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第3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亢秤莸炔⒅巫铩
世宗屡以清真雅正诰诫试官。乾隆元年,高宗诏曰:“国家以经义取士,将以觇士子学力之浅深,器识之淳薄。风会所趋,有关气运。人心士习之端倪,呈露者甚微,而徵应者甚钜。当明示以准的,使士子晓然知所别择。”于是学士方苞奉敕选录明、清诸大家时文四十一卷,曰钦定四书文,颁为程式。行之既久,攻制义者,或剽窃浮词,罔知根柢,杨述曾至请废制义以救其弊。四十五年,会试三名邓朝缙首艺语意粗杂,江南解元顾问四书文全用排偶,考官并获谴。嘉庆中,士子挦撦僻书字句,为文竞炫新奇,御史辛从益论其失。诏曰:“近日士子猎取诡异之词,以艰深文其浅陋,大乖文体。考官务各别裁伪体。支离怪诞之文,不得录取。”历代辄以釐正文体责考官,而迄无实效。议者谓文风关乎气运。清代名臣多由科目出身,无不工制义者。开国之初,若熊伯龙、刘子壮、张玉书,为文雄浑博大,起衰式靡。康熙后益轨于正,李光地、韩菼为之宗。桐城方苞以古文为时文,允称极则。雍、乾间,作者辈出,律日精而法益备。陵夷至嘉、道而后,国运渐替,士习日漓,而文体亦益衰薄。至末世而剿袭庸滥,制义遂为人诟病矣。
光绪二十四年,湖广总督张之洞有变通科举之奏。二十七年,乡、会试首场改试中国政治史事论五篇,二场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三场四书义二篇、五经义一篇,其他考试例此。用之洞议也。行之至废科举止。
乡、会考官,初制,顺天、江南正、副主考,浙江、江西、湖广、福建正主考,差翰林官八员。他省用给事中、光禄寺少卿、六部司官、行人、中书、评事。某官差往某省,皆有一定。康熙三年除其例。顺天初同各省,简正、副二人。乾隆中叶增为三,用协办大学士、尚书以下,副都御史以上官,编、检不复与矣。道光中,简三四人。同治后,额简四人。初,考官不限出身,康熙初,主事蔡驺、曹首望俱以拔贡典试。十年,从御史何元英请,考官专用进士出身人员。然举人出身者间亦与焉。雍正三年,颁考试令,始限翰林及进士出身部、院官,仍参用保举例。乾隆九年,御史李清芳言:“大臣保举应差主考四十九人,满洲四,各直省十六,馀均江、浙人。保荐者大都平日往来相知,饶于财而凭于势。至守正不阿者,不肯伺候公卿之门,边隅之士,声气不通,交游不广,无人荐举。请将合例人员通行考试。”帝疑清芳未列保荐,激为是语,不允所请,仍考试、保举并行。三十六年后,考试遂著为令。初御试录取名单皆发出,其后密定名次,不复揭晓。嘉庆以后,更别试侍郎、阁学及三品京堂等官,曰大考差。会试总裁,初用阁、部大员四人或六人,多至七人。嗣简二三人或四五人。咸丰后,简四人,以为常。
同考官,初,顺天试京员,推、知并用。各省用甲科属官及邻省甲科推、知,或乡科教官,房数无定。会试初用二十人,翰林官十二,六科四,吏、礼、兵部官各一,户、刑、工部官每科轮用一。嗣额定十八人,顺天试同。康熙五十四年,令不同省房官二人同阅,互相觉察,用三十六人。未几即罢。康、雍间,顺天房考停用京员,止用直隶科甲知县。各省停用本省现任知县,专调用邻省在籍候选进士、举人。大省十八,中省十四,小省十二至十,均分经校阅。厥后增减不一,小省减至八人。乾隆间,礼闱及顺天同考,始钦简京员,各省复用本省科甲属官。四十二年,停五经分房之例。至顺天房考,南、北省人回避南、北皿卷,边省人回避中皿卷,会房则同省相回避云。
