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岁月静好 >

第56章

重生岁月静好-第56章

小说: 重生岁月静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满足了。”老爷子的话让刘忠乐了,“行啊,明个我就给你送来,还有最后一坛酒,送给辛叔了。”

“拉到吧,还最后一坛酒,刘哥,你最不老实,肯定藏了不止一坛酒,哥,你是我亲哥,凭咱哥俩的交情,你忍心让兄弟没酒喝,给我也匀一坛。”大明叔的话让所有的人都乐了,怪不得爸总说酒留不住,原来每次大明叔都是这么糊弄着要酒的,晓北看着大明叔跟爸挤眉弄眼的样子,笑的不行,老的时候的大明叔可不是这样的。

事情解决了,刘忠也彻底甩开了那一丝犹豫,就像媳妇说的,贪那点权利干什么,没准啥时候就跟着吃刮捞了,何必哪,自己四个孩子,万一自己跟着出点啥事,孩子咋整,媳妇咋整,还是稳稳当当的吧,能当官更好,不能当官,工资也够,人啊,贪心大劲了,不知道啥时候就惹灾了,就这样吧,想好的刘忠笑呵呵的跟大明子打连连,逗着他叫哥,就是不给酒喝,一晚上嘻嘻哈哈的闹着,挺好。

7月6号学校开始考试,这个时候的学校并没有那么多的科目可以考,只是简单的数学语文,一天全部完事,考试结束之后,辛爷爷就张罗着回老家,因为没有直达车,需要去省城倒车,刘忠给二姐打的电话,让帮忙顶了四张火车票,7月12号,周六,可单位是没有假的,上午上完班,辛建明跟刘忠俩人下午请好假,带着一老三小坐上开往省城的客车,紧赶紧,终于在傍晚时分赶到省城,而此时离19点10分的火车还有不到1个小时,赶紧往火车站跑去,到了车站,找到等在车站门口的刘萍,也来不及说什么,打声招呼,刘忠、辛建明、刘萍提着行李给几个人送进车站,上车安排好之后,刚刚跳下车,火车就开了,来不及交代清楚的刘忠提着心,听着二姐在旁边的埋怨。

而此时火车上的晓东晓北清明则乐坏了,能有此次的大兴安岭之行,太不容易了,本来答应的好好的,可没想到要走要走了,各自家的妈又反悔了,什么山里蚊虫多,野兽多,怕出事,要不等大人放假一起去之类的话,磨叽了两天之后,看实在拦不住了才勉强给收拾东西,可那一堆堆的东西看着让人眼晕,还是刘忠看不下去了,精简了之后,才能出发,晓北想起,走的时候,自己妈妈抹着眼泪交代的话有些哭笑不得,什么看见情况不对赶紧跑,不能进山,要是不进山还去什么兴安岭啊,这次自己的主要目的可就是为了去偷点东西啊,嘴里答应着,可心里怎么想的却没敢说。

一天一夜,当第三日的清晨,火车到站的时候,心焦的晓北第一个站了起来,八十年代的大兴安岭啊,太让人兴奋了,这可不是后世开发的时候,自然资源,自然风景,茂密的树林,有多少没被祸害的好东西,晓北的兴奋让老爷子有些好笑,难得看见小丫头有这么兴奋的时候,笑呵呵的跟着拿着行李往车下走去。

出了站台,与接站的人汇合后,几个人坐上了拖拉机,三个小时候,来到山脚下的小村庄,很小的一个村庄,属于塔河县,路上,听辛爷爷说这个村里住的只有他们鄂温克族人,辛爷爷的话让晓北惊了一下,没听说辛爷爷家是少数民族啊,甚至还是一个自己没听过的民族,晓北有些好奇的问,为什么村子里全是鄂温克族人,老爷子笑了,“我们鄂温克族人一般居住在蒙古,但这个村里的人主要是以狩猎为生的,虽然现在不在狩猎了,但老一辈都留下了,现在国家政策还算不错,就雇佣这些人看护林子了,村里没多少人,满打满算才18户,一百多人,都是祖辈就开始生活在这里的人,没人舍得搬,就留下了,爷爷之所以走,也是因为儿子全在那边,在我们鄂温克族中,父母要跟儿子走的。”

辛爷爷的话里带着一种晓北能够理解的留恋,生活了一辈子的老地界,哪能舍得离开,晓北没说话,只是轻轻的拉起了辛爷爷的手,“呵呵,没事,丫头,爷爷习惯了,爷爷一个行脚医生,走到哪里都一样,只要孩子好就行。”

晓北能明白那种只要自家孩子好,自己怎么样都无所谓的心里,做父母的一切为了孩子,全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

