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海魂(闪烁) >

第869章

海魂(闪烁)-第869章

小说: 海魂(闪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就更得利用现有的过剩产量来压价了。”
    两人都笑了起来,他们觉得自己正在变成商人,正在学会怎么跟别人讨价还价,也许海军也需要一些懂得怎么杀价的人才吧。
    在甘永兴躺在座椅上养神的时候,谈仁皓抓紧时间去熟悉那些兵工厂的情况。当初海军新增四家兵工厂的主要原因就是便于向各个方向上地作战部队提供弹药物资,因为相比于飞机,舰船而言,弹药需要运送,而且对时间性要求相当高。在战争处于最激烈的时候,也就是22年到24年之间的时候,几乎是弹药刚下线,就被装上了货轮,运往了前线。当时轰炸日本本土,青岛港就停靠了不少的弹药运输船,燃烧弹生产出来之后就立即被装上船,然后运往前线机场,也许不到十天,这些弹药就将被投到日本本土去。
    两人在青岛受到了最高规格的接待,青岛兵工厂甚至还安排了专门人员来照顾谈仁皓与甘永兴,结果在甘永兴的坚持下,两人还是住到了海军办事处,没有去厂房给他们安排的宾馆居住。次日,海军司令部的军官队伍到达,谈判工作也很快就展开了。
    这次的谈判与之前的谈判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相同的地方是,双方都在细节问题上出现了矛盾,特别是在弹药成本方面,海军主张的方法与厂商所坚持的方法并不完全一致,因此计算出来的成本价格也就不完全一样。利润率的计算方法也出了问题,海军主张以成本价为基础计算利润,而厂商则主张以销售价为基础计算利润,也许这对单价的影响不是很大。可在巨大的采购数量基础上,单价的一点细微变动都将带来巨额经费的变化。当然,最大的问题还是在弹药的单价上。海军认为至少应该在26年的基础上降低两成到三成,而厂商认为降低一成就已经相当不错了,而要降低两成的话,他们就只有亏本经营。
    甘永兴与谈仁皓分别与青岛兵工厂,以及厦门兵工厂进行谈判。这是当时规模最大的两家兵工厂。这也算是各个击破吧。相对而言,甘永兴与谈仁皓都不急,因为原本计划在26年发动的夏威夷群岛战役推迟到了27年,所以26年订购地弹药有部分节余,储备在海军弹药库里的弹药还能够坚持一两个月。而厂商就比较急了。26年的生产眼看就要结束,如果无法在十二月达成协议的话,那他们就拿不到27年的订单,也就无法展开27年地生产活动,甚至无法得到足够的原料,以及能源供应!
    这就是海军手里另外一个砝码。在帝国的经济体制进入战争状态之后,虽然所有的物资仍然得用金钱购买,但是在没有订单的情况下,就算有钱也买不到物资。当时,几乎所有的军事工厂都要先拿到军队的订单。然后向政府的相关部门申请购买物资,在拿到了政府的批文之后,才能去原料厂购买物资。另外,电能,水等等供应也要由订单决定,有多少订单。就可以获得多少物资与能源供应,而没有订单,政府就不会将物资与能源分配给工厂。因此,在没有海军订单的情况下,任何工厂都不可能囤积大量的物资,甚至无法获得电力供应,就不可能开工生产了!
