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古文观止 >

第8章

古文观止-第8章

小说: 古文观止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鲁连曰:“梁未睹秦称帝之害故也;使梁睹秦称帝之害,则必助赵矣。”辛垣衍

曰:“秦称帝之害将奈何?”鲁仲连曰:“昔齐威王尝为仁义矣,率天下诸侯而

朝周。周贫且微,诸侯莫朝,而齐独朝之。居岁馀,周烈王崩,诸侯皆吊,齐后

往。周怒,赴于齐曰:‘天崩地坼,天子下席,东藩之臣田婴齐后至,则斮之。’

威王勃然怒曰:‘叱嗟!而母,婢也!’卒为天下笑。故生则朝周,死则叱之,

诚不忍其求也。彼天子固然,其无足怪!”

辛垣衍曰:“先生独未见夫仆乎?十人而从一人者,宁力不胜,智不若邪?

畏之也。”鲁仲连曰:“然,梁之比于秦,若仆邪?”辛垣衍曰:“然。”鲁仲

连曰:“然则吾将使秦王烹醢梁王!”辛垣衍怏然不悦,曰:“嘻!亦太甚矣,

先生之言也!先生又恶能使秦王烹醢梁王?”鲁仲连曰:“固也!待吾言之:昔

者鬼侯、鄂侯、文王,纣之三公也。鬼侯有子而好,故入之于纣,纣以为恶,醢

鬼侯;鄂侯争之急,辨之疾,故脯鄂侯。文王闻之,喟然而叹,故拘之于牖里之

库百日,而欲令之死。曷为与人俱称帝王,卒就脯醢之地也?

“齐闵王将之鲁,夷维子执策而从,谓鲁人曰:‘子将何以待吾君?’鲁人

曰:‘吾将以十太牢待子之君。’夷维子曰:‘子安取礼而来待吾君?彼吾君者,

天子也。天子巡狩,诸侯避舍,纳埂泷疟Ъ福由庞谔孟拢惶熳右咽常

而听朝也。’鲁人投其籥,不果纳。不得入于鲁。将之薛,假途于邹。当是时,

邹君死,闵王欲入吊。夷维子谓邹之孤曰:‘天子吊,主人必将倍殡柩,设北面

于南方,然后天子南面吊也。’邹之群臣曰:‘必若此,吾将伏剑而死。’故不

敢入于邹。邹、鲁之臣,生则不得事养,死则不得饭含。然且欲行天子之礼于邹、

鲁之臣,不果纳。今万乘之国,梁亦万乘之国。俱据万乘之国,交有称王之名,

赌其一战而胜,欲从而帝之,是使三晋之大臣,不如邹、鲁之仆妾也。”

“且秦无已而帝,则且变易诸侯之大臣。彼将夺其所谓不肖,而予其所谓贤,

夺其所憎,而予其所爱;彼又将使其子女谗妾,为诸侯妃姬,处梁之宫,梁王安

得晏然而已乎?而将军又何以得故宠乎?”

于是辛垣衍起,再拜谢曰:“始以先生为庸人,吾乃今日而知先生为天下之

士也!吾请去,不敢复言帝秦!”

秦将闻之,为却军五十里。适会公子无忌夺晋鄙军以救赵击秦,秦军引而去。

于是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仲连辞让者三,终不肯受。平原君乃置酒,酒酣,

起前以千金为鲁连寿。鲁连笑曰:“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

而无所取也。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仲连不忍为也。”遂辞平原君而去,

终身不复见。

【鲁共公择言】(《国策》)

梁王魏婴觞诸侯於范台,酒酣,请鲁君举觞。鲁君兴,避席择言曰:“昔者,

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世必

有以酒亡其国者。’齐桓公夜半不嗛,易牙乃煎、熬、燔、炙,和调五味而进

之;桓公食之而饱,至旦不觉,曰:‘后世必有以味亡其国者。’晋文公得南之

威,三日不听朝,遂推南之威而远之,曰:“后世必有以色亡其国者。”楚王登

强台而望崩山,左江而右湖,以临彷徨,其乐忘死,遂盟强台而弗登,曰:‘后

世必有以高台、陂池亡其国者。’今主君之尊,仪狄之酒也;主君之味,易牙之

调也;左白台而右闾须,南威之美也;前夹林而后兰台,强台之乐也。有一於此,

足以亡其国,今主君兼此四者,可无戒与?”梁王称善相属。

【唐雎说信陵君】(《国策》)

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赵王自郊迎。唐雎谓信陵君曰:

“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

陵君曰:“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我憎人也,不可得而

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杀晋鄙,

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郊迎,卒然见赵王,愿君之忘之

也。”信陵君曰:“无忌谨受教。”

