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咖啡-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爱尔兰咖啡》
第1页
“请问要点茶或咖啡?”
“咖啡。”
“请问您要哪种咖啡?”
“爱尔兰咖啡。”
“需要加眼泪吗?”
“啊?什么?”
其实我算是满喜欢喝咖啡的,但还说不上爱。
会染上咖啡瘾,是因为念书时同研究室的学弟总会顺便煮一杯给我。
日子久了,咖啡对我而言便成了生活上必须的饮料。
不过只要一离开研究室,我就很少喝咖啡。
毕了业,在熟悉的台南找了个工作。
那是个学术单位,我的职称是小小研究助理。
努力一点的话,会升成小研究助理,然后研究助理、专任研究助理、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专任研究员。
然后呢?我就不知道了。也许是超级研究员、非常厉害研究员之类的吧。
总之,职称一定会有“研究”两字。
这个工作还算好,待遇也不错,只是缺了个会煮咖啡的同事。
基于自己煮咖啡需要买器材和咖啡豆的麻烦,我便顺势戒了咖啡。
我很懒,这点我承认。
刚开始工作时所接手的第一个Case,是和台大合作。
每周四下午总要到台北开个进度会议。
没办法,台北是中原地区,南部是蛮夷之邦,只得迁就了。
我通常是坐飞机,当天来回。
除了考虑隔天还要上班的因素外,更重要的是,我不习惯台北。
因为我发觉,在台南我每分钟走95步,在台北会不自觉地增加到112步。
在一个台南晴朗炎热的10月天,台北的天空却不识相地飘起了雨。
开完了会,离开了会议室,匆忙上了计程车,到了松山机场,才发现研究报告忘了带。
于是离开了松山机场,匆忙上了计程车,到了会议室,会议室却锁住了。
等到值晚班的人来了,打开了会议室,拿了研究报告,松了一口气。
松了一口气的,不只是我,雨突然也放肆地下着。
虽然雨跟时间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台北只要一下雨便会莫名其妙地塞车。我“聊”了半天,只是想说一件悲惨的事:
我搭不上复兴航空九点整飞台南的班机。
没错,这是最后一班。
住宾馆吗?听说单身男子住宾馆很容易失身。
找朋友吗?不好意思把朋友家当宾馆。
我决定搭夜车,估计一下应该坐三点左右的车,天亮刚好到台南。
还有很多时间,只好先晃到敦化南路24小时营业的诚品书店。
当我无聊到连唐诗三百首也拿起来翻阅时,我就知道我不行了。
离开诚品,雨勉强可以算是停了,只有路上的积水偶尔漾出一些涟漪。
我随脚乱走,没有目的地的走路才会接近散步的本质。每遇到交叉路口便掷铜板。人头转弯,字直走。
我和多数的台湾人一样,习惯用金钱决定方向。
经过某个巷口,拾圆硬币却滚进了排水沟。
第2页
我趴在地上,隔着铁栅栏,仿佛看到先总统蒋公的微笑。
不愧是伟大的领袖啊!即使在水沟里,依然面带笑容。
嗯,忘了说,我研究的对象跟水沟有关。
举凡挖水沟修水沟之类的工程,都在研究的范围内。
因此看到水沟会很自然地趴下去观察一番,也是莫可奈何的事。
站起了身,庆幸伍拾圆硬币没印人头,所以我只损失十块钱。
右转进了这条巷子,很普通,死寂地如同台北的其它巷子。
这条巷口左右边各有一棵树,右边是榕树,左边是凤凰树,我猜想。
毕竟我认得的树种很少,跟鸟儿一样,我只知道会飞的大概就可以叫做鸟。
只要叶子是绿色而且长的比较大的,对我而言,就叫做树。
至于是什么树或什么鸟,不是我关心的范围,也不是我研究的对象。
不远处有个绿色的光亮,因为在黑夜,感觉有点像鬼火。
大约走了两百步,发现是一家咖啡馆。
招牌的底色是很深的咖啡色,明显地写上草绿色的“Yeats”。看了看表,刚过十二点。身上又冷又湿,是该喝点东西。
推开了门,一阵浓郁的咖啡香扑鼻而来,然后才是“欢迎光临”的声音。
这家咖啡馆光线很明亮,但并不华丽,空气中也没有呛鼻的菸味。
很多咖啡馆常会因经营不善而节省电费,弄得光线非常阴暗。
我常在这种咖啡馆撞到桌角。
台南以前还有家要点蜡烛的咖啡馆,这样除了可以省电外,咖啡上浮着一只小蟑螂客人也不容易发觉。
结帐时老板娘还会偷偷地笑,像极了电影“倩女幽魂”里的姥姥。