拖拉机行驶一个半小时后,已经能看见绿色的大山顶,又过了半个小时,大山已经能够看见全貌似的,晓东晓北清明不在说话,只是呆呆的看着仿佛就在眼前的大山。巍巍兴安岭,积翠大森林,这句话完全可以概括大兴安岭的全貌,出现在人们眼前的大山,美丽,自然,没有人工雕琢的美丽,郁郁葱葱的茂密树林,在阳光的闪烁下,远远的看去好像一块大大的翡翠,绿的耀眼,越来越近,空气越来越好,晓北不知道大兴安岭的面积有多大,但在自己眼里,大的惊人,当走进村庄的时候,晓北发现整个小村离山竟然都不到200米,有的人家甚至背靠大树修建的房子,而整个村庄的房子不是土房,而是类似蒙古包的建筑,但并不是布的,而是下面是石头,上面是圆形带锥的白色房顶,每家每户全是一个又一个圆,看着让人觉得很有意思,晓北一直以为离开了蒙古安家在此的鄂温克族人,已经跟大家没什么一样,走进村子才发现完全不是,无论是服饰还是语言完全不一样。

晓北有些好奇的问着身边的辛爷爷,老爷子笑呵呵的说着,“小丫头,你慢慢看吧,这里才是真正有着鄂温克族文化的地方,因为这里的人是最早的鄂温克族人,一切完全按照族里的规矩来,咱们要在这里呆上一个月,你会发现很多不同。”辛爷爷的神秘彻底勾起了晓北的好奇心,可远处传来的大喊声打断了晓北的好奇,只好暂时放下,看着一个穿着蓝色长褂的老者跑了过来,嘴里叽里咕噜的说着什么,伴随着哈哈的大笑声,晓北发现辛爷爷也哈哈的大笑的冲了过去,抱在一起的两个老人,嘴里快速的说着晓北不懂得话。

几个人站在后面看着兴奋的辛爷爷,直到辛爷爷回头摆手招呼着几个人,晓东晓北清明才乐呵呵的走过去。几个笑呵呵走过去的孩子,让老爷子转头看向自己的朋友,比划了一下,介绍着,“老伙计这些是我孩子,怎么样,好好招待吧。”

一阵爽朗的大笑声响起,洪亮带着口音的话语响起,“老家伙,我会用大块的袍子肉招待这些来到这里的小客人。”

话音刚落,两个老人互相拍着对方,又是一阵笑声响起。

第七十六章 鄂温克族(下)

辛爷爷带着我们三个一起走进了最近的房子,进去以后发现并不像以为的那样是一个大的空旷的圆形空间,里面也是又隔间的,但并不是石头阻隔的,而是全部用木头阻隔开,中间是一个矮矮的桌子,桌子中间挖空,有些像后世的火锅店,但桌子是那种类似炕桌的矮矮的,进去之后,招呼大家坐下之后,辛爷爷笑着对我们三个说,“这老头姓涂,你们叫涂爷爷。”

晓北几个挨个打着招呼,涂爷爷笑呵呵的招呼我们吃东西,几个人看了一眼辛爷爷,辛爷爷笑了,“吃吧,咱们鄂温克族人是最好客的,不管从哪里来的客人,不管这个客人是否认识,只要走进鄂温克族人居住的地方,就会得到最好最热情的招待。”

几个人互相看了一眼,笑嘻嘻的拿起了桌子上的风干肉,不知名的肉做成的风干肉,有些类似牛肉干,但要比牛肉干有嚼头,而且里面带着一股树木的香味,晓北有些好奇的问着对面的老人,“涂爷爷,这肉怎么吃着有种树木的香味,是你们这里的特产吗?”

哈哈哈的一阵大笑,“姑娘,这是我们鄂温克族人特有的一种香料,是用大山里的树皮熬制而成的,只有我们族人会做,好吃多吃点,走的时候爷爷给你带上,以后想吃,让老家伙捎信,爷爷给你邮寄过去。”

晓北不好意思笑了一下,太热情了,其实只是有些好奇,不敢再说什么好吃也不敢再问的晓北,低头吃着手里的肉干和奶片,慢慢的打量着这个外面圆乎乎的房子,里面的装饰色彩及其鲜艳,很多家具和挂链上都带着一种火焰似的图案,估计是这个民族的图腾之类的东西,晓北发现,屋子的东西虽然不是很多,但是很多都是自己雕刻的,每一样的家具上都雕刻着各种图案,乍一看有些繁琐,但仔细看的时候,好像在家具上写故事一样,几件家具上的图案连接起来,就好像一个故事一样,而且每个房间的门上还挂着像是树皮之类的东西雕刻的小挂件,屋内各处都透着一种富有名族特色的气息。

