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果-第2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邱言,口出狂言,却真的是为了讨教,这份心思……”
想着想着,他犹豫了一下,感受着心中意念的流转。
“可是,这样敞露心声,每落下一颗棋子,就要有一点对圣贤的感悟辐射出去,让对方知晓,未免有些不值。”
既然知晓了对方目的,亦感受到了棋盘不凡,高松就只有两个选择,放弃或是继续。
若是放弃,旁的不说,无论用是什么理由,事后都免不了会被人说是畏战,传出去的话,他的名声自然会受到损害;
可若是继续,他高松心中对于孙圣之道的领悟,无疑会随着一枚枚棋子传递过去,这对于苦读至今的他来说,无疑会心生顾忌。
一时间,进退维谷。
就在此时,随着邱言的棋子落在盘上,整个棋盘再次变化,高松手上一热,感到一股淡淡暖流顺着棋子传入心中,那心里登时多了许多感悟,同样也是孙圣之道,但更加纯粹,比他所领悟的那些,要博大、全面!
他所展现出来的那些个感悟,固然是多年所得,但邱言反馈过来的,却丝毫也不逊色,甚至尤胜一筹!
“这个邱言,到底有何打算?居然将心中感悟释放出来,难道真像他所说的那样,来此是为了印证所学?各个学派,彼此间虽有交流,但多数都是论战,借此扬名,建立威信,最后传播主张,这个邱言难道也是这般打算?可他并未拜入哪家书院,传播的是谁的主张?”
将信将疑中,高松将第二颗棋子落在盘上。(未完待续。。)
ps: 感谢“正义害虫”和“玩下下拉”的打赏!
第二更要晚点。
第四百一十五章 祭祀之礼!
啪!
又一声轻响,棋子一落,意识世界再起波澜,就见意念所凝的高松身后,出现一支军队,军势不盛,队形收拢,似在积蓄力量、准备冲击。
与此同时,亦有对圣贤之道的感悟从军阵中流传出来。
另一边,邱言毫不停顿,等高松黑子一落,就放下一颗白子。
意识世界中,邱言的意念体后,旌旗招展,队列如龙。
双方军势皆露雏形,对峙起来。
随后,二人手上不停,一颗颗棋子落下,意识世界中,两支军队渐渐铺展,就像两国交锋之前,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相比较而言,高松手下军势,明显比邱言布下的完善,而且更加合理,占据优势,若不出意外,随着时间的推移,优势会越来越大。
观棋的儒生里,也有擅长棋道之人,从棋盘上两方的布局中,看出了高下,只是碍于观棋不语的规矩,不好出声,但彼此之间,却在用眼神去交流、适宜。
这些人的眼中,都流露出了惊讶和意外之意。
在他们想来,对弈之法是邱言提出的,按理说,定是邱言对此有着信心才对,可现在看起来,他的棋艺不算高超,甚至在落子、占地时,还露出新手、初学者的痕迹。
“既然不擅长棋局,何必要以棋对弈?难道这邱言不怕输了之后,名声扫地?”
但凡有了名声的人,多会爱惜羽毛。
邱言如今名声初显,正奠定、巩固的时候,却挑了个不擅长的事和人比拼,以己之短攻人之长,怎么看都不是个好主意,很可能将大好名声毁于一旦。
“只是便宜了这高松,早知道。就该我等出面。”
众人心中,不由得就升起了马后炮般的想法,觉得没能抓住机会。
在这里面,对棋局最为上心的,是随高松同来的崇礼书院诸多弟子,看到师兄占据优势,几个人放下了心中担忧。
只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高松脸上的表情,就从轻松自如。转而凝重,其人周围的气息也随之变化,引得崇礼弟子又凝神观看棋局,想要看出端倪,随后各自色变。
邱言与高松下棋速度极快,双方你来我往,未过多久,就厮杀到一起,那意识世界中的两军在喊杀声中。化为两道洪流,碰撞在一起。
顿时,杀声震天,金铁相鸣。鲜血四溅,有人嚎叫,有人嘶吼,有人哀鸣。有人倒下。
局面乱成一团,但位于其中的邱言与高松却是古井不波,似统帅般。倾听属下回禀,思索局势,不断传令出去,令军阵变化,试着找出对方死穴,并不断出兵绞杀。
这意识世界中的两人,本就是心念、意志的结合体,体现的是一个人的心智,端坐于心,不动如山,将兵传令,正是这种表现。
开始的时候,高松一方占据明显优势,可随着时间流逝,在战局展开之后,居于劣势的邱言军势竟是渐渐崛起,在几次冲击与退守之后,居然与高松之军旗鼓相当了。
甚至于,在接连的交手中,还引领了一点节奏!
