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金玉瞳 >

第56章

金玉瞳-第56章

小说: 金玉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整无缺,价格便提升数倍甚至是数十倍以上。

第四种手法是“旧件新器”,在业内亦称为“补货”。造假者到各地古窑场遗址搜罗大量“垃圾”残片,然后拼凑成一件完整的赝品。这种方法制造的瓷器,即使科技鉴定专家采用多点取样的办法,得到的分析结果也可能是“真品”,最是能够让专家老手收藏家上当。

还有一种最新流行的高仿手法,就是将真品元青花底足和仿品镶合到一起,如果稍不注意只观察局部,连专家都很可能打眼。

眼前的这件元青花罐整体就是采用的这种最新流行的高仿手段,而且不仅仅如此,在外壁的仿制上还采用了第一种高仿手法,可谓是下了大工夫的。

底足是真的不说,外壁的绘彩之上更是大师级别出的手,可惜也正是大师级别出的手,才让外壁表现的太完美了,加上底足本来就是真的,结果反而成了这只元青花罐的一个破绽。

不过这个破绽,众人都瞧不出来,只能感觉着不对劲,具体却说不清楚到底是哪儿不对,陈然也是根据能量光圈探测出来的结果推断出来的,他用能量光圈探测,探测出了六个白色光圈,这说明东西是真的,但白色光圈却吸收不了,起初陈然没想明白,但后来突然想明白了,这件罐子的底足是真品,其他部位却是仿造的。

也只有这个解释才能说的清罐子出现六个白色光圈,却吸收不了的原因,何况这六个白色光圈也都是环绕着底足为中心的。

“还真是活到老学到老啊!”听了白老的解释之后,何老板顿时感慨起来,他对瓷器研究不多,也就能凑合着鉴定一些简单的高仿,像那些真正的高仿就看不出来了。

“你才多大!”白老笑骂一声,又望向陈然,叹声道:“哎,在小然面前,为什么我总有一种不服老不行的感觉啊!”

听白老这么一说,何老板就哈哈大笑起来,就是他何尝也不得不说一声服呢,笑过之后,他就乐呵呵的递给了陈然一张名片:“小然,拿着,以后有事就给我打电话,把你电话也给我说说,我记一下。”

看到何老板手中的名片,李总脸上顿时就流露出了诧异的神色,要知道,何老板老头极大,他虽然能和何老板平起平坐,但其实若说到身后的背景,就要差了点,而何老板给陈然的这张名片可不是普通的名片,而是私人联系方式,能让何老板送这张名片的人绝对不会超过十个人。

起码,至少,他就没有。

恐怕也只有真正关系很深厚,像是拜把子关系的才能得到何老板的这张名片吧,李总这样一想,就不免多打量了陈然两眼,不过他也实在是没看出陈然有什么特殊之处。

摇了摇头,望着元青花罐,他突然也感兴趣起来,就走上前去,将元青花罐抱起来细细地观察着。

陈然接过名片一瞧,名片也不知是什么材料做成的,有些像金卡,而名片上面只有一个何振华的名字和一个手机号码,他没细看,拿出自己的山寨手机,瞧着名片上的手机号码就拨打了过去。

何老板望到陈然手上的山寨手机,不由得愣了一下,紧接着就笑着摇了摇头,很显然,在他眼里,陈然虽然不是多有钱,但起码不是缺钱的主,竟然还用这样的破手机,不过望了望陈然身上的穿着,他就明白了怎么回事,虽然有些好笑,但陈然的朴实也让他更加的欣赏了。

他站起来,在包厢书桌的抽屉里摸出一只黑色的手机笑着递给了陈然:“小然,你这手机也该换换了,我这里还有一副新的,我也用不着,你就拿去用吧。”

陈然一怔,张嘴就想推辞,说实话,他不太习惯要别人的东西,这是他从小到大养出来的习惯,谁知他还没开口,何老板就挥了挥手:“拿着吧,小东西而已,就凭今晚你的鉴定费就值这个价!”

“小然,拿着吧!”白老也是乐呵呵一笑。

无奈,陈然只好接下,而就在他想要对何老板说一声多谢的时候,突然,咔嚓一声,包厢的门被推开了,咔嚓之声还未落下,蓦地,就是一声砰啪的声音传来……

偌大的包厢里,顿时鸦雀无声,只有这沉闷之后变得清脆的声音回响在整个包厢里!