    这可以说是所有工厂的死穴,谈仁皓与甘永兴在之前的谈判中就用上了这一招。每年的十二月十五日之前,工厂就得把下一度的生产计划提交给政府。申请物资与能源分配。而现在已经是十二月上旬了,如果这些厂商没有办法在十五日之前拿到海军的订单的话。那么其下一年度的生产就将受到影响。
    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青岛兵工厂与厦门兵工厂首先软了下来。两家兵工厂与其主要的下游厂商首先与海军达成了协议,拿到了海军的订单。这也是与别的协议不一样的,海军的协议是与数十家厂商一起签订,相互约束,相互承诺,以保证弹药生产能够正常进行,同时更合理的控制住弹药地价格。
    随后,南通兵工厂与湛江兵工厂也与海军达成了协议,内容基本上一样,仍然是由兵工厂牵头,与数家,甚至是数十家下游厂商一起与海军签订意向生产订单。而秦皇岛兵工厂最终被排除在了海军供货商的名单之外,与秦皇岛兵工厂合作地十多家下游厂商也因此而失去了海军的订单,等待这些兵工厂的结果只有倒闭。也许工人还可以在其他的工厂找到事干,而对这些厂商的资本家来讲,他们的结果就是破产。
    相对而言,要想大幅度降低弹药的采购价格,这确实不容易,主要是无法通过大规模出口来填补工厂的亏损。因此,厂商不可能在海军这里做亏本买卖。另外,弹药采购数量极为巨大,且采购的灵活度也很大,受到战局的影响最为明显,在无法确定一个比较准确的订购数量的情况下,就更无法通过大批量生产来降低价格了。
    在与四家兵工厂,以及相应的下游厂商达成了协议之后,甘永兴与谈仁皓在十三日就回到了海军司令部。两人的收获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可也并不小。特别是在消耗得最多的弹药方面已经取得了厂商的大幅度让步。
    从消耗弹药的总价格上看,在海军需要采购的十几种弹药中,占第一位的是炮弹,包括了陆战队使用的迫击炮炮弹。第二位的是航空炸弹。第三位是火箭弹。第四位是子弹。第五位是鱼雷,包括航空鱼雷与重型鱼雷。因此,谈判就主要集中在了这五个方面,特别是炮弹与炸弹的价格。
    当时,海军消耗数量最多的炮弹是155毫米高爆弹,这是对地支援的主要弹药,而且陆战队也有不少的155毫米火炮,弹药是通用的。而在此之前,一发155炮弹的价格是200元,26年,光是采购155炮弹就花了十多亿!结果,在27年的订单中,厂商将价格都降到了120元以下,这超过了谈仁皓的预先估计。
    炸弹方面,使用得最多的是250公斤与100公斤级别的高爆弹,这也主要是用于对地支援的。26年,一枚250公斤的炸弹是750元,一枚100公斤炸弹的是550元。结果,在27年的订单中,厂商把价格降低到了450与300元,这也超过了谈仁皓的预先估计。
    仅这三种弹药,就能够在27年为海军至少节约10亿元的采购费用。算上其他弹药采购中节约下来的费用,27年,海军有望在弹药采购这一项中节约大概25亿。虽然这低于飞机与舰船两项采购所节约的费用,但是弹药的消耗本来就不固定,如果战事扩大,采购数量增加的话,那么还将节约更多的采购费用。
    至此,海军在27年度的所有采购项目的谈判工作都赶在十二月十五日,即厂商向政府提交下一年度生产计划之前完成了。就谈仁皓所知,陆军的采购谈判在此之前就已经结束,薛希岳首相打压寡头家族的行动初见成效!
第三十五节 内相复出
    忙了一个多月,谈仁皓终于可以缓口气了,想到能够为海军节约下那么多的采购经费,他也觉得这一个多月的辛苦没有白费。在轻松下来后,谈仁皓也认识到,要管理好一支有数百万官兵的军队,并且保证这支军队能够在前线战胜敌人,那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说白了,军备采购本身就是后勤方面的工作,这也证明现代战争打的就是后勤,没有强大的后勤保障,就没有强大的军队!
    想着基本上没有其他的事情可做,谈仁皓赶在二十日之前就把他负责的那部分军备采购计划的收尾工作做完,准备在交给甘永兴之后就提出返回舰队的事情。他在舟山已经呆了好几个月了,儿子也满周岁了,妻子还在德国没有回来,家里也没有什么事好担心的,让谈仁皓放心不下的还是舰队,特别是郑冠华有没有能力管理好舰队。他只想早点回去,如果校长计划在27年初发动攻打夏威夷群岛的作战行动的话,那么他就得尽快回去,把舰队组织起来,为接下来的作战行动做准备。
    “不错,看来,这几天你也没有闲着。”
    “参谋长,如果没有别的事的话,我想我应该回舰队去了。”
    “这么急?舰队出事了?”
    “不,不是,就是因为没有收到多少消息,我有点不放心。”
    “看来,你觉得在我这里工作是受了委屈?”
    “参谋长,你就别拿我开涮了,我只是想尽快回去,而且……”
    “回舰队的事情,我会安排的,而且校长也会考虑。”甘永兴笑着走了过来,“你也不用担心舰队的事情。我每过几天就会跟廖汉翔联系一次的,而且现在是由郝东觉在那边负责舰队活动的事,你难道还不放心郝东觉?”
