镇、阳高的是晋绥军李服膺的第61军,又加强了101师,200旅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