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古文观止 >

第14章

古文观止-第14章

小说: 古文观止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足下昔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遭时不遇,至於伏剑不顾;流离辛苦,几死朔

北之野;丁年奉使,皓首而归;老母终堂,生妻去帷。此天下所希闻,古今所未

有也。蛮貊之人尚犹嘉子之节,况为天下之主乎?陵谓足下当享茅土之荐,受千

乘之赏。闻子之归,赐不过二百万,位不过典属国,无尺土之封加子之勤。而妨

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亲戚贪佞之类悉为廊庙宰。子尚如此,陵复何望哉?

且汉厚诛陵以不死,薄赏子以守节,欲使远听之臣望风驰命,此实难矣。所以每

顾而不悔者也。陵虽孤恩,汉亦负德。昔人有言:“虽忠不烈,视死如归。”陵

诚能安,而主岂复能眷眷乎?男儿生以不成名,死则葬蛮夷中,谁复能屈身稽颡,

还向北阙,使刀笔之吏弄其文墨邪?愿足下勿复望陵。

嗟乎,子卿!夫复何言?相去万里,人绝路殊,生为别世之人,死为异域之

鬼,长与足下,生死辞矣。幸谢故人,勉事圣君。足下胤子无恙,勿以为念!努

力自爱。时因北风,复惠德音。李陵顿首。

【路温舒尚德缓刑书】(《西汉文》)

昭帝崩,昌邑王贺废,宣帝初即位。路温舒上书,言宜尚德缓刑。其辞曰:

“臣闻齐有无知之祸,而桓公以兴;晋有骊姬之难,而文公用伯。近世赵王

不终,诸吕作乱,而孝文为太宗。由是观之,祸乱之作,将以开圣人也。故桓文

扶微兴坏,尊文武之业,泽加百姓,功润诸侯,虽不及三王,天下归仁焉。文帝

永思至德,以承天心,崇仁义,省刑罚,通关梁,一远近,敬贤如大宾,爱民如

赤子,内恕情之所安,而施之於海内,是以囹圄空虚,天下太平。夫继变化之后,

必有异旧之恩,此贤圣所以昭天命也。往者,昭帝即世而无嗣,大臣忧戚,焦心

合谋,皆以昌邑尊亲,援而立之。然天不授命,淫乱其心,遂以自亡。深察祸变

之故,乃皇天之所以开至圣也。故大将军受命武帝,股肱汉国,披肝胆,决大计,

黜亡义,立有德,辅天而行,然后宗庙以安,天下咸宁。

“臣闻《春秋》正即位,大一统而慎始也。陛下初登至尊,与天合符,宜改

前世之失,正始受命之统,涤烦文,除民疾,存亡继绝,以应天意。

“臣闻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狱之吏是也。秦之时,羞文学,好武勇,贱

仁义之士,贵治狱之吏,正言者谓之诽谤,遏过者谓之妖言。故盛服先生不用於

世,忠良切言皆郁於胸,誉谀之声日满於耳,虚美熏心,实祸蔽塞。此乃秦之所

以亡天下也!方今天下赖陛下恩厚,亡金革之危。饥寒之患,父子夫妻,戮力安

家,然太平未洽者,狱乱之也。夫狱者,天下之大命也,死者不可复生,绝者不

可复属。《书》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今治狱吏则不然,上下相驱,

以刻为明,深者获公名,平者多后患。故治狱之吏皆欲人死。非憎人也,自安之

道在人之死。是以死人之血流离於市,被刑之徒比肩而立,大辟之计岁以万数,

此仁圣之所以伤也。太平之未洽,凡以此也。夫人情安则乐生,痛则思死。棰楚

之下,何求而不得?故囚人不胜痛,则饰辞以视之;吏治者利其然则指道以,明

之;上奏畏却,则锻练而周内之。盖奏当之成,虽咎繇听之,犹以为死有馀辜。

何则?成练者众,文致之罪明也。是以狱吏专为深刻,残贼而亡极,愉为一切,

不顾国患,此世之大贼也。故俗语曰:‘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

此皆疾吏之风,悲痛之辞也。故天下之患,莫深於狱;败法乱正,离亲塞道,莫

甚乎治狱之吏。此所谓一尚存者也。

“臣闻乌鸢之卵不毁,而后凤凰集;诽谤之罪不诛,而后良言进。故古人有

言:‘山薮藏疾,川泽纳污,瑾瑜匿恶,国君含诟。’唯陛下除诽谤以招切言,

开天下之口,广箴谏之路,扫亡秦之失,尊文武之德,省法制,宽刑罚,以废治

狱。则太平之风可兴於世,永履和乐,与天亡极,天下幸甚!”