    “就是不放心他。”谈仁皓没有要替郝东觉说好话的想法。“如果是让黄晓天负责的话,我还没有什么好担心地,郝东觉那小子要是搞出什么花样来,那我还真要担心了。”
    “黄晓天也快要回去了,第四特混舰队受损较轻的两艘航母在月底就能修好。而另外一艘航母要在明年二月才能修好。不过,现在校长已经同意让第四特混舰队先返回阿普拉港,同时,还将为第四特混舰队补齐护航战舰。”
    “可他也要到月底才回去。另外,我留在这里也没有什么事好做。”
    “就当是给自己放假,难道不好吗?”
    谈仁皓耸了下肩膀,然后拿起了放在茶几上的报纸。“难道每天就看报纸。喝茶,这不是在消耗宝贵的青春吗?”
    “你小子还挺幽默的,你还有青春,我可没有青春了,如果……”
    “参谋长。这是怎么回事?”谈仁皓看到了报纸上的头版标题,然后惊讶地抬起了头来。
    甘永兴先看了眼谈仁皓,然后也看到了报纸上地标题。“你这几天没有看报纸?”
    “忙着写总结报告,哪有时间看报纸?”
    “看来,你还真应该花点时间看报纸,这是了解国内动态的有效办法。”甘永兴接过了报纸,“这次是首相亲自决定让宗汉钦大人负责调查工作的。”
    “为什么要内相负责?”谈仁皓惊讶的就是这点,“宗汉钦内相不是已经被打入冷宫了吗?”
    “那要看什么事了。不过,这次首相重新启用宗汉钦,事情没有想像得那么简单。也许宗汉钦大人这几年来退居幕后,本身就是首相的安排。”
    谈仁皓更是不解了,如果首相一直器重宗汉钦的话,那当初为什么要他把他架空呢?
    “这事我也没办法解释,毕竟我不是内阁官员,而且对首相要做什么并不了解。平时多看看报纸。少发表评论。对我们来说,现在国内以及内阁发生的那些事情都没有什么直接关系,我们不要参与其中,更不要惹上麻烦。”
    “这个我知道,我只是觉得有点奇怪。”谈仁皓还是很清楚眼前的局势的,没有必要的话,那就千万别惹上麻烦。
    “好了,我也要处理手上的事情了,这几天你就好好放松一下。校长过两天就要回来。等到明年军费的事情完全确定下来之后,说不定校长就会让你回舰队。到时候,你想留在舟山都不行呢。”
    谈仁皓也没有再耽搁甘永兴,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后,他让杜兴去阅览室把前几天的报纸都拿了过来。等他看完这些报纸后才发现,实际上,宗汉钦内相复出的事情已经报道了好多天了,而他一直没有时间看报纸,自然也就一无所知。
    宗汉钦复出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负责“国有资产清查委员会”的工作,或者说,正是因为首相需要有人来负责这件事,才重新启用宗汉钦的。至于首相为什么要点名让宗汉钦去负责这件事情,原因就相当复杂了。
    “国有资产清查委员会”的工作重点就是清算帝国的国有资产,同时查明有哪些人贪污,侵吞,或者是损害了国有资产,只要查证属实,就将直接移交司法机构,由帝国最高检察院提起公诉。可以说,这是首相新锻造的一把利刃,而这把利刃要对付的就是那些发战争财,发国难财的人。正因为这把利刃的重要性,因此在安排负责人方面的问题就相当复杂了。
    如果薛希岳安排一名他的亲信去负责的话,自然会引来很多的非议,就算没有人可以改变首相地决定,这仍然将引起国内民众的不满,甚至使整个清查工作陷入困境。同样的,如果安排那些并不支持首相的人去负责的话,结果只会更糟糕。因此,在委员会负责人选的安排问题上,就需要一个不偏向薛希岳,至少是在百姓眼里不偏向薛希岳。同时只能够做到铁面无私,而且还有着崇高威望的人。显然,宗汉钦就是最好的选择。
    在大部分的人眼里,宗汉钦最初是薛希岳地搭档,是薛希岳最坚定的支持者,可是在薛希岳重新执政之后,因为宗汉钦的一些政策违背了薛希岳的基本执政方针。结果宗汉钦被打入了冷宫,虽然名义上还是帝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