望着李总面前地毯上一堆的碎片,这一刻,所有人都傻了眼。

“……”

整个包厢里都陷入了一片寂静之中,谁也没想到竟然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这只高仿的元青花罐就这么从李总的手上掉落在了地面上,一下子就摔成了几半。

无论是白老还是何老板都是皱着眉头将目光投在了李总的身上,脸色有些难看,不管罐子是真是假,也不管值钱不值钱,但发生这样的事情,在古玩一行里,就是大忌。

首先东西碎了无疑就意味着不吉利。再接着就是对古董主人的不尊重,这已经相当于是冒犯了,情况相当的严重,在古代的时候,主人请好友欣赏自己的藏品,若是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那都是要绝交的,绝交不说,甚至以后变成世仇也不是没有。

基本上那就是谁做出了这样的事情,就别想在收藏界里混下去了。

想想就知道了,若是传出了某某在观看谁的古董之时,因为没有拿好,一下子将古董给人家摔碎了,那以后谁还敢让这人掌眼,这不单单是东西碎掉的原因,还有就是对主人不吉利,玩古玩的无疑大都信这个,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恐怕所有人都会对其避之不及的。

李总也傻了眼,他虽然不知里面的门门道道,但把玩人家的东西之时,一下子把东西给摔碎了,这样的事情,传了出去,很显然,也够丢脸的了。

愣了愣之后,他就沉着一张脸望向了门口,其他人也纷纷的望了过去。

第071章二百一十万

两眼一黑!

宁唯被吓得差点要晕过去,惊慌之下,条件反射般的就摇着头:“不管……不管我的……”话还未说完,仿佛突然想起什么似的,慌不择的闭上了嘴巴,又结结巴巴地说道:“对……对不起,我……我不是有意的,我愿意赔钱!”

话音落后,竟然就出了满头的冷汗,可见他被吓得不轻,赔钱,他倒也不是赔不起,就是怕惹了在场的任何一位不高兴,在他眼里,能坐在这个包厢里的,随便拉出来一个,他就承受不起对方的怒火。

“哼!”

李总哼了一声,脸色有些不好看,瞪着宁唯:“给我滚出去!”

陈然眉头一皱,对这位李总不禁有些看法,眼前的事情,不管怎么说,都不能怪到宁唯的头上,毕竟宁唯开门的动静并不大,自己不小心,却将怒火发泄到别人身上,无疑就令人有些不耻了。

宁唯站在门口,脸色惨白,急的满头大汗,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李总瞪了宁唯一眼,就望向陈然,哼声道:“你开个价吧,我出双倍!”

他这话一出,陈然还没回答,就见脸色阴沉的何老板,啪的一声,猛地一拍桌子:“你有两个臭钱就了不起了是不,你说在场的谁稀罕你那两钱啊,这事,你先道歉再说!”

不管怎么说,如今他也算是一个主人,在他的地盘内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他都要管一管,他倒也不怕李总会反悔和他的约定,如果李总就因为这个被激怒反悔了,那么这个约定,李总不反悔,他都想反悔呢。

李总嘴巴一闭,尽管他出双倍的价,但在场的还真没有谁会稀罕,不过他是何等骄傲的人,让他对这么一个名不见传的小人物道歉,那说什么也是不可能的。

“算了,华哥,破了就破了,这只罐子本来就是高仿的,只要底足没有摔破,就一样值钱!”陈然虽然也心疼不已,但还是站了起来劝慰道。

何老板却是一根筋:“这不是钱不钱的问题!”

“这,这是……”

就在何老板话音才落的时候,包厢里就突然传来了白老的惊呼声,一下子将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却见白老蹲在地上,捧着一块瓷片,一脸的激动之色,也不知看到了什么,激动的一时间竟然话都说不出来了。

“怎么回事?”