上善其言。

【杨惲报孙会宗书】(《西汉文》)

惲既失爵位家居,治产业,起室宅,以财自娱。岁馀,其友人安定太守西河

孙会宗,知略士也,与惲书,谏戒之。为言大臣废退,当阖门惶惧,为可怜之意;

不当治产业,通宾客,有称誉。惲宰相子,少显朝廷,一朝晻昧,语言见废,内

怀不服。报会宗书曰:

“惲材朽行秽,文质无所底,幸赖先人馀业,得备宿卫。遭遇时变,以获爵

位,终非其任,卒与祸会。足下哀其愚蒙,赐书教督以所不及,殷勤甚厚。然窃

恨足下不深惟其终始,而猥随俗之毁誉也。言鄙陋之愚心,若逆指而文过;默而

息乎,恐违孔氏“各言尔志”之义。故敢略陈其愚,唯君子察焉。

“惲家方隆盛时,乘朱轮者十人,位在列卿,爵为通侯,总领从官,与闻政

事。曾不能以此时有所建明,以宣德化,又不能与群僚同心并力,陪辅朝廷之遗

忘,已负窃位素餐之责久矣。怀禄贪势,不能自退,遭遇变故,横被口语,身幽

北阙,妻子满狱。当此之时,自以夷灭不足以塞责,岂意得全首领,复奉先人之

丘墓乎?伏惟圣主之恩不可胜量。君子游道,乐以忘忧;小人全躯,说以忘罪。

窃自思念,过已大矣,行已亏矣,长为农夫以没世矣。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

灌园治产,以给公上。不意当复用此为讥议也。

“夫人情所不能止者,圣人弗禁,故君父至尊亲,送其终也,有时而既。臣

之得罪已三年矣。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炰羔,斗酒自劳。家本秦也,能为

秦声,妇赵女也,雅善鼓瑟,奴婢歌者数人。酒后耳热,仰天拊缶,而呼乌乌。

其诗曰:‘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

时!’是日也,拂衣而喜,奋褎低昂,顿足起舞,诚淫荒无度,不知其不可也。

惲幸有馀禄,方籴贱贩贵,逐什一之利。此贾竖之事,污辱之处,惲亲行之。下

流之人,众毁所归,不寒而栗。虽雅知惲者,犹随风而靡,尚何称誉之有?董生

不云乎:‘明明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者,卿大夫之意也;明明求财利,尚恐困

乏者,庶人之事也。’故道不同,不相为谋。今子尚安得以卿大夫之制而责仆哉?

“夫西河魏土,文侯所兴。有段干木、田子方之遗风,漂然皆有节概,知去

就之分。顷者,足下离旧土,临安定,安定山谷之间,昆戎旧壤,子弟贪鄙,岂

习俗之移人哉?於今乃睹子之志矣!方当盛汉之隆,愿勉旃,毋多谈!”

【光武帝临淄劳耿弇】(《东汉文》)

车驾至临淄,自劳军,群臣大会。帝谓弇曰:“昔韩信破历下以开基,今将

军攻祝阿以发迹。此皆齐之西界,功足相方。而韩信袭击已降,将军独拔勍敌,

其功乃难于信也。又田横烹郦生,及田横降,高帝诏卫尉不听为仇。张步前亦杀

伏隆,若步来归命,吾当诏大司徒释其怨,又事尤相类也。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

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马援诫兄子严敦书】(《东汉文》)

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援前在交阯,还书诫之日:

“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

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

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

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

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

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

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

效也。”

【诸葛亮前出师表】(《后汉文》)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

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於内,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

於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

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

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

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

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

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於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

众议举宠以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穆,优

劣得所也。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

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於桓、灵也。侍中、尚书、

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

也。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阳,苟全性命於乱世,不求闻达於诸侯。先帝不以臣卑

鄙,猥自枉屈,三顾臣於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

驰。后值倾覆,受任於败军之际,奉命於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

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

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於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於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

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之

咎,以彰其慢。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

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云。

【诸葛亮后出师表】(《后汉文》)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

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

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

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於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

帝之遗意,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於西,又务於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

也。谨陈其事如左: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

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刘繇、王朗,各据

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

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曹操智计,殊绝於人,其用兵也,仿拂孙、

吴,然困於南阳,险於乌巢,危於祁连,逼於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

伪定一时尔。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

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

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

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

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馀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馀人。

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

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

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早图之,

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於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然后

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

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料。臣

鞠躬尽,死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