考官综司衡之责,房考膺分校之任,历代极重其选。康熙间,顺天同考官庶吉士郑江以校阅允当,授职检讨。雍正元年,会试总裁硃轼、张廷玉持择公允,帝嘉之,加太傅、太保有差。其衡鉴不公、草率将事者,罚不贷。而交通关节贿赂,厥辜尤重。顺治十四年丁酉,顺天同考官李振鄴、张我朴受科臣陆贻吉、博士蔡元禧、进士项绍芳贿,中田耜、邬作霖举人。给事中任克溥奏劾,鞫实。诏骈戮七人于市,家产籍没,戍其父母兄弟妻子于边。考官庶子曹本荣、中允宋之绳失察降官。江南主考侍讲方犹、检讨钱开宗,贿通关节,江宁书肆刊万金传奇记诋之。言官交章论劾,刑部审实。世祖大怒,犹、开宗及同考叶楚槐等十七人俱弃市,妻子家产籍没。一时人心大震,科场弊端为之廓清者数十年。康熙五十年辛卯,江南士子吴泌、程光奎赂副考官编修赵晋获中。二人素不能文,舆论譁然。事闻,命尚书张鹏翮会江南督、抚严鞫。苏抚张伯行劾总督噶礼贿卖徇庇,噶礼亦劾伯行他罪,诏俱解任。令鹏翮会总漕赫寿确讯,覆奏请镌噶礼级,罢伯行职。帝怒二人掩饰和解,复遣尚书穆和伦、张廷枢往鞫,奏略如鹏翮等指。部议,互讦乖大臣体,应并褫职。帝卒夺噶礼职。以伯行清名素著,褫职仍留任。处晋及同考王曰俞、方名大辟,以失察夺正考官左必蕃官。是年福建房考吴肇中亦以贿伏法,考官检讨介孝、主事刘俨失察削职。咸丰八年戊午,顺天举人平龄硃、墨卷不符,物议沸腾,御史孟传金揭之。王大臣载垣等讯得正考官大学士柏葰徇家人靳祥请,中同考编修浦安房罗鸿绎卷。比照交通嘱讬、贿买关节例,柏葰、浦安弃市,馀军、流、降、革至数十人。副考官左副都御史程庭桂子郎中炳采,坐接收关节伏法,庭桂遣戍。盖载垣、端华及会审尚书肃顺素恶科目,与柏葰有隙。因构兴大狱,拟柏葰极刑。论者谓靳祥已死,未为信谳也。然自嘉、道以来,公卿子弟视巍科为故物。斯狱起,北闱积习为之一变。光绪十九年,编修丁维禔典陕试,同年友饶士腾先期为之展转嘱讬。事觉,俱逮问。士腾自杀,寻并削职。有无与关节贿赂而获咎者,康熙三十八年己卯,御史鹿佑劾顺天闱考试不公,正考官修撰李蟠遣戍,副主考编修姜宸英牵连下吏,未置对,死狱中。宸英浙江名士,善属古文,举朝知其无罪,莫不叹惜。四十四年乙酉,顺天主考侍郎汪霦、赞善姚士藟校阅草率,落卷多不加圈点。下第者束草如人,至其门戮之。事闻,夺职。六十年辛丑,会试副总裁左副都御史李绂用唐人通榜法,拔取知名之士。下第者喧椋谄涿牛慧缆渲埃⒂蓝ê有ЯΑH皇倾且皇泵蓿薮。奈甭鬯怼F渌咄ü亟冢淳苈叮胍蛭㈨蚧袂凑撸炔灰弧
乡试解额,顺治初定额从宽,顺天、江南皆百六十馀名,浙江、江西、湖广、福建皆逾百名,河南、山东、广东、四川、山西、陕西、广西、云南自九十馀名递杀,至贵州四十名为最少。俱分经取中。顺天试直隶生员贝字号约占额十之七,北监生皿字号十之三,宣化旦字、奉天夹字仅二三名。江南试南监生皿字号约十之二,馀为江、安并闱生员额。南雍罢,南监中额并入北监。十四年,监生分南、北卷,直隶八府,延庆、保安二州,辽东、宣府、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广西为北皿,江南、浙江、江西、福建、湖广、广东为南皿,视人数多寡定中额。十七年,减各直省中额之半。康熙间,先后广直省中额。五十年,又各增五之一。雍正元年,湖南北分闱,照旧额分中。各省略有增减。乾隆元年,顺天皿字分南、北、中卷,奉天、直隶、山东、河南、山西、陕西为北皿,江南、江西、福建、浙江、湖广、广东为南皿,各中额三十九。四川、广西、云南、贵州另编中皿,十五取一。江南分上下江,取中下江江苏十之六,上江安徽十之四。九年,严定搜检之法。北闱以夹带败露者四十馀人,临时散去者三千八百数十人,曳白与不终篇、文不切题者又数百人。帝既治学政、祭酒滥送之罪,诏减各直省中额十之一。于是定顺天南、北皿各三十六,中皿改二十取一,贝字百二,夹、旦各四,江南上江四十五,下江六十九,浙江、江西皆九十四,福建八十五,广东七十二,河南七十一,山东六十九,陕西六十一,山西、四川皆六十,云南五十四,湖北四十八,湖南、广西皆四十五,贵州三十六。自是率行罔越。光绪元年,陕、甘分闱,取中陕西四十一,甘肃三十。咸、同间,各省输饷辄数百万,先后广中额。四川二十,江苏十八,广东十四,福建及台湾十三,浙江、湖南、湖北、江西、山西、安徽、甘肃、云南、贵州各十,陕西九,河南、广西各八,直隶、山东各二。视初定中额尚或过之。