白老的异状当下就令众人诧异起来,纷纷疑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竟然会让白老这么激动,何老板,李总,陈然也都凑了上去,只有宁唯心惊胆颤的站在门口,想过去,却又不敢。

“你们……你们快看,这是什么……”

或许是太激动的原因,白老嘴里很艰难的才吐出了这么一句话,他捧着的瓷片,赫然正是被鉴定为真品的底足。

“还是带款识的?”何老板才望了一眼,就忍不住振奋的惊呼了一声。

陈然一瞧,也是精神一振,他对元青花了解的虽然不多,但也知道带款识的元青花极少。

对元青花的款识业界的说法很多,首先就是元青花基本上都是不带款识的,究其原因,有的说是因为元朝以前就没无形成留款的制度和习气,有的说元青花少量的开展次要是为了出口,而本国人不需求有款的器物,以为影响器型的完满等等。

总之很难见到元青花有款识。

当然,也不是没有,只不过是极少,至今见到的也就那么数件。

其中有一对至正十一年青花象耳瓶是最为有名的,用青花书写共计五行六十二个字。

铭文如下:“信州路玉山县顺城乡德教里荆塘社奉圣弟子张文进,喜舍香炉花瓶一付,祈保合家清吉,子女平安。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谨记,星源祖殿胡净一元帅打供。”

这种属于专门写在供器上的供养款式,有供养人姓名及具体年代,对鉴别器物年代具有重要的作用,至正为元末顺帝的年号,此对瓶应为元代晚期,青花瓷器的代表作品。

根据研究,元青花的款识多在器物底部或盖里墨书一两个字,最好的就是用墨汁书写的“枢府”或“内禧”款,也有在青花内壁上题词题字的。

“至治年造!”白老双手捧着底足瓷片,霍然起身,口气甚是激动地说道:“正宗的元青花官窑精品啊!”说着的时候,目光突然紧紧地盯着陈然:“小然,你的运气真是太好了,连我都要嫉妒了啊!”

白老激动的浑身颤抖,何老板,陈然,李总却都是一脸的迷糊,就是带款识的一块底足款识也不至于这么激动吧,虽然带款识的底足应该能让价格翻上一翻。

“青花瓷器,起源于唐代,发展于元代,成熟于明清,在明代以前基本没有纪年款问世,纪年款是在明永乐年才开始出现,而现存在世的完整永乐纪年款瓷器也极为少见,有纪年款的元青花更是从未问世过,目前尚未发现完整器或标本……”

白老面色涨得通红,激情洋溢地解说着,听白老这么一说,众人也都恍然大悟,其实也就是两点,一点是在明代以前,根本就未发现一件用纪年做款识的青花瓷器。

再一点就是对元青花的研究也都是断代的,主要由英国大威德收藏的至正年款的龙纹瓶作为主要依据的。所以才有“至正型”一说。

至正型之前还有一个延祐型,而至治却是英宗的年号,英宗只当了四年皇帝,在他这个年代,就是断代的,没有发现过完整的元青花。

根据推测,英宗在任期间励精图治,大元朝国势大有起色,国内各方面都蓬勃发展着,包括青花技术,他派遣工匠前往西亚伊斯兰地区学习青花技术并加以改造,让青花技术也更加的成熟,但偏偏却没有发现他在位期间的完整的元青花。

“07年的十二月份,在江苏省古陶瓷研究年会上,也出现了一件元青花瓷片,瓷片上面同样写有至治年造这四个字,瓷片被发现之时,全场都轰动了起来,所有的专家们一致称其为实属罕见,极为难得,年会结束之后,这件瓷片就身价倍涨,喜好元青花的收藏家们纷纷上门希望主人能转让,当时我也去了,可惜,虽然我们都出了高价,但主人就是不卖!”

说到这里,白老仿佛想起了当时的情景,遗憾的连连叹息,接着突然精神一振,两眼放光的盯着陈然,情绪有些失控地说道:“小然,你知道当时我们出价最高有多少吗?”

陈然默然。

“六十万?”李总望着白老手里的瓷片,迟疑着接了一声,就这么一块破瓷片,刚才陈然他们说值个八九万,就让他惊讶了,再值钱,还能翻多少倍?

在他看来,翻个五六倍也就顶天了去。

宁唯此时此刻也凑了上来:“八十万?”

何老板苦笑了一声,却没有接话,古玩一行里,行情变幻莫测,身价翻倍,翻多少倍都不是没有可能,他对瓷器研究不深,对此事也就不知。

摇摇头,白老沉吟了半晌,又伸手轻轻地抚摸着底足上的款识,过了好大一会才开口说道:“我当时出的价位是一百五十万!”

“我靠!一百五十万?就这破瓷片也值一百五十万?”

白老话音刚落,宁唯就忍不住差点要跳起来,就这么一块掉在地上自己都不会捡的破瓷片,这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