“晓北,晓东,清明,你们三个少吃点肉干,一会尝尝手扒肉和稷子米熬煮的肉粥,爷爷保证你们没吃过。”辛爷爷突然的话打断了晓北的四处观察,笑着点点头,放下手里的肉干。

好在来的时候已经到中午了,没一会,就看见一个穿着红色满是图案长褂的中年女人端着一个大大的盆走了进来,随着中年女人走近,越来越弄的香味窜进鼻子,晓东晓北清明使劲的吸了口气,看向已经放在卓在上的大盆,一盆的带骨肉,盆内还插着几把小刀,中年女人看着我们几个笑呵呵的招呼着,“来,尝尝我们的肉,香的很。”说完把小刀挨个递过来,比划着告诉我们怎么吃,一手握刀,一手拿肉,用刀割着吃,热乎乎的肉,还没等送进嘴里,就有着很浓郁的香气,尤其是当小刀把肉割开之后,香气更弄了,好像是调料的香又好像是肉本身的香气,晓北按照大娘交的方法割了一块送到嘴里,咬下去第一感觉是嫩,然后冲口的辣,越嚼越香的感觉充斥了整个味蕾,咽下去,晓北吧嗒吧嗒嘴,冲着大娘伸出了大拇指,鲜嫩味美,简单的四个字完全可以形容这种肉的美味。

低着头,快速的割着肉,一口肉配着喝大娘又端上来的肉粥,坚持让人恨不得把舌头都吃下去,回来这几年,晓北觉得这是自己吃到的最好的一顿,吃到最后,晓北感觉自己好像已经撑的坐不下去了,只好有些可惜的放下手里的小刀和勺子,看着对面的哥哥晓东和清明哥继续的进食,羡慕的晓北,只好转头看向别的地方,省着自己吃不下还馋。

大娘看到晓北放下手里的刀勺子,笑着招呼着晓北来到旁边的水盆,洗净之后,晓北笑着谢过,跟辛爷爷打声招呼离开了屋子,站在门边呼吸着新鲜空气,慢慢的走在这个人烟稀少的小村,村子很小,正如辛爷爷说的那样,简单的十八个圆底白顶的房子,咋一看好像一样,但仔细观察却发现,其实每家在墙上都绘制着不同的图案,不知道他们是用什么颜料制成的,色彩及其鲜艳,看上去好像是新的,但晓北相信古老的民族必然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配方,不可能每年每月都重新描绘,而且晓北发现,这里的人对于自然环境保护的很好,用过的水和脏东西不会随便一扔就拉到,都是规整好之后,放在门口的一个大桶里,村里的路也不是土路,是很多碎石压成的一条又一条小路,通向各家,但仅仅只通往各家又一条碎石铺成的路,其余的地方,全部都不会再去动。

当行走到村子边缘时,抬头望向仿佛近在咫尺的大山,晓北心底充满了渴望,清新的空气,郁郁葱葱的树林,真想就这么走进去,好好去看看大自然早就的最美的景色,静静的站在山脚下,整个人好像被山间的绿色洗涤了一样,浑身上下透着一股无法言表的舒服,晓北心里有了一种羡慕,羡慕这里人的生活环境,羡慕这里的人悠闲的生活,直到传来哥哥晓东的喊声,晓北才有些依依不舍的离开边缘,走回村里。

回到村里,看见哥哥晓东和清明哥站在涂爷爷家门口四处张望着,晓北笑着喊了一声,俩人转头看向晃悠着从房后走过来的晓北,都笑了,“晓北,你哥以为你被熊瞎子叼跑了,要去山里救你哪。”清明笑眯眯的看了一眼出来没看见晓北有些着急的晓东冲着晓北说道。

晓东白了清明一眼,走到晓北身边,“你干什么去了,怎么还走房后去了,刚来这里,别乱走,这里又不是咱家那边,你别走丢了。”

晓北虽然知道哥哥是关心自己,可看看满打满算才一点点大的小村,真是有些想翻白眼了,其实只要哥转过房子就能看见自己,可看到自己哥哥还带着些许担心的眼神,晓北点点头,“我知道了,哥,这边真好,空气好,吃的也好,明天辛爷爷带咱们进山,还不知道有什么好东西哪。”

晓北回来了,晓东也放下了有些担忧的心,笑呵呵的说着,“明天就知道了,咱们没去过山里,想都想不出山里有什么。”

晓北笑呵呵的点头,期待着明天的大山行,不过想到要在这里呆上一个月,也就暂时甩开了这丝期待,一个月的时间,慢慢的看,总会看到好东西,不过想起民族的事,晓北看向清明,“清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