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劳焉。诸侯其畏我乎?”对曰:“畏君王哉!是四国者,专足畏也,又加之以楚,
敢不畏君王哉?”
工尹路请曰:“君王命剥圭以为钅戚柲,敢请命。”王入视之。
析父谓子革:“吾子,楚国之望也!今与王言如响,国其若之何?”子革曰:
“摩厉以须,王出,吾刃将斩矣。”
王出,复语。左史倚相趋过。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
《五典》、《八索》、《九丘》。”对曰:“臣尝问焉,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
天下,将皆必有车辙马迹焉。祭公谋父作《祈招》之诗,以止王心,王是以获没
于祗宫。臣问其诗而不知也;若问远焉,其焉能知之?”王曰:“子能乎?”对
曰:“能。其《诗》曰:‘祈招之愔愔,式昭德音。思我王度,式如玉,式如金。
形民之力,而无醉饱之心。’”
王揖而入,馈不食,寝不寐,数日。不能自克,以及于难。
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信善哉!楚灵王若能如是,岂
其辱于乾溪?”
【子产论政宽猛】(昭公二十年《左传》)
郑子产有疾。谓子大叔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
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
宽难。”疾数月而卒。
大叔为政,不忍猛而宽。郑国多盗,取人于萑苻之泽。大叔悔之曰:“吾早
从夫子,不及此。”兴徒兵以攻萑苻之盗,尽杀之。盗少止。
仲尼曰:“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
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诗》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
国,以绥四方。’施之以宽也。‘毋从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惨不畏明。’
纠之以猛也。‘柔远能迩,以定我王。’平之以和也。又曰,‘不竞不絿,不
刚不柔。布政优优,百禄是乃。’和之至也。”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
“古之遗爱也!”
【吴许越成】(哀公元年《左传》)
吴王夫差败越于夫椒,报槜李也。遂入越。越子以甲楯五千保于会稽,使大
夫种因吴太宰嚭以行成。吴子将许之。
伍员曰:“不可。臣闻之:‘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昔有过浇杀斟灌
以伐斟鄩,灭夏后相。后缗方娠,逃出自窦,归于有仍,生少康焉,为仍牧正。
惎浇能戒之。浇使椒求之,逃奔有虞,为之庖正,以除其害。虞思于是妻之以二
姚,而邑诸纶,有田一成,有众一旅。能布其德,而兆其谋,以收夏众,抚其官
职;使女艾谍浇,使季杼诱豷,遂灭过、戈,复禹之绩。祀夏配天,不失旧物。
今吴不如过,而越大于少康,或将丰之,不亦难乎?勾践能亲而务施,施不失人,
亲不弃劳,与我同壤而世为仇雠。于是乎克而弗取,将又存之,违天而长寇雠,
后虽悔之,不可食已。姬之衰也,日可俟也。介在蛮夷,而长寇雠,以是求伯,
必不行矣。”
弗听。退而告人曰:“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
卷三 周文
【祭公谏征犬戎】(周语上《国语》)
穆王将征犬戎。祭公谋父谏曰:“不可!先王耀德不观兵。夫兵,戢而时动,
动则威;观则玩,玩则无震。是故周文公之《颂》曰:‘载戢干戈,载櫜弓矢。
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先王之于民也,茂正其德,而厚其性;阜其
财求,而利其器用;明利害之乡,以文修之,使务利而避害,怀德而畏威。故能
保世以滋大。”
“昔我先世后稷,以服事虞、夏;及夏之衰也,弃稷弗务。我先王不窋用失
其官,而自窜于戎、翟之间。不敢怠业,时序其德,纂修其绪,修其训典;朝夕
恪勤,守以惇笃,奉以忠信;奕世载德,不忝前人。至于武王,昭前之光明,而
加之以慈和,事神保民,莫不欣喜。商王帝辛,大恶于民,庶民弗忍,欣戴武王,
以致戎于商牧。是先王非务武也,勤恤民隐而除其害也。”
“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翟荒
服。甸服者祭,侯服者祀,宾服者享,要服者贡,荒服者王。日祭、月祀、时享、
岁贡、终王,先王之训也。有不祭则修意,有不祀则修言,有不享则修文,有不
贡则修名,有不王则修德;序成而有不至,则修刑。于是乎有刑不祭,伐不祀,
征不享,让不贡,告不王。于是乎有刑罚之辟,有攻伐之兵,有征讨之备,有威
让之令,有文告之辞。布令陈辞而又不至,则又增修于德,无勤民于远。是以近
无不听,远无不服。”
“今自大毕、伯仕之终也,犬戎氏以其职来王,天子曰:‘予必以不享征之,
且观之兵。’其无乃废先王之训,而王几顿乎?吾闻夫犬戎树惇能帅旧德而守终
纯固,其有以御我矣!”