“这个邱言,当真让人意外!”
这棋越下,高松越是惊讶,一方面是透过棋盘,心念流转,交流、印证所学,让这位崇礼书院新一代的领军人物有了不小收获,对邱言的轻视和偏见,一点一点的褪去,取而代之的则是暗自敬佩;
另一方面,高松又惊讶于邱言的棋艺。
邱言的棋艺算不上高明,实际上,在这局棋前,邱言甚至没有在真正意义上下过完整的一局围棋,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
前世他志不在此,今生家中贫乏,书都读不过来,哪有钱去买棋盘棋子?又怎么可能有闲功夫下棋?
他的棋艺,其实是从书山矿洞中得来,与棋道有关的虚幻之书,让他从一个门外汉,迅速掌握了技巧、诀窍,跨过门槛。
只是,未经战阵考验,技巧始终是纸上谈兵,真正下棋的时候,需要是临阵判断,就好像一个人磨砺了刀剑,但刀兵锋利,却也要挥舞得当,方能败敌。
在这种情况下,邱言在棋局初期,不可避免的陷入了劣势,那高松虽不精于棋道,但熟能生巧,比起邱言,他下过太多棋局,算得上见多识广。
可慢慢的,随着棋局继续,邱言逐渐掌握了记忆和技巧,有了随心所欲的迹象,这胜利的天平,也就发生了倾斜。
“他初时尚是一副初学者的模样,现在已与我棋力相当,进境未免太过骇人,哪个人学棋,也不可能有这等进境,许是故意示弱的战术。”
从轻松到体会到压力,高松的表情已经紧绷,他避开了邱言棋力大进的事实,找了个说得过去的借口,无视其中漏洞,不然心境直接就乱了,气势消退,棋也就不用下了。
目光一扫,高松的视线在棋盘各处扫过,估算局势,准备发动全面攻势。
说实话,他并不想这么快结束,倒不是棋逢对手、心有不舍,而是因为棋局的背后,还有另外一个战场——
便是二人对圣贤之道的感悟,接着棋子棋盘,印证比拼。
手谈中,源自邱言的那一鳞半爪般的感觉,令高松接触到了更深一层的圣贤领悟,现在尚不清晰,但事后思索、回味,说不定,足以让文道更上一层楼,甚至有凝聚文心的可能。
要知道,邱言的感悟,不只局限孙圣一家,而是贯通几家,更有诸多经历,凝聚出了道心拳意,借鉴神灵、心魔,成就知行之道,即使未将核心感悟流传出去,但只是对孙圣典籍的领悟,就让这高松受用匪浅。
这些感悟,是建立在几道圣贤精神的基础上的,他通过解析精神,不断充实自身,与身边事集合,进而领悟。
圣贤精神,是圣贤思想的遗留,无论源自手稿之中,还是从士林之树里飞出来的,都蕴含着对天地、人道的思索,解析圣贤精神,无异于当面聆听圣贤教诲,这样的机会,不是时常都能碰到的。
虽然不知道邱言感悟的来源,但高松毕竟是识货的人,这心思慢慢活络起来,只是有来必有回,在得到的同时,他亦要付出,这付出的正是其多年所学。
崇礼书院的传承,有很大一部分是源自于两卷圣贤手稿,其一,正是孙圣的《礼论》。
靠着圣贤手稿,书院中诸多弟子学识大进,不过和邱言一人独占几道不同,崇礼书院几百口人,却只能围着两本手稿转,竞争自然激烈。
高松正是从竞争者的包围中脱颖而出,建立了威名。
即便如此,他所得到的,依旧只是只言片语,未得完整传承,魂中虽有着圣贤气息,却难凝聚出精神,如邱言从张秦手中夺得的三道商家精神一样,残缺不堪。
“虽说可惜,但当断则断,邱言的棋力越发锋利,传来的感悟亦浩荡中正,他这是堂堂正正的与我交流心中所学,我高松又岂能贪图一时私利,行那鬼魅伎俩?应当奋起棋力,竭力与之拼斗,好让他不看轻了我崇礼一脉!”
