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的帝王生涯之南明新传 >

第77章

我的帝王生涯之南明新传-第77章

小说: 我的帝王生涯之南明新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表面上还是两位小贵妃监国,朝政方面由王铎张开二人总揽,朱由榔的军机处佐之;军事方面我力排众议任命高狄为临时最高军事指挥,金声桓作为副手帮助高狄主抓军队的训练事宜,军队方面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我觉得高狄对我的忠心是旁人所不能比拟,而高狄的军事指挥才能还有欠缺,这次我离开南京就想看看他能把部队带出个什么样子,当然我还宣布五千人以上的军事调动必须由张开王铎和高狄三人都点头才能调度,这样就不必担心高狄年少气盛干出什么浑事来。
        因为是微服私访,我身边只带了嵇宪和梁氏弟兄等五十名侍卫,另外还有几个太监宫女服侍宸妃。路线的安排也是早就定下的,第一站是天下闻名的繁华之城扬州,而后顺江而下抵达长江三角洲查看一下港口的建设以及小作坊炼钢铁的进展情况,然后是通过杭州湾进入浙江首府杭州,最后北上到苏州去看望宸妃的家人,看日程安排时间上很是紧迫。
        登船后庄梦蝶幽叹一声,“皇上,敬妃妹妹不得出居所一步,这是不是……!”庄梦蝶昨晚和白静以及弘光帝吃晚饭的时候听弘光帝吩咐白静不准离开居所一步,她不明白弘光帝对白静为何如此刻薄,而有时却关心的不得了。
        “离开南京后就不要称呼朕……我做皇上了,我化名崔杰,叫我老爷或者相公都可以,敬妃的事梦蝶就不要管了,我那么安排自然有我的用意。”我说罢吩咐嵇宪开船,一艘船载着不到一百人顺水赶赴扬州。
        如果说南京的繁华程度我已经很满意了那么扬州的盛景只能让我惊喜,古人诗云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一点都不夸张,这次我是体察民情,说白了就是感受一下老百姓的生活,扬州给我的印象是饿不死人,这种情况在这个时代很难得,一句话形容扬州就是歌舞升平,我知道这其中有张开的功劳,当然,现在留守此地的武大有干的也不错。这些都从嵇宪等人探听的消息中得到印证。
        到了扬州还有一件小事是我必须要弄明白的,那就是到底有没有韦小宝出生的那个妓院——丽春院,当我得知还真有这么个风月场所时便迫不及待的去看了一下,不过很快就扫兴而归,那个丽春院根本就不能和鹿鼎记中描述的丽春院相比,根本就是三间破房子外带一个门脸,自然也没有小宝他妈韦春花了。
        在扬州住了两天,离开之前我只带着嵇宪去见武大有,我想把我这两天觉得不足的方面跟武大有交代一下。
        武大有做梦也没想到弘光帝会来的这么快,正搂着小妾作乐的他听到通报着急忙慌整理仪容前去接驾。王铎给他的信中写的明白,虽然没点透但武大有也不傻,知道弘光帝肯定会到扬州来,因此听到下人通报说嵇宪到了那么肯定是弘光帝来啦!
        我让参过礼的武大有起来,“朕这两天走了走看了看,武爱卿政绩还算不错,当然也有不足之处,朕已经写好一些建议,你一会好好看一下。”
        武大有接过嵇宪递来的信封点头称是,“皇上,扬州的赋税虽然减免但市场贸易非常繁荣,每日所收税银十分可观,微臣打算用这笔钱加固一下扬州的城防,扬州城墙虽然是火砖堆砌十分坚固,可外城却是土垒……!”武大有本身就是武将,对城防方面自然要关注的多一些,他的一些提议也十分有用。
        我听罢武大有的话点头应允,历史上的扬州可是被满清屠城的城市,虽然我不认为以后满清会有攻陷扬州的一天,可有备无患,战事无常谁也说不准未来之事,做最坏的准备很有必要。
        武大有将一些扬州要事汇报一遍后想起一件事来,“皇上,半个月前有几个夷人来到扬州要化缘建一座教堂,微臣见这些夷人和尚贼头贼脑不像好人,他们果然做了一些作奸犯科之事,微臣想把他们捉住拷问一番,哪曾想他们事先得到风声为首一个叫南怀仁的溜走了,余下三人都被微臣关在了扬州大牢……!”