王不听,遂征之,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自是荒服者不至。
【召公谏厉王止谤】(周语上《国语》)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
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鄣之也。防民
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
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於列士献诗,瞽献典,史献书,师箴,
瞍赋,矇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
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
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於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於
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於是乎兴;行善而备败,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
民虑之於心而宣之於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弗听,於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於彘。
【襄王不许请隧】(周语中《国语》)
晋文公既定襄王于郏,王劳之以地,辞,请隧焉。王弗许,曰:“昔我先王
之有天下也,规方千里,以为甸服,以供上帝山川百神之祀,以备百姓兆民之用,
以待不庭、不虞之患。其馀,以均分公、侯、伯、子、男,使各有宁宇,以顺及
天地,无逢其灾害。先王岂有赖焉?内官不过九御,外官不过九品,足以供给神
祇而已,岂敢厌纵其耳目心腹,以乱百度?亦唯是死生之服物采章,以临长百姓
而轻重布之,王何异之有?
“今天降祸灾於周室,余一人仅亦守府,又不佞以勤叔父,而班先王之大物
以赏私德,其叔父实应且憎,以非余一人,余一人岂敢有爱也?先民有言曰:
‘改玉改行。’叔父若能光裕大德,更姓改物,以创制天下,自显庸也,而缩取
备物,以镇抚百姓,余一人其流辟於裔土,何辞之有与?若犹是姬姓也,尚将列
为公侯,以复先王之职,大物其未可改也。叔父其茂昭明德,物将自至,余何敢
以私劳变前之大章,以忝天下,其若先王与百姓何?何政令之为也?若不然,叔
父有地而隧焉,余安能知之?”
文公遂不敢请,受地而还。
【单子知陈必亡】(周语中《国语》)
定王使单襄公聘于宋,遂假道于陈,以聘于楚。火朝觌矣,道茀不可行也,
侯不在疆,司空不视涂,泽不陂,川不梁,野有庾积,场功未毕,道无列树,垦
田若蓺,膳宰不致饣气,司里不授馆,国无寄寓,县无旅舍,民将筑台于夏氏。
及陈,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南冠以如夏氏,留宾弗见。
单子归,告王曰:“陈侯不有大咎,国必亡。”王曰:“何故?”对曰:
“夫辰角见而雨毕,天根见而水涸,本见而草木节解,驷见而陨霜,火见而清风
戒寒。故先王之教曰:‘雨毕而除道,水涸而成梁,草木节解而备藏,陨霜而冬
裘具,清风至而修城郭宫室。’故《夏令》曰:‘九月除道,十月成梁。’其时
儆曰:‘收而场功,偫而畚挶,营室之中,土功其始。火之初见,期于司里。’
此先王之所以不用财贿,而广施德于天下者也。今陈国:火朝觌矣,而道路若塞,
野场若弃,泽不陂障,川无舟梁,是废先王之教也。
“周制有之曰:‘列树以表道,立鄙食以守路:国有郊牧,畺有寓望,薮有
圃草,囿有林池,所以御灾也。其馀无非谷土,民无悬耜,野无奥草,不夺农时,