此时的高松,经过意念洗礼,心境隐隐有了蜕变,对邱言的态度更是彻底改变,没有了勾心斗角的想法,取而代之的,是真心要交流所学、印证心意的念头。
有了决定,其人棋势顿变,节节逼近,寸土必争,凶猛到了极点。
“哦?”感受到这些变化,邱言微微摇头,“高松打算速战速决了,也好,全力以赴的棋局厮杀,方能去伪存真,显露出彼此真意……”
念随心动,随着高松军势的冲击,其心意越发急切,记忆中对圣贤的感悟倾泻而出,将领悟得最为透彻的一句传了出去——
“祭者,志意思慕之情也,忠信爱敬之至矣,礼节文貌之盛矣。”
祭祀,是为了表达心意和思慕之情,是忠信敬爱的最高表现,是理解仪式的极点!
随着这句而来的,还有高松之师的注释与讲解!
瞬间,邱言感到浑身一震,但震得不是血肉身,而是远在南疆的神灵身!
这道感悟,赫然牵动了神灵身,那神躯内的符篆急速旋转!
下一刻,神力、香火心念从魂中洞涌出,朝着那道感悟蜂拥而去!
“没想到!实在没想到!居然会有这样的意外收获!”
神力与香火心念,在接触到那一道感悟后,立刻聚散不定,在其中来回穿梭,迅速探究其中奥秘,这邱言的心里亦生出波澜。
“我早该想到,祭祀之礼也在《礼论》之中,孙圣更将之抬高至极,明确提出,凡尘所祭祀的事物,其实并不存在,这祭祀的仪式,其实是为表达情绪,倡导习俗,从而将儒家的教化潜移默化的贯彻于人心!这点,甚至可以指引我日后的道路!”
正当邱言感慨之时,那一道“祭者”感悟在被神力穿梭几次之后,突然猛烈跳动,有了失控的迹象!
震动!
同一时间,桌案上的棋盘微微颤动,棋盘上的墨迹隐隐扭曲!
“神侵人道,感悟反噬?”邱言心中一凛,猜到了原因。(未完待续。。)
ps: 感谢“万劫不复123456”和“永恒老黑”投出的月票!
第四百一十六章 化两书,神道框架
心念一动,邱言抑住了神力与香火心念,将之收拢,锁在魂中洞里,血肉身躯重复纯净,接着分出一点意念,与“祭者”感悟接触,试着将之拉入心中。
只是,经过了神道的刺激,这道感悟好似惊弓之鸟,即便邱言撤去了神道力量,但凭着这一点心念,依旧无法收拢感悟,吸纳入心。
这也难怪,这道感悟,本就是强调人的作用,指出祭祀的仪式,并非为了冥冥存在,而是作用于人心,是种心灵慰藉。
在这道“祭者”感悟之中,神灵是被否定的,你用一个被否定了的力量,去接触这道感悟,就仿佛是在冲击一个人的三观。
感悟本身并不能思考,是当年圣贤在思索后得出的结论,被这么一冲击,即使三观因此而崩溃都不算意外,之前的失控,其实是源自感悟的本能。
震动之下,整道感悟甚至有了崩解趋势,表述在外的,就是棋盘被其带动着将要破碎,墨迹混乱。
邱言明白这些,并未慌乱,而是沉淀心思,将杂念抛出,魂中一动,飞出感悟——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学至乎礼而止矣。”
这句话中,展现出的是君子所学,从耳入,记于心,贯穿言行,稍微说上一句、动上一动,就能成为他人效仿的榜样,这其实也是一种礼,是为学的最终目的。
这句话,乃是劝学中的话语,早被邱言掌握,而今与礼论印证,更是绽放璀璨,与“祭者”感悟的核心相合。在保持一致的同时,更是隐约指出了“礼”成的过程,梳理前因后果。
此言一出,暴躁难平的“祭者”感悟安定下去,只是对邱言的心念明显还有本能戒备,不愿轻易归顺。
邱言却也不慌,那心念一转,化为一句《正名》,书曰:“心也者,道之工宰也;道也者。治之经理也……听则合文,辩则尽故。”
心,是道的主宰,道则是永恒的法则……秉承于此,倾听时就能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