        “啪!”我使劲的拍了一下椅子的扶手,南怀仁,这个名字太熟悉了,不就是和汤若望一起帮着康熙造大炮的嘛!最后还把韦小宝韦爵爷的宅子轰了,这么个极其重要的人就因为武大有的失误使其从我的手中溜走,实在是个无法弥补的损失。而且从历史的发展来看,这个南怀仁极其有可能会和汤若望一样投靠满清,“嵇宪,传朕的旨意,全力追捕这个叫南怀仁的夷人,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武爱卿,你坏了朕的大事啊!把那几个夷人带来。”
        盘问了另外三个夷人我才知道他们是干什么的,用后世的话说他们几个除了南怀仁以外都是二流子,在欧洲混不下去了才想着到东方淘金,而南怀仁确实在欧洲的几所著名院校学习过也接受过良好的贵族教育,一想到这我狠狠的斥责了武大有,现在只希望能追到南怀仁或者将其干掉免得为满清所用,我现在最担心的是南怀仁已经出了长江口沿外海北上京津,南怀仁啊南怀仁,难道他就不能被我所用吗?
        武大有没想到弘光帝为为这么一件小事发脾气,难道那个外国和尚南怀仁真的很重要吗?亡羊补牢还不晚,武大有请命亲自去追捕南怀仁自然得到弘光帝的应允,而弘光帝为了等待关于南怀仁的消息在扬州滞留了七天,最终毫无所得离开了扬州,不过临走时他给阴士勋下了一道命令,希望天地会能给他一个满意的结果。
第一二零章 阎典吏江阴缉凶
        “皇上,前面是江阴县城,船上有的需用已经不多是否可以停靠江阴码头上岸补给一下。”船离开扬州行至江阴时嵇宪来见弘光帝。
        我点点头,“好,那朕就不上岸了!”感觉到船停靠在了码头,过了很长时间也不见嵇宪回来,正想问问左右的时候跟随嵇宪同去的梁甫一脸汗水跑进船舱。
        “皇上,不知道为什么,我和嵇将军回来走到码头的时候突然来了一队官兵大概能有二百多人,他们把码头封锁了,嵇将军因为顶了那个领队的将官两句被那人给锁住了。”梁甫见官兵甚多而他又不能暴露身份,只好回来向弘光帝禀报。
        我愣了一下马上让梁氏弟兄跟我出去看个究竟,出船舱登岸后发现码头上的几十艘船都被官兵占领,而嵇宪则被五花大绑由两个官兵持着胳膊动弹不得,我来到近前打量这些官兵,他们应该是衙门里的捕快,不知出动这么多人又是为何?看着一个四十不到的壮汉似乎是这些人的头儿,我来到他面前一拱手,“这位兄台怎么称呼?不知为何绑缚我家家人,他应该没有犯法才是。”
        壮汉见弘光帝以礼相待同样回了一揖,“他是没犯王法,可他与通缉的一名罪犯很是相象,某正想盘问他几句他却不耐烦起来,这样的人不给他点苦头吃他迟早会惹祸。”壮汉声音非常宏亮,似乎是说给嵇宪听呢!
        我正想说话的时候,一匹马飞快驰来到了我近前收住丝缰从马上落下一人,大约三十五六岁,面貌很一般身材也不是很强壮,他冲我点点头问了一旁的壮汉几句话。
        “这位公子请多包涵,我这位兄弟脾气不大好,最近又有些火气难免与人磕磕碰碰,我在这里代他给公子赔礼了。”说着他亲自过去给嵇宪松绑,对嵇宪又是一番赔礼道歉,弄的本来火气升腾的嵇宪也不得不把火气压了下去。
        看来我也是以貌取人之辈,刚才还认为马上下来这个人不过是个普通人,现在通过对方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来看,这个人很有特别之处,就冲他三句两句能把要揍人的嵇宪说的火气全消来看,起码嘴皮子有过人之处。这么个人加上码头上剑拔弩张的紧张空气吸引我留下来一看究竟。
        “阎头儿,你怎么才来!人和船可都扣住了,就是不知道有没有我们要找的那伙人。”壮汉对阎应元小声说着,“刚过来的那艘船也很可疑,刚才弟兄们去看了一下,船上有四五十个壮丁,手里都有家伙,这个青年公子倒不像行凶之辈!”
        阎应元听了壮汉的话依旧面无表情,其实他的内心已经焦急的不得了。昨天晚上一个跑码头的商人在江阴城内被杀,一同被杀的还有商人的妻妾和两个儿子五个仆人,知县大人已经发了狠话,要是三天内抓不到凶手他这个捕快头和下面的兄弟都没好果子吃,谁让死的那个商人和知县沾亲呢!要是旁人被害知县也不会如此严厉督促吧!