【唐雎不辱使命】(《国策》)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

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

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

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

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

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

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

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

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此三子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

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

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乐毅报燕王书】(《国策》)

昌固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下七十馀城,尽郡县之以属燕。

三城未下,而燕昭王死。惠王即位,用齐人反间,疑乐毅,而使骑劫代之将。乐

毅奔赵,赵封以为望诸君。齐田单诈骑劫,卒败燕军,复收七十余城以复齐。

燕王悔,惧赵用乐毅乘燕之弊以伐燕。燕王乃使人让乐毅,且谢之曰:“先

王举国而委将军,将军为燕破齐,报先王之仇,天下莫不振动。寡人岂敢一日而

忘将军之功哉!会先王弃群臣,寡人新即位,左右误寡人。寡人之使骑劫代将军,

为将军久暴露于外,故召将军,且休计事。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隙,遂捐燕而

归赵。将军自为计则可矣,而亦何以报先王之所以遇将军之意乎?”

望诸君乃使人献书报燕王曰:“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

恐抵斧质之罪,以伤先王之明,而又害于足下之义,故遁逃奔赵。自负以不肖之

罪,故不敢为辞说。今王使使者数之罪,臣恐侍御者之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

理,而又不白于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

“臣闻贤圣之君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不以官随其爱,能当者处之。

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论行而结交者,立名之士也。臣以所学者观之,

先王之举错,有高世之心,故假节于魏王,而以身得察于燕。先王过举,擢之乎

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不谋于父兄,而使臣为亚卿。臣自以为奉令承教,

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不辞。

“先王命之曰:‘我有积怨深怒于齐,不量轻弱,而欲以齐为事。’臣对曰:

‘夫齐,霸国之余教而骤胜之遗事也,闲于甲兵,习于战攻。王若欲伐之,则必

举天下而图之。举天下而图之,莫径于结赵矣。且又淮北、宋地,楚、魏之所同

愿也。赵若许约,楚、赵、宋尽力,四国攻之,齐可大破也。’先王曰:‘善。’

臣乃口受令,具符节,南使臣于赵。顾反命,起兵随而攻齐,以天之道,先王之

灵,河北之地,随先王举而有之于济上。济上之军奉令击齐,大胜之。轻卒锐兵,

长驱至国。齐王逃遁走莒,仅以身免。珠玉财宝,车甲珍器,尽收入燕。大吕陈

于元英,故鼎反乎历室,齐器设于宁台。蓟丘之植,植于汶篁。自五伯以来,功

未有及先王者也。先王以为顺于其志,以臣为不顿命,故裂地而封之,使之得比

乎小国诸侯。臣不佞,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弗辞。

“臣闻贤明之君,功立而不废,故著于《春秋》,蚤知之士,名成而不毁,

故称于后世。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强国,收八百岁之蓄积,及至弃群臣

之日,遗令诏后嗣之馀义,执政任事之臣,所以能循法令,顺庶孽者,施及萌隶,

皆可以教于后世。臣闻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昔者伍子胥说听乎阖

闾,故吴王远迹至于郢;夫差弗是也,赐之鸱夷而浮之江。故吴王夫差不悟先论

之可以立功,故沉子胥而弗悔;子胥不蚤见主之不同量,故入江而不改。

“夫免身全功,以明先王之迹者,臣之上计也。离毁辱之非,堕先王之名者,

臣之所大恐也。临不测之罪,以幸为利者,义之所不敢出也。”

“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臣虽不佞,数奉

教于君子矣。恐侍御者之亲左右之说,而不察疏远之行也。故敢以书报,唯君之

留意焉。”

【李斯谏逐客书】(秦文)

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

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

斯乃上书曰:“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於戎,东得百里奚於宛,迎蹇叔於宋,求丕豹、公

孙支於晋。此五子者,不产於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

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

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

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城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

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

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於秦哉!向使四君

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

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

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魏之女不充后宫;

而骏马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

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於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

衣、锦绣之饰,不进於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於侧也。夫击瓮叩

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

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

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

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

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

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

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

赍而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於秦,可宝者多;士不产於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

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於诸侯,求国之无危,不可得也。”

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

【卜居】(《楚辞》)

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竭智尽忠,而蔽障於谗;心烦虑乱,不知所从。

乃往见太卜郑詹尹,曰:“余有所疑,愿因先生决之。”詹尹乃端策拂龟,曰:

“君将何以教之?”

屈原曰:“吾宁悃悃款款,朴以忠乎?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宁诛锄草茆

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将从俗富贵以媮生乎?

宁超然高举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