在等待服务生拿Menu来的时间里,我稍微打量了一下这家店的摆设。吧台内的空间相当大,但吧台边只有四个座位。
屋子里也只摆了四张桌子,我坐在离吧台最远的地方,面朝吧台。
我左前方坐着一对年龄不相称的男女,亲昵的样子像是情侣。
男的看来大我十岁,我看来大女的十岁。
吧台边没有客人。
“请再稍等一下哦。”
吧台内传来非常细柔的声音,我看了看,正对着她带点歉意的微笑。
我点点头,继续让我的目光散步。
我左边的墙上挂着一副木炭人物画像,看起来像是30岁左右的西方男子。
他脸部瘦长,穿着西装,打条大领结,头发微卷而左分,约切齐耳上。由于光线由左而来,因此右脸阴暗,左眼也刚好被刘海的阴影遮住。
换言之,我看不清楚他的眼神。
不过奇怪的是,我仍然可以感受到眼神里的英气与忧郁。
他的视线彷佛直视着右边墙上一副类似海报裱框的东西。
我将头略往左倾斜,看到上面写着:
CastacoldEye
OnLife,onDeath
Horseman,passby!
嗯……写得很好,只是我不知道为什么要只用一只眼睛看。
为什么不是CastcoldEyes,OneeyeOnLife,OneeyeOnDeath?
一眼看一种,比较公平吧。
第3页
好像也不好,这样就变成阴阳眼了。
“对不起,让您久等。”
女侍者的身上,夹着少许咖啡香,随着衣角,淡淡地散开来。
“请问要点茶或咖啡?”
她拿着两份Menu微笑地问着,跟吧台内传来的声音是同一个人。
她大约25岁左右的年纪,穿着咖啡色的围裙,戴副紫色镜框的眼镜。
一份Menu是深咖啡色的,另一份是浅咖啡色,同样印上绿色的“Yeats”。
“我只喝咖啡。”
她先是楞了一下,然后递上深咖啡色的Menu,微笑地等候。
一般我都会点蓝山、曼特宁、巴西等较常见的咖啡。
拿铁(Latte)刚开始流行时,也点过一次。
后来嫌牛奶味太浓就不重蹈覆辙了。
在我准备点蓝山时,突然注意到Menu下方倒数第三个,写着:
“爱尔兰咖啡—晚上12点后供应”。
我非常好奇,于是改口:
“爱尔兰咖啡。”
她好像吓了一跳,然后很高兴地说:
“Goodchoice。”
这又加重我的好奇心,我仔细看着她走进吧台。
她轻轻挽起袖子,推了推眼镜,右手将一小撮头发顺到耳后。
她慎重地从吧台上方垂挂的杯子中,挑了一个类似葡萄酒杯的杯子。
然后拿了一个酒瓶,倒了些酒进去,酒色略呈琥珀。
我点的是咖啡啊,她听不懂中文吗?
她突然抬起头朝我笑一笑,正对着狐疑的我,我有点不好意思。
只好将目光回到中年男子的画像,真是个很帅的男子。
如果我这辈子努力一点,积点德,下辈子也许也会有像他这么好的皮囊。
不过通常长得帅的男子过的都不怎么快乐,以这点而言,我算是个很快乐的人。
墙壁很干净,除了画像和诗句外,没有多馀的装饰。
壁纸的颜色像是干燥泥土的那种黄,再淡一点。
上面看似长满三瓣绿色叶子的图案,两面墙都是。
“先生,您的爱尔兰咖啡。”
女侍者放了一张圆形的纸垫,白色的纸上同样也长着三瓣绿色叶子。
她小心翼翼地把咖啡从托盘拿下,放在圆形的纸垫上。
“请不要搅拌哦!而且要趁热喝。不过要小心烫嘴。”
她微笑着交代,把托盘收进左手腋窝。
我楞了一下,在开口想问为什么前,她又叮咛:
“记得哦。”
其实她根本不必交代,因为她没给我汤匙之类的搅拌棒,
我也不会笨到用舌头下去搅一搅。
我端详着这杯咖啡,果然是用类似葡萄酒杯的杯子装着,
不过杯脚较低,杯身也较为丰腴。
这是玻璃杯,不是一般陶瓷的咖啡杯。
杯身仍然印上三瓣绿色叶子,并清楚写着:“IrishCoffee”。
我想这应该是只属于爱尔兰咖啡的专用杯。
最特殊的是还有两条金色的线,一条靠近杯底,另一条接近杯的上缘。
咖啡刚好切齐上面的金线,然后再浮上一层厚厚的鲜奶油。
我端起“酒”杯,浓热的咖啡夹杂着一股异样的香气,
穿过冰冷的鲜奶油,咖啡便不再烫嘴,缓缓地入喉。
没多久,温热的感觉从腹中烧热了全身。
没错,是酒精的作用。
咖啡本身的香醇加上酒香,产生独特的香气。
一般咖啡加美酒,你仍然可以轻易分别出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味道。
但爱尔兰咖啡巧妙地融合了这两种味道,你无法分辨出是咖啡中有酒?