        阎应元做了这么多年的典吏积累了很多办案经验,他接到知县的督促令后天还没亮就开始了在城内的盘查,天亮后又把盘查范围扩大到江阴城的周围,阎应元相信杀人凶手不会跑远,一来凶手肯定不只一人又携带着抢来的银两行动肯定不方便;二来商人一家是在半夜被杀随即就被人发现,凶手即使逃跑也不可能跑出江阴二十里方圆的范围,而这个码头是凶手逃跑的最佳地点,在盘查城内无果后阎应元把所有办案力量都调集到码头希望能在这找到凶手的蛛丝马迹。
        嵇宪方才要不是被那壮汉推搡了一下也不会和壮汉冲突起来,他乃是当今天子的侍卫长官,何时受过壮汉那样的对待呀!连朝廷大员见到他都微笑相待,被人推搡也不能怪他发火,此时探明了官兵封锁码头的原因后回来向弘光帝汇报。
        我这才知道那个其貌不扬之人竟是江阴城的“公安局长”阎应元,这个案子可以说是大案,商人全家被灭门的影响极其恶劣,不知道这位“局长”大人要如何破案,我觉得这个案子根本就破不了,杀人凶手这会恐怕早就离开了江阴地界,顺水道而下如何追赶啊!再说谁是凶手根本无从查起,凶手的脸上绝对不可能标明自己是凶手的,而这个时代的刑侦方法又非常落后,想抓到凶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头儿,江阴江面上二十里范围内的船都弄回来了!”一个时辰后,壮汉满头大汗来到阎应元身前复命,要不是这次的案子关系到他的饭碗,他真懒得花那么大的力气去沿江搜罗船只,现在他渴的嗓子都冒烟了。
        阎应元看着码头上陆续停靠的船只,他一艘船一艘船仔细看着,但他却没登一艘船,也没进一艘船的船舱内查看,“来人,杀人凶手就在这艘船上,将这艘船上之人全部拿下。”阎应元看着一艘船命人把船上之人锁铐起来。
        我不知道阎应元为何轻易就断定那艘船上的人就是凶手,这样办案岂不是冤枉好人嘛!“这位大人,捉贼捉赃,如此断定谁是凶手是不是有些草率?”看着被官兵锁铐起来的十多人都是穷苦百姓,怎么看怎么不像杀人凶手。我想和我一样想法的人很多,那个壮汉就一脸疑惑的看着阎应元。
        阎应元微微一笑,“这位公子说的极是,可阎某也不是随便冤枉人的,我看见这艘船的船尾晾着一床新洗的被子,上面叮满了一种俗称湿虫的虫子,这种虫子一年四季随处看见,而这种虫子有个特别的地方就是喜欢腥气。一般来说人的血迹虽然能洗掉血的腥气却不容易洗掉,湿虫聚集的那么多上面肯定有过血迹才对,而且船上之人都是一些粗布汉子,他们绝对不会有钱去买绸缎面的被子来用,这被子肯定是他们包裹银两所用,被捕快们找到这艘船后又来不及丢掉,所以才连被里一起洗涮,当然,这些都是阎某的推断,那些人究竟是不是强盗一审便知……!”
        阎应元话音未落,一个捕快兴冲冲的跑过来,“阎头儿,这帮小子都招了,人果然是他们杀的,银子都藏在船舱的夹层里,妈的!他们前几天还强暴了两个女子呢!人已经被他们杀掉扔到江里去了。”
        阎应元的一番推断让我折服,这么快就把凶手抓到我也非常高兴,看来这个“公安局长”是个人才,窝在小小的江阴城委实是屈了材料,回到船上后我马上给王铎写了一封,让王铎把阎应元调到南京听用。
        经过这个小插曲后弘光帝等人船行不止一日抵达松江府上海港,刚刚抵达上海的弘光帝就听到了一个令他高兴不起来的消息,沈廷扬受伤了,他率领出海的小舰队也损失惨重,只有一艘三桅炮船伤痕累累回到上海港。
        我见沈廷扬要从床上起来赶紧过去按住他,“怎么样?伤的重不重?”看着沈廷扬缠着白布的脑袋和手上的伤我就知道问的多余了,“不要起来了,好好躺着。”
        沈廷扬这次着实伤的不轻,不但头部中弹而且还失去了两根手指,看见弘光帝他不由目中蕴泪,声音哽咽,“皇上……末将无能……末将……!”
        “别这么说!爱卿能活着就好,给朕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