不蔑民功。有优无匮,有逸无罢;国有班事,县有序民。’今陈国道路不可知,
田在草间,功成而不收,民罢于逸乐,是弃先王之法制也。
“周之《秩官》有之曰:‘敌国宾至,关尹以告,行理以节逆之,候人为导,
卿出效劳,门尹除门,宗祝执祀,司里授馆,司徒具徒,司空视涂,司寇诘奸,
虞人入材,甸人积薪,火师监燎,水师监濯,膳宰致飧,廪人献饣气,司马陈刍,
工人展车,百官各以物至,宾入如归。是故小大莫不怀爱。其贵国之宾至,则以
班加一等,益虔。至于王使,则皆官正莅事,上卿监之。若王巡守,则君亲监之。’
今虽朝也不才,有分族于周,承王命以为过宾于陈,而司事莫至,是蔑先王之官
也。
“先王之令有之曰:‘天道赏善而罚淫,故凡我造国,无从匪彝,无即慆
淫;各守尔典,以承天休。’今陈侯不念胤续之常,弃其伉俪妃嫔,而帅其卿佐
以淫于夏氏,不亦渎姓矣乎?陈,我大姬之后也;弃衮冕而南冠以出,不亦简彝
乎?是又犯先王之令也。”
“昔先王之教,茂帅其德也,犹恐陨越;若废其教而弃其制,蔑其官而犯其
令,将何以守国?居大国之间而无此四者,其能久乎?”
六年,单子如楚。八年,陈侯杀于夏氏。九年,楚子入陈。
【展禽论祀爰居】(鲁语上《国语》)
海鸟曰“爰居”,止于鲁东门之外二日。臧文仲使国人祭之。展禽曰:“越
哉,臧孙之为政也!夫祀,国之大节也,而节,政之所成也。故慎制祀以为国典。
今无故而加典,非政之宜也。
“夫圣王之制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
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非是族也,不在祀典。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
其子曰柱,能植百谷百蔬;夏之兴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共工氏之伯九有
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为社。黄帝能成命百物,以明民共财,颛顼
能修之。帝喾能序三辰以固民,尧能单均刑法以仪民,舜勤民事而野死,鲧障洪
水而殛死,禹能以德修鲧之功,契为司徒而民辑,冥勤其官而水死,汤以宽治民
而除其邪,稷勤百谷而山死,文王以文昭,武王去民之秽。故有虞氏禘黄帝而祖
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商人禘舜而祖契,郊
冥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幕,能帅颛顼者也,有虞氏报焉;
杼,能帅禹者也,夏后氏报焉;上甲微,能帅契者也,商人报焉;高圉、太王,
能帅稷者也,周人报焉。凡禘、郊、祖、宗、报,此五者国之典祀也!”
“加之以社稷、山川之神,皆有功烈于民者也;及前哲令德之人,所以为明
质也。及天之三辰,民所以瞻仰也;及地之五行,所以生殖也;及九州名山川泽,
所以出财用也。非是不在祀典。”
“今海鸟至,己不知而祀之,以为国典,难以为仁且知矣。夫仁者讲功,而
知者处物。无功而祀之,非仁也;不知而不问,非知也。今兹海其有灾乎?夫广
川之鸟兽恒知而避其灾也。”
是岁也,海多大风,冬暖。文仲闻柳下季之言,曰:“信吾过也,季子之言
不可不法也。”使书以为三筴。
【里革断罟匡君】(鲁语上《国语》)
宣公夏滥于泗渊,里革断其罟而弃之,曰:“古者大寒降,土蛰发,水虞于
是乎讲罛罶,取名鱼,登川禽,而尝之寝庙,行诸国人,助宣气也。鸟兽孕,水
虫成,兽虞于是乎禁罝罗,矠鱼鳖以为夏槁,助生阜也。鸟兽成,水虫孕,
水虞于是乎禁罝{罒鹿},设阱鄂,以实庙庖,畜功用也。且夫山不槎蘖,泽不伐
夭,鱼禁鲲鲕,兽长麑{鹿夭},鸟翼鷇卵,虫舍蚳蝝,蕃庶物也,古之训也。
今鱼方别孕,不教鱼长,又行网罟,贪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