第4页
还是酒中有咖啡?
喝完这杯咖啡,身上的湿冷早已不见,微醺而温暖的感觉涌上心头。
好像在冬夜刚洗完澡后钻进被窝的那种温暖。
在湿冷而狼狈的夜里,温暖的感觉是非常昂贵的奢侈品。
只是一杯咖啡啊!却让我觉得人生这样就已足够,不必再更好了。
我不禁感激吧台内那个煮咖啡的女孩,还有发明爱尔兰咖啡的人。
那对年龄不相称的情侣刚好起身结帐,牵着手准备离开。
他们连身高也不相称,男的需低头走出这家店,女的跳到死也碰不到门楣。
刚刚忘了注意这家店的打烊时间,所以我猜想我是否也该走了?
虽然还耽溺这种温暖,虽然外面又下着雨,虽然离坐车还有一些时间,我还是走向吧台。
“你再坐一下吧。外面好像又开始下雨,你会淋湿的。”
女孩洗着杯子,转过头温柔地说。
“不是快打烊了?”
“两点半才打烊,还有一小时。”
“嗯,谢谢。希望不会打扰你。”
“咖啡虽然有价格,但坐在这里的时间却无须付钱。”
女孩洗完了杯子,把手擦干,笑着说:“不是吗?”
我在吧台边坐下,拿起这家店的名片,端详一番。
“你不是台北人吧?”
“你怎么知道?”
“台北这几天常下雨,但你出门却没带伞,所以你应该不是台北人。”
女孩的言谈,透着一股自信。
“也许我开车啊。也许我把车停在巷子外,然后走进来啊。”
“从巷口到这里,来回要花六分钟。你为什么不打伞呢?”
“因为我懒,而且雨也很小啊。”
“对别人来说也许有这种可能,但你不同哦。”
女孩也在吧台内坐下,手肘撑住吧台,双手托腮,微笑地望着我。
“喔?为什么?”
“你不会冒六分钟内可能被雨淋湿的风险,因为你是谨慎而细心的人。”
“细心?谨慎?”
看来不仅爱尔兰咖啡吸引了我的好奇心,连这女孩也是。
“你进门前,会先看门把上方的字。看到“推”,你才推门进来。”
女孩像打太极拳般做出推门的动作。
“进来后,你再把门轻轻地放回,所以你很细心。”
“然后呢?”我微笑问着。这是我搭不上飞机后,第一次展露笑容。
“吧台边有四个位置,你单身,却没选择吧台边。”
“单身的人不一定会选吧台边啊。”我笑着抗议。
“这算是我最大的假设。我猜你因为第一次来,对环境和我都很陌生,”
女孩指着我刚才的座位:“所以你挑了个最保守的位置,离吧台最远处。”
她又笑了笑:“这叫谨慎。”
“也许我只是随便挑个位置啊。”
“可是你却坐在离门最近的位置,而且面向吧台,这难道不细心谨慎?”
“这又跟细心或谨慎有关了吗?”
“是呀!这样你可以看到吧台是否失火,然后以最快的时间逃离呀!”
她说完后,我们终于忍不住同时笑了起来。
“你的观察力真敏锐。”我先停住笑。
“我是胡扯的。”她也忍住了笑,接着说:
“其实当我说你不是台北人时,你那句‘你怎么知道?’就露底了。”
讲完后,她又笑了起来。
“不过你能掰成这样也很厉害啊。”
“没办法,在吧台待久了,总会习惯性地观察客人。”
她又看了看我:“你是第一次喝爱尔兰咖啡吧?”
“你怎么知道?”我又露底了。
“你看Menu时,在20几种咖啡中,挑上倒数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