会试无定额,顺治三年、九年俱四百名,分南、北、中卷。浙江、江西、福建、湖广、广东五省,江宁、苏、松、常、镇、淮、扬、徽、宁、池、太十一府,广德一州为南卷,中二百三十三名。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省,顺天、永平、保定、河间、真定、顺德、广平、大名八府,延庆、保安二州,奉天、辽东、大宁、万全诸处为北卷,中百五十三名。四川、广西、云南、贵州四省,安、庐、凤、滁、徐、和等府、州为中卷,中十四名。十二年,中卷并入南、北卷。厥后中卷屡分屡并,或更于南、北、中卷分为左、右。或专取川、广、云、贵四省,各编字号,分别中一、二、三名。五十一年,以各省取中人数多少不均,边省或致遗漏,因废南、北官、民等字号,分省取中。按应试人数多寡,钦定中额。历科大率三百数十名,少或百数十名,而以雍正庚戌四百六名为最多,乾隆己酉九十六名为最少。
五经中式,仿自明代。以初场试书艺三篇,经义四篇,其合作五经卷见长者,因有“二十三篇”之目。顺治乙酉,山东乡试,法若真以全作五经文赐内阁中书,一体会试。康熙丁卯顺天乡试,浙江监生查士韩、福建贡生林文英,壬午顺天南皿监生庄令舆、俞长策,皆以兼作四书、五经文二十三篇违式,奏闻,俱授举人。诏嗣后不必禁止,旋著为令。乡、会试五经卷,于额外取中三名。二场添诏、诰各一,于是习者益众。直隶、陕西等省,至有以五经卷抡元者。五十年,增各省乡试一名,顺天二名,会试三名。五十六年,停五经应试。雍正初,复其制。顺天皿字号中四名,各省每额九名加中一名。大省人多文佳,额外量取副榜三四名。四年丙午,诏是科以五经中副榜者,准作举人,一体会试,尤为特异。乾隆十六年,始停五经中式之例。
至历代临雍,增北闱监生中额,恩诏广乡、会试中额,均属于常额外也。乡、会试正榜外取中副榜,会试副榜免廷试,咨吏部授职。康熙三年罢之。乡试副榜原定顺天二十名,江南十二,江西十一,浙江、福建、湖广各十,山东、河南各九,山西、陕西、四川、广东各八,广西六。取文理优者,不拘经房。康熙元年停取。十一年,取中如旧例。增云南五,贵州四。嗣是各直省率正榜五名中一名,惟恩科广额不与焉。雍正四年,准是科由副榜复中副榜者作举人,非常例也。
雍正五年,命各省督、抚、学政甄别衰老教职休致之缺,以是年会试落卷文理明顺之举人补授。乾隆间,屡行选取如例,大、中、小省各数十名。明通别为一榜。二十六年,廷议于明通榜外选取中书四十名,其馀年力老成、宜课士者,另选用学正、学录数名。报可。五十五年悉罢。此后下第者,于正榜外挑取帧迹便鞘倜虬偈;崾远疃ㄋ氖父鞴萆尚矗实醚樾稹4嗽蚺运巡┎伞①潞彾嗷窠碇滓病
八旗以骑射为本,右武左文。世祖御极,诏开科举,八旗人士不与。顺治八年,吏部疏言:“八旗子弟多英才,可备循良之选,宜遵成例开科,于乡、会试拔其优者除官。”报可。八旗乡、会试自是年始。其时八旗子弟,每牛录下读满、汉书者有定额,应试及各衙门任用,悉于此取给,额外者不得习。往往不敷取中。故自十四年至康熙十五年,八旗考试,时举时停。先是乡、会试,殿试,均满洲、蒙古为一榜,汉军、汉人为一榜。康熙二十六年,诏同汉人一体应试。寻定制,乡、会场先试马步箭,骑射合格,乃应制举。庶文事不妨武备,遂为永制。初八旗乡试,仅试清文或蒙古文一篇,会试倍之。汉军试书艺二篇、经艺一篇,不通经者,增书艺一篇。二、三闱试论、策各一。逐科递加,自与汉人合试,非复前之简易矣。
乡试中额,顺治八年,定满洲、汉军各五十,蒙古二十,嗣减满洲、汉军各五之一,蒙古四之一。康熙八年,编满、蒙为满字号,汉军为合字号,各取十名。二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